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這些原因是根本,爸爸可別吃醋

2020-08-1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從身邊的家人,以及周圍的朋友家庭情況來看,似乎小孩子們跟媽媽這邊的親屬關係更親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拿閨蜜家的情況來說,女兒只要一過周末,就嚷嚷著要去小姨家裡,跟妹妹玩,然後一去就住下了。平時跟爸爸這邊的親戚也親,但是總不如在媽媽那邊的直系親屬家裡自在。

雖不至於家家如此,但是周圍好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那自然會讓人好奇是為什麼。閨蜜這個過來人一起剖析了一下,結合了自己家的情況,以及從小自己的感受,然後發現也並不難想通。為啥孩子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這些原因是根本,爸爸可別吃醋。

媽媽比爸爸情感外露,走親戚也會影響孩子

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情感都比男性的更外露一點,就比如母愛總是細膩溫柔的,父愛總是比較沉默是一樣的。在媽媽帶孩子回娘家的時候,媽媽本身對娘家的那種親暱和熟悉,也會影響到孩子,而孩子又是通過大人態度篩選好感度的,所以自然孩子會跟著媽媽一起親近娘家親屬。

閨蜜就講過,自己回到父母家裡的時候,總像沒結婚一樣,在家裡靠父母吃喝,跟父母撒嬌,孩子跟著自己一開始就對姥姥姥爺很親近。回到姥姥姥爺家裡的時候,就像是在自己家裡,沒什麼顧忌。而男性在情感上的表達跟女性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情況下,孩子跟著爸爸去爺爺奶奶家,去大伯家,就會比較收斂,也會很乖巧親近,但是放鬆程度上不如媽媽這邊親屬。

媽媽的娘家人對孩子的感情,更加純粹,沒什麼要求

從現實角度來說,雖然現在婚姻雙方都平等,但還是會有婆家娘家之分的。在女性生孩子的時候,娘家人更不在意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要母子平安就是最好的事。但是婆家人考慮的因素比較多,說直白一點,碰上有些重視傳宗接代的家庭,就會更看重孫子。

在這樣的情感影響下,孩子也能分辨出到底誰對自己的感情更加純粹,沒有附加條件。娘家人因為女兒的關係,因為愛女兒,所以會愛女兒的一切,孩子是男是女都會寵愛。

其實親人之間感情都很深,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態度

在家庭關係的處理中,其實孩子除了天生的好感,更多的是受到爸爸媽媽態度的影響。就像媽媽經常帶著孩子主動親近娘家人,解釋親人之間的感情和牽絆,那麼自然會在孩子心中種下好的因,收到好的果。爸爸比較不擅長表達這方面的感情,也忽略了給孩子的親屬感情建設,那麼孩子自然也就不太能親近起來。

只要爸爸媽媽處理好家人之間的感情,孩子這邊自然就會跟著明白親情的重要。不知道各位家長對此有什麼別的看法嗎?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相關焦點

