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終於拿下了韻達,一個桐廬幫的時代就此謝幕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文芯 艾問人物

阿里終於入股韻達,當初名震八方的桐廬幫紛紛歸入阿里麾下,快遞巨頭裡只剩順豐「獨自為營」。

「通達系」刀光劍影,爭鋒對決的往昔,正隨著快遞江湖的日漸統一,遠去無蹤。

開天伊始

「通達系」的創始人,全部來自於杭州以西一百公裡的桐廬深山的同一個鄉鎮,因此也被叫做「桐廬幫」。

1993,21歲的聶騰飛在杭州一家印染廠當工人,他發現外貿公司遇到一個難題:

在滬杭間往來的外貿公司,報關單必須第二天到達港口,但EMS需要三天。

聶騰飛和工友詹際盛看到了機會,開始「代人出差」:聶騰飛每日凌晨坐火車從杭州去上海,詹際盛在火車站接貨後送往市區各地。跑一單100元,除去來回車票30元,能賺70元。

申通快遞——中國成立最早的民營快遞公司,由此誕生。

申通快遞創始人聶騰飛

同年,22歲的順德青年王衛也發現,把印染廠的樣品送給香港客戶最快的辦法是託人帶過去。王衛憑著借來的10萬創立順豐速運。

申通成立的次年,馬雲成立海博翻譯社,為了生存,還曾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賣過鮮花和禮品。

二十九歲的馬雲和這些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們,看起來八桿子都打不著。後來改變電商天下的阿里巴巴要5年後才成立,改變中國快遞格局的淘寶直到9年後才誕生。

1994年,聶騰飛安排妻子陳小英的哥哥陳德軍接替詹際盛負責的上海業務,詹際盛隨後離開申通,創辦天天快遞。

不幸的是,1997年,聶騰飛在從杭州去往寧波的路上發生車禍去世。這位年僅25歲民營快遞的開拓者,屬於他的篇章戛然而止。

在聶騰飛的背後,快遞江湖依舊波濤翻湧。

弟弟聶騰雲離開申通,成立韻達快遞。申通由陳小英兄妹接手。2012年,申通收購了天天快遞,由陳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陽任董事長。隨後他們又將天天它賣給了蘇寧。

2000年,陳德軍的初中同學張小娟,勸木材生意虧損的丈夫喻渭蛟創辦圓通快遞。

這刺激到了陳德軍、聶騰雲的老鄉賴梅松,他開始考慮進入快遞行業,兩年後,中通快遞誕生。

至此,中國民營快遞的版圖,初具雛形。

削藩之戰

彼時的快遞行業尚屬戰國時代,在桐廬幫靠著野蠻生長、跑馬圈地完成了迅速擴張。

然而汝之蜜糖,吾之毒藥。

直營還是加盟,讓快遞行業劃了一道涇渭鮮明的楚河漢界。

一頭是摸著石頭、一路開掛的桐廬幫,一頭是穩紮穩打、「全網一盤棋」的京東和順豐。

旁觀者覺得加盟遠比直營來得輕鬆,有些霧裡看花,多是誤會。

事實上,加盟制的管理難度遠比直營高得多,最難之處在於利益的平衡。

數千個加盟商、上萬個網點,具體情況千差萬別,沒有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可尋,所有問題都需要相機決斷、具體分析。

因此每一個快遞公司的老闆都是一位「平衡大師」。

聶騰雲創立韻達的第6年,這門「平衡的藝術」終於出了問題,韻達也險些死於一場「藩王之亂」。

韻達快遞創始人聶騰雲

2003年7月,韻達部分高管和加盟商叛變,轉投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匯通快遞(後被百世集團收購)。

