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璇璇說育兒
人人都說「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疼著寵著愛著。但也有人說「老人重男輕女」,雖然我們都會替女孩不平,但是教育才是關鍵,不然的話即使是可憐的女孩子最後也會變得熊!
一、老人的心一旦偏了,別說男女了,就是小孩子也能成為「土匪」
之前有人上傳這樣一則視頻,內容是「未滿月的兒子,遭到4歲侄女的暴打」。當大家打開視頻看到的是,未滿月的寶寶在房間睡覺,而一旁的侄女,卻對睡著的寶寶下了「黑手」。不僅多次擊打寶寶的頭部,在寶寶大哭的時候,侄女卻還沒有停手,要是沒有監控的話,誰能知道這4歲的女孩竟然是這麼可怕的「惡魔」。
事情發生後,寶寶的媽媽卻顯得無助,即使心疼卻也無可奈何,隱忍著悲傷的媽媽,敢怒不敢言。媽媽說:侄女的「後臺」太硬了,別說是打,別說是罵,就是指責或說一句不好的都不行。因為一旦這樣做了婆婆就會大吵大鬧,罵自己不孝。
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的侄女,簡直是「嬌寵」長大的,所以侄女做錯了,奶奶就會埋怨別人的不對,要是自己說了侄女,奶奶更會對自己大吼大叫,所以自己只能忍著,不敢多說一句。
而這一次的侄女暴打自己的未滿月的兒子,自己說去醫院給孩子檢查時,家裡人卻都不同意,還說「孩子沒有滿月就去醫院,太晦氣」。也許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孩子在檢查後,沒有沒什麼大問題,侄女的爹媽也真誠的道歉了,但自己的婆婆,兒子的奶奶卻無動於衷。
當這視頻、圖片被傳上網絡時,很多網友怒斥侄女的行為,也訴說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老一輩的「隔輩親」確實給予了孩子更多的溺愛,嬌慣。今天的局面不止是侄女的錯,更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但同樣這裡面的媽媽雖然「可憐」,但也「可恨」。
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此事件中的媽媽,看似可憐,實則可恨。我們都說「為母則剛,為母則強」。但在這位媽媽身上,看到的更多是不反抗。
有孝心是好的,但是愚孝就是你的不對了。當你生了孩子後,你的孩子就是你最該保護的人,因為與你一脈相承的就是你的子女了,但這位媽媽在監控裡看到侄女欺負兒子的時候,卻只能隱忍,不敢反抗,也就造成了侄女敢如此對待兒子的場面。
當媽媽說都是強勢婆婆的錯時,反而覺得這名媽媽才是不配做媽媽的那種女性,你不堅強誰替你堅強。
所以在教育孩子,或者是對面孩子受到傷害時,當媽的不應該挺身而出,教育小輩嗎?
三、教育適度,孩子才能更有出息
不鼓勵「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有錯必罰是應該的,作為父母,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暴力,不能不管。孩子會犯錯,犯錯後的懲罰是應該的,只是不建議體罰罷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做了錯事的孩子一定要受到懲罰,以保證孩子不會再犯。
四、熊孩子與熊家長
家庭教育裡,最忌諱的就是「隔輩親」,隔輩親的教育總是會偏愛,這樣也就將小孩子養壞了,尤其是在男女平等的今天,隔輩親已經從重男輕女變成了偏向自己親手帶大的了,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熊孩子的產生。
比起父母帶大的熊孩子,這種隔輩親長大的熊孩子更加「熊」。而視頻中的小侄女行為,也告訴父母,孩子的成長應該有父母教導,而不是只生不養,最後讓孩子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果該視頻是在幼兒園發生,又或者在某個親戚家發生,那麼等待小侄女的一定是很嚴重的懲罰。
所以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完善自己的教育,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變成「惡魔」。
今日話題:你對這事怎麼看?你覺得小侄女的行為是出於什麼目的?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