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依賴媽媽,為何不和爸爸親?原因在這裡

2020-12-24 妍鎰母嬰之家

很多家庭有這樣一種現象,家裡的孩子總是依賴媽媽,和爸爸非常生疏,小時候總是「媽媽,媽媽,我要這個!」長大後說「媽,什麼時候吃飯!」等等,而爸爸的作用無非就是「爸,我媽呢?」,不知不覺中,爸爸的身影好像在孩子身邊慢慢淡化,父母們,你們覺得這樣是一個家庭的正常相處模式嗎?

孩子為何不和爸爸親?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跟著專注孩子成長每一步的喜孩子嬰兒車一起來看看吧。

1、爸爸媽媽感情不和

寶寶生出來之後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會比爸爸多,從懷胎到哺乳,都離不開媽媽,所以久而久之,寶寶從心裡就會比較依賴媽媽。當父母感情不和發生爭吵時,即便只是小打小鬧,寶寶看到後也會很傷心,擔心媽媽受到欺負,擔心媽媽不要他,所以夫妻感情的融洽很重要,要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爸爸也要表現的多愛媽媽一點,比如在寶寶面前擁抱、拉手等,讓寶寶感受到一個家的氛圍,這樣寶寶就會明白爸爸愛媽媽,也就會接受爸爸了。

2、爸爸工作忙

爸爸工作比較忙,經常要加班,回家很晚,陪孩子的時間不多。這也是孩子和爸爸不親的一個原因,面對這樣的原因,還是要從爸爸自身做起,爸爸在家要多抽出一點時間關心媽媽,照顧寶寶,不要以「上班忙」為藉口,一回到家就躺著玩手機休息,爸爸多陪伴媽媽和寶寶,會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寶寶也會更加信任爸爸媽媽,能夠積極主動地和爸爸媽媽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不是拒絕爸爸靠近。

3、媽媽別讓爸爸無辜「躺槍」

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你再不聽話我讓你爸收拾你。」「你爸要回來了,你還不趕緊收拾睡覺。」媽媽這樣做,只會讓爸爸無辜「躺槍」,孩子往往從內心就開始害怕爸爸,自然也就會離爸爸越來越遠。這樣做不僅會破壞父子關係,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壞印象:媽媽管不了我,家裡只有爸爸能管我,只要爸爸不知道,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這樣對管教孩子和孩子的成長都沒有任何好處。

4、爸爸太嚴厲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爸爸為了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對孩子特別的嚴厲,孩子只要犯錯就會面臨責罵或者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害怕爸爸,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膽小自卑,整個人都是為了討好父母而活著,二是孩子會為了反抗父母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顯然,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也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樣子。

