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新媒體中心 青島科技大學
「疫」散花開 開學歸來
青科大第一批返校生
陸續抵達科大 重啟校園生活
為迎接廣大學子重返校園
全校上下齊心可謂做足了「功課」
確保第一批學子安全返校後
青科大收到了這樣幾封來信
備受觸動
「我們懸著的那顆心落下了」
以下是來自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2019級研究生家長的一封感謝信
(向上滑動啟閱)
尊敬的陳校長:
見字如晤。
我們是學校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2019級研究生劉琳的家長。昨日,小女劉琳自吉林長春的家裡一路平安順利返回學校。聽聞,您和學校領導老師百忙之中親赴校門口迎接。不僅如此,您還親自將午餐送到宿舍、送至小女手中。您對您的學生、我們的女兒如同父親般的關心關愛,讓我們心潮澎湃、感動萬分。思緒萬千之餘,一片薄紙表謝意,滿心感言溢信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孩子們不能按時返校。好在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他們才得以復學。高校復學是涉及千萬大學生及其家庭的民生大事,也是我們一直牽掛的事情:返校途中能否得到有效防護,回校後的學習生活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但是,當我們聽到您和學校領導老師們為組織學生返校所付出的巨大心血,當我們聽到您和學校領導老師們親赴現場迎接、並為學生送餐至宿舍,我們懸著的那顆心也就落下了。學校一系列暖心舉動讓孩子們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覺。學校多次舉行疫情防控實戰演練,學生返校流程嚴格規範,各種管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兒行千裡母擔憂!學校如此周到細緻的安排,體現的是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思路,體現的是青科大70年風雨所積澱的濃厚人文關懷。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孩子們在學校的大力培養下必將能夠成長為社會有用人才。在此,謹代表全家以及千千萬萬的學生家長,向您和學校表示衷心地感謝,也向學校即將迎來70周年華誕送上誠摯的祝福。
祝願青科大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桃李滿天下!祝您和學校領導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劉琳家長於吉林長春
2020年5月27日
家住湖北的科大學子虞江濤
也感觸頗深地為後勤處的志願者老師們
寫了一封設計精美的電子信件
以此來感謝他們對自己的無私幫助
心懷溫暖 青科有愛
青科大在開學期間的周全準備
使得不少學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讓我們看看首批返校的同學
有什麼想對青科說的話吧
踏實&放心
「回來的感覺真好」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已闊別校園四月有餘。今日歸來,校園的一草一木都顯得倍感親切,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從出家門到進宿舍,一路走來緊張而有序,之前的不安已被詳細周密的安排替代,感受最深的是學校對學生的關懷和重視,而這一切的背後完全離不開學校領導老師對這一特殊時期返校工作的充分準備。返校途中,是輔導員和導師的持續行程定位與實時追蹤,讓我感到老師就在身邊;初入校門,臨時步道內間隔兩米,依次進行「今日校園」籤到、驗證身份、核查健康碼、核酸檢測等環節環環相扣,高效又有序;校園裡隨處可見歡迎學子歸來的標語,讓人倍感親切;學院也為我們準備了消毒溼巾、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讓我們倍感溫馨。宿舍等待檢測結果期間,陳校長等學校領導上門走訪,與我話家常,詢問我的開學需要並送來可口飯菜,當校長把飯菜親自遞到我手裡的時候,內心驚喜萬分、感動滿滿,校領導的關心讓我們倍感溫暖。學校從裡到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慨不已,講真回家的感覺真好。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的精心安排和溫暖接待,我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校園生活,嚴格遵守學校的防疫規定,儘快恢復日常的學習與科研工作,更多的出成果。唯有以此,回饋母校的關愛與期待。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18級研究生李洪昱
2020.5.27
安心&暖心
「春風十裡,不如有你」
今天重新回到了闊別許久的學校,看到籃球場上的飄蕩的梧桐飛絮、路上的那塊磚石、和同學經常開玩笑說半夜會轉的司南雕塑,感覺一切都那麼地熟悉。CCF和新宿舍樓都快要建好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自己馬上就要畢業了,突然內心有些許的傷感。特別是看到學校為我們貼心準備的專車、學院為我們準備的「愛心防疫包」、輔導員老師為我們忙前忙後的身影、宿管阿姨為我們宿舍的通風,感動、感謝之餘,也為學校對疫情防疫工作付出的心血表示深深的敬意。就如校領導所說,返回學校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安全。「春風十裡,不如有你。歲月靜好,只待君歸」是我們化工學院「愛心防疫包」上印的話語,在這裡,我只想說:「夏荷爛漫,不及憶卿。別枝驚鵲,只願君康。」感恩、感謝。
化工學院
化工研173鄭洋
紙短情長
卻道出了最真切的情感
書信幾篇
卻滿含著最走心的謝意
感謝青科大的「家人們」
對學生的悉心關懷
不辭辛苦 不計回報
只為保障學生們的安全
我們為所有青科人點讚!
往期精選
校長親自來送餐,返校學子暖到「家」!
喜事!學校CCF大樓、留學生公寓上梁!
新媒體中心出品
封面:王慶波
文|編:毛相頤 王紫鶴
原標題:《一封封感謝信!紙短情長道感恩,句句感激暖人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