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主要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比較法等詳解)

2021-02-07 北華課程輔導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用到,或者在做題時遇到一些物理探究方法。除了控制變量法是同學們熟知的,其他方法如: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比較法、類比法等,很多同學都分辨不清,本文為大家稍作整理。

一、控制變量法

研究的物理量與幾個因素有關,而單獨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係時,需要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例如:

1、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2、研究液體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液體的密度和深度)

3、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4、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物體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摩擦力)

5、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物體的質量和速度)

6、研究液體蒸發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空氣流動)

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長度、材料與橫截面積)

8、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係(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電阻)

9、影響電功大小的因素(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

10、影響電熱大小的因素(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

11、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有無鐵芯)

1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

13、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14在概念引入中用到控制變量法的有:速度的概念(V=s/t)、密度的概念(ρ=m/V)、壓強

的概念(P=F/S)、功率的概念(P=W/t)、比熱容的概念(c=Q/m△t)


二、等效替代法:

是一種抓住兩個表面看起來不同的物理過程,尋求其相同的效果之處,用此來探究物理概念和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例如: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鏡

2、「曹衝稱象」用石塊質量替代大象質量

3、研究一個物體受幾個力作用時,用合力代替幾個分力

4、研究串、並聯的電路中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係時,用一個總電阻來等效代替兩個分電阻

5、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像的大小

6、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之後,要求學生設計一個實驗,在上述實驗中缺少電壓表或電

流表,其它器材不變,另有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供選用,要求測出未知電阻,應該怎麼

辦?學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進行設計了。


三、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容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例如:

1、利用軟細繩測量地圖上鐵路線上的長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測量硬幣的直徑

2、壓強計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的變化;

3、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轉換成海綿凹陷的深淺。

3、研究牛頓第一定律時,阻力大小轉換成小車運動距離的遠近

4、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時,動能的大小轉換成木塊運動距離的遠近

5、在研究電熱與電阻的關係時,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轉換成煤油溫度變化情況

6、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時,通過觀察吸引大頭針數目多少比較電磁鐵磁性強弱。

7、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判斷磁場是否存在時,用小磁針放入其中看是否轉動來確定。

8、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可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判斷。

9、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便可通過擴散現象認識它。

10、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

11、大氣壓強的測量,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


小結: 

「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兩個量種類 相同,大小相等 ,而「轉換法」中的兩個物理量有因果關係,並且性質往往發生了改變。

 

四、類比法

為了要把抽象的物理問題說清楚,往往用具體的、有形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類比要說明的那些抽象的、無形的、陌生的事物。

例如:

1、在研究電流時,用「水壓形成水流」的實驗作類比,用水流類比電流;用水路類比電路;用抽水機類比電源;用閥門類比開關;來揭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2、原子核的鏈式反應與火柴的鏈式反應類比;

3、把中繼站與接力賽類比;

4、用行星繞太陽運動類比原子核是結構。

5、為準確記憶通電螺線管的北極與電流方向的關係,以緊握的右拳頭類比為螺線管,四指為線圈並指向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一端為北極。


五、圖表法

是用圖象來表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關係,很直觀。

例如:

1、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和水的沸騰情況的實驗中,就是運用圖象法來處理數據的。它形象直觀地表示了物質溫度的變化情況,學生在親歷實驗自主得出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描點、連線繪出圖象就能準確地把握住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液體的沸騰特點了。

2、在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規律實驗中,把各點作為橫軸、電流為縱軸,作出的圖象為水平直線,很直觀表示出串聯電路中各點電流相等的規律。

3、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壓的關係、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重力大小跟質量的關係等實驗中都運用到圖象法。這樣把數形結合、圖形與文字結合起來處理數據、描述物理規律,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處理數據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

4、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物距、像距、成像特點、應用列成表格,很容易得出凸透鏡成像規律


六、理想模型法

理想模型就是指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研究對象的一些次要因素捨去,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去再現原形的本質的東西,構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例如:

1、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光線的概念

2、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的概念

3、研究液體的壓強的時候,引入液柱、液片作為研究的對象簡化

4、研究物體運動問題的時候,引入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5、把撬槓,螺絲刀,方向盤,開瓶器,動滑輪,動滑輪的理想化模型為槓桿


七、實驗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限制,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在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就好像當你家的狗在叫的時,你可能會推想:

有人在你家的門外,要做出這一推論,你就需要把現象(狗的叫聲)與以往的知識經驗,即:有陌生人來時狗會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出符合邏輯的答案。

