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同學辱罵,高三女生跳樓自殺」:孩子弱時,父母一定要強

2021-02-19 媽媽真棒

這裡是北大媽+人大爸打造的互動親子平臺,

分享海量育兒知識,

為父母提供兒童成長所需精選內容,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兒以靈感

文:劉娜

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

「我在。」

 

「我和你在一起。」

 

「我是你的退路,會看著你走向前方。」

 

「我可以平庸,但在你被不公對待時,絕不懦弱。」

 

很多父母並不知道,這些信念,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多麼重要。

1.

還有5個月,2021年的高考就要到來了。

 

又一個孩子,再也沒法參加高考,步入嶄新而充滿無限可能的大學。

 

1月16日,她在校園內,選擇了從4樓縱身一跳。

 

40多分鐘後,學校才發現渾身是傷、躺在地上的她。

 

她被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去世。

 

年僅18歲。

 

10天過去了,她的屍體還存放在醫院太平間。

 

她父母覺得,她死得很冤。

 

她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提到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女兒就遭到班裡一個女生A的辱罵。

 

「媽媽,我實在受不了了。」

女兒曾這樣像她哭訴。

她曾問女兒怎麼和A結下了不愉快,女兒的解釋是:

她在第一排坐著,有一次A敲門要進來,她正好在整理書本,就開門晚了一點,門開開了,A進來就大罵她,罵的特別難聽,罵了很長時間。

從此後,A隔三差五就要羞辱她。

 

1月12日,她女兒暈倒在教室裡。

 

送往醫院後,女兒身體並沒有檢查出異樣。

醫生耐心詢問孩子是不是生氣了,女兒這才說,又是A辱罵了她。

 

受害女生的媽媽說,她也曾向學校老師提出,不要讓女兒和A坐一排,但學校老師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就像沒有聽見一樣。

 

直到事發。

 

孩子跳樓後,40多分鐘才有人發現,送往醫院後,孩子一直昏迷不醒。

 

主治醫生告訴家長,趕快調監控,看看孩子出事兒的第一現場,到底是哪裡,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摔倒的——醫生和家長曾推斷這個孩子是不是受到了校園暴力。

 

家長聯繫學校,學校推諉說「不湊巧,監控室沒有人」。

 

孩子去世後,監控被調了出來:

穿著羽絨服的女孩,在寒風吹動窗簾的窗前,站了好一會兒後,最終選擇縱身一跳。


面對家長的追責,學校負責人的說法是:

這事兒和學校無關,讓學校道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讓人到中年又失去孩子的家長,沒法兒接受。

 

「一分錢不要,就要一個公道。」

受害女生媽媽說,她現在不要一分錢,只要那個辱罵自己女兒的A站出來,給死去的女兒賠禮道歉。

這是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最後的執念:

 

怎樣的道歉,也挽不回一個如花的生命了。

 

目前,媒體採集的報導,只有受害女生家人單方面的聲音,沒有學校負責人的說法,也沒有另一個女生家人的回應。

 

所以,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

 

今天,我從這個悲劇開始寫起,是想和更多大人,探討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家長,你發現你家孩子受欺凌,你要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

 

如果你是老師,你發現班裡孩子有異常,你又要怎麼做,才能最大可能減少悲劇發生?

2.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目標?

 

答案是:

 

那些看起來很弱很好欺負的人。

 

校園不是一方淨土,孩子也不都是天使。

有些孩子比大人還深諳人性欺軟怕硬的弱點。

 

在《少年的你》中,陳念是總被人欺凌的那個少年。

 

她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做作業,耳朵裡總塞著耳機。

 

她生活在單親家庭,電影裡沒有交代她的父親,就仿佛那是個不存在的角色。

 

她的母親活在底層,靠賣假面膜為生,後遭到處罰,欠下很多錢,債主大半夜來家敲門,她一走了之,把所有問題都留給未成年的女兒去面對。

 

家門口貼滿了討債的大字報。

 

陳念在家寫作業,把窗簾都拉上,洗澡不敢開燈。

 

如果有人來討債,她就把燈全關上,自己躲到桌子底下。

 

她明知道,躲在桌子底下什麼用也沒有,可她還是要躲。

面對債主她躲,面對校園霸凌者,她也只能躲。

 

因為,她無人可依,所以不敢反抗。


直到後來,她遇見了同病相憐的小北,遇見了好心的警察,在極端事件中把藏在隱蔽角落裡的校園欺凌拽出來,讓更多人看見,大人們才在痛心中明白:

原來,那個弱小的孩子,在緊張而艱難的學習生活中,還長期承受著來自同齡人的惡意和追殺。

 

