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小昭——「人生管理」專家,鉛筆社成員
半人半妖,亦男亦女;非今非古,不中不西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閱讀上一篇:
「科學神棍」第一招:視力恢復1.5
1、大數據只能決定「大多數人」,而我們要做「極少數人」
上次去妹妹家,順便傳授我的新發明「視力恢復1.5靚眼秘笈」。妹妹沒耐心聽我講理論,直接問:「怎麼做?」
「心理對健康是有影響的,第一個方法就是你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給你的身體『下指令』……」
我第一條還沒說完,妹夫就爆發大笑,說我偽科學,神學,玄學,以及諸如此類的詞。總之是強烈嘲笑和反對。
妹夫是醫生,我也醫學出身,完全知道他的思路。醫學知識告訴他:近視是治不好的,只會越來越深。其實,如果一兩年前,有人到我面前說「我能讓你的近視恢復」,我肯定也會斥之為偽科學和騙子。
但這套訓練方法是我發明的,我知道自己不是騙子。
妹夫的態度讓我不高興:「人家話都沒說完呢,你等我說完了再反對行不行!」
醫學不是死的,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項學科,原有的範圍都會不斷被突破,經過不斷的嘗試、試錯、找到新的方法,不斷向前發展。三十年前,愛滋病也是治不好的,必死絕症;現在呢?雖仍無法根治,但可以控制病情,長期存活。
妹夫說:「我只相信醫學統計數據!」
我說:「但是統計數據不是百分之百的!是有例外的!」
大多數人是按「大數據」來生活的。大數據說:你的近視將越來越深。這沒錯。遺傳和戶外活動太少,是近視的主要原因。遺傳無法改變,不去說它;大多數近視患者依然過著損害視力的生活方式,近視當然會越來越深。
——但我不是「大多數人」,我是「極少數人」。如果統計出來99%的近視都是越來越深,那麼,我要做那1%的例外。
誰說近視只能加深,不能恢復?
第一,我的右眼從高中的0.1,到2014年的0.3,這已經是一個近視恢復的鐵證。
第二,我的視力在過去兩年下降嚴重,以至打算配眼鏡;6月底開始做這套訓練以來,視力明顯提升,不再需要眼鏡了。這也是近視恢復的鐵證。
2、腦子是活的,辦法是想出來的
我諷刺妹夫:「你想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也想不到。」
本妖智商137,腦子還是管用的。
故事一:
大學上解剖課,老師說,坐骨神經是從梨狀肌(臀部的深層肌肉)下方穿出,但他們在解剖屍體時,發現有些人的坐骨神經是從梨狀肌的中間穿過的,查閱其生前病例,發現都有坐骨神經痛。老師說:「以後你們臨床遇到坐骨神經痛的病人,如果找不到其它原因,那就有可能是這種情況。」
我聽了,立刻有了想法。下課後問老師:「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中間穿過的病人,是不是可以做個手術,把梨狀肌切開,把坐骨神經拿出來,放到肌肉底下去?」
老師想了想,答:「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但因為坐骨神經痛,做一個手術是否值得。」
我想,如果坐骨神經痛真的像三毛書裡寫的那麼難受的話,做手術是值得的。坐骨神經長到了梨狀肌的中間,只要肌肉一收縮(下肢一動就會收縮),它就會受壓迫而劇痛,這是無解的,手術是唯一的根治辦法。
網友注意!這時我只是大一第一學期的新生,還沒學過外科學呢。剛入學沒多久、嚴重缺乏醫學知識的我,就完全獨立地設計出一個外科手術術式。而且是老師話音一落,我就想出來了,最多只用了0.1秒的思考時間。
我的想法可行不可行?後來查閱資料,原來真有這麼一種手術療法,跟我的設想一模一樣。耶!