叛變者與匯通聯手,想對韻達發動致命一擊。

他們計劃快速斬斷韻達總部和其他各地之間的聯繫,讓其業務陷入停擺,繼而快速取代其在全國的快遞網絡。

聶騰雲的舅舅周伯根 「黑白兩手」並用,一頭把匯通的武力奪權計劃提前透露給警方,另一頭在總部準備了300根鋼管、每根80cm長,隨時做好「血戰」的準備。

一天夜裡,匯通組織一伙人包圍韻達總部,無論是車輛和人員都不得進入,兩派人馬互不相讓,場面隨時可能失控。由於警方及時介入,才沒有演變成流血衝突。

周伯根把控局面,歷經兩三個月,直到2003年10月份,才解除韻達的危機。

韻達的「藩王之亂」震驚朝野。

而這也給所有加盟制的快遞老闆上了一課:

加盟商權力過大,野蠻生長,辛苦打拼數年的快遞網絡隨時會癱瘓,總部只會名存實亡。

「當時韻達的網絡很不穩定,有些加盟商跟聶騰雲叫板,要挾他,但總部又拿他們沒什麼辦法,這是當時快遞公司遇到的普遍問題。」邵鍾林回憶當時的場面稱。

2005年,27歲的聶騰雲帶著疑問找到了邵鍾林,邵當時還在上海郵政管理局任處長。

在山海的一家咖啡館,邵鍾林給聶騰雲開出「藥方「——建立自己的轉運中心,「這樣的話,亂最多也是亂一個點,不會亂一片。」

聶騰雲聽從了邵鍾林的建議,成為「通達系」企業中最早布局轉運中心的公司,在杭州建第一個,隨著業務量不斷增加,嘉興、台州和溫州等地陸續建完。

轉運中心好處頗多,一方面可以加強總部對一線網點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資金回籠。

過去,加盟商「先上車,後補票」,一件快遞發完之後再補交面單費,有的加盟商不交錢,欠債多達上千萬,總部討債無門,有的加盟商因為不賺錢,幹了一段時間就捲款跑路。

當業務量越來越大,無論快件是走公路、鐵路,還是走航空,都要經過轉運中心。

自建轉運中心之後,加盟商需要「先買票再上車」,總部下放的權力得以收回集中。

把控住轉運中心這個橋梁,韻達總算是掌握了自己的「命門」。

於是在快遞行業,通達系紛紛效仿韻達,開始接連上演削藩之戰。

2009年,圓通拋開了原來的加盟商建立了一個新的轉運中心,北京眾和(當時的加盟商)知道之後過來堵門,雙方陷入僵局,當時正值兩會期間,在經過多方的協調之下,圓通將分撥中心退回到了原來的網絡。

雙方重回談判桌,處理的結果是,圓通總部分三年賠償對方600萬元,但北京區域的人不得繼續從事快遞行業。

削藩」較為順利的還是中通,賴梅松頗有點杯酒釋兵權的意思。

中通快遞創始人賴梅松

2009年前後,中通開始將轉運中心直營化,開了兩個方子:一是總部用現金收購分公司全部股權,二是以總部相應股權換取分公司不同比例股權,分公司負責人受聘為區域經理,轉型成為職業經理人。

當時,中通業務量最大的區域分別是北京、上海和廣州。除上海之外,另外兩個地方都由加盟商控制,佔全網業務量的29%。

中通董事長賴梅松決定出讓20%的管理股用於收購華南、華北、華中等地分公司。

經過多輪談判,2010年年底,廣東中通作價以14.5%的股份入股總部。到2011上半年,北京中通併入總部,獲得12.5%的股權,其中一位股東陳加海套現3500萬元離場。

邵鍾林再次調停,參與了中通總部和北京的談判。在他看來,快遞的網絡價值並不在於個人,也不在於區域,而是在於其完整性和統一性。

申通是中國成立最早的民營快遞公司,但在削藩上,行動最晚,加盟商尾大不掉一度成了董事長陳德軍的心頭病。

削藩的戰果——轉運中心的直營率,似乎決定了「通達系」各自後來的命運。

過去5年,申通在行業的市場份額從第一滑落至第五,中通則坐穩頭把交椅,韻達從行業老五逆襲到老二,市值已經超過圓通和申通兩家之和。

阿里的物流版圖

命運有一半握在自己手中,還有一半,則在時事大勢。

改變通達系命運的,除了削藩,還有一個做電商的男人。

2005年,圓通老闆娘張小娟向丈夫喻渭蛟抱怨:

臘月十五在一個叫淘寶的網站上買了皮大衣,咋年三十還沒到?

