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停藥存在耐藥隱患

2020-12-2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生活中有感冒發燒、拉肚子等的小病,只要不是什麼嚴重的大病,我們都習慣去藥房自己買藥。這樣做既簡單方便又節省時間。其實,自己買藥吃藥決定的不僅是服用什麼藥物、什麼時候開始服藥,還包括什麼時候結束服藥。

  專家指出,有些藥物自行停藥反而更容易導致耐藥,如抗生素。因此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要感覺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體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無藥可醫。

  隨意停藥存耐藥隱患

  自行購藥決定的不僅是服用什麼藥物、什麼時候開始服藥,還包括什麼時候結束服藥。本次調查發現,關於何時停藥,參與調查者的選擇出奇地一致:100%的人選擇「自己感覺好了就停藥」,沒有一人選擇「去醫院檢查一下,好了再停」。對此自稱「健康達人」的季小姐理由充分:感覺不舒服了才開始吃藥,那當然要感覺好了就停藥了,感覺好了病也就好了。

  感冒藥維C銀翹片被發出安全警告,讓人震驚:家庭小藥箱裡的常用藥竟然是埋伏在身邊的「安全炸彈」?維C銀翹片「被加黑框」與藥物濫用有關,國家藥監局提醒人們不要長期超劑量服用該藥。事實上,被人們濫用的藥物何止維C銀翹片。

  超量服藥現象常見

  隨著健康素養的提高,大部分選擇自行服藥的人還是能夠「按規服藥」的。調查顯示,八成人會在說明書指導下服藥。但仍有近兩成人只是憑經驗自己服藥,根本不看說明書,甚至有近6%的人表示自己經常超出說明書規定劑量服藥。

  抗生素是濫用重災區

  買藥吃藥喜歡自己做主的人們青睞哪類藥呢?本次調查中,關於哪些「小病」在您自己覺得範疇之內的問題,多數參與調查者選擇了感冒發燒、咳嗽、腹瀉、牙疼、頭疼、上火以及一些外傷等。而與此對應的選擇自行購買的藥物則是止咳藥、消炎藥(如阿莫西林等)、創可貼、去火藥(如牛黃解毒片等)、止瀉藥(如黃連素等)等藥物。其中,抗生素仍是自行購藥者最多購買服用的藥物之一。