現實生活中,那些長期遭遇欺凌的孩子,多是出生於殘缺家庭、膽小孤僻、甚至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

抑或,遇到了難題,父母從不選擇和他們站到一邊,而是習慣用語言羞辱責罵「肯定都是你的問題」的那些孩子。

言而總之:

就是看起來很弱,且沒有人愛的孩子,缺少強有力的後臺支撐和情感連接的孩子。

 

這裡面,有一套因果邏輯在:

 

人性的欺軟怕硬,讓霸凌者將目光瞄準膽小內向的孩子這些孩子遭受委屈後,不敢或無法向大人求助,或者即便求助了,也不能得到有效幫助求助渠道的阻塞,讓霸凌者更加有恃無恐,讓被欺者更加恐懼無助直到悲劇發生,以自殺自傷或反殺反傷的形式。

 

怎麼斬斷這條因果邏輯的鏈條?

 

答案,在第二步:

 

為人父母,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被欺凌的苗頭時,比如恐懼去學校,比如經常做噩夢,比如眼神渙散不敢直視人的目光,比如說起學校總在你面前吞吞吐吐……

 

在第一次發現這種情況時,你就應該拿出姿態和方法,問清原因,查找真相,和孩子一起解決。

並讓孩子明白:

遭遇霸凌,不是他不夠好,而是作惡者不對。


爸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方法,又分三步走:

 

第一,及時聯繫老師,有必要去一趟學校,告訴你發現的孩子的異樣,讓老師知道並調查這件事,也讓老師從你重視的態度中,重視你孩子的狀態。

 

第二,跟蹤觀察老師的行動,看老師到底有沒有採取有效措施,調查處理這件事。如果有,及時表示感謝,並聽聽孩子的反饋。

 

如果沒有,你要在掌握事實的基礎上,直接向學校投訴,拿證據,說訴求,合法合理地幫孩子討要公道;

 

第三,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後,再次告訴你的孩子: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遭遇,今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會和你一起解決。」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在反抗中,給孩子討要了公平,而且在身體力行中,讓孩子自幼就明白:

「我的身體,我的感受,都不是任人蹂躪的。我的善良,有底線有鋒芒。」

 

如是,孩子才會在成長中,珍貴自己的身心,捍衛自己的權益,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保護自己。

 

所以,相比考100分,為人父母,當我們把孩子第一次送進校門的那一刻,要一遍遍對孩子重複的話是:

 

「如果有人欺負你,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是和你在一起的。但如果你欺負別人,你也要知道,他的爸爸媽媽不會善罷甘休的。」

 

為什麼要說這樣兩句話?

 

第一句「我和你在一起」,是給孩子歸屬感,並告訴他在父母心中有多麼重要。

 

而第二句「你不能欺負別人」,是讓孩子在換位思考中,看見邊界,學會敬畏。

 

但,反對校園欺凌,僅僅依靠父母,還是不夠的——

 

3.

我在寫調查專欄時,曾做過一期關於校園欺凌的調查報告。

 

其中有個讀者,回憶起他12歲時,遇到過的一件事。

 

他給我講這段往事時,已經30歲,事情過去18年了,他依然記憶猶新:

 

他父親去世後,跟隨叔父到市裡讀中學。

因為是插班生,個頭又比較矮小,性格內向,被人嘲笑為鄉巴佬,所以班裡有個男生總是鼓動其他人,公然欺負他。

 

有一次,他去開水房打開水,那個男生偷偷跟在他身後,用一缸子滾燙的熱水,順著他的後背澆下去,惹得所有接開水的同學哈哈大笑。

 

幸好當時已是深秋,他穿得比較厚,沒有燙傷。

 

他哭著返回課堂時,班主任發現了他的異樣,當場把他叫出來,詢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後,班主任跑到茶水房,接了滿滿一缸子熱水,鼓勵他當著全面同學的面兒,也照著那個男生的背後澆下去。

 

他當然沒有照做。

 

隨後,班主任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兒,說了這麼一段話:

「XX沒有去傷害同學,是因為他懦弱嗎?