故事二:
大三時在醫院實習。呃,其實我真正的專業是「醫學美容」,課程醬紫的:大一學習醫學基礎,大二學習臨床醫學(內外婦兒等專科),大三在醫院實習(內外婦兒等轉科),大四才正式開始學習醫學美容的高階課程……
我特別喜歡美容外科(俗稱「整容」),做雙眼皮、隆鼻子,多好玩啊。但要大四才學這門課程,我懶得等,自己買了《美容外科學》課本,提前一年自學起來。把課本當小說看,並不累。
書上講到內/外眥贅皮切除術(俗稱「開眼角」),我一看,心裡說:「太複雜了!我有更好的方法!」……作為一個尚不具備美容外科專業知識、一年後才能學習這門學科的我,「想也不想」就想出一種新的整容術式,比課本上的簡單多了,手術時間更短,效果更好。
但我的設想是否可行?沒法檢驗。還沒學到這門課呢,找老師問都找不到,更沒機會上手術臺。
那時我常到北京圖書館看書,後來在一本專業雜誌(好像是叫《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上看到一位整容醫生的文章,他在臨床實踐中摸索出一種開眼角的新術式,跟我的設想一模一樣。他還配了圖,詳細說明了手術步驟。——證明了我的設想臨床可行。
…… ……
以上兩個故事,不能證明我的視力訓練法是科學的,但能證明我喜歡動腦子。
你不知道的東西,不代表世界上沒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也想不到。
3、五大絕招的科學依據
我的「視力恢復1.5靚眼秘笈」五大絕招,並非拍腦袋亂想,而是全部建立在科學之上。
(1)專注意念——預期的自我實現
訓練開始之前,默念一遍:「我現在右眼0.3,左眼0.8。我將開始為期三個月的視力恢復訓練,當訓練結束時,我的右眼將恢復到0.6,左眼將恢復到1.2。」
明確告訴自己,你現在在哪裡,你的目標是什麼,你要做什麼,你將怎麼做。然後,你的身體會自動往你期待的方向去前進的。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效應」。
(註:該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研究成果。但我的專注意念主要根據埃倫·蘭格的「專念」理論來設計。)
(2)「最遠點」聚焦訓練——讓睫狀肌恢復調節功能
大一軍訓,在操場上「站軍姿」,一站半小時,動也不能動。閒得無聊,我便眼望操場邊的大樹,一動不動望著它。剛開始樹冠模糊一團,集中注意力凝視,慢慢地,葉片就越來越清晰……從此我明白了一件事:集中注意力,多看一會兒,就能看得更清楚。
照相機靠鏡頭的伸縮來調節焦距,人眼則通過睫狀肌的收縮、放鬆來調節晶狀體的長短,以看清遠、近物體。近視眼的睫狀肌調節能力下降、晶狀體變厚,看遠時眼球無法聚焦。
「最遠點」聚焦訓練,就是訓練你眼球的聚焦功能。集中注意力,凝視窗外最遠處的一個點(通常為建築或大樹頂端),努力凝視,努力看清楚。
有的網友反饋說:「最遠點看不清。」
當然看不清!若能看清,你還叫近視麼!我也看不清啊,0.3的右眼,當然看不清600米外的建築頂。
看不清沒關係,你只要「努力看清楚」就行。在「聚焦」過程中,睫狀肌得到強有力的鍛鍊。
(3)「變焦」訓練——讓眼睛迅速看清
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什麼東西都讓你集中注意力看幾分鐘。我們需要一瞬間看清周邊的物體(包括移動的物體),所以,眼球的快速聚焦能力很重要。
變焦訓練,讓你眼睛在遠處、近處的物體之間快速切換,訓練快速變焦的能力。眼光落到某處時,要在0.01秒鐘就精確聚焦。
有網友說:「(小昭的方法)我們這個年紀了試試也未嘗不可。從小打桌球不代表不會近視,也不代表能治好近視。因為徐昕和郭炎都是從小打,打進國家隊的,但都是近視。他們都是打球不帶眼鏡,平時帶。據說徐昕退臺後是看不清球的,估計是憑感覺打。」
我說:「近視的主因是遺傳、戶外活動太少。桌球是室內運動,對視力無助益。」
@winglish說:「還是有幫助的,快速動眼聚焦。」