  對於季小姐等人的選擇,專家卻不認可。有些藥物自行停藥反而更容易導致耐藥,如抗生素。因此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要感覺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體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無藥可醫。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隨意停藥存耐藥隱患的問題,相信大家對於以上內容已經有了全面了解。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圖方便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吃藥,什麼時候停藥。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因為過早停藥出現的耐藥隱患。最後希望大家能重視用藥的安全問題。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耐藥現象多發 「無藥可用」怎麼破
    「無藥可用」並非聳人聽聞 致病微生物耐藥後會有哪些危害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人類感染耐藥微生物後,最常用的抗微生物藥物無法治癒這類疾病了。 如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耐藥前只需服用阿莫西林即可治癒,耐藥後阿莫西林治療無效,不僅延誤了病情,還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使用阿奇黴素或其他尚未耐藥的抗微生物藥物進行治療。而一旦肺炎鏈球菌對阿奇黴素也耐藥,將面臨治療再次失敗。理論上可以再次換用其他藥物,然而兒童疾病發展迅速,治療機會往往僅有一兩次,一旦錯過,失去的就不只是金錢,而是生命了。
  • 停藥之後肝炎復發,還需要繼續抗病毒嗎?
    停藥後復發,如果沒有發生病毒的耐藥點變異,還是可以再用回原來的抗病毒藥物。如果出現病毒耐藥位點的話,需要聯合其他的核苷類似物來治療。 但如果病人沒有達到完全的免疫學應答而停藥,之後發展為重型肝炎的機會將很大。因此,在沒有醫生的建議下,不要隨便停藥,否則可能會引起重型肝炎。
  • 隨意停藥減藥換藥危害當前
    「很多家長擔心抗生素有副作用,一看孩子病情稍有改善就立即停藥,或只讓孩子吃三天抗生素,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僅容易導致孩子病情反覆,而且更容易造成細菌耐藥性。」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瑩說,像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小兒感冒常見的併發症,多是細菌感染所致,此時應該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殺滅致病細菌、防止病情發展的同時,並不會造成細菌耐藥性。
  • 新聞背景:耐藥細菌知識問答
    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人體免疫系統只針對病原菌,可以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對抗各種感染,但免疫系統不能克服細菌耐藥。11.我國是否存在細菌耐藥問題?細菌耐藥是全人類所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倖免,只是耐藥形式在不同地區有所差異。我國也存在細菌耐藥問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比較嚴峻,需要政府、專業人員、全體公民共同努力加以遏止。
  • 抗生素耐藥科普——多重耐藥菌
    除了染色質攜帶的基因變異,有些變異存在於細菌的一種叫質粒的結構上,由於質粒可以在不同細菌之間自由橫向穿梭,容易把耐藥基因直接傳給附近的其他細菌,導致另一形式的耐藥基因的擴散。當一種細菌對多種原本對它有效的抗菌藥物發展出耐藥,我們可稱之為多藥耐藥或多重耐藥(multidurg-resistance,MDR)。
  • 微生物耐藥讓人「無藥可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社青島6月13日電 題:微生物耐藥讓人「無藥可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溫競華、蘇萬明  耳念珠菌在美國感染臨床的消息近日引發輿論關注,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話題也因此升溫。  為何微生物耐藥現象多發?這真的會讓人「無藥可用」?人類有哪些應對措施?
  • 別隨便吃"消炎藥"了 可能導致你將來無藥可醫
    千萬別隨便吃"消炎藥"了,可能導致你將來無藥可醫!  又是一年冬來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再度進入高發期。一旦出現傷風感冒,有個頭疼腦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馬上翻抽屜,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有啥吃啥?  別傻了!你眼中這些「消炎藥」,其實根本不消炎!它們的真實身份,是抗生素。而濫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就是令體內各種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自己將來「無藥可醫」。
  • 抗生素:該吃不吃也會「耐藥」 不要談之色變
    省千佛山醫院兒科專家王紅美介紹,前些年確實存在較嚴重的抗生素濫用現象。對此,衛生部門開展了專項整治,2012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對抗菌藥實行分級管理,不同級別的醫生只能開相應級別的藥。「現在管理特別嚴格,抗菌藥使用率直接和醫生的獎金掛鈎,用多了扣錢。」  除了管理嚴格,家長們的意識也在提高。「現在很少有家長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
  • 抗生素要吃夠療程 擅自停藥或致病情反覆