喻渭蛟問到:什麼是淘寶?

這一問,便開啟了圓通的命運之門。

圓通快遞創始人喻渭蛟

2005年,淘寶要求降價提速,馬雲給出的價格是12元。同樣的運單,郵政22元,順豐20元。做一單不賺錢,還要倒貼錢,聞者沒有不咋舌的。喻渭蛟率先相信了這個規模換效益的生意,和馬雲達成了協議。

圓通開了頭,通達這群老鄉們只能跟進。

此後跟著馬雲,桐廬幫們從小鎮青年到坐擁百億市值,登頂富豪榜單,紛紛賺的盆滿缽滿:

2019年的《胡潤百富榜》上,聶騰雲夫婦以490億元身家排名第54位,他們是韻達快遞創始人,韻達過去一年股價上漲了28%。聶騰雲夫婦的排名高於賴梅松(330億元),賴梅松創立的中通是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快遞公司。除此之外,申通的陳德軍兄妹,圓通的喻會蛟夫婦身家財富都在200億以上。

另一邊,隨著淘寶、天貓業務量的增長,阿里巴巴開始不斷下注物流行業。

馬雲最先看上的是百世快遞。

百世快遞創始人周韶寧

2007年,阿里聯合富士康小試牛刀,投了1500萬給百世快遞。相比於人均輟學的桐廬幫,百世快遞的創始人周韶寧充滿著精英的氣息:有著復旦、普林斯頓的背景,創業之前曾先後供職于貝爾實驗、AT&T以及谷歌等企業。

此後10年之間,阿里曾5次增資百世快遞。截止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是百世物流的最大股東,一共持股26.8%,擁有46%的投票權。

2010年初,馬雲再次解囊,7000萬投資星晨急便,其創始人來自於宅急送。不過,僅兩年之後,這家公司就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破產倒閉。

2011年初,在北京的一次物流會議上,馬雲號召:「讓中國物流進入新時代」。

但打出響亮口號的馬雲,對於如何做,還並不清晰。

到了2012年雙十一,天貓和淘寶總銷售額高達191億元,節日過後,快遞行業全面爆倉,堆積如山的包裹,擠爆了各家的物流中心,配送時間大幅滯後,平臺消費者投訴如潮。

馬雲意識到,僅靠投資快遞公司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是時候建立自家的物流系統了。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組建菜鳥物流。

「如果一千億不夠,我們會投資幾千億!」豪言壯語寫著馬雲的野心。

從阿里收編通達系的第一天開始,馬雲就想要整合中國快遞行業。

五年來,菜鳥保持著刻意的低調。菜鳥盡最大可能的宣傳自己不是快遞公司,而是數據公司;不是快遞公司,而是快遞平臺。

但是其物流帝國的輪廓還是一點點浮出水面,倉儲、幹線運輸、物流地產以及最後一公裡的配送逐漸被納入版圖。

劉強東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說得好聽點就是提升這幾個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一點,最後幾家快遞公司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但嚴重依賴電商件的通達們,命脈被別人掌控,全然沒有順豐硬氣。

「圓通們」心裡一清二楚——美麗的說辭掩藏不了血腥的目的,只是早已沒了選擇的餘地。

2015年阿里戰略入股圓通,與阿里聯姻,此後開始融合上下遊產業鏈,不斷拓展業務版圖。

隨後,這幫桐廬老鄉,紛紛跳進阿里的懷抱。此後,2019年3月,繼百世匯通、圓通和中通之後,阿里巴巴又斥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

