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經典語句: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要勇氣,揭露了人性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麥家
生活中,真正的強者,都是無依無靠的,委屈沒人懂,眼淚沒人擦,疲憊沒人疼,只能自己懂自己,苦了自己咽,重了自己扛,無論人生路走得多麼孤單,走得多麼沉重,都不能卸下肩上的責任和壓力,可以歇一歇,但是不能停止前行。
麥家自己說,他這次破譯的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他用看似波瀾不驚的語句,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一大弱點,那就是——執念。在書裡,執念就像魔咒,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自己,然後慢慢在心頭擰成一個結,把自己束縛在裡面。而最終,當你放下執念,你內心所有的喜樂悲苦,就都融化在了浩瀚的人生海洋中。
放棄無謂的執念,也是放棄束縛。
小說中,作為作者的代言人——「我」,同樣是一個心存執念的人物,而「我」內心的執念,是探究真相。
當我還是個孩子,就對上校充滿了好奇,他的秘密始終牽扯著我去揭開真相。
在「我」眼裡,上校有著太多奇怪的事情,所以小時候,「我」總是想盡辦法讓爺爺和父親講上校的故事。
到了文革時期,我對小瞎子批鬥上校並沒有多少同情,而是欣喜自己可以知道上校更多的真相,包括肚皮刺字。
但是「我」執拗的好奇心,也給曾我帶來許多擔驚受怕的日子,比如我偷聽到了上校割掉了小瞎子舌頭,然後又被父親放跑的秘密。
再然後,「我」弄清了爺爺告發上校的真相,為此內心痛苦到無以復加。
幾十年後,「我」從海外歸來,又繼續探究上校妻子的真相。
當真相一個個在「我」眼前鋪開,「我」忽然失去了探究真相的欲望,甚至在上校主動給「我」看肚皮上的字的時候,「我」竟然迴避了。
那曾經是「我」無比好奇,甚至不顧一切想要知道的真相啊!
作者在這裡引用了一句話:「當一個人心懷悲憫就不會去索取,悲憫是清空欲望的刪除鍵。」
沒有欲望也就沒有索取,包括索取真相,而「我」,也是經歷了半生坎坷才懂得了這樣的道理。
麥家的海海人生
1964年出生,麥家的童年,只用兩個字便能概括——孤獨。因為他的父親父親成分不好,所以沒人願意和他做朋友,甚至與他一起玩。麥家從小就只有一個「好朋友」,那就是他的日記本,裡面寫滿了麥家童年時光的所有不快。此時此刻的麥家,可不就是「人生也海海,時機也歹歹」嗎?
1981年是對於麥家來說一個重要的年份,在這一年,他參加了高考,知識考試成績令人有些詫異,這位如今的大作家,當年高考的分數是,數學100分、物理98分、語文60分。是的,你並沒有看錯,我們的大作家當年的語文只考了個60分。不過這一次他的運氣不錯,或許是他此生的黴運都被童年用光了吧,就剩下了好運氣,他僥倖被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錄取。
這不是一所普通的院校,而是一所秘密院校,對於他們的存在,也都是秘密。在這所學校裡,培養的都是軍事情報人員,通過在這裡的學習,麥家畢業後到了一處情報機構工作。這樣的工作機會和工作環境,讓這位未來的大作家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大家耳熟能詳的《解密》《暗算》,其中的那些情節與故事,甚至是人物設定,都有這段時期的影子,對麥家走上文學道路有很大幫助。
麥家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他說「我普通的智商和優柔寡斷的性情根本不配做他們的戰友。我被淘汰了!」在麥家的心中,這群特殊工作者們,這些他的戰友們,都是一個個的「人中精靈,他們的智慧可以煉成金」。
只是,面對人性的弱點,放棄自己恪守一生、讓自己無比痛苦的執念,同樣需要勇氣。
麥家小時候,他們家政治地位非常低,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因此他從小就受盡欺凌,連老師都侮辱他。
有一次,同學罵他父親是反革命,麥家氣得跟同學狠狠打了一架,而父親卻不問青紅皂白地打了他,這件事傷透了小麥家的心,後來和父親的關係也越來越僵。
正是這世態炎涼、親情疏離,讓他成年之後一直抗拒回家鄉,即使偶爾回富陽,也是悄悄地來,默默地走。
但漂泊又意味著思念和牽掛,當父親去世的消息傳來,麥家頓時被悲痛擊垮了。
8年過去了,麥家終於用這本《人生海海》,完成了對自己靈魂的救贖,也實現了與故鄉的和解,想必,他已經徹底釋懷了。
只是,麥家釋懷了,我們釋懷了嗎?
書裡說,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個意思。
是啊,在我最開始聽說這本書時,就已經初步模糊地感受到了。這句閩南方言看似簡單不難理解但又十分深邃,《人生海海》很好地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整個村莊的風雲變幻.俗不知,海的也是萬千眾人的故事和映射,畢竟人生海海嘛!我們也可能像他們,像海灘上的兩粒沙子一樣在生活中、在共同看過的書裡、在此刻你們看我分享的文章中相遇。
佛說:「浮世塵緣,一生一滅,拈花一笑」。凡事都能做到「一笑」而過的便是智者。生命短暫,我們總有一天會和世界永別,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放下的,執念莫如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