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做的2018年全球範圍Mbed OS物聯網系統調查報告

2020-12-22 硬漢Eric2013

說明:

1、通過這個帖子主要目的還是給大家普及下當前物聯網的現狀,這個調查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畢竟有全球2300個開發人員參與了。另外注意,由於部分問題可以多選,所以總體結果是大於100%的。

2、Mbed這幾年發展挺快,ARM為此也收購了幾家公司,打造物聯網生態一條龍,當前Mbed OS支持的組件:

典型的Mbed OS應用:

今年ARM收購了物聯網連接管理技術公司Stream和企業數據管理領域的全球領導者Treasure Data後,再加上自家的雲端服務Mbed Cloud,推出了ARM Pelion物聯網平臺,可實現安全身份驗證、連接和設備管理。

這裡選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

1、誰在用Mbed

嵌入式開發需要大家掌握多項神奇技能:從各種千奇百怪的外設到手動內存管理,並試圖從微控制器中擠出最後一點性能,從而在BOM中節省點,這都需要經驗。 60%的Mbed開發人員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幾乎一半的受訪者超過46歲。並且30%的開發人員表示他們可以實現物聯網產品開發一條龍,即嵌入式端和網絡端的開發,這就是所謂的full-stack embedded developer,全棧嵌入式開發人員。

歲月是把殺豬刀,幾十年下來,大部分人已經絕頂了,看早期TouchGFX做的培訓:

下面是用戶所在國家比例,美國最多,然後是日本和英國。

2、用Mbed來做什麼

2018年,Mbed支持的模塊大幅增加,下面是部分截圖

模塊大大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降低了小批量生產的成本,並通過認證的模塊來節省時間。我們在調查結果中也看到了這種趨勢,40%的開發人員在他們的設計中加入了一個模塊。

Mbed編寫代碼主要是通過他們的在線編譯器,今年還推出了一個Mbed Studio

不過大多數專業開發人員將他們的項目轉移到他們喜歡的IDE。MDK是我們開發人員中使用最多的IDE,但GCC在商業編譯器中的高度使用也脫穎而出。幾千塊甚至上萬的JLINK和ULINKpro竟然也有50%的人使用。

3、互聯方式

前三甲依然是WIFI,藍牙和乙太網。從下圖中我們看到LoRa的急劇上升,主要得益於前段時間發布了LoRa協議棧。

問的另一個問題是過去一年安全性是否變得更加重要。 通過平臺安全架構和面向ARMv8-M的TrustZone安全技術,Arm正在大力投資使物聯網設備更加安全 - 這兩者都將得到Mbed OS的支持。 因此,很高興看到68%的受訪者表示安全性變得更加重要。

4、終端市場並投入生產

工業和智能家居市場依然強勁,可穿戴設備市場正在緩慢下滑,智能城市市場正在崛起。 我們看到LPWAN和智能城市的增長之間存在相關性,因此如果LoRa,NB-IoT和CAT-M1的增長繼續下去,那麼看看智能城市的採用是否會增加將會很有趣。

當然,物聯網設備影響這些終端市場的唯一方法是讓設備進入市場。 16%的用戶表示他們目前正在發貨,2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努力讓產品投入生產。 在生產中的設備中,受訪者將「軟體開發和調試問題」確定為開發過程中的最大問題。 考慮到主要是開發人員對調查作出回應,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相關焦點