在百世快遞、圓通、中通、申通的股權結構中,阿里系均處在第一、第二的位置。

「通達系」紛紛投入阿里的懷抱。僅剩釘子戶韻達,仍在負隅頑抗。

「釘子戶」聶騰雲

在通達系中,阿里對韻達的話語權最弱。

通過多番入股,阿里成了百世物流的最大股東,擁有46.2%的投票權,是申通和圓通的第二大股東,分別持股約15和11%,又是中通的第三大股東,持股8.7%。相較之下,阿里在韻達的股東名單中位列第八,無緣董事會席位。

阿里和韻達之間的股權談判已經拉鋸多年,遲遲未能有結果。

韻達似乎不想站隊,只想守好自己的一方天地。

這是創始人聶騰雲一以貫之的行事風格。

不同於哥哥的熱情奔放、敢想敢拼,聶騰雲更像母親,內斂含蓄,低調做事不愛吭聲。

在哥哥聶騰飛創辦的申通快遞被嫂子陳小英接手後,聶騰雲不顧家人的反對,在上海成立了韻達。

和申通一樣,韻達成立之初時主要在華東地區建設營業點,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各地物色加盟商,2003年下半年開始建設轉運中心,加強對加盟商的管理,史稱韻達削藩。

平息藩亂後,2008年,韻達在市場上逐漸站穩腳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的聶騰雲不忘提升,與舅舅周伯根去美國參觀了聯邦快遞,被對方的自動化分揀技術震撼,深感韻達與聯邦快遞這樣的國際巨頭相去甚遠。

講述中國快遞業發展的《無處不在》一書中寫道:

「每天晚上,一批韻達總部的員工開始手工把當天快遞的發件地址和收件地址全部錄入進系統。」

當時國內的運單號要手抄,發件地和目的地也要手抄,結算都是現金,十分低效。從美國回來之後,聶騰雲開始組建搭建公司的IT系統。

聶騰雲本人學歷不高,1995年從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專業是「商業經營「,這並不影響他對技術的鑽研和痴迷。

2013年,韻達在上海應用了第一套全自動化分揀設備,成為行業最早這麼做的「快遞公司」。

直到現在,聶騰雲依然是通達系老闆中最懂技術的人。

「韻達自己買的車,無論是車輛構造,還是掛箱尺寸和材質,很多都是他親自定出來的,換句話說,他比賣車的都懂車,主機廠去跟他談生意都要帶產品經理去,銷售自己是搞不定的,因為他實在太懂技術了。」業內人士對聶騰雲的評價是「聰明、好學、務實」。

據韻達內部員工透露,聶騰雲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米,十分樸實,平時在一張會議桌上辦公,有人來就直接坐下來開會。

命運之門

聶騰雲的獨立,讓他很難放心把公司交予他人之手。他的服軟,來自於資本的威力。

韻達曾在2011年接受過一輪外部融資,投資者包括復星集團、聯想創投。

後來,復星集團開始減持,持股比例從2018年年底的4.51%降至2019年年底的2.21%。

快遞這個行業,規模效應很重要,量越多成本越低,有些公司一天跟不上可能永遠就跟不上。

比如曾經的DDS,星辰宅急送,都迅速夭折。

缺乏資本支持,讓韻達孤木難支。

根據2019年財報

韻達去年完成業務量100.3億件,同比增長43.6%,市場佔有率為15.79%,同比增加兩個百分點,行業排名第二,僅次於中通快遞的19.1%。

另外,韻達2019年營收344.04億元,同比增加148.3%,淨利潤24.14億元,同比增加13.06%。

2020年一季報顯示

韻達營收56.24億元,同比下降15.86%;淨利潤3.34億元,下跌41.06%。

儘管疫情的黑天鵝事件是不可抗力因素,但復星集團接連減持,累計套現10億,也在挫傷韻達的銳氣。

財報顯示,申通去年的快遞量為73.71億件,同比增長約44.19% ,市場佔有率增至11.6%,在阿里的加持下,對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展開進一步探索合作。圓通去年的快遞量為91.15億件,同比增長36.78%,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4.35%。

