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冬季進補應該怎麼做?

2020-12-20 騰訊網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是流傳了千百年的諺語,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蘿蔔本身具有清肺化痰,健胃消食,通腸潤便的功效。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更是普通蘿蔔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冬天老百姓都有「貓冬」的說法,但是長期置身於溫暖的室內,與爐火相伴,加之人們在冬季更注重進補保養,使人的陽氣亢盛,胃裡就更容易煩熱、生燥。此時,性涼、味辛甘、可以滋潤人體肺部和胃部的蘿蔔,所以正好可以有效地消積滯、化痰熱,自然也就成了平衡陰陽、調理滋養的當季好食材。

今天我做的這道湯就非常適合冬天進補食用了,也非常簡單.

備料:牛腩(也可以用上腦,上腦偏瘦,牛腩肥瘦均有,看自己喜歡哪種)蘿蔔,蔥段,薑片

牛腩切塊備用,放在清水中浸泡1-2個小時,儘量泡出血水

蘿蔔切塊備用,也可以用大白蘿蔔

蔥切段 姜切片,牛肉冷水下鍋,水開後會有沫子飄出,把牛肉撈出,冷水清洗,重新準備一鍋水,將之前的牛肉放進去,加薑片,蔥段,燉1-2個小時

燉爛後放入蘿蔔,加入鹽,味精,蘿蔔熟後即可出鍋

ps:我不太喜歡放那麼多花椒大料的湯,喝不出原味兒,這個湯適合口輕的人哦

相關焦點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吃蘿蔔夏吃薑」是流傳於中國北的常見俗語。這一俗語的流傳時間較長,千百年來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但很少有人深究冬吃蘿蔔夏吃薑的原理究竟是什麼。作為一條常見的飲食「鐵律」,了解其背後深層次的含義和原理是十分重要的。一、蘿蔔和姜的功效是什麼?
  • 「冬吃蘿蔔夏吃薑 不勞醫生開藥方」不可迷信
    冬天人體骨頭會變脆,吃羊肉、喝酒可禦寒強體?電熱毯、暖寶寶有輻射會致癌?隨著深冬來臨,氣溫逐漸降低,感冒、咳嗽等疾病進入高發季,很多人喜歡在這個時節滋補養生,民間更有「洋蔥熬水可止咳、冬季喝雞湯治感冒」的說法。那麼,這些冬季禦寒養生「小偏方」到底是真是假,有無效果?日前記者聯繫採訪了省藥監局。  冬天人的骨頭會變脆?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子姜在手,寒氣快走
    「冬吃蘿蔔夏吃薑,益壽保安康」「飯不香,吃生薑。」「早吃三片姜,賽過人參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記載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溼痺,腸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下氣,通神明。生山谷。」
  • 冬吃蘿蔔夏吃薑 教你做蘿蔔扇貝柱汆蛋
    青島新聞網12月12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魏世洲)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講究冬日進補。俗話說「冬日進補,來年打虎」。從今天起,我們要陸續為大家介紹一些冬季時令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今天要教給大家的這道菜叫「蘿蔔扇貝柱汆蛋」。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生薑的功效有哪些?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生薑作為我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品,不僅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且自古以來,在中醫學家和民間都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
  • 【冬日時令菜】冬吃蘿蔔夏吃薑 教你做蘿蔔扇貝柱汆蛋
    青島新聞網12月12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魏世洲)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講究冬日進補。俗話說「冬日進補,來年打虎」。從今天起,我們要陸續為大家介紹一些冬季時令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今天要教給大家的這道菜叫「蘿蔔扇貝柱汆蛋」。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生薑功效雖多,4禁忌要牢記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中醫認為:姜味辛、氣微溫、氣味輕、無毒,有健脾胃、止嘔、溫經散寒、止瀉、止吐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也認為生薑當中含有揮髮油,姜辣素等成分,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興奮神經系統有助於祛風散寒,刺激腸胃,道消化液分泌。
  • 【養生】冬吃蘿蔔夏吃薑,科學嗎?專家教你這樣吃……
    一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冬令進補要漸進:中醫中季節與五臟對應,立冬在五臟中對應腎,而體之陰陽根之於腎,因此冬季攝生的重點是調攝腎之陰陽。「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藥方.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藥方。」這條諺語幾乎傳遍朋友圈。
  • 冬吃蘿蔔夏吃薑,夏至要吃薑,但這幾種少見的生薑,你吃過嗎?
    冬吃蘿蔔夏吃薑,夏至要吃薑,但這幾種少見的生薑,你吃過嗎?俗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在人們的飲食生活中,冬天吃蘿蔔和夏天吃薑是遵循時令,順時養生的妙招,蘿蔔素有「小人參」的名頭,冬天吃蘿蔔相當於進補。
