周大爺今年65歲了,自從退休後就一直在家裡,平時偶爾和小區裡的朋友下下象棋之類的打發時間,兒子平常工作忙也沒太多時間陪他。這天,周大爺像往常一樣下樓準備去下象棋,但是過程中他忽然發現朋友們說話的聲音小了很多,生平比較警覺的他,再用手機播放音樂,哪怕把音量調到最大還是覺得聲音比往常小。
晚上,周大爺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告訴兒子,等到兒子下班回來後,周大爺說自己好像要聾了。兒子先是一驚,然後輕聲的問了一句話,周大爺搖搖頭說聽不清。兒子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自責自己平日沒有照顧好父親,於是第二天就請假帶周大爺來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力醫生檢查看看。
當時我們給周大爺做完檢查後,診斷其患的是老年性耳聾,幸運的是周大爺自身發現得早,並且其兒子也沒有拖延時間,第一時間帶他來就診,目前可以先採取藥物幹預,及早幹預治療的話,恢復的有效率能達到80%以上。通過一段時間治療,周大爺基本上恢復了聽力,其兒子激動的握著我們手說: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力醫生名不虛傳,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太謝謝了!
人老了就會耳聾嗎?
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聽力殘疾老年人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耳聾引起。老年性耳聾是繼關節炎、高血壓之外,全世界發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很多老年人覺得「人老耳聾」很正常,不以為意,任其發展,但其實老年性耳聾的危害可不僅僅是聽不到。
1、聽覺與言語識別能力下降。老年性聾早期多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伴有耳鳴。老年性耳聾患者還會出現言語速度較快時聽話費力或聽到後面就忘了前面的內容。此外,老人還會分辨不清聲音的來源,行穿馬路時容易發生危險。
2、異常情緒與生活不適感增加。聽力下降會導致老人與家人及朋友溝通時,需要大聲說話或重複言語,增加雙方疲憊感;另外,老人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下,會產生極大的孤獨感和社會隔離的錯覺,降低老人的生活質量。長此以往,會增加老人的偏執、抑鬱、焦慮等異常情緒。
3、大腦認知功能減退。早期老年性聾患者可能會比同齡聽力正常者表現出更差的認知能力,如思維活動變慢、知覺想像能力匱乏、空間覺察能力欠缺等。
與正常聽力的老年人相比,有30%~40%患有老年性聾的患者認知能力下降加快。研究表明認知障礙程度與個體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呈線性相關,老年性聾可大大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最後,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力醫生提醒大家,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家庭更要注意,平時要多關注老人的健康情況,耳聾也不可忽視,不要認為耳聾是正常的。因為老年性聾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所以一旦發現就應及時去耳鼻喉專科醫院檢查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或幹預,恢復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