例如:

1、探究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                2、牛頓第一定律結論得出

3、人們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4、牛頓大炮實驗


、比較法

比較法是通過事物間相同特徵和不同特徵的比較去發現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根本區別。

例如:

1、比較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3、重力和質量的比較;                           4、重力與壓力的比較;;

5、柴油機和汽油機的比較等。                     6、電動機和發電機的比較磁感線: 


九、歸納法:

歸納法是通過樣本信息來推斷總體信息的技術。在我們買葡萄的時候就用了歸納法,我們往往先嘗一嘗,如果都很甜,就歸納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就放心的買上一大串。 

比如:

1、我們從銅能導電、銀能導電、鋅能導電等現象中歸納出金屬能導電。 

2、在阿基米德原理中,為了驗證F浮=G排,我們分別利用石塊和木塊做了兩次實驗,歸納、整理均得出F浮=G排,於是我們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 

3、在驗證槓桿的平衡條件中,我們做了三次實驗來驗證「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驗證導體的電阻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經過多次的實驗我們得出了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溫度有關,也是將實驗的結論整理到一起後歸納總結得出的。



 

  初三物理研究方法匯總

科學之旅

方法

內    容

科學之旅

★探究思維程序之一(假說——檢驗模式)

★提出問題——建立假說(猜想)——實驗檢驗——得出結論(伽利略吊燈)

(後面不再舉例)

第一章  機械運動

方法

內    容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累積法

★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附著法

★組合法

二、運動的描述

★歸納法(基本方法之一)

★通過各種運動現象找出共性,得到機械運動概念

(後面很多,不再舉例!)

三、運動的快慢

比較法

▲比較得出速度的物理意義

控制變量法

得出速度公式

分類法

機械運動的分類

等價變換法

速度定義、定義式、圖像互相變換

四、測平均速度

組合法

測量方法組合、器材組合進行測量

第二章  聲現象

方法

內    容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放大法

振動發聲

逐漸逼近法

真空不傳聲

比較法

▲聲速表

二、聲音的特性

控制變量法

研究音調與振動快慢;響度與振動幅度關係

第三章  物態變化

方法

內    容

一、溫度

放大法

▲溫度計玻璃管的作用

缺點列舉法

設計製作溫度計

二、熔化和凝固

分類法

物態變化的分類;固體的分類

轉換法

吸收熱量轉換為加熱時間

逆向思考法

通過熔化過程想像凝固過程

比較法

比較晶體、非晶體熔化、凝固的異同點

等價變換法

熔化、凝固規律可以用圖像表示

三、汽化和液化

轉換法

研究沸騰時吸收熱量轉換為加熱時間

等價變換法

水沸騰規律可以用圖像表示

分類法

汽化分為蒸發、沸騰兩種

比較法

蒸發、沸騰的異同點,▲蒸發吸熱致冷兩支溫度計

控制變量法

研究蒸發快慢因素

逆向思考法

由汽化吸熱想到液化放熱,加快蒸發想到減慢蒸發

四、升華和凝華

逆向思考法

由升華吸熱想到凝華放熱

第四章  光現象

方法

內    容

一、光的傳播

模型法

光線

二、光的反射

分類法

反射的分類

比較法

▲比較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兩種反射比較

反證法

研究三線共面問題

★探究思維程序之二(猜想——反駁模式)

★提出問題——建立假說(猜想)——實驗反駁——得出結論(研究三線共面問題)

(後面不再舉例!)

三、平面鏡成像

換元法

用平面玻璃代替平面鏡

等效法

用相同的蠟燭與像重合

四、光的折射

類比法

▲類比光的反射研究光的折射

比較法

▲比較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方法

內    容

一、透鏡

分類法

透鏡的分類

比較法

▲兩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鏡

分類法

實像、虛像

比較法

比較實像和虛像

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比較法

比較4種成像情況

分類法

成像4種情況的分類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方法

內    容

一、質量

等價變換法

▲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相等

二、密度

比較法

▲密度物理意義、概念建構、密度表

等價變換法

密度定義、定義式、圖像之間的變換

三、測量物質的密度

分類法

▲分為測量固、液體

組合法

測量方法組合、器材組合進行測量

四、密度與社會生活

★演繹法(基本方法之二)