「過去兩年韻達雖然表現亮眼,但是現在對手們正在奮力追趕,而且它們背後都有產業資本的支持,和它們相比,韻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一位物流行業投資人表示。

以一敵多,韻達並沒有這樣雄厚的資本。

2020年4月30日,韻達發布的一季報顯示,阿里巴巴創投成為韻達第七大股東,持股2%。

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計劃收購韻達至少10%的持股。

四通一達,悉數歸入阿里的陣營。

阿里智慧物流

生於草莽,江湖義氣的桐廬幫,因時代乘風破浪崛起,又因時代飛速更迭屈居人下,因血性果敢而過關斬將,也因一身莽氣備受掣肘。

「桐廬幫」的沉浮,映射出物流行業二十年的波折跌宕。更令人唏噓,一代開天闢地的梟雄就此謝幕。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喬治 ·奧威爾在《1984》中寫下的這句話似乎在隱喻:命運的齒輪滾滾轉動,結局似乎早在過去就已敲定。

參考:

《快遞中國》

《中國快遞桐廬幫:三通一達崛起之謎》

《「三通一達」的江湖》南方周末

《菜鳥穿越迷航》

《馬雲「訓話」民營快遞企業老闆》

END

作者:文芯

編輯:張騫乾

圖編:萬姍紅

往期閱讀

閱讀原文

原標題:《馬雲終於拿下了韻達,一個桐廬幫的時代就此謝幕 | 艾問人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馬雲一統桐廬幫?
    至此,中國快遞業的第一梯隊「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除了韻達,已全部被阿里招致麾下。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高調宣稱將在物流領域投資上千億。這是峰會後,阿里在物流領域投資的又一大動作。在中國快遞江湖,存在著一個成名已久的非正式幫派——「桐廬幫」。
  • 馬雲加速整合桐廬幫,快遞行業暗戰雙十一
    馬雲加速整合「桐廬幫」通達系始於1993年。當年,浙江桐廬人聶騰飛發現,杭州許多外貿公司報關單必須次日抵達上海,而郵政的EMS需要三天。為了趕時間,這些外貿公司願意出100元,由信得過的人代送外貿單到上海。
  • 快遞「桐廬幫」沉浮:一場浙江民營企業的歷險
    他們生於草莽,果敢、堅韌,不憚於冒險,因大時代浪潮而乘勢崛起,也因時代的劇烈變化,而備受自身局限的掣肘。某種意義上,桐廬幫的沉浮,也是一場浙江民營企業的歷險。韻達也早早準備了300根鋼管。員工們操起鋼管,雙方在院子裡對峙。幸好警察趕到,及時制止了衝突,否則「四通一達」就少「一達」,而上海的監獄裡多出一個桐廬「陳近南」。據說以小紅馬快遞公司為代表的「北京幫」一度打算去長三角開拓市場,老闆去上海轉一圈回來後,被嚇死了,主動放棄了,「桐廬幫」太可怕了,他實在沒法壓價,也無法承受時不時的械鬥。
  • 「桐廬幫」快遞風雲錄
    在中國快遞江湖,「通達系」(又稱「桐廬幫」)絕對是一個獨特又無法忽視的存在。「桐廬幫」集結號一場變故的背後,是更多的變數。「桐廬幫」開始在民營快遞這條賽道上逐鹿,源於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曾經有人問,如果沒有這場車禍,中國民營快遞的格局是否會重寫?但人生沒有如果,它就如此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 快遞江湖:桐廬幫
    從市場份額指數來看,2019年度中通以19.1%的數據排在第一,韻達、圓通、百世、申通、順豐分別以15.8%、14.3%、11.9%、11.6%及7.6%的份額位列其後。其中「四通一達」同屬桐廬幫,他們的份額加起來佔70%多。
  • 快遞結網,馬雲商業生涯最後的冒險
    「桐廬幫」就此走上舞臺,各自開疆闢土。韻達聶騰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3但凡提起商界鐵娘子,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董明珠。只不過,論起強勢果敢,張小娟毫不遜色。那時,「桐廬幫」快遞公司的擴張主要是承包製,這種模式有一個弊病,網點經濟上是獨立的,在利益的誘惑之下,可以轉投其他快遞公司。2003年7月,韻達總部被一群陌生人圍堵,當天分揀工作陷於癱瘓。直到傍晚,這些人才漸次散去,臨走時,撂下一句狠話,明天要讓韻達消失。