總之,想要孩子和爸爸親,爸爸就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媽媽和孩子,做到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應有的責任和義務,這樣相處才能和睦融洽,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好啦。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小不跟爸爸親,多半和媽媽有關係,如果有就儘量改
    當然,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當爸爸的即便工作再忙,也不會忙到不和孩子親近,再兇也不會讓孩子看見自己就害怕。孩子從小不跟爸爸親,其實除了孩子爸爸有問題,還和孩子的媽媽有很大關係。有就儘量改,不然會傷到他們的父子關係。
  • 為何女孩愛黏爸爸,男孩愛黏媽媽?原因很暖心,但父母要保持距離
    都說兒子是媽媽的皮夾克,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家裡的女寶寶對爸爸非常的依賴,而家裡的男寶寶卻對媽媽非常的依賴。同事劉淼家裡就有一對非常可愛的兄妹,平時和老公兩個一起出去逛街,妹妹總是喜歡坐在爸爸的肩膀上,而哥哥卻喜歡和媽媽一起手牽手地走著。
  • 寶寶最親的未必是媽媽,想讓寶寶跟你親,這3件事別忘了做
    媽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後還要為寶寶哺乳,一般認為,寶寶肯定是最親媽媽,可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家人做了一個小測試,媽媽、外婆、奶奶、爸爸四個人一字排開,蹲下,同時向迎面走來的寶寶張開雙臂,熱情地呼喚寶寶:「到這裡來!」寶寶踉踉蹌蹌地往前走,走到距離一米外的地方,寶寶突然停下了,她看了看面前的這四個人,最後徑直朝外婆走過去,撲進了外婆的懷抱。寶寶最親誰,一目了然。
  • 萌娃向爸爸發起挑戰,哭著要和媽媽結婚,只因爸爸親了媽媽一下
    ,這也是兒子更喜歡媽媽的關鍵原因。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男孩委屈流淚的原因竟然是爸爸親了媽媽一口誰讓你親我媽媽了,她是我的!」這句話讓爸爸十分震驚,一旁的媽媽也覺得很意外。看見兒子情緒不對,媽媽就立馬走過去安慰正在抽泣的兒子。
  • 孩子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怎麼辦呢?
    最近,有寶媽反映說,自家1歲的寶寶和奶奶親,離自己遠遠的,怎麼辦呢?原來寶媽在孩子6個月後就去上班了,因為經常加班,等到回家後孩子都沒奶奶哄睡著了。剛開始,寶媽還把孩子抱回自己屋裡,後來奶奶心疼寶媽也怕驚醒孩子,索性讓寶寶跟著睡一夜。於是不知不覺間,孩子就慢慢跟奶奶親,不大理媽媽了!
  • 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放開我媽媽!
    文|小不點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看著好幸福!在小寶寶的眼裡,自己最親近的兩個人就是爸爸和媽媽,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小寶寶都會非常高興地到門口迎接,有時候父母會開玩笑地問寶寶更喜歡哪一個,聰明的小寶寶總會看人說話,如果媽媽問的話,寶寶就說更喜歡媽媽,如果爸爸問的話,寶寶就會說更喜歡爸爸,真是又可愛又機靈。
  • 孩子不跟爸爸親,多半是媽媽的鍋!小心變成媽寶男、媽寶女
    「我們家12歲的兒子,和他爸爸一點都不親,整天幾乎零交流,我都快愁死了……」帶著這個焦慮,媽媽張麗(化名)來到優實力教育創始人姜囡囡的「幸福密碼」父母課堂第二期。她分享道,兒子大事小事都依賴自己,但和爸爸話都講不上幾句,關係十分冷淡,她擔心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成長。
  • 寶寶見到媽媽就愛撒嬌?這是天性使然的孺慕情深,別傷害寶寶的愛
    圖片源自網絡1、寶寶天生依賴媽媽寶寶看見媽媽,就忍不住的想要和媽媽撒撒嬌,親一親、鬧一鬧,把自己對媽媽的愛毫不猶豫的全部釋放出來。2、吸引媽媽的關注有的寶寶跟媽媽撒嬌,只是為了吸引媽媽的關注。媽媽會可能因為工作或其它原因,對寶寶的關注不夠,有時候甚至陪在孩子身邊卻在幹別的事情,這時候,孩子就會想要做出一些舉動,來吸引媽媽的關注。
  • 新手爸爸的苦惱:我的寶寶為何一見我就哭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新手爸爸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經常會面臨一個尷尬的情況,那就是自己的寶寶一見到自己,就會立馬開始哭。這讓很多的爸爸覺得非常沒面子,而且在育兒這件事上受挫感滿滿。那麼,為何寶寶一見到爸爸就容易哭呢?今天,親貝網小編給新手爸爸們帶來了幾個帶娃小妙招,只要做好這幾件事,那麼寶寶見到你只會很開心,不會再哭鬧了!
  • 寶寶從小面臨「選擇題」,跟姥姥親還是奶奶親,答不好媽媽心酸
    寶寶的情商從小就經受考驗,總是要面臨很多選擇題,一個回答不好就是「送命題」。現在很多家庭中,就只有一個孩子,卻有很多長輩。孩子出生之後,長輩都會想方設法地在孩子面前「爭寵」,希望成為孩子的最愛。在以前,孩子總是面臨「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的問題,很難讓人招架。而如今,又出了新的選擇題,寶寶們面臨著更大的考驗。
