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可能會覺得納悶,那就是為什麼孩子長大了,慢慢地和爸爸越來越親,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自己了。
同事小麗就有這樣的感想,她的孩子快上初中了,可孩子最近越來越想和爸爸一起,母女間的關係也不像以前那樣無話不說了。小麗還向我們抱怨說:「明明孩子她爸幾乎也沒怎麼照顧她,而且還老兇她,可是她爸一回來孩子還是老粘著他。」哈哈,這是小麗吃醋了,在吃孩子爸爸的醋呢~
一、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和爸爸越來越親?
1、孩子更有安全感
父親因為健壯的身體和強大的心理,在孩子的成長中教給孩子勇敢自信,孩子在父親身上也能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小時候,孩子會和媽媽比較親近,因為媽媽的懷抱就代表安全溫暖,孩子長大了,開始了解世界時,就需要父親的大手和脊背。
2、爸爸不會嘮叨
父親相較於母親不會整天嘮嘮叨叨的,而且很多媽媽們不讓做、不讓玩的事情,爸爸們不僅不會管,還會陪著一起玩,因此孩子就喜歡和爸爸溝通交流,因為不會受到太多束縛。
這時候父親的爽朗對孩子來說也會起到積極影響,幫助孩子怎麼去和別人溝通社交,對做事的處理態度也會追求麻利。
3、相處時間不長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常因為工作等原因偶爾缺席,也因此導致父親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時間較少,所以偶爾一次就比較親近。其實孩子內心也盼望與爸爸溝通,因為相處的時間少,所以更想去了解。
二、和爸爸親近對孩子有什麼益處?
1、堅強,勇敢
父愛對孩子來說,也意味著父親身上那些優良的品質傳承給孩子,這個品質主要是堅強和勇敢。孩子有了父親良好的引導,對待困難和艱辛就會有更多韌性,不輕言放棄,執著聰明的解決遇到的問題。
2、更加自立
有父親教導,孩子會更有獨立精神,有自己的主見,不會輕易被外界影響,自立生活能力更強;相反,如果缺少父愛,孩子往往很容易被別人影響,一看就缺乏主見。
3、自信,社交能力出色
長時間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更自信,而爸爸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給孩子安全感,提供心理和身體上的庇護。孩子有了自信,自然會表現出出色的社交能力,在各種場合不會怯場。
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和父親親近,這是正常而且不能缺少的成長經歷,這時父親不該缺席,母親也要鼓勵孩子,有了父愛,孩子才會成為更加「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