  • 冬吃蘿蔔夏吃薑 冬天為什麼要吃蘿蔔?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養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寒冷的冬天裡,家家戶戶到了冬天,可能都會燉上一大鍋的菜,其中必然少不了蘿蔔。這時,有的朋友就會問了,蘿蔔是涼性的,為什麼還要冬天吃呢?中醫認為,蘿蔔性涼,有祛熱解毒,生津止咳,清胃利便等功效。
  • 問答|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季到底能不能喝冰水?
    問:冬天很冷為什麼還要吃涼的蘿蔔,夏天很熱為什麼還要吃很熱的姜呢?答:《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解釋了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聽說過「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句民間諺語,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冬天很冷為什麼還要吃涼的蘿蔔,夏天很熱為什麼還要吃很熱的姜呢?其實,《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恰恰解釋了這個問題。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教你這幾招做出美味白蘿蔔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胡蘿蔔其實營養很豐富,但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喜歡吃胡蘿蔔,覺得那個味道噁心,青蘿蔔也有很多人覺得那個味道太重,所以,這樣的話,建議大家平時可以選擇白蘿蔔喲,又大又光滑的白蘿蔔,好看又美味~白蘿蔔不僅是冬天最經濟實惠的蔬菜之一,還是很實用的食療藥物。冬季是養生的大好時節,也是人體容易產生內火的季節,因此,冬季吃蘿蔔,可順氣降火,是一種「以通為補」的養生方法。
  • 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 看看有你嗎?
    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話不少人都聽說過。但到底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一起看看背後是何說法。在飲食養生上,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不少的俗語流傳頗廣。今天就來看看,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到底是怎麼回事?
  • 冬吃蘿蔔有啥好處?收好這份"吃蘿蔔大全"
    冬吃蘿蔔夏吃薑,蘊含什麼養生道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介紹,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晚餐吃得太晚,吃得豐盛了,吃得太飽了,都會影響睡覺。蘿蔔尤其是白蘿蔔性涼,味辛甘,無毒,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治食積脹滿、嘔吐反酸等。
  • 冬吃蘿蔔夏吃薑,早餐用它做成餅,好吃還營養
    天氣進入冬季,老輩子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所謂的蘿蔔不是只有白蘿蔔,胡蘿蔔也是冬季必備神器。我們都知道胡蘿蔔的營養價值豐富,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多種營養成分,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發育的必需物質,補充維生素A有利於細胞的增長,所以我們要經常給孩子吃些胡蘿蔔。雖然說胡蘿蔔的營養豐富,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吃這個胡蘿蔔,也是非常讓家長頭疼的。
  • 古人:冬吃蘿蔔夏吃薑,但聽說:晚吃薑、賽砒霜,晚上真不能吃?
    古人:冬吃蘿蔔夏吃薑,但聽說:晚吃薑、賽砒霜,晚上真不能吃?姜是我們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調味品,姜味辛辣但性溫,吃薑可以驅寒除溼,健脾溫胃,如果不小心患上了風寒感冒,一碗溫熱的紅糖姜水會很快的祛風散寒,感冒很有可能第二天就好轉了。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大暑這天,你們村有啥吃的習俗
    很多大小節氣也有不同的吃的習俗,大家比較熟悉的像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那麼7月22號正好就是大暑節氣,大家知道民間或者說農村又有哪些有趣的,「吃的習俗」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吧!農村以前沒有甜品飲料,最愛的就是甜酒水了,泡飯吃也很美味。而莆田人在大暑這天也常以荔枝、羊肉、米糟作為互贈的禮品,當然,最開始只是家家戶戶的習俗而已。在湘中湘北地區,在大暑也會吃童子雞來進補。
  • 冬季進補從立冬開始 立冬後吃什麼好
    在冬季食用烏雞,可以把體內的溼氣驅除,身體的禦寒能力也隨之增強。除了調理女人身子,烏雞對氣虛、血虛、脾虛、腎虛、心虛等各類虛症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鯽魚  民間素有「冬鯽夏鯉」的說法,也就是說冬季適合食用鯽魚。醫學認為鯽魚的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 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天吃生薑有什麼好處?哪些人夏天不能吃生薑?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老話、俗語,在如今,依然是可信的,也符合現在的人們日常生活方式,以「冬吃蘿蔔夏吃薑」來說,很多人都聽說過,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段,「不用醫生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