  • 坐擁中國民營快遞半壁江山,「桐廬幫」的造富傳奇史
    發達後重修老宅,在光宗耀祖的程序中,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村民告訴市界,這幾年,「三通一達」創始人的老家都變了,昔日農家院,均已換豪宅。 騰飛橋 ( 攝影:李夏)再翻過一座山,是夏塘村韻達創始人聶騰雲的家。
  • 昔日叱吒風雲的「桐廬幫」,如今為何變成「阿里幫」的附庸
    種種入股投資,阿里巴巴齊聚「三通」,幾乎將「桐廬幫」收入囊中。大家可能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桐廬幫?阿里為什麼要將其掌握於手中?為什麼能夠被其掌握?下面布泉來為你們一一解答桐廬,一個位於浙江西北部的典型江南風味的小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 他是「桐廬幫」首富,坐擁百億快遞帝國,座駕卻非常低調
    國內這些年也湧現出了很多家快遞公司,做的最大最強的應該就是順豐了,而排在它之後的應該就是韻達了。 聶騰雲夫婦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於1999年就成立了韻達快遞,用了20年的時間,讓韻達也成為了業界當中首屈一指的快遞公司。
  • 馬雲沒「看走眼」!快遞黑馬誕生,攬件量是順豐的2倍,達100億件
    2020年4月,韻達發布了最新的年報,阿里持股2%,成為其股東之一。而韻達2019年的全年業務量已經達到了近100億票,但順豐全年業務量為48.31億票,攬件量是順豐的2倍。韻達快遞的包裹數量去年同比增長43.59%,它的業務增數遠高於行業內平均水平。韻達這一系列耀眼的成績,也足以說明馬雲沒「看走眼」。
  • 阿里牽手韻達,一統快遞江湖?
    如今韻達再傳被阿里系收購的新聞,一旦消息屬實,那麼未來,順豐必將是獨自為營。緋聞能否成真?近日,一則阿里收購韻達股份的消息,讓沉寂已久的快遞江湖再起波瀾。據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稱,3月31日,阿里巴巴將收購韻達至少10%的股份。
  • 黃崢拿下首富寶座,間接證實人民網是對的,哪有什麼馬雲時代!
    馬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支付、購物以及生活方式,加快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馬雲所創造的阿里巴巴也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企業,另外馬雲還一手打造了多個獨角獸企業,比如螞蟻金服、菜鳥、阿里雲等等。這也使得馬雲多次成為中國首富,很多人都把網際網路時代稱之為「馬雲時代」。然而2020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真的有馬雲時代嗎?
  • 王思聰的IG戰隊終於奪冠了,我的青春終歸還是完美謝幕了
    00:13來自小橙娛樂說11月4日訊:昨天下午3點開始的2018年全球英雄聯盟總決賽IG vs FNC,3:0大勝,拿下總冠軍獎盃。奪得LPL賽區在英雄聯盟S賽上的首個世界冠軍。論含金量,分量足夠,數量也足夠,長達一個月的馬拉松式賽制。小組賽到淘汰賽的層層搏殺,最終能站上巔峰的無一不是絕世的強者。而只有拿到它,你才有資格享受拳頭獨家定製的冠軍紀念皮膚,從此在召喚師峽谷中永久留下屬於自己的傳奇,也才有開創自己時代建立新王朝的資格。這就是S賽的分量,略帶誇張的說,它的價值甚至可以與一年中所有其他賽事相抵,甚至猶有過之。而我們,已經追逐了它整整七年之久,在今天終於把它抱回家了。
  • 用好「三服務」這把金鑰匙 桐廬組團進企業問需開方
