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黴漿菌近八成耐藥

2020-12-19 大公資訊

  圖:何?良(右)表示,黴漿菌抗藥性過去兩年明顯增強/本報記者張婕舒攝

  【本報訊】記者張婕舒報導: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兒童及年輕人感染肺炎的「罪魁禍首」肺炎黴漿菌,近八成出現耐藥變種,原先安全的抗生素變成無效,八歲以下受感染的兒童更加「無藥可醫」,被迫要用具輕微毒性、可能令小童牙齒永久變黑的四環素醫治。有病童因為出現抗藥性,用了15日時間連試八種抗生素,才終於對症下藥,醫生呼籲醫院管理局儘快落實「快速測試」普遍化,以便及早對症下藥。

  港大微生物學系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瑪麗醫院的549名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發現當中91人感染黴漿菌,88%即80人是兒童,2至11歲的感染者中有30%人感染黴漿菌,1歲以下、12至17歲兩群體的比例亦均超18%。肺炎黴漿菌感染者中,80%人已出現耐藥變種。

  或被迫以毒藥醫治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良表示,黴漿菌抗藥性過去兩年明顯增強,過去20年,主要用於肺炎黴漿菌兒童患者的大環內酯類藥物,一向安全有效,但近年出現耐藥變種的惡菌後,該藥已漸漸失效。餘下有效的四環素類與?諾酮類藥物,四環素類本身不適宜用於八歲以下兒童,因為可能對牙齒造成永久損害,而?諾酮類可能對肌腱、軟骨、關節造成損傷,不適合18歲以下未完成生長的青少年。

  劉太的6歲女兒數月前突染耐藥變種的肺炎黴漿菌,送院治療,醫生以每兩日一種的速度嘗試不同抗生素,但都無效,孩子病情每況愈下。劉太稱,女兒惡化迅速,幾日內左邊肺部已經全白,出現肺積水需要立即做手術,每日會流出一罐可樂量的肺積水,後期更需依靠呼吸機,情況危殆。到第15天改用第八種抗生素四環素時,才最終對症,病情得以控制。

  何?良稱,以往病毒抗藥性低,醫生憑經驗就可開出有效藥物,目前已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對。尤其八歲以下小童,在確診感染耐藥惡菌前,醫生不可貿然嘗試有毒藥物,只能先以安全藥物逐個嘗試,易造成拖延加重病情。若能利用「快速測試」確定病人是否感染肺炎黴漿菌,及所染病毒是否耐藥惡菌,便能通過控制有毒藥物的劑量、使用時間,在危害最小的同時治癒病人。不過由於「快速測試」設備及使用昂貴、需專門化驗人員操作,許多醫院無此條件,有條件的醫院使用頻率也多為一周一次。何?良呼籲醫院管理局等部門評估香港該方面需要,儘快實現「快速測試」普遍化,使醫生能及早對症下藥。