我說:「打桌球,眼球長期、持續、過量地處於『快速動眼聚焦』中,對視力並無好處,眼肌過於緊張,眼睛容易疲勞。就如長期、持續、過量地進行肌肉訓練,對健康並無好處。」
補充說明:桌球運動員的運動是過量的,對視力無好處;但普通人平時打打桌球或羽毛球,確實可以鍛鍊眼睛的快速變焦能力,對視力有益。如果在戶外打,收益加倍。
(4)戶外視力訓練——回到史前環境
每天至少保證戶外半小時,這點極其重要。你什麼也不用做,只要身在「戶外」就行。
研究表明,近幾十年近視率高發的最大原因,就是戶外活動太少。看書距離太近、看電腦時間太長等都不是主要因素,戶外活動太少才是。
戶外活動為何對視力有好處?研究表明,戶外明亮的光照、寬闊的視野、距離一致的餘光景物,對防止近視有很大作用。室內的光照,是無法跟戶外明亮的陽光相比的。明亮光線可以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控制眼球的生長,防止異常。
(昭註:雖然戶外陽光對視力有利,可沒讓你在大太陽底下去曬眼睛啊!夏天太陽下要戴太陽鏡,切記,切記。)
戶外活動好處多(本圖來自果殼網)
戶外環境也跟史前人類的視覺需求更為接近。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人類幾乎一直待在戶外,眼睛還沒進化到能適應室內為主的的新環境。
只要身在戶外,對視力就有好處。不管你是行走、運動、遊覽,甚至看書、玩手機,只要身在戶外,就行。
我的訓練有一個創新性發明是:要求記錄每天的戶外時間,包括生活中的零碎戶外時間。
記錄非常重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總有點戶外時間。但如果你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些戶外時間的存在,沒有明確意識到戶外時間對視力有益,那你就享受不到它的好處。每天記錄,就是要你明確意識、從而實際獲得這種益處。
埃倫·蘭格《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書中有個研究案例:
酒店客房服務員的工作多為體力活,其運動量遠超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提倡的健康生活要求(每天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但她們沒把自己的工作看作運動,健康情況都很糟糕。
蘭格的研究小組讓實驗組的服務員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並享受到了運動的好處。四周以後,實驗組被試的體重平均減少了2斤,體脂率顯著下降,脂肪減少,肌肉量增加,血壓下降。
——僅僅是意識的改變(啟動了鍛鍊觀念),其它什麼也沒做,就帶來這些令人吃驚的變化。
所以,我要求網友們,一定要詳細記錄自己每天在戶外的全部時間,把它們記錄為「戶外視力訓練」時間。哪怕你不做我這套訓練,只要你知道戶外對視力有益並記錄每天的戶外時間,也能改善視力。
(5)「單眼代償」訓練——挖掘眼睛的潛力
用單眼眼罩捂住一隻眼,用另一隻眼正常生活,20分鐘;換眼,繼續20分鐘。
理論依據:器官的功能代償。
「代償」是指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損後,機體調動未受損部分和有關的器官、組織或細胞來替代或補償其代謝和功能,使體內建立新的平衡。比如一隻腎缺失後,另一隻會顯著肥大、功能增強;又比如瞎子聽力特別敏銳,聾子往往視力好。
單眼遮蓋療法,多用於兒童期的弱視治療。而我創造性地將之運用到成年人的近視治療中,並在我個人身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醒,買眼罩要買「凹槽的」,不會壓迫眼球。別買平的。)