★解決綜合計算題的思路

第七章  力

方法

內    容

一、力

分類法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放大法

顯示微小形變

逆向思考法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模型法

力的示意圖

二、彈力  彈簧測力計

轉換法

▲彈簧測力計原理

分類法

▲塑性、彈性

三、重力

轉換法

顯示重力的方向

等價變換法

重力與質量關係的內容、公式、圖像

第八章  運動和力

方法

內    容

一、牛頓第一定律

逐漸逼近法

斜面實驗設計

比較法

▲比較三個斜面實驗的異同點

逆向思考法

▲由慣性的利用想到危害

二、二力平衡

反證法

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三、摩擦力

控制變量法

研究摩擦力有關因素

分類法

摩擦分類、摩擦方法分類

比較法

▲比較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逆向思考法

由增大摩擦想到減小摩擦

第九章  壓強

方法

內    容

一、壓強

比較法

▲壓強的物理意義;▲小桌實驗的比較

控制變量法

研究壓力效果兩個因素

分類法

增減壓強的方法

轉換法

通過小桌下陷情況顯示壓強大小

逆向思考法

由增大壓強想到減小壓強

二、液體壓強

轉換法

顯示液體壓強的各種方法

控制變量法

研究液體壓強規律

比較法

▲每一個規律的研究過程

等價變換法

規律和公式的變換

模型法

▲將規律變換為公式的過程

★演繹法

★將規律變換為公式的過程

類比法

將水分子比作蘋果

擬人類比法

將水分子比作人

三、大氣壓強

轉換法

大氣壓的存在,託裡拆利實驗過程

缺點列舉法

託裡拆利實驗過程

逆向思考法

託裡拆利實驗過程

換元法

託裡拆利實驗過程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轉換法

流體壓強大小的顯示

第十章  浮力

方法

內    容

一、浮力

★演繹法

▲浮力產生的原因

轉換法

浮力的方向顯示

二、阿基米德原理

控制變量法

研究阿基米德原理

比較法

▲原理中的每一個因素

等價變換法

原理和公式,▲V排和V液面下

★演繹法

★從浮力產生原因退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推導

三、浮力的應用

分類法

物體浮沉條件、應用的幾種情況

★演繹法

★從浮沉條件推出密度關係

缺點列舉法

▲空心問題研究

模型法

輪船、潛水艇的研究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方法

內    容

一、功

分類法

▲功的二要素,不做功的幾種情況

等價變換法

▲功的定義和公式

二、功率

比較法

▲功率的物理意義;▲研究做功快慢各因素情況比較

類比法

類比速度研究功率

控制變量法

研究做功快慢因素

等價變換法

功率定義和定義式

三、動能和勢能

分類法

機械能分類

轉換法

動能、勢能大小的顯示

控制變量法

研究動能、勢能有關因素

比較法

▲研究每一個因素的比較

四、機械能及其轉化

逆向思考法

轉化方向可逆

轉換法

▲動能、勢能變化的顯示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方法

內    容

一、槓桿

分類法

3種槓桿

比較法

3種槓桿的特點

逆向思考法

由槓桿的優點想到缺點

二、滑輪

缺點列舉法

▲滑輪的引入

分類法

滑輪的分類

比較法

定滑輪、動滑輪的比較

逆向思考法

由滑輪的優點想到缺點,反之

等價變換法

滑輪組規律的內容和公式

三、機械效率

比較法

▲機械效率的引入、▲物理意義

組合法

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原理、器材

第十三章  內能

方法

內    容

一、分子熱運動

轉換法

分子熱運動——擴散

類比法

分子類比為小球

擬人類比法

分子類比為學生

比較法

固、液、氣分子特性比較

模型法

用彈簧連接兩個小球研究分子間力

二、內能

分類法

改變內能的方法

比較法

▲改變內能的方法

逆向思考法

由增加內能想到減小內能

等效法

改變內能兩種方法等效

三、比熱容

比較法

▲比熱容的物理意義

控制變量法

比熱容概念的建構

轉換法

▲吸熱能力大小的顯示

等價變換法

比熱容定義與定義式

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方法

內    容

四、能量的轉化和守恆

轉換法

顯示各種能量及其轉化

分類法

能量的分類

逆向思考法

各種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

方法

內    容

一、電荷  摩擦起電

轉換法

帶電

分類法

電荷分類,導體和絕緣體

逆向思考法

▲由同種電荷作用想到異種電荷作用

二、電流和電路

模型法

電路圖、電路符號

轉換法

燈泡亮顯示電流存在

分類法

▲電路3種狀態

比較法

▲電路3種狀態

三、串聯和並聯

分類法

串聯電路、並聯電路

比較法

串聯電路、並聯電路的比較

模型法

串聯電路、並聯電路電路圖

四、電流的強弱

比較法

▲電流強度的物理意義

放大法

▲電流表的指針

五、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比較法

▲實驗數據比較得出結論

等價變換法

規律和公式的變換

第十六章  電壓  電阻

方法

內    容

一、電壓

類比法

▲引入電壓概念

放大法

▲電壓表的指針

