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若錯過就可惜了!你家做對了嗎?

2020-10-27 叮麻育兒

孩子吃手,相信所有父母都經歷過,從2個多月開始,他們就致力於把手塞到嘴巴裡的活動,到了3個月左右,基本都可以吃到小手了,不過剛開始,塞進嘴裡的是整個拳頭,然後逐漸精細到某根手指,或者把某個物品塞到嘴巴裡。

每次吃手,都會把口水弄得到處都是,看起來髒兮兮的,很多父母會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吃手的行為。

但是吃手是孩子發育過程的必須經歷,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正常現象,更是大腦皮質發育的表現,如果能夠在吃手的時間期限內,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不僅會得到滿足感和安全感,他們的智力發育也會更勝一籌。

吃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正常現象

孩子為什麼要吃手?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有很多個敏感期,而吃手就是「口腔敏感期」最明顯的表現。

口腔敏感期,指的是孩子通過「口」來認識這個物質世界,構建自己的大腦和心理世界。從2個月開始,孩子就在用「口」探索世界,他們先嘗試吸吮小手,把整個拳頭塞進嘴裡,隨著精細動作的發育,逐漸過渡到吸吮手指,啃咬物品。

在《捕捉兒童敏感期》裡,孫瑞雪描述了這麼一個案例:一次坐火車,她遇到一個三個月左右的寶寶,正躺在媽媽懷裡專注的往嘴裡塞手,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津津有味的吮吸。可是媽媽卻以不衛生為由禁止了這種行為,於是寶寶惱怒地大哭起來,直到把小手重新塞到嘴裡才安靜下來。

孫瑞雪表示,吃手就是孩子的工作,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解放雙手,展開雙手迎接世界的最早期準備。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盲目禁止,沒有得到滿足,很可能會讓敏感期延後,等到孩子兩三歲以後爆發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孩子喜歡吃手、咬人的原因。

吃手,是孩子智力發育的信號

吃手是孩子智力發育的信號,不僅讓孩子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還能通過吃手來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的刺激,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A、吃手是孩子智力發育的信號

2-3個月寶寶,不會翻身不會爬行也不會說話,大動作發育看起來沒有明顯進步,但是「吃手」動作的完成,卻意味著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精細動作的進步,而且經常吃手,對這兩種能力的鍛鍊非常有好處,為後期孩子抓握物品,自主吃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孩子再大一些,精細動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他們不僅能夠吸吮某一根的手指,還能夠抓握東西放到嘴裡品嘗,不僅能夠促進手的抓握能力,還可以通過嘴來認識更多物品,更大限度的探索世界。

B、吃手可以刺激味覺、觸覺和嗅覺

吃手時,嘴巴碰觸小手品嘗小手,能夠讓觸覺和味覺得到充足刺激,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隨著月齡增加,孩子品嘗的物品越多,得到的刺激越大,發育也會更快速。

等到出牙期,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牙齦紅腫、發癢、疼痛,非常遭罪,而吃手不僅可以安撫寶寶內心的煩躁,還可以緩解出牙的不適,減少疼痛。

當然,吃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非常多,比如:

①保證手部的衛生整潔,以免細菌隨著小手進入口腔,影響寶寶的健康。

②抓握的物品必須乾淨安全,不要讓寶寶受到傷害,而且大小合適,不要噎到寶寶。

③準備安撫奶嘴或者磨牙棒,寶寶喜歡吃手,但是冬天外出不方便,可以準備個安撫奶嘴讓寶寶吸吮;寶寶出牙牙齦難受,可以使用專用的磨牙棒緩解不適。


吃手的期限要知道,若過了必須幹預

吃手雖好,但是也有時間期限,若過了這個「時間」還吃手,父母就該管管了。

1、孩子2歲內吃手,都是正常的

孩子2歲內吃手都是正常的,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只要注意衛生就可以了。

這個階段,父母千萬不要盲目制止,如果外出時不方便洗手,可以準備嬰兒專用的溼巾,經常擦拭,或者準備安撫奶嘴和寶寶專用磨牙棒,滿足他們對「口」的需求。

PS:吃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1歲左右就不吃了,有的2歲還時不時地吃一會兒,多是正常的,不要太擔心。

2、孩子2-3歲以後吃手,必須幹預

正常來說,口腔敏感期在2歲前就結束了,如果孩子2-3歲以後還經常吃手,可能是之前的口腔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也可能是養成了不良習慣,父母必須及時幹預。

①如果是遲到的口腔敏感期,可以給孩子準備各種啃咬的東西,比如質地不同,軟硬不同,口味不同的乾淨食物,其中蘿蔔條、黃瓜條、蘋果條、手指餅乾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準備不同材質、形狀的磨牙棒,儘量滿足孩子對「口」的需求,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敏感期。同時還要提醒孩子注意衛生,不要隨意咬人。

