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一個大動作的發展,都離不開寶寶肌肉力量的增強,以及相關肌肉群和關節的配合,他們學習的過程也是肌肉力量成長和鍛鍊的過程。
執筆:季隨
編輯:小枝
定稿:蘇子後
剛出生的那段時間,小寶寶立馬會迎來人生第一個成長發育的迅猛時期,很多媽媽們會發現自家寶貝一天一個樣,成長顯而易見,如果能夠抓住他們發出的幾個長個信號,並針對性地加以輔助,就能夠促進他們的發育,幫助他們更強壯。
新生兒體重增長標準
一般新生兒出生體重範圍是2.5~4kg,低於2.5kg被稱為低體重兒,高於4kg則被稱為巨大兒。
出生後2~3天內,由於胎兒排洩系統開始正常運轉發揮作用,會排出不少胎糞,另外胎脂逐漸被吸收後,身體會喪失較多水分,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能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時的體重還低,臨床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到出生3-4天,體重減輕可達到出生體重的6%-9%,如出生體重3.7kg,到3-4天可以減輕222-333克。
在這之後隨著孩子飯量的增加,且機體度過了環境適應期,體重慢慢會有所增加,在餵養合理的情況下,新生兒每周都要增加115~200g。
在孩子一周歲以內,總共有4個新生兒進入猛漲期的信號。
出現具體時間如下:出生後的第7天~第10天,第14天~21天,寶寶出生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以及第12個月。
1歲前寶寶進入猛漲期會發出哪些信號?
1、吃奶量突然增加,且次數增多
剛出生時,小寶寶每次只能吃15~20ml左右的奶,到出生第7~10天,吃奶量平均每次可達到60ml,10天後可達到90ml,而且次數更加頻繁。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吃奶的時間越來越長,一開始只吃幾分鐘,之後逐漸增加到十分鐘、十五分鐘甚至更長。在次數上,可能會從之前的三四個小時一次,變成了1小時一次,這是因為孩子頻繁地感到餓。
寶媽們無需過多擔心,一開始寶寶吃奶量較小是因為他們的胃部容量很小,而當他們適應了呼吸和循環系統的轉變,消化、排洩功能逐漸正常,胃容量增加,奶量自然會增加。
2、從睡神變成了睡渣
剛出生的寶寶都是睡神,一天下來睡覺的時間可以長達20個小時,因為他們在媽媽肚子裡一直處於黑暗當中,並沒有晝夜觀念,因此睡眠全憑本能而非規律的作息。
出生一段時間後,寶媽們會發現,寶寶慢慢從吃完後一覺睡到天亮變成了頻繁醒來,一晚上得折騰五六回,讓寶媽累到不堪重負。這是因為他們的吸奶量在增加,對營養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他們的夜醒和哭鬧都是無意識的。
3、寶寶突然愛發脾氣
大多數情況下小嬰兒哭鬧都是有緣由的,比如尿了、餓了、不舒服,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只能通過哭鬧來吸引大人的注意,讓他們發現自己想表達的事情。
然而慢慢地,小寶寶會突然間進入一種「情緒暴走」的狀態,他們經常會毫無徵兆地發脾氣,大哭大鬧,從一個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有時甚至還會咬人打人,讓不少寶媽倍感苦惱。
或許有人以為這是孩子從小脾氣壞的表現,但其實這是孩子「猛長」的標誌。
猛長期的孩子身體骨骼在快速發育,這會讓他們感到有些不舒服,當他們在身體上發生較大變化,自身適應能力又比較差時,因一時難以適應生理上的變化,就很容易變得煩躁不安,此時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安撫寶寶的壞情緒,多和寶寶進行肢體接觸。
4、出現翻身、爬行等大動作
相信父母都聽說過「三翻六坐八爬」的嬰兒大運動發展規律,當孩子出現這些大運動發展表現時,其實也意味著他們進入猛漲期。寶寶每一個大動作的發展,都離不開寶寶肌肉力量的增強,以及相關肌肉群和關節的配合,他們學習的過程就是肌肉力量成長和鍛鍊的過程。
進入猛長期的孩子會食量大增,此時寶媽適當增加餵奶的次數,即便是夜裡也要如此,按需餵養,讓孩子吃飽,他們有更多營養才能夠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