    在被完全包圍的時候,細菌無法搗亂,人體的不適症狀會減輕,但如果這時擅自停藥,就相當於把部隊撤了下來,後果不言而喻。   周先生扁桃體發炎,發燒2天,醫生給他開了頭孢拉定,吃了兩次就有明顯好轉。他怕抗生素吃多了會耐藥,便自己停了藥。兩天後,他又開始發炎、發燒,而且症狀更重。
  • 為什麼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不能隨便停藥、換藥?
    精神疾病的康復需要數年的維持治療,很多精神疾病復發患者往往是因為病人或者家屬不重視維持治療,擅自停藥或者減藥行為,導致了病情復發。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
  • 降壓藥要定期更換,不能長期吃一種,否則耐藥?闢謠:看完全懂!
    上午高血壓患者中,有不少是「老」患者,高血壓好多年了,今天大家提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醫生,這個降壓藥是不是要換換了,感覺最近血壓不那麼平穩了,越來越高了,是不是這個降壓藥吃久了就耐藥了,沒有降壓效果了?
  • 抗之霸:抗生素自行停藥危害大,科學用藥是關鍵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南京一女子在確診為急性尿路感染後,因牴觸輸液自行停藥,結果錯過了急性期最佳治療時機,拖成了慢性病,斷斷續續地治了一年多,才徹底治癒。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病情確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出於「安全」考慮,會對醫生開出的抗生素藥方說「不」,即使接受了,也時常會自行停藥。對此,專家表示,患者不能對抗生素「一刀切」說不,該不該使用抗生素還得聽醫生的,不需要用抗生素時堅決不濫用,需要抗生素時,一定要足劑量足療程地規範使用。
  • APASL分享EFFORT研究結果:替比夫定優化治療降低耐藥率至3.3%
    會議分享了中國研究者及中國慢B肝患者為核心的EFFORT研究5年結果:基於替比夫定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慢B肝患者使用替比夫定優化治療方案5年,病毒學應答率為90.9%,耐藥率僅為3.3%,此外,EFFORT研究最新結果還提示,患者停藥12周時HBV DNA水平以及治療結束至停藥12周血清HBsAg定量變化是停藥後復發的獨立預測因素。
  • 過去5 年世界多出這五種耐藥細菌,幾乎無藥可治
    以下是五種過去5年中新發現的最可怕抗生素耐藥性細菌,讓我們一窺未來可能普遍存在的問題:1.廣泛耐藥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這種高傳染性的細菌會導致傷寒,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感染,每年影響全球約2100萬人。大約1%的患者將會死亡,也就是22.3萬人。2016年11月,一種傷寒沙門氏菌在巴基斯坦出現。
  • 單純皰疹和水痘 - 帶狀皰疹耐藥怎麼辦?
    此外,還需注意,UL23 和 UL30 基因在自然情況下也存在較高的基因多態性。在 VZV 耐藥病毒株中,對阿昔洛韋耐藥者多數是因病毒的胸苷激酶(ORF36 基因)突變引起的,極少數是由病毒 pol DNA(ORF28 基因)突變所致。pol DNA 胺基酸替換主要見於酶催化位點和酶的保守區,可引起對阿昔洛韋和膦甲酸鈉焦磷酸類似物(FOS)的交叉耐藥。
  • 健康天天測,哪些藥物服用後不能隨便停藥?
    是藥三分毒的說法或許太深入人心,也可能是人們有時太大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是根據自己的感覺使用藥物的。在出現症狀,覺得不能硬槓的時候,就吃藥;症狀有所減輕時,就會自作主張把藥停了。但是,自覺症狀減輕,有時並不代表病情得到了完全控制,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由突然停藥而引起疾病復發或症狀反跳現象,嚴重的還可能誘發意外。那麼,哪些藥物是真的不能停的呢?跟隨測驗內容,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用藥常識是不是靠譜吧。
  • B肝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停藥?
    但是B肝的話能停藥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說你想停藥就停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你自身的具體情況,做出專業負責人的判斷。首先,需要看看你治療的目標?(2)滿意的終點:HBeAg陽性患者,停藥後獲得持續的病毒學應答,ALT復常,並伴有HBeAg血清學轉換;HBeAg陰性患者,停藥後獲得持續的病毒學應答和ALT復常。(3)基本的終點:如無法獲得停藥後持續應答,抗病毒治療期間長期維持病毒學應答(HBV DNA檢測不到)。
  • 錯把阿莫西林當胃藥引發真菌性食道炎,不是所有的久病都能成良醫
    但是這裡面存在的隱患是非常大的,涉及了法律法規、用藥安全等好多方面,今天就以一個我最近遇到的例子來聊聊這件事。 他在後臺給我留言,說最近吃胃藥已經不足以緩解他的胃疼了,而且覺得連食管都有點問題了,經常反酸、燒心還伴隨「胸」痛。當我問及他最近吃的什麼胃藥的時候給我嚇了一跳,他竟然把阿莫西林當作胃藥吃了整整一個月。 要知道,阿莫西林可是一種抗生素,這哪能隨便吃呢!結合他的病情,我建議他做個胃鏡。果不其然,胃鏡檢查回報「考慮真菌性食道炎」。你瞅瞅,濫用抗生素,引起了真菌性感染。
  • B肝治療轉換長效幹擾素,安全停藥指日可待!
    B肝治療目前採用幹擾素和核苷類藥物聯合治療的病例不在少數,那麼何時停藥何時才能轉陰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就講述了聯合治療的治療現狀,希望大家能做到心中有數,只要堅持治療,停藥也是指日可待!  一、聯合治療,有多少患者能實現表面抗原轉陰?
  •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胃癌耐藥分子機制
    研究發現,70%胃癌細胞和組織標本存在RecQL4基因上調,RecQL4表達較高的胃癌病人生存和預後也較差。  這些結果首次證實了RecQL4-YB1-MDR1調節軸心在介導胃癌細胞順鉑耐藥中的重要作用。此結果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闡明了腫瘤化療耐藥產生的分子機制,同時揭示了RecQL4可作為腫瘤耐藥的標誌物來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