不,是因為他善良,是因為他知道被欺凌的滋味,所以不想去當欺負別人的人。


他更知道,真正的強者,不會欺凌弱者,而是用拼搏和奮鬥,強大自己,幫助他人。


我們都要謝謝XX這樣的同學,我們都要當XX這樣的同學。


但今天這件事兒,不能到此為止!」

當天下課後,班主任把他喊到辦公室,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你以後遇到麻煩,一定要和我說,在學校裡,老師就是你的監護人」。

當天下午,班主任又通知他叔叔,還有對方的父母都來到學校,當著教務處主任的面兒,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

同時,班主任不僅讓對方父母保證回家好好管教孩子,也讓學校領導知道欺凌這件事兒,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如果不重視,後果會很嚴重。

更令他感動的是,從那以後,班主任不僅上課經常提問他,鼓勵他回答問題,而且每發現他進步一點,就當眾肯定他,自習課時還總愛在他身邊停留。

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

他對班主任心懷感恩,愈發熱愛學習,從初二一路猛追,初三以年級第五的成績,考上全市重點高中。

高考時,又以全校第10的成績,考上了985。

「這些年,我每次回家鄉,都要去看班主任。在我心中,他不僅是真正的師者,也是慈愛的父親。」

 

他說。

多年後,我學了一點心理學,再回頭看這個讀者和老師的故事,發現這位老師面對校園欺凌時,準確地運用了反對校園欺凌中,危機幹預的「四個立即」:

第一,立即制止欺凌行為,並採取有效行動,以儆效尤;

第二,立即找霸凌者和受欺凌者單獨談話,掌握第一手資料;

第三,立即向更多人求助,包括雙方家長和學校領導,不大包大攬,而是把責任均攤,喚醒各方責任的到位;

第四,立即對受欺凌者給予心理疏導和安撫,讓他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並由此相信公平,熱愛正義,在被關愛中得到治癒。

「四個立即」,值得我們很多老師學習。

不要因為一時疏忽,而淪為校園欺凌的幫兇;

也不要因為害怕事情鬧大,不願和家長說真相,不敢向學校領導求助,最後悲劇發生,在輿論倒逼中承受更大壓力。

甚至,成為悲劇鬧大後,被犧牲掉的那枚棋子。

為人師者,希望我們的老師能懂得:

老師不是神,做的非常有限,不可能挽救紮根家庭內部的每個孩子。


但有智慧有方法有行動的老師,勝過了神,因為他的一個舉動,足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4.

悲劇的意義,不僅是眼淚和傷痛。

還是把問題以極端的方式顯現出來,讓我們在思考、追問和行動中,去呵護更多弱小而珍貴的生命。

面對悲劇,討伐和懲戒當然要有,那是對作惡者和不作為者的問責。

但我更願意,把自己思考和習得的方法,分享給更多人,讓我們一起保持內心的光,讓更多孩子走出黑暗。

最後,關於校園欺凌,還想再囉嗦這樣一段話:


孩子弱小時,父母一定要

這「強」,不是強詞奪理,不是恃強凌弱,而是「我本普通,但絕不可欺,我本善良,但有所不讓」。


然後,站成一棵樹,讓孩子知道你在;走成一條路,讓孩子在見過「保護」和「珍貴」的模板後,學會保護自己,珍貴自我。

學生受欺時,老師一定要


這「快」,是快速解決不留後患,是眼疾手快減少傷害,是大快人心剎住邪風,是在悲傷蔓延之前快人一步,是在悲劇尚未鑄就時快馬一鞭。


然後,用公心播撒下公平的種子,用愛心等待一朵花開,用一場責任和善意,救贖一個孩子可期的未來。

- END -

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公號:閒時花開(ID:xsha369)