二、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類比法

▲類比研究電流規律的實驗方法

比較法

▲實驗數據比較得出結論

等價變換法

規律和公式的變換

三、電阻

類比法

▲電阻概念的引入

轉換法

▲通過電流表、燈泡等顯示電阻大小

比較法

▲電阻的物理意義

模型法

電阻電路符號

控制變量法

研究電阻大小的因素

逆向思考法

▲增大、減小電阻的方法

四、變阻器

缺點列舉法

設計製作滑動變阻器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

方法

內    容

一、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係

控制變量法

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

比較法

▲比較數據表格得出每一個結論

組合法

電流表與電壓表組合;簡單電路與滑動變阻器組合

等價變換法

結論、圖像、公式之間的變換

二、歐姆定律

等價變換法

規律、圖像、公式之間的變換

★演繹法

★規律運用解決問題

三、電阻的測量

組合法

原理組合:測電壓與測電流組合,器材組合:電壓表和電流表組合

四、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等效法

總電阻的概念

★演繹法

★數學推導串、並聯電阻公式

第十八章  電功率

方法

內    容

一、電能

轉換法

電能以及其他能的顯示

等價變換法

▲電功與電壓、電流、時間關係和公式表示

逆向思考法

電能轉化為其他能,反過來其他能轉化為電能

二、電功率

類比法

▲電功率與功率類比

比較法

▲電功率的物理意義

等價變換法

電功率定義與定義式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組合法

原理組合:測電壓與測電流組合;器材組合:電壓表和電流表組合

比較法

▲比較得出電功率與亮度關係

四、焦耳定律

控制變量法

電熱與各個因素關係的研究

比較法

▲電熱與各個因素關係的研究

轉換法

電熱的顯示

等價變換法

焦耳定律文字與公式

逆向思考法

電熱利用、電熱防止

缺點利用法

電熱危害引出電熱器

第十九章  生活用電

方法

內    容

一、家庭電路

模型法

▲運用家庭電路模型進行研究

分類法

▲表格歸納家庭電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缺點列舉法

保險裝置

二、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分類法

家庭電路電流過大兩個原因

比較法

▲保險絲材料的選擇

三、安全用電

分類法

▲觸電的種類;▲安全用電的原則

第二十章  電與磁

方法

內    容

一、磁現象  磁場

轉換法

顯示磁力、磁場、磁場方向等

模型法

磁感線

分類法

▲磁極分為N、S極;▲磁極間作用

逆向思考法

▲同名磁極間作用與異名磁極間作用

二、電生磁

轉換法

顯示電流磁效應

類比法

通電螺線管磁場與條形磁鐵磁場

三、電磁鐵  電磁繼電器

轉換法

顯示磁性強弱

控制變量法

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匝數關係

比較法

▲鐵芯的作用;▲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匝數關係

模型法

電磁繼電器示意圖

四、電動機

控制變量法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研究

逆向思考法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研究中改變電流方向、對調磁極

五、磁生電

控制變量法

產生感應電流條件;感應電流方向因素的研究

逆向思考法

由電生磁到磁生電;▲感應電流方向的研究中的因素對調

比較法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磁感應的比較

練習題

1、  物理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法」等科學方法。在下列研究實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是( )

a.研究電流的形成原因時,將電流與水流相比較,從分析水流的形成來入手分析電流的形成。

b.研究電流的大小時,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大小來判斷電流的大小。

c.研究多個電阻組成的電路時,求出電路的總電阻,用總電阻產生的效果來代替所有電阻產生的總效果。

d.研究電流與電壓大小關係時,保持電阻大小不變,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值,觀察電流如何隨電壓變化而變化。


2、  在下列研究實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是( )

①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關   ②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礎上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③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數有關    ④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④      d.③和④