②如果是壞習慣的養成,父母必須及時幹預,幫助孩子儘快改正這種壞習慣。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很多孩子吃手咬人都是心理壓力太大導致的,父母應該多陪伴多安撫,經常帶孩子外出玩耍,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放鬆心情,接觸更多同齡兒童和有趣的新事物,這種壞習慣很快就會「不藥而愈」。

​叮麻寄語:

孩子吃手各有各的原因,如果在時間範圍內,一般不需要過度幹預,實在擔心可以用食物代替小手,或者陪孩子玩耍,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如果超過了時間範圍,父母需要查找原因,對症解決,幫助孩子儘快擺脫吃手的習慣。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寶寶越吃手長大越聰明?怎樣防止寶寶吃手過度?
    吃手是每個寶寶經歷的一個特殊時期,孩子在2歲之前出現吃手的情況,是孩子的「口欲期」,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不僅用眼睛看,用手摸,還要用嘴啃,是非常正常的情況,寶媽們無需太擔憂。3、越吃手以後越聰明寶貝在吃手的時候,能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刺激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有些家長聽到這個就鬧心,寶寶吃手會不會將細菌吃到肚子裡,影響健康?會不會影響長牙,牙齒排列不整齊?這樣吃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要不要幹預?先別焦慮,寶寶愛吃手可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呢,凡事都有一個度,可謂物極必反,寶寶吃手也是同樣的道理。
  • 寶寶吃手,真的越吃越聰明嗎?這篇文章告訴你
    吃手是正常情況 寶寶都是有一個口欲期,在這個階段吃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所以寶媽們不要把這種行為看成是孩子非常態的小毛病。處在口欲期的寶寶是用嘴巴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因此喜歡吃手並不奇怪。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原創 Dr.X 超能奶爸DrX最近有寶媽諮詢:寶寶老吃手咋辦?細菌都被吃下去啦,安撫奶嘴可以用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寶寶吃手是好事,是寶寶聰明的表現。1.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吃手你知道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吃手嗎?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若過了這個「時間」還吃手,父母應該管管了
    可是媽媽卻以不衛生為由禁止了這種行為,於是寶寶惱怒地大哭起來,直到把小手重新塞到嘴裡才安靜下來。 孫瑞雪表示,吃手就是孩子的工作,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解放雙手,展開雙手迎接世界的最早期準備。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盲目禁止,沒有得到滿足,很可能會讓敏感期延後,等到孩子兩三歲以後爆發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孩子喜歡吃手、咬人的原因。
  • 寶寶越吃手越聰明?美國兒科學會:4歲還吃就該管管了
    我們今天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寶寶吃手的原因你知道嗎?我想大多數寶媽應該都聽說過「口欲期」這個詞,只知道寶寶會有這個階段,卻又了解的不透徹。其實口欲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性心理時期中的第一個階段,但其實也是描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時期。口欲期的發生時期在寶寶出生後的0-18個月內,這個階段內的孩子需要強烈的安全感,而吮吸可以為他帶來安全感,這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 家裡越亂,寶寶越聰明!你信嗎?
    寶寶腦內的神經發育就像在編制一張網(大腦神經元間連結)。家裡亂,寶寶能看到摸到的東西多,網就編的快編的好。若家裡太整潔,寶寶看到的摸到的東西少,網就編的慢或編的差一些。 寶寶越探索越聰明愛乾淨的媽媽或老人會嫌收拾起來麻煩,或嫌寶寶自己吃太慢,就會搶過飯碗,餵寶寶吃,這樣就能吃得又快又乾淨了。
  • 你知道寶寶最適合吃什麼嗎?3類食物讓寶寶越吃越聰明
    想問問大家平時你們家中會經常吃些粗糧嗎?會給寶寶多吃粗糧嗎?粗糧則保留了這些營養成分,所以寶寶可以吃一些粗糧,但是粗糧雖為健康食材,可是給寶寶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科學搭配。既然粗糧有這麼多好處,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適合給寶寶吃的粗糧是什麼呢?這裡簡單介紹兩種食物,有一種剛好是這個季節才上市的,大家可以多買些備在家裡。
  • 寶寶吃手要不要管?聰明的爸媽這樣做
    其實寶寶吃手技能是與生俱來的(圖片源自網絡)「吃手」這個技能是人家寶寶可能在肚子裡就愉快享受的技能,怎麼換了場地,到了你家,就要被剝奪這個樂趣了呢?4-10個月:吃手會緩解長牙的不適哦有的寶寶在這個時期會被大人們發現似乎吃手的頻率較以前大為增加,再加上充沛的口水,有時候小拳手都要整個吃到嘴巴裡去了,還不時讓自己做出乾嘔的姿勢。別急,我們大人要做什麼之前,記得先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然後再去做一做。你們會發現,如果你按照這個步驟,養育孩子的心態會變得平和很多。
