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金崇國,是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團山村老寨組村民。在各項惠民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看著自己的養豬場一天天擴大,我心裡充滿了幸福感。 年輕的時候,隨著外出打工潮,我去了東北,在一家大型的養殖場飼養生豬。在外期間,就想為別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學門技術才是硬道理,利用在養殖場打工機會虛心討教養殖技術。後因家庭原因,我又回家務農。我所在的團山村山高路遠,交通條件落後,我家更是居住在偏僻山溝裡,雖然有技術,但是沒發展養殖致富的條件。日子就在每天早出晚歸,耕田種地養家餬口中流逝,理想中的養殖夢也只能先放下。
金崇國隨著硬化路、自來水開始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具備了一定的養殖條件。在幫扶人張詢、駐村第一書記莫金遠、網格員周泰的幫助下,為我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特惠貸」,參加村裡組織的養殖培訓班學習。在各級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我開始雄心勃勃地謀劃自己的養豬事業。 我先從小規模養殖做起,再根據效果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從老本行飼養「約克豬」開始,堅持自己設計圈舍、挑選飼料、防疫,一步一個腳印穩步走,圈舍從開始的1個到現在5個、母豬從1頭母豬到現在的10頭,現大豬存欄60頭、小豬仔36頭,養殖規模逐漸壯大。「約克豬」們在我的精心飼養下,個個健壯活潑、肉質鮮美,供不應求。
金崇國養殖的「約克豬」去年「非洲豬瘟」來襲,周邊他人飼養的豬不斷病死,我內心也充滿了焦慮,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上門和我一起想辦法,找畜牧專家上門服務、免費提供消毒液、設備等物資。疫情期間我嚴格按照要求,每天堅持消毒、通風、清潔豬圈,熟食餵養,杜絕了一切接觸外界傳染源的可能。由於防控及時、到位,可怕的豬瘟沒有帶走我的一頭豬。 2020年上半年,我順利的出售90頭豬仔,價值15萬元,利潤約8萬元。趁著養豬的勢頭好,我又擴大了養殖規模。駐村工作隊幫我申請註冊了公司,崇國養殖有限公司。想著從3間破瓦蓋的豬圈到今天的養殖公司,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日子變得越來越好,自己對致富奔小康充滿了幹勁和信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彥君 整理
編輯 胡銳 編審 楊儀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