  • 為啥孩子都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背後原因令寶爸無法反駁
    問題一出,不少網友都不約而同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學貓叫:雖然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但她現在和我娘家人更親,尤其是小姨,每次回家都纏著小姨,小姨和小姨夫也都很寵她,去我老公家那邊,只有爺爺奶奶寵她,舅舅和舅媽不怎麼會帶孩子,也不太熱情。
  • 孩子長大越來越和爸爸親?以下原因聽上去很有道理,寶媽可別吃醋
    有的媽媽可能會覺得納悶,那就是為什麼孩子長大了,慢慢地和爸爸越來越親,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自己了。 同事小麗就有這樣的感想,她的孩子快上初中了,可孩子最近越來越想和爸爸一起,母女間的關係也不像以前那樣無話不說了。
  • 娃出生後,為什麼婆家都會誇讚寶寶像爸爸?五點好處,媽媽別吃醋
    原因一,討好婆家婆家的親戚肯定討好婆家的人,說孩子長得像爸爸也好,長得像爺爺奶奶也好,總歸是誇獎的意思居多,用語言證明婆家人的遺傳基因強大,優質基因得以延續,沒有比這個更討好人的了,這也是一種禮尚往來,你這樣誇人家,等自己家生了孩子,人家也會這樣誇你,不過在他們看來,誇婆家就等於誇兒媳婦
  • 孩子跟媽媽親,對爸爸很疏遠?寶媽別得意,這會帶來兩大危害
    在許多中國家庭裡,孩子都是對媽媽非常親近,而對爸爸愛理不理。許多媽媽對此還挺驕傲,覺得「不愧是自己生的娃」、「還好沒有白疼孩子」。其實,孩子親媽不親爸這未必是好事,背後的危害要清楚。最重要的是他跟爸爸一樣都是站著小便的,就會讓他感覺男性就是如此,從而建立「男性應該威武陽剛」一類的性別影響。如果爸爸缺位,跟孩子不親,互動比較少,男孩經常跟媽媽黏在一起,就會受媽媽影響大。媽媽一般心思細膩,在男孩養育上格外體貼,如果孩子不小心摔跤了,或者不會繫鞋帶了,都會哭哭啼啼找媽媽幫忙。長此以往,那孩子就會變得很嬌氣,甚至變得有些「娘」。
  • 孩子不跟奶奶親?多半是媽媽的「鍋」,以下原因家長別不承認
    文|文兒「你兒子不跟你媽親,跟我有什麼關係?這也能怪到我頭上?」大清早就在上班路上聽到這麼句話,我抬眼一看,是一對年輕小夫妻,男方被氣得面紅耳赤,女方表情淡然,仿佛一切與她無關似的,而孩子則僅僅貼在媽媽身後。
  • 女兒就是跟媽更親!原因爸爸絕對想不到
    孩子只跟媽媽親不跟爸爸親可女兒只短暫糾結幾秒便果斷做出選擇:我跟媽媽去姥姥家。齊明月雖然討厭媽媽管束、嘮叨,甚至為了反抗媽媽高考時故意放棄一張答題卡,可她依然旗幟鮮明地支持媽媽,批評爸爸。而那個只因為媽媽要求「拖過的地不能踩、吃飯不能吧唧嘴、不洗澡不能往床上躺」就受不了的爸爸,永遠不會明白孩子為何更愛媽媽。
  • 有的媽媽辛苦帶娃,娃卻跟爸爸親?問題可能出在這四點
    本來媽媽帶娃的時間多,按理說,孩子應該是和媽媽更親一點才是,可是生活中,卻常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說:自己辛苦帶娃,到頭來孩子反倒和爸爸親!不過,如果有的媽媽能夠靜下心來想想,或許就不那麼「委屈」了,因為更「委屈」的可能還是孩子。有的媽媽辛苦帶娃,娃卻跟爸爸親?問題可能出在這四點:1.媽媽愛在孩子面前嘮叨經常嘮叨,是很多媽媽的「通病」。
  • 孩子從小不跟爸爸親,多半和媽媽有關係,如果有就儘量改
    文|好孕姐很多媽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和爸爸親近,還整天把「我討厭爸爸」掛在嘴邊。媽媽們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只能主動把原因歸於,是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太忙,陪孩子的時間太少。要不然就是,孩子爸爸太兇,孩子嚇得不敢和他親近。
  • 孩子不跟爸爸親是因為爸爸帶得少?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結果去我弟弟家,看到兩歲的小侄本來正在媽媽懷裡撒嬌,一看到他爸爸過來就往外推爸爸,他可是從小就跟爸爸在一起,爸爸也不少帶的呀。原來,孩子不跟爸爸親可不並一定是因為爸爸帶得少,多半還是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造成的。所以媽媽們可別總讓爸爸背這個「鍋」了。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化身檸檬精吃醋發飆,別做小心眼爸爸
    網友:對孩子沒有付出就得不到孩子的愛網友:對不起,作為媽媽,我更偏向於孩子說的對,媽媽付出的明顯多於爸爸,骨開七寸忍生產之痛的是媽媽,熬夜餵奶的是媽媽,帶孩子做家務工作三手抓的是媽媽,陪讀檢查作業的是媽媽,爸爸除了急毛跳腳呵斥孩子,作用僅限於分擔經濟和小部分家務,所以孩子說的對。
  • 寶寶跟誰親就是誰的孩子?
