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月的寶寶,遭四歲女孩暴打,寶媽敢怒不敢言,她的後臺太硬了

2020-08-25 育兒思

引言:當自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時,作為父母,你會怎麼做?

在外面遇到別人家的熊孩子欺負自家孩子時,我們還能和他們的家長爭辯幾句,為孩子討回公道。但是如果在自家遇到了親戚家的熊孩子,礙於情面,也沒辦法多說什麼,只能自己偷偷把委屈咽下去。

案例:寶媽小李前幾天就因為親戚家的熊孩子鬱悶了好幾天。小李的寶寶還未滿一個月,家裡組織了一場聚會,七大姑八大姨都來了,熱鬧得很。

小李看家裡客人這麼多,也不好一直陪著寶寶,就也到客廳坐下來和大家聊天。可是沒過幾分鐘就聽見寶寶的屋子裡傳來哭聲,小李趕忙跑到寶寶屋內。

可是眼前這一幕把小李驚呆了。她四歲的小侄女正坐在寶寶的床上一拳一拳的打自己的孩子。她趕忙把小侄女抱了下來,再看看自己的兒子,臉上有好多被抓傷的痕跡,自家寶寶哇哇大哭。

小李心疼的不行,可是也只敢怒不敢言,因為她的侄女有她奶奶護著,不管這孩子做了什麼事,只要有人說兩句,奶奶就會不依不饒,直接護著孩子。

在接著觀察了孩子幾天以後,孩子的傷慢慢的好了起來,沒多大問題這才讓小李慢慢放心下來。

或許我們誰也想不到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會毆打一個未滿月的孩子,小女孩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說到底都是家長們對她的溺愛導致的,無論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孩子的爸媽,似乎都難辭其咎。


為了避免自家孩子成為熊孩子,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對孩子愛得要有底線、分寸。

我們可以愛孩子,但是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要愛的有底線,愛的有原則、愛的有分寸。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要及時讓他們明白自己錯在哪裡,讓他們及時改正,而不是一味的包容原諒。

在面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時,家長也不能一口答應下來,要學會適當的拒絕孩子的請求,讓他們知道不是自己的要求家長都會去滿足,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一味的寵溺反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讓孩子們學會在做錯事時主動認錯

孩子們都有犯錯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著去原諒孩子,可是同時也一定要教會孩子主動認錯,去承擔自己的責任,求得他人原諒。讓他們從小就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雖然看著自己可愛的孩子有些家長捨不得去責怪,但是這個時候不是心軟的時候,一味的袒護只會讓自己的孩子走上下坡路,下次可能會做出更出格兒的事情卻不自知,所以,為了孩子能變的更好,家長們一定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狠下心」。