我左眼好、右眼差,當遮住左眼時,視力僅0.3的右眼幾乎啥也看不清。但它不得不獨挑大梁,承擔起視物的全部責任。於是它努力去看,努力,努力……以前從沒給過它努力的機會,而現在,它以為只剩它一個了,必須努力代償,一個要頂兩個用。
獨眼龍的生活真是新奇的體驗。我本來以為單用右眼時,看電腦須把5號字換成4號字。但不,右眼雖然看啥都不清楚,可是它「能看」,對生活中的一切應付自如。還沒試過穿針……剛試了一下,最細的針,居然一下就穿過去了。
4、傾聽眼睛的聲音
我發明「視力恢復1.5靚眼秘笈」,出於完全自私的動機,只為自己不想戴眼鏡。自己試著效果挺好,於是分享給網友。
感謝網友們的信任,希望更多的網友和我一起訓練,讓視力恢復。由於我自己也在嘗試階段,視力到底能恢復到多少,我也不知道。希望我們一起創造奇蹟。
我做這套訓練將近一個月,視力的提升可以明顯感覺到。遙想幾個月前,忽然發現自己走在街頭,看到四周一切都很模糊,感覺非戴眼鏡不可了。如今出門,向四周一看,真的是360度無死角的全方位清晰,感覺好極了,根本不需要戴眼鏡。
網購的視力表7月8日到貨,當天測視力,右眼0.3,左眼0.6……我吃驚:已經恢復不少,才這麼點?看來過去兩年視力真的下降很多,訓練之前可能只有0.25和0.5。
(提醒:你要買3米視力表,適合家庭使用;別買5米的。測視力時,光線必須足夠明亮。)
本來目標是七月底恢復到右0.4左1.0.,如今起點低於預期,立刻調整目標,能到0.4和0.8我就滿足了。
但!但!到7月20日,右眼就已恢復到0.4,左眼恢復到1.0,提前達到原定目標。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恢復那麼快。
以前從沒真正關心過眼睛,從沒考慮過眼睛的感受。視力恢復訓練以來,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到眼睛上,開始關心眼睛的「饑飽寒暖」。以前我曾經一口氣看完33集連續劇,中間只睡了五個小時,眼睛都要看瞎了;現在我不會再幹那種蠢事了。
我的眼睛是「眼堅強」。雖已被虐得千瘡百孔,它仍頑強地,重生。
妹夫嘲笑我的視力訓練方法,說他相信醫學。但醫學並沒證明近視眼的視力絕對不可恢復。人體組織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基本上,除了牙齒壞了不可修復,其它的,你都別把它看死。比如,一般認為肺纖維化不可逆轉,但我2012年體檢發現兩肺下部有纖維化(長期抽菸所致),第二年戒菸成功,到2014年體檢時,兩肺紋理清晰,纖維化已經沒有了。
小昭說,要有光。於是眼睛開始亮。
一個好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再需要動用意志力強迫自己去「堅持」了。你會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動力,無需誰來監督提醒,你自己就願意去做它。
我已經習慣了每天做視力恢復訓練,甚至前幾天因嚴重腹瀉而臥床(腹部間歇性絞痛+頻繁腹瀉),還念念不忘要訓練。於是,第二天傍晚,我忍著病弱,出門步行48分鐘,慢慢地走了一個地鐵站,中途腹絞痛4次,只為完成戶外視力訓練。這是什麼精神?!有這種不怕苦不怕病的精神,視力還怕恢復不了嗎?!
短短一個多月,我視力就從0.25和0.5恢復到0.4和1.0。這是上天對我的獎賞,謝謝。
5、網友問題,集中回復
● 問:戴眼鏡的怎樣訓練呢?
●問:這些都是必須裸眼訓練的嗎?兩隻眼都是高度近視,摘了眼鏡什麼都看不清……
答:本套訓練方法必須裸眼訓練,戴眼鏡的人要摘掉眼鏡。
你不需要「看清」。訓練要點是「努力去看清」,重要的是這個過程。
注意,做戶外的「單眼代償」時,如果你裸眼視力太差,就在小區或街上人行道走走即可。不要戴著眼罩過馬路;萬一要過馬路,須取下眼罩、戴上眼鏡,以免發生意外
● 問:不知道有沒有治花眼的辦法。
● 問:如果是遠視呢,還有要是有嚴重的散光有沒有其他補充訓練?