    最近在問答遇到好幾個媽媽在問,我平時工作沒空帶孩子,晚上回來發現寶寶根本不和我親,只喜歡奶奶,不要我抱諸如此類的問題。我自己也有孩子,今年三歲,我兒子小時候白天是奶奶帶晚上我自己帶的,他跟奶奶和我都親!我姐姐的孩子是她自己帶的,今年九歲,雖然跟媽媽最親,但是依然會抱著奶奶的脖子說奶奶好。我總結了一下,孩子和誰親這個問題,跟各位新手媽媽和奶奶分享一下。
  • 孩子跟爸爸不親,很大原因是媽媽做錯這3件事!
    這位爸爸一看就是個遊戲迷,為了打遊戲,把寶寶背在身後,自己一心一意的打起了遊戲,估計早就忘了後面還有一個寶寶。我承認,確實有一些男人不適合帶孩子,或者說不配帶孩子,但網上這些圖片只是為了娛樂而已,基本上都是擺拍的,為了蹭流量而已,大家真的別當真了。
  • 想知道孩子如何擇偶,看他跟爸爸親還是跟媽媽親就行,不用等長大
    現在家裡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婚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這不免讓媽媽們擔心子女的擇偶眼光,生怕被錯誤的婚姻毀掉一生。其實這個答案在孩子小時候就有了,只是很多父母沒有發覺,今天慢媽就來跟大家說一下,想知道孩子如何擇偶,看他跟爸爸親還是跟媽媽親就行,不用等長大。
  • 孩子是誰帶就跟誰親嗎?那可不一定,親不親近跟這些因素有關
    那麼孩子跟誰親近,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十月懷胎生長,是媽媽身上掉下的肉。出生後,又跟媽媽距離最近,吃母乳,這些都在增強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所以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孩子跟媽媽其實是最親的。
  • 寶寶依賴媽媽,為何不和爸爸親?原因在這裡
    孩子為何不和爸爸親?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跟著專注孩子成長每一步的喜孩子嬰兒車一起來看看吧。1、爸爸媽媽感情不和寶寶生出來之後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會比爸爸多,從懷胎到哺乳,都離不開媽媽,所以久而久之,寶寶從心裡就會比較依賴媽媽。
  • 寶寶最親的未必是媽媽,想讓寶寶跟你親,這3件事別忘了做
    媽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後還要為寶寶哺乳,一般認為,寶寶肯定是最親媽媽,可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家人做了一個小測試,媽媽、外婆、奶奶、爸爸四個人一字排開,蹲下,同時向迎面走來的寶寶張開雙臂,熱情地呼喚寶寶:「到這裡來!」寶寶踉踉蹌蹌地往前走,走到距離一米外的地方,寶寶突然停下了,她看了看面前的這四個人,最後徑直朝外婆走過去,撲進了外婆的懷抱。寶寶最親誰,一目了然。
  • 長大後,孩子大多跟這個人最親,不是爸爸媽媽,原因很現實
    導讀:長大後,孩子大多跟這個人最親,不是爸爸媽媽,原因很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長大後,孩子大多跟這個人最親,不是爸爸媽媽,原因很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多和爸爸親,這些好處值得家長了解
    孩子多和爸爸親,這些好處值得家長了解在許多中國式家庭中,往往是媽媽負責照顧、教育孩子,爸爸則當甩手掌柜。當然,也有許多爸爸因為方法不當,所以也造成了跟孩子不親的現象。許多爸爸可能覺得無所謂,其實孩子跟爸爸親不親,對於他們以後的影響是巨大的,千萬別小看。那么爸爸帶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 寶寶越是跟誰親,就越會在誰面前展示這些「壞毛病」,可別誤解他
    王奶奶整天帶孫子,孩子的爸媽在城市上班,每個月回來一兩回;李奶奶幾乎沒帶過孫女,放暑假的時候兒子會把孫女送回來和老人住上一段時間。別看王奶奶家孫子很鬧騰,卻正說明跟王奶奶親,而李奶奶嘴裡孫女的「乖」,恰恰是因為孩子跟她太陌生了。寶寶越是跟誰親,就越會在誰面前展示這些「壞毛病」。因此責罰他或者因寶寶不這樣而沾沾自喜,其實是誤解他了。
  • 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放開我媽媽!
    文|小不點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看著好幸福!在小寶寶的眼裡,自己最親近的兩個人就是爸爸和媽媽,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小寶寶都會非常高興地到門口迎接,有時候父母會開玩笑地問寶寶更喜歡哪一個,聰明的小寶寶總會看人說話,如果媽媽問的話,寶寶就說更喜歡媽媽,如果爸爸問的話,寶寶就會說更喜歡爸爸,真是又可愛又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