育兒的過程中可以採用很多的方式,但是唯一不變的原則就是不能沒有原則、底線的愛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變成人人眼裡都討厭的熊孩子是每個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呀。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種親戚家的熊孩子,你會怎麼做呢?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育兒思,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兒子未滿月,遭4歲侄女暴打,媽媽卻只能忍著:她「後臺」太硬了
    兒子未滿月,遭4歲侄女暴打,媽媽卻只能忍著:她「後臺」太硬了前段時間,一位媽媽在孕媽群裡哭訴:自己未滿月的兒子,遭到被婆婆帶在身邊的4歲侄女暴打,自己卻只能忍氣吞聲。據這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之前也被侄女打過,但她一直忍氣吞聲,因為侄女的「後臺」太硬了,有奶奶護著,說不得打不打。可千防萬防,沒想到她又把「毒手」伸向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兒子還被她打傷了。
  • 兒子未滿月,遭4歲侄女暴打,媽媽卻只能忍著:她「後臺」太硬了
    01兒子未滿月,遭4歲侄女暴打,媽媽卻只能忍著:她「後臺」太硬了前段時間,一位媽媽在孕媽群裡哭訴:自己未滿月的兒子,遭到被婆婆帶在身邊的4歲侄女暴打,自己卻只能忍氣吞聲。據這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之前也被侄女打過,但她一直忍氣吞聲,因為侄女的「後臺」太硬了,有奶奶護著,說不得打不打。可千防萬防,沒想到她又把「毒手」伸向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兒子還被她打傷了。
  • 未滿月的兒子,遭4歲女孩暴打,媽媽只能忍著:她「後臺」太硬
    但也有人說「老人重男輕女」,雖然我們都會替女孩不平,但是教育才是關鍵,不然的話即使是可憐的女孩子最後也會變得熊!,遭到4歲侄女的暴打」。當大家打開視頻看到的是,未滿月的寶寶在房間睡覺,而一旁的侄女,卻對睡著的寶寶下了「黑手」。不僅多次擊打寶寶的頭部,在寶寶大哭的時候,侄女卻還沒有停手,要是沒有監控的話,誰能知道這4歲的女孩竟然是這麼可怕的「惡魔」。
  • 未滿月寶寶被4歲女童欺負,寶媽卻無可奈何:她「後臺」太硬了
    前段時間,一個未滿月的寶寶被4歲的女童欺負,女童多次毆打躺在床上寶寶的頭部,寶寶哇哇大哭,小女孩也沒有停手的意思,反而越打越用力。"後臺"太硬了。原來那位女童是寶媽的侄女,侄女從小都是奶奶帶大的,平時奶奶很侄女疼愛有加,甚至是到了過分溺愛的地步。在家裡大家都不敢招惹這個"野蠻公主",因為侄女一旦犯了錯,誰要是說她兩句,奶奶就立馬站出來幫侄女說話,而且每次都是大吵大鬧的。
  • 未滿月寶寶被4歲女童欺負,寶媽卻無可奈何:她「後臺」太硬了
    前段時間,一個未滿月的寶寶被4歲的女童欺負,女童多次毆打躺在床上寶寶的頭部,寶寶哇哇大哭,小女孩也沒有停手的意思,反而越打越用力。這是一段家中的視頻監控,如果沒有這個片段,大家都很難想像一個孩子竟然會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嬰兒出手。
  • 未滿月孩子遭4歲侄女暴打,寶媽卻只能忍氣吞聲,因其「後臺」硬
    浙江嘉興一位寶媽十分苦惱,自己未滿月的寶寶被4歲的的侄女暴打,因其"後臺"硬,自己只能忍氣吞聲,原因是一天,寶媽發現兒子眼睛突然紅腫出血,不像是過敏,也不像摔傷, 當寶媽調查監控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侄女搗的鬼,視頻裡小侄女重重地向寶寶打去,導致孩子的眼睛變成這個樣子。寶媽這才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被打,十分難受。她就要批評侄女幾句,但是這下可不得了,小侄女反而先告狀奶奶。
  • 未滿月寶寶被4歲侄女暴打,寶媽卻忍氣吞聲,網友:活該
    前兩天有網友發帖:一位還在坐月子的寶媽,去廚房時,住在隔壁的4歲侄女跑來玩,不一會兒她聽見兒子撕心裂肺的哭聲,等跑到孩子身邊,發現孩子臉上青一塊紫一塊,還帶著血印。她打開監控查看,發現4歲侄女進了房間,直接跪在床上對著小寶寶一通暴打,每一次出拳都很用力,兒子哭得很可憐。但是,未滿月寶寶被4歲侄女暴打,寶媽卻選擇忍氣吞聲。
  • 未滿月的寶寶,遭5歲女童暴打,寶媽只能忍受:我不敢說她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寶寶父母的心頭肉,自己的寶寶不想讓他受到一點的傷害,即使再親的人也不想讓寶寶受到傷害,那麼有的時候,總說童言無忌,也會說孩子的舉動都是無心之舉,但是有的時候不懂事的孩子犯了錯誤,應該誰承擔責任呢?
  • 傳統習俗:給寶寶剃「滿月頭」,讓寶寶發質更好?1歲前少理髮
    婆婆偷偷給孩子剃「滿月頭」引發大戰曉青跟老公結婚兩年了,一直跟婆婆一起生活,生活在一起關係一直相處的很融洽。前段時間,一家人迎接了一位新成員,曉青順產生下一個女孩,一家人都很高興。曉青老公心疼她坐月子辛苦,剛做完月子,第二天就帶著她出去散心,帶她逛街吃飯,放鬆一下。她惦記孩子,下午的時候回到家,看到女兒傻眼了!儼然變成一個小光頭,婆婆不僅給剃了頭髮,還有眉毛和眼睫毛。
  • 未滿月兒子遭4歲侄女暴打,傷口流出的僅僅是嬰兒的血?
    她的侄女趁著大人不注意,暴打了還在襁褓中的嬰兒。 1、面對欺凌,不能袖手旁觀,父母需要給孩子安全感 這位寶媽一定很難受,還未滿月的孩子受到莫名其妙的毆打,卻不能說,不能管。 不過網友可不這麼看。有的網友表示這位媽媽不合格,沒有看護好孩子。 照看孩子不僅是母親的責任,也是每個家庭的責任。