3、 使用刻度尺研究聲音響度與振幅關係時,控制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長度相同,以下實驗採用與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光線」

b.將發聲的音叉靠近桌球,桌球被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

c.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讓蠟燭與虛像重合來確定虛像的位置

d.比較紙錐下落快慢時讓紙錐從相同的高度下落,測量落地所用時間


4、以下幾種情況中,屬於「等效替代法」的是(   )

a.在研究磁現象時.用磁感線來描述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

b.在研究電現象時,用電流產生的磁效應來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的電流

c.兩個電阻並聯時,可用並聯的總電阻來代替兩個電阻

d.在研究電流的變化規律時,用水壓和水流來類比電壓和電流


5、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學習研究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研究平靜水面產生的反射現象時,可以將水面看成平面鏡。同理,定滑輪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


6、在物理學習中,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

①在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了「光線」;

②在研究聲音傳播時,引入了「介質」

③在研究熱的傳遞時,引入了「熱量」;

④在研究磁場時,引入了「磁感線」

在上述四種情況中,屬於科學家假想而實際並不存在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7、下面幾個研究實例,其中運用的方法跟運用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效應的大小來研究電流大小這種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b人們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c用擴散現象認識分子的運動


8、通常情況下,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一些看得到的宏觀現象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如圖,在學習分子運動的理論時,我們通過研究墨水在冷、熱水中擴散的快慢可以知道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的關係,這種方法在科學研究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紅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採取「轉換法」的是

a.通過觀察電磁鐵是否吸引大頭針,來判斷電磁鐵有無磁性

b.研究電流時,將電流比做水流;

c.將撬棒抽象為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d.研究物體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係時,保證物體的質量一定


9、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事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之一。得出下列物理規律的過程中,不是運用了這一方法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牛頓第一定律    

c.真空不能傳聲    

d人們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10、電壓這個概念不好理解,物理學專門引入水壓來講述這個概念,便於我們理解,這種方法就是「類比法」。下列實例中研究跟這種方法不同的是(   )

a、用電流產生的效應大小來研究電流的大小 ;

b、用電流大小來比作水流大小;

c、研究電源的使用,引入抽水機;

d、研究多個力作用產生的效果,引入合力


11、學生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如圖3所示的力學實驗現象,進行比較找出相類似的規律,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b.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c.抽水機工作時消耗水能,類似地,電燈發光時消耗電能

d.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12、下面是小宇同學在物理學習中的幾個研究實例:

  (1)在學習汽化現象時,研究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

  (2)根據熔化過程的不同,將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3)比較電流表與電壓表在使用過程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4)在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對磁場進行描述

  上述幾個實例中,採用的主要科學研究方法是「比較法」的為(  )。

  a.(1)、(3)  b.(3)、(4)  c.(2)、(3)  d.(2)、(4)


13、聲音是由發聲體振動產生的,有些發聲體的振動是人眼不易觀察的,如用手敲打桌面時聽到了聲音,但看不到桌面的振動,對於這種問題該採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答:放大法;如;在桌面上放上一些紙屑;利用放大法的還有 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化。.

14、物理學常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量。請你參照下面給出的題例再舉兩個例子 (需說明定義的物理量名稱及其數學表達式,講明是什麼物理量與什麼物理量的比值及這個比值的物理意義)

 例:  速度,是路程與時問的比值;它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1)                                                                  ;

(2)                                                                  。                                                

15、請嘗試把下列研究問題的過程與所運用的方法用筆劃線連接起來

①通過擴散現象認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a: 模型法

②在實驗的基礎上推想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b: 等效替代法

③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c:轉換法

④通過控制質量,研究動能與速度的關係               d: 實驗推理法

⑤曹衝稱象                                                  e:控制變量法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北華教育,你身邊的提分專家!關注初高中文化課輔導十二年!

