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旭暉)「10層樓100多個辦公室,外加6個居民小區,我的任務就是每天準確無誤地把大家的郵件和包裹送到大家手上。」說起這些年的工作,李元明頗為自豪,他從8年前開始負責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政府和周邊幾個居民小區,各類報刊、信件、包裹送了60多萬件,不僅始終保持著「零差錯」的良好記錄,更因為熱情和周到,贏得了無數的信任,經常有客戶拉著他到家裡吃飯。「看我派件忙,走不開,就會給我拿瓶水,這些點點滴滴讓我心裡很溫暖,我就更應該服務好大家。」
△在出發前,李元明先把當天的報刊分類
13年郵政「老兵」,手速快得像是開了「三倍速」
12月8日上午9點,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宿遷市郵政城區分公司時,李元明正忙著給一批已經分類好的郵件和包裹蓋上郵戳。「啪啪啪啪……」隨著一聲聲脆響,摞得小山一樣高的包裹很快就被處理好,速度快得像是開了三倍速一般。
△李元明在給分揀好的郵件蓋郵戳
△手速快得像是開了「三倍速」
「幹了快13年了,每天都要有四五個小時是在幹這個,熟能生巧。」李元明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他每天早晨7點半左右就會到公司這裡開始分揀包裹、信件,在正式送件之前,他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把每天要送的報刊、信件、包裹分類好,蓋上郵戳。
「一天要送的信件、報刊、各類雜誌等加起來差不多四百來斤,多的時候要五百多斤,客戶訂的周刊、雜誌到了就會比較重。」李元明說,根據後臺統計,11月份他送出的平件4657封、掛號信671封、包裹228件、EMS239件,另外還有600多個攬收件……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原本在李元明的工作範圍內,快遞包裹是不需要他派送的,不過在每次外出派件時,他都會把自己配送範圍內的包裹從同事手中接過來,順路送過去。對此,李元明表示:「我們的工作本身就是為了更好更快地給大家把東西送到,如果各忙各的就沒有效率了。」
△李元明出發派件
不願給別人添麻煩,拎著幾百件的派件步行下10樓
在上午9點之前,李元明要把上午需要送達的信件、報紙和一部分包裹全都整理好,送到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政府。上午派完件,他還要趕回公司,把下午即將送往6個小區的信件、包裹再分類處理好。
「區政府總共有10層,100多個辦公室,50多個單位、部門,一件不落、一件不錯地送達就是我上午的工作。」李元明說,為了效率,他到了以後會把所有信件、包裹全都拎到電梯裡,一路到10層頂樓,然後一路走下去,一層一層地步行送件。
「坐電梯沒有跑步快,而且我是每一層都要到的,如果坐電梯,其他人就要跟著我一層一層地等。」李元明說,出於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他從來不把信件、包裹放到收發室,而是一個個親手送到收件人手上。
送得多了,他不僅能通過當天包裹的總重量大致猜到哪些客戶訂的周刊、雜誌到了,甚至還能通過日常派送的報刊、信件種類的變化,猜出各家單位的人事變動。
「每天光報紙就有五六百份,區政府單位、部門比較多,不同的單位,甚至不同的科室,訂的報刊種類都不一樣,如果不親手送達,肯定容易出錯。」李元明說,一旦哪份報刊、雜誌送錯了,對讀者來說就會造成一次不便,因此他寧願自己多走幾步,確保每一份報刊、雜誌,都準確無誤地送到對應的辦公桌上。
熱情貼心的服務,換來了客戶的信任和友善
幾年前,李元明在送信時,恰好聽到了一個客戶在跟身邊人抱怨。「我給上中學的女兒訂了不少輔導書,但是最近家裡的郵箱壞了,這些輔導書放在裡面很不安全……」
雖然維修郵箱並不在李元明的業務範圍,這個客戶的住址也不在他的送件範圍內,但聽了對方的話以後,當天晚上,李元明就在下班後帶齊了工具,到這位客戶家給他更換了一個新郵箱。
「第二天,當我把郵箱的鑰匙交給他的時候,客戶特別感動。」李元明說,正因為這份認真負責,在這8年裡,他在工作上不僅無一差錯,更收穫了大家的信任,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
「只要你真心待人,用心提供好的服務,人家是能感受到的,也會用善意回報你。」李元明說,8年來,很多客戶和他成了朋友,一些暖心的舉動讓李元明時刻銘記在心:看他大中午還在小區裡派件,客戶會硬拉著他在家裡吃完飯再去忙;夏天看到大汗淋漓的李元明,也會給他塞一瓶水,讓他不要這麼辛苦;每年到了訂報季,李元明還沒開口,就有人主動聯繫他,要求訂報……據統計,2019-2020年,李元明共收訂報刊流轉額40.2萬元,而在8年前,李元明剛被分配到這個範圍時,流轉額還是10萬元左右。
「每年報刊大收訂時候,超標完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敏銳的營銷觸覺。」李元明說,每年報刊大收訂開始,他都會重新過濾去年訂閱的單位及行業報刊,不漏一家的上門拜訪,和主要訂閱負責人及時跟進,做到持續性的追蹤和定點的關注;注重宣傳暢銷報刊,利用良好的服務口碑,去拉動暢銷報刊的增長;積極做好老客戶的回訪工作,做好當年的報刊宣傳政策,做到應收儘早收,保證老客戶的百分之百回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