這世界總有黑暗,你應該做孩子的一束光,給他溫暖,也帶他成長。

置頂/星標媽媽真棒或者在文末與我們

,截圖並發送至後臺,米姐將會選取2位幸運者送上禮品


中獎結果將會在本周末19:40頭條推文文末公布,為了避免錯過自己的獲獎消息。 

建議各位夥伴:趕緊置頂/星標,多多留言互動準沒錯

微信號:mamazb

相關焦點

  • 育兒啟示丨「不堪同學辱罵,高三女生跳樓自殺」:孩子弱時,父母一定要強
    她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提到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女兒就遭到班裡一個女生A的辱罵。「媽媽,我實在受不了了。」女兒曾這樣像她哭訴。她曾問女兒怎麼和A結下了不愉快,女兒的解釋是:她在第一排坐著,有一次A敲門要進來,她正好在整理書本,就開門晚了一點,門開開了,A進來就大罵她,罵的特別難聽,罵了很長時間。
  • 又一起校園欺凌悲劇曝光:孩子弱時,父母一定要強,老師一定要快!
    她父母覺得,她死得很冤。她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提到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女兒就遭到班裡一個女生A的辱罵。「媽媽,我實在受不了了。」女兒曾這樣向她哭訴。她在第一排坐著,有一次A敲門要進來,她正好在整理書本,就開門晚了一點,門開開了,A進來就大罵她,罵的特別難聽,罵了很長時間。從此後,A隔三差五就要羞辱她。
  • 高三生因不堪同學辱罵跳樓自殺!教育部針對校園欺凌發新規
    來源:高考直通車綜合1月16日,思源中學一位18歲高三女生,從4樓教室跳下,經搶救無效身亡。女生母親反映,女兒在世時經常被一名同班同學辱罵,提出換座位被老師拒絕。當地派出所表示,相關部門均已介入調查。家屬認為,女兒跳樓與被該同學辱罵有關。女生母親表示,家屬不需要1分錢賠償,只希望辱罵女兒的同學出來道歉。
  • 少年不堪教育培訓機構教官打罵服藥跳樓自殺
    少年不堪教育培訓機構教官打罵服藥跳樓自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04:10 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華西都市報訊 因不堪忍受被學校教官和其他受訓孩子暴打,4月27日,被父母從北京送到重慶渝北某教育培訓學校接受教育的13歲「問題」少年小志(化名),在服下4粒高錳酸鉀強氧化劑藥片之後,從培訓中心教學樓2樓縱身跳下……據了解,除了小志之外,在該校接受培訓的還有另外60名被家長送來的「問題少年」,在這裡,孩子們一旦「出錯」,教官們便會對他們進行罰戒教育。
  • 高三男生廁所偷拍女生不雅視頻後跳樓自殺,家長怒打50歲教師:必須陪我200萬!
    ,在經濟條件增長的反射下,我們的追求同以往的人來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最近一則高三學生女廁所偷拍不雅視頻被發現後回家跳樓自殺身亡引起了網友的一陣唏噓。
  • 中山大學一女生跳樓自殺 同學稱深夜曾聽到哭聲
    中大一女生昨晨跳樓自殺 死者生前家庭貧困成績優秀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小味 通訊員 胡斌) 昨日清晨,當學生們還沉浸在睡夢中時,中山大學南校區學生宿舍120棟一名女生從5樓跳樓自殺受訪學生們都表示,事發時他們並未聽到任何異常聲響。隨後不久,校方迅速清理現場。昨天上午10時許,在學校相關人員陪同下,警察再次回到案發現場調查。住在該樓的學生小胡告訴記者,當她詢問該樓宿舍管理員發生什麼事情時,對方只是回答:「警察在進行安全檢查。」因為校方和警方處理迅速,該校很多學生都僅從微博或人人社交網站得知這一消息。有地理學院的學生透露,自殺女生為該院學生。
  • 華科研究生不堪壓榨跳樓,背後還有多少個徐海銀?
    一、新聞回顧:1、跳樓的研究生9月2日的早晨,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陳澤民從學校的西區教學樓的5樓跳下,結束了年僅27歲的生命。陳澤民在選擇跳樓的那天早上,在QQ空間上傳了《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一文,並在文末留下了網盤地址,內有一個名為「自述」的文件,即《狗血的研究生生涯》PDF版本,一共7頁。在這些證據中,陳澤民公開了自己的研究生學生證等相關證據,力圖證明自己的描述都是真實可靠的。
  • 又有孩子跳樓自殺,什麼時候教育成「孩子不跳樓,就算成功了」?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不跳樓」成為了父母教育成功的方式之一。頻發的青少年自殺事件讓人觸目驚心,也應引起家長們的警惕了!留下這封絕望的字條後,這個孩子選擇跳樓自殺了... ..自殺,成為青少年死亡的頭號原因。又是什麼壓垮了孩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 香港教育局副局長兒子跳樓自殺,香港孩子怎麼了?
    梁齊昕一直患有情緒問題,她曾在其臉書接連發出多個帖,指遭母親梁唐青儀以粗口辱罵,並動手打她。及後留下Bye home一句留言,並把一則寫著Leaving Home Forever的帖文置頂,似乎要離家出走。梁振英曾說,「天下父母心,只有子女口中不是的父母,從來無父母口中不是的子女。」
  • 江蘇一高三男生被老師罰站後跳樓自殺(組圖)
