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企業而言,新冠肺炎不啻一場令人猝不及防的災難,但是,對於亞馬遜來說,情況卻絕非如此。自3月份以來,它的股價實際上一直在上漲,上周還創了歷史新高。當所有實體商店都因防控疫情而被迫關門之際,網絡銷售就顯出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在這場全球傳染病災難中,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進一步鞏固了他作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的地位。
然而,正如老話所說的那樣,樹大招風。歐盟早就盯上亞馬遜了,它不斷地在質疑這個科技巨頭是不是太大了,以至於已經成為公平競爭的障礙了。儘管歐盟尚未對外公布它對亞馬遜的具體指控究竟是什麼,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指控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或許最早本周大家就能看到歐盟的指控書了。
亞馬遜究竟做了什麼,使其成為歐盟的眼中釘、肉中刺?一言以蔽之,歐盟認為亞馬遜涉嫌不公平地利用它的優勢地位,違反了歐盟的競爭法。
在歐盟看來,亞馬遜扮演了曖昧的雙重角色。一方面,它經營著一家網上商店,出售各種各樣的第三方物品,另一方面,它自己也在該平臺上銷售自有品牌商品。歐盟認為亞馬遜在這場遊戲中,既是球員也是裁判員,而這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歐盟的擔憂,具體來說就是,亞馬遜作為商業平臺,能夠輕而易舉地看到第三方產品的敏感商業信息,比如數量和價格。換句話說,什麼東西在自己的平臺上賣得好亞馬遜知道得一清二楚,然後它只需要簡單複製這些暢銷貨就可以了。如此一來,亞馬遜豈不是輕輕鬆鬆就給它的自有品牌商品帶來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了嗎?這樣的擔憂似乎並非捕風捉影。《華爾街日報》就曾報導,亞馬遜通過訪問第三方賣家的數據來開發自己的產品。
而且,亞馬遜還可以搭便車銷售。例如,如果你在亞馬遜上買了一件商品,你會在一個名為「購買框」的彈出窗口中收到其他類似商品的建議。亞馬遜可以輕鬆地把自有品牌商品放在推薦商品之列。這樣是不是涉嫌不公平地以第三方為代價推廣自己的產品呢?
亞馬遜當然不同意歐盟的上述看法。它的主要論據有三。首先,在它看來,商場既賣第三方的商品,又賣自有品牌商品,實屬商業慣例,隨處可見,稀鬆平常。樂購、家樂福、森寶利不都如此嗎?實體店可以做,網店為什麼就不可以?其次,自有品牌產品非但不會削弱競爭,反而對消費者有利,為其提供了更多選擇。第三,亞馬遜認為自己對於使用第三方數據有嚴格的規定。例如,亞馬遜禁止員工使用非公開的、商家特有的數據來決定推出哪些自有品牌的產品。而且,它還時不時地發布一些產品在線銷售情況的數據。
網絡銷售是個新生事物,很多行為如何界定,還在摸索之中。無論對於從業者,還是監管者,都是如此。不少人歡迎歐盟對亞馬遜的調查,他們認為,現在我們正處於為在線市場的合法性設定界限的關鍵時刻。歐洲消費者組織的Augustin Reyna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如果亞馬遜被允許繼續這些做法,鞏固其市場地位,它將能夠限制選擇並推高價格。
這場關於何謂公平競爭的較量可能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