  • ARM將推新一代mbed OS 5.5,加速物聯網產品開發
    以ARM的Cortex-M作為核心,不少物聯網開發者都會將其作為首選進行產品開發,ARM也因應此推出mbed平臺服務,包含系統底層的mbedOS以及雲端平臺
  • ARM mbed Cloud 來了!
    mbed Cloud 能夠安全而高效地簡化任何物聯網設備與雲端的連接,讓服務供應商能夠輕鬆地管理設備,在設備的整個壽命周期內充分釋放其價值。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40465.htm  物聯網革命風頭正勁,物聯網現已連接了全球數十億臺設備,而且這一數字每天都在增長。
  • 瑞薩電子推出首款基於ARM Cortex-A處理器的mbed微處理器開發板
    瑞薩利用RZ/A1微處理器產品開發出全球首個基於ARM Cortex-A9處理器的mbed微處理器開發板,該產品將方便互聯設備設計人員更快地開發出高性能、高功能型嵌入式系統產品。  ARM mbedIoT設備平臺提供的新軟體平臺和免費作業系統可簡化並加速物聯網產品的創建和部署,該平臺為專業和業餘開發人員提供的開發工具包括命令行工具和雲端集成開發環境(IDE),這些工具都側重於連通性、能效性、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不斷發展的物聯網時代下的設計環境瞬息萬變,為了保持領先地位,開發者必須保持靈活性和創造力。
  • ARM在中國布局物聯網、智能硬體又出一招!
    學生可通過ARM物聯網教學套件學習如何使用ARMmbed 物聯網設備平臺(ARM mbed IoT Device Platform),創建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控制互聯設備,如機器人或操控迷你氣象站收集溫度、溼度和氣壓數據。
  • ARM推出新的物聯網作業系統Mbed Linux OS
    PingWest品玩10月22日訊,引述新浪科技消息,近日ARM推出新的物聯網作業系統Mbed Linux OS。ARM表示,推出Mbed Linux OS的目的,就是建立IoT產品的基礎模塊,讓其他廠商可以集中開發附加價值高的功能。該作業系統也與自家物聯網管理平臺Pelion深度整合,企業用戶可以直接執行裝置建置、更新,並確保設備連線正常。
  • 東芝基於Arm? Cortex?-M內核的微控制器支持Mbed? OS
    東京--(美國商業資訊) --作為Mbed(由Arm Ltd開發的物聯網平臺設備管理解決方案)的矽晶片合作夥伴,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的微控制器獲得了Mbed OS的認證。兩款集成了該微控制器的評估板已在Arm Mbed網站發布。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
  • Arm 推出 Mbed Edge,為物聯網提供邊緣計算功能
    11 月 6 日,Arm 宣布推出 Mbed Edge,進一步拓展 Mbed Cloud 的設備管理能力,在邊緣側,即物聯網網關上實現設備的接入、控制和管理。網關在物聯網網絡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本地連網設備(包含有線與無線設備)與雲端之間的橋梁,通常在本地運行應用程式以實現設備控制。網關失效將對本地生產運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可能導致生產線停滯,甚至是關停風力發電機組。而 Mbed Cloud 新增的 Mbed Edge 能力則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 2021年物聯網趨勢將會對全球各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打開APP 2021年物聯網趨勢將會對全球各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2020年對於物聯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隨著我們即將迎來2021年,這項技術正被視為商業當務之急。物聯網如今無處不在,對我們如何工作、交談和互動方式產生了影響。報告顯示,到2021年,全球將安裝350億臺物聯網設備,到2025年將達到754.4億臺。企業將不遺餘力地提供更多的智能技術。本質上,作為一個由連接設備組成的技術驅動網絡,物聯網具有更好地實現網絡內數據共享的潛力。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預計將於2021年完成「行雲工程」β階段組網建設,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2025年實現固體動力技術比肩世界一流。建立新一代天基物聯網系統是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萬物互聯的需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是萬億級規模的新產業。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前,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美元至8500億美元。
  • 下一個十年物聯網產業發展市場預測
    沃達豐在今年發布了基於全球調研的《2020物聯網聚焦報告》,這項報告共調查了包括新加坡、中國、韓國、日本和印度在內的13個市場的1600多名受訪者。報告最新研究透露了中國企業已將物聯網視為抗擊新冠疫情的重點領域,並收穫了高價值的回報。 報告中提到,在亞太地區有82%的使用者在疫情期間加快了部署物聯網項目,但每個市場對待物聯網均展現了不同的態度。
  • Gartner:2018物聯網技術成熟度曲線
    雖然在技術和運行上實現如此深刻的變化需要數年的時間,但物聯網對商業應用的重大、長期的影響會最終演變為啟用物聯網的應用程式,這種影響是革命性的。  5 邊緣人工智慧  邊緣人工智慧指嵌入到物聯網端點、網關和其他移動和邊緣設備中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範圍從自主導航到流分析。
  • 研華攜ARM、微軟、Intel Security、Acronis打造WISE-PaaS軟體商店
    德國紐倫堡2017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 -- 全球智能系統領導廠商研華公司(股票代號:2395)在2017年紐倫堡嵌入式電子與工業計算機應用展 (Embedded World) 上宣布與 ARM、Microsoft 、Intel Security、Acronis
  • 物聯網智能洗衣機出國難?海爾發布行業物聯網洗衣平臺全球通用
    3月8日,在2018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2018AWE)上,海爾發布行業首個全球最大的物聯網洗衣平臺。這一平臺以海爾洗衣APP和IOT雲平臺為基礎,將在全球範圍推廣物聯網共享洗衣模式,致力為用戶提供極致的智慧洗衣體驗,引領行業進入共享洗衣新時代。
  • 物聯網架構是否可以運行在雲端?
    事實上,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預測,企業將在2018年安裝約41億個物聯網設備,到2020年最終達到75億個。  專家預計,在這一時期內,所有這些開發項目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大約44萬億兆字節的額外的物聯網數據。這使人們想到了一個核心問題:採用哪種最佳技術架構來解決這一爆炸性增長的數據趨勢?這裡有三個廣泛的選擇:本地部署,雲計算,或混合架構。其答案始終取決於使用情況。
  • 全球Top10物聯網公司的技術和理念是什麼?(上)
    全球Top10物聯網公司的技術和理念是什麼?(上) doodle 發表於 2016-07-28 02:18:00   物聯網市場巨大、發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不僅獲得了政府的支持,也引發產業界各大廠商間的激烈競爭。
  • Google物聯網系統走向終點 2021年將正式關閉
    Android Things是谷歌打造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早在2015年的全球開發大會上,谷歌對外宣布將會開發一個面向物聯網設備的作業系統,內部代號為「Brillo」。這一作業系統最終定名為Android Things,它是Android系統的一個分支版本,類似於面向智能手錶和穿戴設備推出的Wear OS等。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深圳大手筆扶持物聯網,全球物聯網...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萬物互聯,且看arm如何用機器學習出擊物聯網安全技術
    隨著搭載Arm技術之IoT網際網路產品與服務日益成熟,人工智慧生活已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加速發展下,逐漸觸及你我生活各式端點,而從智能型手機、平板裝置、傳感器到車聯網、公共建設、大規模自動化服務,處處都有Arm建築未來科技生活的根基,Arm早已成為當今科技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
  • 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 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
    原標題: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戰略布局
  • 主打「無核構件化」技術,「光輪電子」研發可自動編程物聯網作業系統
    這也刺激了物聯網作業系統的發展。此前,36氪就曾報導過RT-Thread、卓晟互聯、中科海微等。最近,36氪接觸了另一家提供物聯網作業系統的公司——「光輪電子」。光輪電子目前主要瞄準的是中低檔MCU(包括8~16位MCU及32位MCU),以「無核構件化+自動編程」的技術模式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