答:老花眼和遠視眼做這套訓練方法同樣有效。但須增加一項「看近」單眼代償:
戴上眼罩,拿一本書(或報紙雜誌)翻開,先試試手伸到多遠能看清楚,然後拿近一點,距離是你看不清楚但能分辨書上的字,保持這個距離,拿著書正常閱讀。兩眼各10分鐘。
(我並非老花眼和遠視眼,無法驗證訓練效果,故請網友們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定期向我反饋你們的效果,我好做統計分析。)
對散光,我愛莫能助。
● 問:近視的度數有限制嗎?左右都是200多,也會有效果嗎?
答:沒限制。無論你近視是多少,做這套訓練都有效果。
● 問:目力所及的是指看得最最遠的,模糊也沒事,還是指看得清楚的最遠的距離?
答:「最遠點」是你能「看到」的最遠處,不是你能「看清」的最遠處。
比如從我家窗口望出去,最遠處是600米外的建築頂,我左眼能勉強看清,右眼是肯定看不清的。但訓練時左右眼都要用這個最遠點。再次強調:你不需要看清,只需要「努力去看清」。
● 問:太有用了!立馬複製到word列印了出來。有個小疑惑,這五項是在一天中某時一起做?還是可以分開做?2-5項有先後順序嗎?
答:可分開做,無先後順序。我通常2、3項一起做,只要幾分鐘。
● 問:這些方法會導致眼壓升高麼?
答:不會。
眼壓升高,多因外力、疾病、藥物等所致。我這套訓練方法對眼球沒有任何壓迫(眼罩要求用帶凹槽的,不接觸眼球),不用任何藥物,對眼球無刺激、無傷害。
訓練中的「調節焦距」,是眼球自身的調節,不會超出其承受範圍。正如你無法通過意念控制呼吸肌讓自己窒息。
● 網友問:手機是不是要戒掉?
答:不必。手機可正常使用,但要注意幾點:
1)長時間看手機時,要經常抬眼望望「最遠點」,或閉上眼休息一下。我有時也躺床上用手機上網,看一會兒就抬起眼睛,望望屋裡的最遠點(左前方屋頂角),讓眼睛在遠近交替中得到休息。
2)晚上躺床上看手機時,千萬不要關燈!如果屋裡是亮的,你眼角餘光還能瞄到更遠的其它物品,還能抬眼看看「最遠點」;如果關了燈,手機成為唯一光源,那你眼球視物的距離就持續局限於二三十釐米,對視力大大不利。
3)若在戶外使用手機,你愛用多久都行。記住,只要你身在戶外,對眼睛就有好處。
● 問 :我還有個想法想交流下。近視是因為眼內晶體變形,圓形變橄欖。如果用輕輕按壓眼皮,想通過壓力使眼睛晶體恢復圓形,是否可行?
答:不可行。
不可能通過按壓把晶狀體變回圓球形,因為你手一放開,它就恢復了橄欖形。而且按壓是對眼球施以粗暴的外力,可能導致眼壓升高、角膜受損等損害。
● 問:我平時喜歡喝點枸杞、菊花茶明目,做你這個訓練可以繼續喝嗎?
答:枸杞、菊花等並無「明目」之療效,對視力無助益。但菊花沒啥害處,你愛喝就喝吧。
至於枸杞,摘錄科學公園網站的張功耀《漫話冬蟲夏草和枸杞》文中一段話,你自己考慮喝不喝:
「枸杞還存在兩個方面的安全隱患。第一個隱患是,生物體外實驗表明,枸杞當中存在一種至今還不清楚的植物成分,具有阻斷華法林(warfarin)代謝的作用。它暗示,月經不調,心血管疾病,腦血栓,心臟房顫,出血性中風患者,不宜進食枸杞。另一個隱患是,枸杞屬於茄科植物,含有一定的顛茄鹼,雖然其含量比其它茄科植物略為偏低,但也容易刺激心臟造成心室顫動和心動過速,且容易伴有頭暈、嘔吐、腹瀉、視物模糊等過敏或中毒症狀。因此,枸杞的每次攝入量不宜過多。對顛茄鹼過敏的消費者(通常在食用過燒茄子或炒番茄中有所表現),則應當更加慎重。」
謝謝大家!希望人人都有好眼睛!
(請回到頂端,點擊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波斯小昭,關注我的公眾號,共享智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