  • 5歲女孩被同齡男孩暴打,媽媽卻不敢讓娃還手:後臺太硬,惹不起
    正常情況下,父母應該都會回答,如果倆孩子年齡小,打打鬧鬧就算了,大人插手過多不太好,回到家裡教育女兒,下次遇到有人打自己要記得還手;如果倆孩子年齡不小了,有人打女兒,當然要出面討回公道,讓女兒不受委屈。但是,有一個媽媽的做法,並不是這樣,當她5歲的女兒被同齡男孩暴打過後,她居然並不打算讓孩子還手。
  • 去吃滿月酒的時候,當寶媽面別說這幾句話,會遭嫌
    滿月酒是父母為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所辦的宴會,父母的親友們到時都會聚在一起慶祝,目的是為了給寶寶送去最真誠的祝福。但是親友們去參加滿月酒的時候還有忌諱,你要記得寶媽還在坐月子,身體還沒恢復好,心理上還有壓力,如果當著寶媽面說這些話的時候,可能會遭到寶媽的嫌棄。
  •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從懷孕開始,寶寶的發育是母親最關心的問題。當嬰兒沒有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營養不良,當他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發育緩慢。其實,大多數時候母親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每個孩子的體格特徵都不同,掌握技能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不要完全對著書本去看寶寶的發育情況。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左右時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第一、身高和體重標準。根據衛生部提供的資料,1歲男孩的正常身高範圍為68.6-85.0釐米,體重約7.21-14.00公斤,頭圍約42.6-50.5釐米。
  • 新手爸媽必知:未滿月寶寶餵養指南
    這一切艱辛和疼痛,在看到她睜著好奇純淨的小眼睛看著我的剎那間消失的無影無蹤,瞬間滿血復活,恨不得一把把她抱在懷裡,狠狠親吻。老公更是興奮的一晚上沒睡,恨不得時時刻刻都看著她,抓著她的小手,生怕被別人搶了去。相很多小夫妻也都如我們這般激動和興奮。不過興奮過後,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開始變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 寶寶老是無故哭鬧多半是腸脹氣,寶媽別慌,先試試這招
    寶寶老是無故哭鬧多半是腸脹氣,寶媽別慌,先試試這招好友妙妙最近剛剛生了寶貝,我去探望她的時候發現整個人毫無精神,眼下一片烏青,於是便問道妙妙是不是照顧寶貝太過勞累。她立刻向我吐苦水,說她的寶貝自從滿月起,每天半夜都不停哭鬧,任誰哄都沒有用,一直哭到天色發亮才沉沉睡去。並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月了,還沒有好轉趨勢,妙妙感覺心裡非常崩潰。聽了她的描述,我感覺寶貝可能是腸絞痛。聽到這個詞語就感到心頭一陣苦痛的寶媽一定很多,因為大多數寶貝都有腸脹氣的情況出現,其中程度較為嚴重的就是腸絞痛。
  • 未滿月的寶寶一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多數寶媽弄錯了
    若蘭是一位新晉的寶媽,只要寶寶稍微不舒服,她都會異常的焦慮,前幾日,她發現寶寶的排便次數增加了,就以為寶寶的腸胃不健康了,於是準備帶他去醫院,在小區的時候,剛好碰到陽陽的媽媽,若蘭就詢問她寶寶正常的排便情況,聽了陽陽媽媽的話,若蘭這才知道自己過分擔憂了。
  • 寶寶攢肚,寶媽你知道多少
    攢肚又叫攢肚兒、攢肚子,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寶寶不排大便,對寶寶身體並無不適。攢肚一般發生在寶寶滿月後,寶寶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提高,致使產生的食物殘渣非常少.有的寶寶兩三天不拉便便,是正常的,就是說的攢肚子。有的寶寶並不是天天得排洩,有的可能兩三天,甚至一個星期都不便,老人們稱之為攢肚子。
  • 4個月攻克輸卵管積水粘連 滿月青華寶寶回娘家報喜
    7月28日上午,濟南青華醫院候診區熱鬧非凡,原來青華辣媽王女士一家人帶著剛剛滿月的寶寶來院報喜遭「圍觀」,小寶寶睡著的樣子萌萌的甚是可愛讓人稀罕的不得了,相信這是很多不孕患者一直追尋的夢,王女士終夢圓青華,特回青華「娘」家報喜送錦旗表達對主治醫生尹國萍主任的讚譽。
  • 滿月後寶寶的身體發育和可能遇到的四個問題及應對辦法
    如果排便次數少或大便幹、硬或排便困難,還有一些寶寶出現羊糞球的排洩物,這些都屬於便秘的症狀。應對:1)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飲食要注意稍微清淡不要太油膩,控制下蛋白質的攝入量。2)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選擇更換其他奶粉試試。3)對於這兩種便秘情況還還可以用益生菌口服,來調節寶寶腸道菌群。
  • 奶奶給滿月寶寶剃眉毛,兩個月後媽媽掩面痛哭:封建迷信太害人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給寶寶剃毛髮的習俗,一般是等到孩子滿月之後開始剃頭。中原地區有的老習俗是不剃眉毛、不剃額頭,但是不少地區是要把頭髮和眉毛全都剃光,老一輩認為毛髮剃過一遍之後,才會長得又黑又濃密,會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