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學永,今年38歲,家中上無父母下無子女,是普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我丈夫羅秀文不幸發生車禍,經醫院長期治療未愈,醫療費前後共花去了10多萬元,欠債8萬多元。最後因無錢治療,只保住了性命,無法再繼續治療脊椎導致癱瘓在床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讓我們這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從此,我一方面任勞任怨照顧丈夫生活起居,把癱瘓丈夫照顧穩當,另一面自力更生,利用年輕時學到的縫紉技術開了一間小小的窗簾店,為河陽片的農戶新居安裝窗簾賺錢養家、償還醫治丈夫欠下的債務。
主動報名疫情防控值守工作
2016年,結對幫扶我們村的都勻市文聯工作人員和村支書來到我家,村支書到我家詢問我想不想養雞,我想著家中生活困難,我要照顧丈夫,不能外出打工,必須得在家門口學一門手藝有一份收入才行,我要自力更生,擺脫貧困!
他們向我和村裡的貧困戶伸出援助之手,都勻市文聯贊助3萬元給我們村的14戶貧困戶,其他13戶鄉親用這筆資金入股給我,由我發展林下養雞產業,每年按6%標準分紅,連續分三年,三年後我退還13戶貧困戶本金。
在都勻市文聯和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也如期兌現了分紅,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讓他們達到了脫貧標準,我也還清了自己的債務,2019年成功實現脫貧!
大家都說我是村裡的養殖示範戶,村裡的20多個人非貧戶來我這學習經驗。大家對我信任,我就帶領大家共同發展林下養雞,這下,我們村離共同致富奔小康又更近了一步,我們普林村林下養雞也逐步形成產業。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我主動報名參加卡點值守,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普林村疫情防控小組的帶領下,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根據小組安排,全力以赴開展疫情宣傳、卡口值守、體溫測量、消毒等各項工作,連續多日的工作,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我依然堅持在卡點職守的崗位上。 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一家第二次生命,我非常感恩所有關心、支持和信任我的人。
通訊員 譚紹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彥君 整理
見習編輯梁珍情
編輯孫遠銘
編審楊儀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