地址:保定市蓮池區永華南大街613號

電話:0312-5885500    13603244009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學習難點:等效替代法和轉換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等效替代法和轉換法。至少在八年前——我最早的關於物理方法的講座PPT上顯示的時間是2012/5/21,見截圖。我就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販賣我的教學觀念:注重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在外地的講學過程中,也都炫耀我市老師的特點——注重物理方法的教育。值得欣慰的是,我市老師的確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這一點。
  • 6種初中物理研究方法,你了解多少?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突出科學探究內容的同時,要重視研究方法的指導。通過舉例、專業的物理表述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 2019中考物理考試重點之轉換法
    物理考試重點之轉換法 在 中,比較常用的科學方法就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模型法、轉換法等等,也許同學們對於轉換法是不陌生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部分實驗運用到了轉換法。但是何為轉換法?什麼情況下就是轉換法? 相信同學們是一知半解。下面讓我們來結合相關實例,分角度進行探索,以期能更深入認識和感受轉換法的特殊魅力。
  • 物理關於等效替代法測電阻
    (3)本實驗所採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稱為_____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這裡用電阻箱R等效替代了待測電阻Rx.故答案為:等效替代法.【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證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簡單的物理對象、物理過程、物理現象來替代實際的、陌生的、複雜的物理對象、物理過程、物理現象的思想方法.1.
  • 「建議收藏」初中物理階段的研究方法和實例
    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內容: 就是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從而轉化為多個單一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轉換法內容: 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研究方法。
  • 常用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內容
    一、控制變量法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的研究方法。1.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探究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二、轉換法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或者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研究方法。1.物體振動發聲。音叉振動時使懸掛著的小紙球被反覆彈開的視覺效果來轉換其不易覺察到的振動。2.蒸發。
  • 初中物理——控制變量法你會用嗎?
    物理學中對於多變量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其中多個變量,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 初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方法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由於它聯繫實際緊密,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因此學生比較感興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拓寬視野,初步領悟到科學研究方法的真諦。1、觀察法很多學生是懷著深切的期望開始學物理的,他們從日常觀察中積累了許多問題,期待在物理課中找到答案。
  • 【初中物理】初中常見的物理實驗總結
    實驗方法大歸納控制變量法1. 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係。轉換法應用1 .利用桌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2 .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3 . 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4 .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方法等梳理
    格裡克   完成馬德堡半球實驗   帕斯卡   發現液體壓強規律   萊特兄弟   發明飛機   【常用物理研究方法及其內容】   研究方法   內容   實例   控制變量法   就是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
  • 原創:高中物理巧學妙解大全連載——7.摩擦角法!值得收藏!
    第一篇、巧學絕技,秒殺技法全解物理在高中課程中是同學們反應最難的一科,在高考中物理選擇題平均每題解答時間應控制在2分鐘以內,選擇題解答要做到既快又準,除了熟練掌握課本知識以外,還要學會一些常規和非常規的
  • 知識| 初中物理必會的14種解題方法
    1、控制變量法     當某一物理量受到幾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變,改變某一個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係。     如: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係。
  • 物理實驗中蘊藏的方法
    實驗方法主要是按照實驗的目的,利用儀器、設備,人為地控制研究對象,排除幹擾、突出主要因素,突出實驗的現象、過程及其特徵,研究物理規律所採用的方法。七、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是一種最常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客觀物理規律的科學方法。
  • 「名師在線」「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昨天我們介紹了「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許多同學私信本號主,轉換法的定義: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
  • 不懂這六大方法,中學物理再努力也白學!
    在中學物理中用到很多物理研究思想方法,這些常用方法主要如下六種:一、控制變量法:含義:>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為了確定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控制其中某些物理量固定不變,改變其中一個物理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係。
  • 高考物理解題方法:類比·等效
    本題的解析過程就應用了「微元法」、「類比法」和「等效法」。類比法:通過聯想,把異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對象)對比尋常的、熟悉的事物(類比對象),依據兩個對象之間存在的某種類似(相似)的關係,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的性質進而解決問題的方法。
  • 「控制變量法」在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中的應用及其考查
    2 「控制變量法」的概念當事物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每一次只改變其 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從而研究 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它是 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實驗研究中。
  •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在物理實驗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實驗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但有時也會用到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等量代換法、化曲為直法、微小量累積法、理想法等其他特殊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同學們最容易搞混的就是「等量代換」與「轉換法」。下面我們就這兩種方法進行一下辨析。一、等量代換法等量代換也稱為等量代替。等量代換的定義:用一種量(或一種量的一部分)來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種量(或另一種量的一部分)。
  • 物理學習乾貨:10分鐘了解中學物理常用方法
    方法1:控制變量法方法介紹: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方法3:轉換法方法介紹: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不好直接認識它,我們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的見、摸得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
  • 初中物理聲現象基礎知識總結
    聲現象這一單元共有四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特性,聲音的利用,噪聲與控制。第一節是基礎,第二節是考點重點,三、四節是聲現象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可類比於湖面一圈一圈向外蕩漾的水波。介質是指能夠傳播聲音的物體,固體液體氣體均是介質。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速度>液體中的速度>氣體中的速度。影響聲速的因素有兩種,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我們平常說的聲速是指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取340m/s。3.回聲測距:利用聲音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原理估測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