相關焦點

  • 孩子咳到臉紅脖子粗,小心是黴漿菌感染
    醫生聽診時,發現左側呼吸音異常,建議要照X光檢查,並做喉嚨的肺炎黴漿菌抗原快篩,報告結果證實是黴漿菌引起的左下肺肺炎。醫生讓每天口服一次抗黴漿菌抗生素給恩恩治療3天,3天後複診看治療的情況,恩恩吃藥兩天後,燒退了,咳嗽也有改善,複診時已經幾乎是好了。但隔了一周,媽媽又帶著恩恩的哥哥來看診,症狀幾乎一樣,檢查也是肺炎黴漿菌感染。
  • 吃感冒藥沒止咳 小心感染黴漿菌
    經X光檢查,小彤祖孫倆都診斷為黴漿菌肺炎,用抗生素治療一週,症狀才改善。飛沫傳染 戴口罩、勤洗手助防菌最近不少小朋友感染黴漿菌,此菌傳染性強,很容易群聚感染,在學校、在家裡,一不小心就中獎了。黴漿菌一年四季皆可能感染,但夏天及初秋較常見。
  • 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肺炎
    雖然疾病正在行走會帶給你一種恐怖感受,其實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一種非典型肺炎---黴漿菌肺炎,是相對較不可怕的肺炎之一,症狀常輕微到你沒注意到自己生病了,也不太會像流感、肺炎鏈球菌引發的肺炎那般讓人嚴重到要住院治療,患者還可以走來走去,因此有「會走路的肺炎」封號。那什麼是黴漿菌呢?
  • 黴漿菌也會引發蕁麻疹!急性蕁麻疹一來甚至有窒息危機
    八歲佑佑活潑好動,日前從學校回家時,四肢出現一大片微凸起、略帶紅色的皮疹,就像被蚊子叮到一樣,以為在草地上玩耍,被跳蚤、蚊蟲給叮咬,因為抓個不停,媽媽立即帶他到皮膚科就醫,確診為蕁麻疹
  • 2019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發布!
    圖5 不同地區青黴素耐藥肺炎鏈球菌的檢出率 六 肺炎鏈球菌對紅黴素耐藥率 圖7 不同地區大腸埃希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 八
  • 別把小孩肺炎誤認為感冒,這幾點讓家長判斷快速送醫!
    在全世界,小孩肺炎一直都是造成兒童住院或死亡的主因,往往小感冒就可能轉變成肺炎。究竟小孩肺炎有哪些症狀,家長又該如何及時判斷,4大明顯特徵告訴你!認識肺炎肺炎就是指肺部發炎,主要是指肺泡受到影響。實際上,肺炎臨床表現的程度可以由很輕微到很嚴重,狀況不一,同時肺炎的病原菌也是千奇百怪,差異很大,所以家長聽到肺炎就覺得病情嚴重,也在於此。
  • 東莞順泰陸龜養殖基地---陸龜的鼻水症候群和黴漿菌感染
    由於黴漿菌很小且具有相當簡單的基因組,所以要透過外來的協助才能繁殖,體外培養也只能使用特殊的培養液並添加許多物質才能成功。黴漿菌可以像病毒一樣躲入宿主的細胞內而幾乎無法加以消滅,因此想要完全消滅黴漿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當陸龜遇到緊迫的時候,總是又會引起感染症狀。
  • 揭秘流感病毒搭檔「肺炎鏈球菌」
    結果發現,126株肺炎鏈球菌菌株中,對3種或3種以上抗菌藥物耐藥的多重耐藥菌株共83株,佔比65.9%。研究中,陳琴琴還發現對青黴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菌株佔比將近三成。青黴素是治療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常規用藥,臨床使用廣泛且療效也比較好,「但近年來青黴素耐藥現象呈現逐漸增高趨勢,並且出現多重耐藥性」。
  • 埃爾頓·約翰感染肺炎 演唱會中斷被攙扶下臺
    英國傳奇歌手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16日晚間在奧克蘭開唱,沒想到卻突然中斷演出,因為他染上肺炎,因為失聲不得不向粉絲道歉並取消表演。艾爾頓強在演唱會中途突然沙啞地說,「我不能唱了,我完全失聲了。」並跟歌迷致歉,最後流著淚揮手由其他團隊成員扶著下臺。事後他在推特上表示自己感染了「行走肺炎」(Walking pneumonia)』。
  • 人類與病原菌的軍備競賽:NDM-1耐藥基因與超級細菌
    研究表明,它們不但能夠抵抗甲氧西林,而且對其他所有與甲氧西林有相似結構的β-內醯胺類和頭孢類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藥性;一些MRSA還通過修飾酶催化、改變抗生素作用位點等機制對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氟喹喏酮類、磺胺類以及利福平等多種抗生素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藥。
  • 秋冬慎防致命肺炎來襲