  • 盤點丨為你細數越吃越聰明的食物
    但是經過我不懈的研究,發現其實變聰明也沒那麼難嘛。最簡單的就是從吃上入手!今天我就為大家細數幾種能夠讓人越吃越聰明的食物!不妨來看一看!— —兒童智力開發篇 想讓寶寶大腦更好的發育,擁有更高的智力,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以外,多多食用有益大腦發育的營養元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小就聽過「孩子吃海鮮聰明」,那是因為海鮮特別是魚類富含DHA,能促進寶寶大腦和眼睛的發育。
  • 寶寶吃手,這樣做就對了
    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手不衛生,寶寶會受到病毒或細菌的入侵,所以會想方設法阻止寶寶吃手,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在孩子手上塗辣椒醬,但寶寶依然鍥而不捨,還會用哭鬧錶達他們的不滿。那為什麼寶寶這麼喜歡吃手?我們要不要幹預寶寶?
  • 孩子成長黃金期多吃魚,高蛋白易消化,Q彈鮮美,寶寶越吃越聰明
    孩子成長黃金期多吃魚,高蛋白易消化,Q彈鮮美,寶寶越吃越聰明孩子成長黃金期多吃魚,高蛋白易消化,Q彈鮮美,寶寶越吃越聰明這怎麼能難住心靈手巧的我,今天教大家做Q彈可口的魚腸。不僅寶寶喜歡吃,而且還不會吃的滿身都是。龍利魚刺少,味道鮮美,富含DHA特別適合寶寶食用,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兩者搭配補腦效果翻幾倍。都知道吃魚能補腦。但這樣吃味道真是太鮮了!適合十個月以上的寶寶,不僅能補腦,還能鍛鍊寶寶的手抓力。
  • 這9種食物孩子越吃越聰明,你家餐桌上有沒有?
    導讀:這9種食物孩子越吃越聰明,你家餐桌上有沒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9種食物孩子越吃越聰明,你家餐桌上有沒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科醫生:這5類寶寶輔食,利於寶寶大腦發育,讓孩子越吃越聰明
    家長要注意營養合理均衡,正確給寶寶添加輔食,能讓寶寶越吃越聰明,多給寶寶吃些小米和雞蛋,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並且能增進寶寶機體的免疫力,可降低寶寶患病的風險,豆製品和魚類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哪些食物讓寶寶越吃越聰明?
  • 百年古樹生產的核桃油,物理壓榨,寶寶越吃越聰明
    6個月到6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大腦發育快速,所以在輔食中一定要添加補腦的營養才是最關鍵的。吃核桃油脂肪酸是和母乳最相近的了,容易消化吸收,不會給腸胃造成負擔,因此就成為了小寶寶們最能夠嘗試的輔食油了。
  • 寶寶怎麼總吃手,難道越吃越聰明?
    寶寶吃手會不會將細菌吃到肚子裡,影響健康?吃手時,口腔獲得的刺激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使寶寶更聰明。通常情況,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所以,當發現寶寶吃手時,家長不要過於擔憂。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幹預,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其次,要注意清潔寶寶的雙手,減少細菌的傳播。
  • 6歲前是寶寶擁有聰明大腦的關鍵,這些食物越吃越聰明,常給娃吃
    導讀:6歲前是寶寶擁有聰明大腦的關鍵,這些食物越吃越聰明,常給娃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前是寶寶擁有聰明大腦的關鍵,這些食物越吃越聰明,常給娃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都說吃魚聰明,但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好處簡直太多啦。從小就聽說,吃魚可以變聰明,這個「聽說」也確實沒毛病,的確是有科學道理的:魚肉中富含DHA,俗稱腦黃金。DHA咱不用多說了,與寶寶大腦神經、視力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胎兒是通過臍帶血來獲取DHA,嬰兒是通過母乳來獲取。
  • 盼了一年,終於吃上了!它被稱為夏日「第一豆」,寶寶越吃越聰明
    寶寶輔食:鮮香毛豆泥參考月齡:6個月以上每年的5、6月份,就是新鮮毛豆上市的季節,每到這個季節,我們家就會買些煮著吃,鹽水煮毛豆成為夏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調味菜。記得福林7個月左右的時候,有一次他看到我們在吃毛豆,眼巴巴的盯著,口水不自覺地就從嘴邊流出來了,可是豆子這麼大,他根本就嚼不爛,為了讓寶寶解解饞,我就給他自製了這道軟爛的毛豆泥。
  • 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掌握精細動作發展的標準,助越長越聰明
    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老公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別人家的聰明!尤其當孩子長到兩三歲的時候喜歡到一起玩,這個時候很多媽媽就會覺得,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聰明,感覺什麼都會,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什麼都做不好。這時候你可能就會在思考是不是自家孩子有什麼問題呢?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家長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