  • 投票 | 還記得你家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
    曾經有個同事說,她家寶寶小時候先叫的媽媽,是因為爸爸天天給寶寶洗腦,結果把她累慘了,三更半夜孩子要喝水,媽媽媽媽的叫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寶寶最先叫的是「爸爸」。在全世界各種語言中,「媽媽」的發音比較一致,基本都是mama,而「爸爸」發音相對豐富,有papa、baba、dada等等。
  • 為啥孩子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這些原因是根本,爸爸可別吃醋
    文|秘籍君從身邊的家人,以及周圍的朋友家庭情況來看,似乎小孩子們跟媽媽這邊的親屬關係更親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拿閨蜜家的情況來說,女兒只要一過周末,就嚷嚷著要去小姨家裡,跟妹妹玩,然後一去就住下了。平時跟爸爸這邊的親戚也親,但是總不如在媽媽那邊的直系親屬家裡自在。雖不至於家家如此,但是周圍好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那自然會讓人好奇是為什麼。
  • 科學研究:不和爸爸親的孩子,長大後難成大器
    導讀:科學研究:不和爸爸親的孩子,長大後難成大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研究:不和爸爸親的孩子,長大後難成大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吃上奶立馬安靜,奶睡為何堪比催眠?知道原因再也不擔心了
    之前小劉在電話裡和我抱怨她與婆婆各種育兒觀念不和到底有多麼難熬,我都只是勸慰,直到前兩天去給她家寶寶慶祝百天,才見識到什麼叫三觀不合。小劉是典型的90後,對於哄孩子沒有什麼經驗,一切都只按照心意來,偶爾臨時抱佛腳學一學育兒知識。
  • 媽媽哄娃睡覺怎麼哄也不睡,往爸爸胸前一放,寶寶瞬間睡著了
    媽媽哄娃睡覺怎麼也哄不好,結果往爸爸胸前一放,寶寶瞬間睡著了有這樣一個視頻,關於哄孩子入睡這件事,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深切共鳴。視頻中,一個媽媽抱著一個嬰兒,這樣的一幕讓我們感到熟悉,仿佛是我們日常中最常有的時刻。
  • 嬰兒經常被奶奶抱不跟媽媽親?別擔心,你跟寶寶的關係會扭轉
    寶寶誰抱的次數多就和誰親?其實說到這,誰又何嘗不是呢?我家凝寶跟她外婆的關係最好,每天朝夕相處,而我和孩子爸爸就差多了,能跟凝寶見面的時間也只有晚上和周末。2個月之前,寶寶憑著嗅覺建立依賴關係,誰經常給自己餵奶,寶寶就認識誰身上的味道。就是在寶寶8個月之前,誰照顧自己的生活,寶寶就跟誰最親。
  • 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看著好幸福
    導讀: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看著好幸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當面親了媽媽一口,寶寶的反應太可愛了,網友:看著好幸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別人不和我玩」,孩子被孤立,5個步驟,讓他擺脫困境!
    (文章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今天,帶政政在小區兒童樂園玩,一位媽媽怒氣衝衝地牽著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從我身邊經過,隱約中我聽見那位男孩略帶哭腔地說:「媽媽,他們為什麼不和我?」那位母親氣憤地說:「不玩就不玩,咱還不和他們玩呢!走,回家!」
  • 寶寶跟誰睡就跟誰親?心理專家:不是迷信,要抓住「依賴黃金期」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寶寶跟誰睡就跟誰親的說法,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寶寶跟誰睡就跟誰親的說法也是有依據的,心理專家也指出這並不是迷信,孩子最初的幾年誰撫養的時間更多一點,孩子對其也會更加依賴。孩子晚上跟誰睡,其實就是孩子在建立安全感和依賴度的一個過程。媽媽要想和孩子多親近一點,就要抓住「依賴黃金期」。
  • 媽媽是寶寶最親的人?錯過這三個「依戀期」親媽也能是陌生人
    很多人感覺寶寶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所以寶寶最親的人一定是媽媽。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麼?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寶寶年齡小,他分辨對自己對親的人只能用陪伴的長短來衡量。誰陪伴在他身旁時間長,他就自然而然的依賴她,哪怕是親媽也要拍到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