    肺炎鏈球菌易引發肺炎  罹患流感、感冒,可能引起續發性細菌感染,其中致病的細菌以肺炎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值得關注。肺炎鏈球菌除了可在流感患者引起續發性細菌肺炎外,也可直接引起肺炎。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肺炎鏈球菌感染造成四分之一的小區型肺炎,且約有15至30%的病患,會因此菌感染造成嚴重肺炎而必須住院,嚴重性不容忽視。此外,小區型肺炎之致病菌還包括黴漿菌、嗜血桿菌、退伍軍人菌等。  呼吸道病毒會替細菌「開路」 引起肺炎  人體在正常狀況下,身體有健康的表皮細胞、黏膜上皮細胞及免疫力,能抵抗細菌感染。
  • 新生兒胎糞檢出抗生素殘留,專家稱抗生素耐藥禍首是「口服」
    澎湃新聞 近日,《第六屆中國出生缺陷防控論壇》在杭州舉行,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主任、中國出生缺陷監測中心主任朱軍教授在論壇報告中指出:近十年來,環境因素、食源性因素導致的出生缺陷問題日趨嚴重
  • 新抗生素獲批 抗擊耐藥革蘭陰性菌
    近日,我國新近獲批的新型抗生素思福妥(注射用頭孢他啶阿維巴坦鈉)在上海和杭州等多家醫院開出了處方,用於治療特定情況下由某些耐藥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革蘭陰性菌是細菌中的一類,近年來,我國革蘭陰性菌耐藥形勢日益嚴峻。
  • 艾頓莊感染肺炎唱到一半失聲淚別舞臺
    艾頓莊感染肺炎唱到一半失聲淚別舞臺艾頓莊因為失聲被迫提早結束演唱會,在臺上忍不住落淚。事後他坦承被診斷患有「walking pneumonia」,也就是被感染肺炎黴漿菌。被迫提早結束演唱會下臺的艾頓莊,之後於IG表示,「我要感謝今晚參加奧克蘭演出的每個人,今日稍早,我被診斷患有walking pneumonia,但我決定要盡力帶來最佳的表演。」但沒想到身體已經不甘負荷,最終無法再發出聲音,「我很失望、很沮喪、很抱歉,我已經盡力給出我所有的。」
  • 肺炎高發期,給孩子打針疫苗很有必要
    在世界各國,肺炎都是造成兒童住院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孩的相關症狀值得留意。案例分享一個兩歲的小女孩,有些微燒,咳嗽和流鼻水已經4天。X光顯示肺部很乾淨,醫生診斷是感冒,開了一些減輕症狀的藥給她。醫生聽診的時候,發現肺部有囉音,判斷是肺炎,需住院接受靜脈滴注抗生素。不料護士幫她打點滴時,血管很難找,脈搏微弱。緊接著,她開始意識不清,瀕臨休克邊緣,父母和醫護人員都嚇了一跳。醫護人員趕緊幫她插管,轉送加護病房。幾天後,血液培養出來,顯示是肺炎鏈球菌感染,造成了肺炎和敗血性休克。所幸經過加護病房細心的照顧,小女孩終於逐漸好轉,後來也順利出院!肺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 隨便停藥存在耐藥隱患
    專家指出,有些藥物自行停藥反而更容易導致耐藥,如抗生素。因此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要感覺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體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無藥可醫。
  • 肺炎就肺炎,為什麼要分社區獲得性和醫院獲得性,有什麼區別嗎?
    大家都知道肺炎是由於細菌,病毒以及非典型病原體(包括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但我們也會從一些科普文章裡接觸到社區獲得性肺炎和醫院獲得性肺炎,這兩個概念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名詞有什麼講究嗎,我會分兩部分來介紹一下這兩個不同類型的肺炎,首先介紹一下社區獲得性肺炎,也就是我們最常見到的肺炎類型
  • 耐青黴素肺炎鏈球菌(PRSP)的耐藥性
    耐青黴素肺炎鏈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 (PRSP)不僅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藥,也對紅黴素、複方新諾明、四環素等多種抗生素耐藥,其耐藥水平也越來越高,耐藥機制是青黴素結合蛋白的改變。近期應用抗生素、接觸密集人群及有既往住院史是PRSP感染的危險因素。
  • 微生物耐藥現象多發 「無藥可用」怎麼破
    為了讓大家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公眾對細菌耐藥危機的認識,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本報記者採訪了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雲南省醫療機構藥師協會的相關專家,將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