    當天下午,記者在事發學校門口了解到,跳樓身亡的學生屍體已被送往殯儀館,校園內的墜樓現場已經被清洗。大龍家的親戚姜女士說:「上午快9點鐘時,大龍的父親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說他兒子在學校出事了,他家裡人趕到學校時,才知道大龍跳樓後被送到醫院沒有搶救得過來,直到現在家裡人也沒有看到他的屍體。」
  • 初中生跳樓自殺背後:有些父母的面子比孩子更重要
    我想起了另一起少年跳樓事件。2019年4月17日晚上10點,一名17歲少年跳橋自殺。因為和同學發生衝突,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母親把車停在路中間,隨後下車,對後座的兒子說了什麼。媽媽顯然在生氣。一名常春藤女博士,即使優秀如「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轉身跳下陽臺,自殺身亡。
  •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一女生跳樓身亡,墜樓前曝光男友辱罵簡訊
    12月29日13時許,有微博網友發文稱,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一名女生因提分手,被男朋友李某某不斷辱罵、騷擾、糾纏,該女生因此跳樓身亡。此事件引起網友關注。30日,該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她是跳樓女生黎白(化名)多年的好友。
  • 動不動就跳樓!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某高校2017屆女生於15點35分雲某給父母發微信留言,「這是我的選擇,對不起,拜拜啦!」其母親雲某於15點發現並報警,但警方迅速到達現場救援時,該女子已於14點02分墜樓。警方調查,該女生從2020年4月份開始多次提到「自殺、飛翔、樓頂」等詞語。根據現場勘查、調查、法醫屍表檢驗等證據,認定是跳樓身亡。
  • 高三學子不堪學業負累持刀弒母
    從爆料網友處獲悉,事發於江蘇鹽城阜寧縣觀湖書苑小區,死者是一位46歲的徐姓母親,她的兒子楊某在阜寧縣第一中學讀高三,為了照顧兒子的日常生活,這位母親在學校旁邊的觀湖書苑小區租了房子,不想卻把性命丟在了這間出租屋裡……有記者走訪了當地居民,附近商鋪工作人員稱,「(小男孩性格)是不錯的,和同學關係挺好的,和母親吵幾天架了,他媽媽是挺內向的一個人
  • 安徽中醫藥大學女生跳樓自殺:家長堵宿舍放鞭炮
    原標題:安徽中醫藥大學學生跳樓事件:學生家長鬧事堵宿舍放鞭炮  10月18日,安徽中醫藥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一名女生家長強行闖入學校,並且封堵住學校女生宿舍
  • 17歲女生寫13個「對不起」後自殺,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一個高三女生決定去死」陝西一個17歲的高三女生,中午離校後失蹤。在老家的房屋發現了她時,已經天然氣中毒身亡。高三,離校,回老家,死亡。冷靜克制的文字背後,是一個無聲消逝的女孩。作為一個高三學生,女孩早上6點20就去學校了。晚上10點半,媽媽去學校接孩子,卻沒發現女兒的身影。她以為是和孩子錯過了,回到家,也沒見到孩子。感到慌張的媽媽立即聯繫老師,卻一直沒有人接聽。在凌晨12點,她才從女兒同學那得知,原來一整個下午,女兒都不在學校。
  • 高三學生請假期間在校園自殺,學校該不該承擔責任?你怎麼看
    16日早上7時左右,黎小娟被同學發現其倒在江口中學高中部宿舍樓下,已無生命體徵。經法醫鑑定,黎小娟為跳樓自殺死亡,並在現場找到遺書。黎小娟家屬認為黎小娟「不堪學校重負」而自殺,同時認為學校監管不力,將江口中學告上法庭並索賠18.8萬元。
  • 複課後20餘名學生跳樓自殺,背後原因比成績下滑更可怕!
    據傳,在上海市教委的會議上,列出來的輕生的學生數目也讓人震驚:從高三初三複課起,上海市跳樓自殺學生24人,其中浦東新區14人,小學生3人。短短的一兩個月時間,中小學生跳樓事件一起接著一起,幼小生命接連逝去的背後,中小學生自殺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現象。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歲高一男生,因學習壓力太大,跳樓自殺身亡。在安徽省郎溪縣某中學的開學日中,七年級女生劉某某在搬宿舍時,突然從四樓陽臺上後仰墜樓,重傷身亡。
  • 東莞東華中學女生跳樓自殺事件 死者為東華中學員工之女
    原標題:東華女生跳樓自殺? 警方證實死者為東華中學員工之女,非該校學生 東華有個高三的女生跳樓了!19日下午,東莞瘋傳東華中學再次發生學生跳樓事件,引發不少家長恐慌。記者多方查證發現,東華教育集團確有發生跳樓事件,但事故主角並非東華中學的學生,原因也不是學習壓力大。
  • 高三學生跳樓自殺,砸死高一年級學生,法律該如何判決。
    在老家的小城市的第一中學,每隔兩年都有一學生跳樓自殺,前幾年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學生陳某某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被家長無心罵幾句之後,去學校讀書的第二天晚自習選擇跳樓自殺,他是在一所高中裡寄宿的學生。而恰巧的是,他自己自殺不成反而砸死了別一名高一年級的學生。一天晚上學生陳某某,晚自習不到20分鐘,從教室走了出去,說要去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