    「問需會」現場,不僅有海康威視,還有其他桐廬的明星企業、重點項目,如力高控股有限公司、中通快運全球創研中心項目、中通快遞桐廬總部項目、韻達全球科創中心項目等。「目前,項目進展總體很順利,但多個項目同時開工,導致施工場地比較侷促;其次,因為我們建設的是100米以上的高樓,需要高品質的混凝土,但這種混凝土縣裡很缺,能否幫我們協調下?」
  • 申通、圓通、中通、韻達,這些快遞公司竟然都是一家人開的! ... ...
    原來,這些年為我們奔走送快遞的申通、中通、圓通、韻達,這四家公司,以及匯通、天天等快遞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家:僅有40萬人口的浙江桐廬縣。這幾家撐起中國民營快遞業半壁江山的公司,幾乎都發源於同一家人。對於上圖,網友們也略感迷茫↓↓野生葛根粉_葛博士:貴圈關係複雜,反正我縷不清了,反正都是一家的哦!
  • 火影忍者中最華麗的謝幕,舊時代的謝幕,新時代的來臨
    今天松鼠為大家介紹的是火影忍者中最華麗的謝幕,一個真正的男人的退場,象徵著舊時代的謝幕,新時代的來臨。火影忍者中,作者對自來也的定位十分明顯,一個悲情的引導者。其實,自來也的最終歸屬,也早早的被註定。自來也一直處於一個引導者的地位,而當被引導者真正的走向正軌時,也就象徵著引導之人的退場時機到了。自來也的退場讓他的苦情人生得以最華麗的結束。
  • 除了馬雲,這三位也「財力雄厚」,財富最高達1050億
    說起浙商,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雲,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是家喻戶曉的網際網路大佬,其身價在中國富豪中,一直名列前茅。那麼,除了馬雲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來自於浙江的富豪呢?接下來,咱們就來介紹這三位浙江富豪,他們也財力雄厚,有人坐擁千億財富,不過,卻十分低調,看看你都認識嗎?
  • 時代變了?馬雲直播翻車、湖畔分校被「暫緩建設」……
    據微博網友透露,馬雲的湖畔大學雲南分校被「暫緩建設」。馬雲的湖畔大學雲南分校被「暫緩建設」。這應該是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後,又一個和馬雲有關的重要項目。馬雲被嘲諷馬雲直播中針對當前的經濟和未來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以前是前呼後,萬人點讚~但是,沒想到,這場直播在B站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翻車事故!此前,網友親切地叫他馬爸爸,如今,被網友冠上是「資本家」的稱號~箇中原因,自然不必說了!
  • 從打工妹到靠馬雲套現146億,申通老闆娘不簡單
    不難發現,生活中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事業有成的人或是創業成為大富豪的人,都是男性,女性相對較少。 但事實上,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富豪的女性也大有人在,只不過相對男性來說,所佔比例確實要少一些。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她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身家百億的富豪,還曾和馬雲打過交道。
  • 魅族16sPro光榮謝幕,魅族17開啟5G新篇章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記得這一句歌詞嗎,魅族16系列終於迎來了謝幕,魅族17終於踏上5G春風到來,等了半年之久,終於等到今天。魅族16s Pro終於迎來了光榮謝幕,伴隨著4G時代結束,魅族16系列的使命也就此結束,魅族16系列陪伴了魅族粉絲最後這一段時光,這一個結尾不負眾望,完美收官。微博魅族官微特意發出微博消息來慶祝這一次值得紀念的時光。作為消費者,魅族16系列是一個值得讚揚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