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在線」「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

2020-12-12 跟我一起學物理

「名師在線」

「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

昨天我們介紹了「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許多同學私信本號主,轉換法的定義: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那麼,在我們學習一些十分抽象地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如電流的形成和電壓的作用是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壓是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這裡面也有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是不是也是轉換法?

其實,我們在上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到了一個詞——類比,這種學習抽象物理概念的方法不是轉換法,而是類比法。

下面我們就這兩種方法進行一下辨析。

一、轉換法的實質

根據轉換法的定義可知,這裡的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通過它表現出來的另一種能看到或者摸得著的現象來表現,即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

二、類比法的實質

由於不易理解,我們就拿出一個大家能看見的且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由此可見,它的兩種現象(或者兩個方面)沒有聯繫,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只是現象相似進行對比理解或者記憶方便。如毛主席說: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就是用紙老虎的假嚇人來類比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也是假嚇人的。再如電流的形成和電壓的作用是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壓是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地,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三、簡單對比

轉換法:不能直接觀察得出的,需要換個角度。

例如:煤油吸熱沒有,觀察煤油溫度的變化;磁鐵磁性的強弱,看吸引大頭針的數量。

類比法:就是打個比方,有相似性。

如:水壓和電壓類比;水流和電流類比。

相關焦點

  •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在物理實驗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實驗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但有時也會用到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等量代換法、化曲為直法、微小量累積法、理想法等其他特殊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同學們最容易搞混的就是「等量代換」與「轉換法」。下面我們就這兩種方法進行一下辨析。一、等量代換法等量代換也稱為等量代替。等量代換的定義:用一種量(或一種量的一部分)來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種量(或另一種量的一部分)。
  • 「名師在線」比值定義法
    「名師在線」比值定義法初中物理中,我們認識第一個物理概念就是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一個物理量。三、理解比值定義法應注意幾點①應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條件:一是客觀上需要,二是間接反映特徵屬性的的兩個物理量可測,三是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必須是一個定值。②不能將比值定義法的公式純粹的數學化。比值定義法描述事物簡單明了,在物理學中應用廣泛。
  • 「顏樹文」職場寫作: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種方法,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我們人是天生就不喜歡抽象概念的,如何把你的話寫透,類比法和詮釋法就是非常重要的兩種方法,而是簡單易學。你知道類比有多偉大嗎?這並不是我在說大話,可以說類比為人類從無知到有知架起橋梁都不為過。
  • 【第1069期】你知道「編譯」與「解釋」的區別嗎?
    如果有人問我們「你知道什麼是編譯器麼?」,我們很有可能首先蔑視一下這個人,然後說:「知道啊,不就編譯程式語言的程序嘛!」要是別人再追問一句「那你知道解釋器麼?」,這時候很有可能也會說「知道啊。」,但是很難再帶有蔑視的語氣了。要是再問一句「那麼編譯器和解釋器的區別是什麼啊?」
  • 「小さい子供」和「小さな子供」有什麼區別?
    在過節之前,先考考你「小さい子供」和「小さな子供」有什麼區別?1.兩者詞性不同「小さな」是連體詞,而「小さい」是形容詞。所以「小さな」只能接在名詞的前面,而「小さい」是形容詞,既可以放在名詞的前面也可以用來做謂語,比如〇 私の家は小さい。×  私の家は小さな。2.
  • 如何將Word轉換成PDF?解決PDF問題,用這個在線工具就夠了!
    接下來給你介紹介紹:一、文檔轉換功能1、Word轉PDF(1)進入「在線迅捷PDF轉換器」的網站首頁,選擇「Word轉PDF」的按鈕。(2)將Word文件添加到網頁內,自定義設置轉換文檔格式。(3)可以選擇「繼續添加」按鈕,以便進行批量轉換。所有文檔添加完畢後點擊「開始轉換」,等待轉換完成即可。
  • K12課外輔導,在線「下沉」三國殺
    一個是顯性的角色,以在線雙師大班直播的「主流」在線教育模式,與作業幫、猿輔導PK,劍指三到六級城市市場,搶奪「下沉」生源。在2019年在線大班的「瘋狂之夏」,教培出身的學而思網校,出人意料地與網際網路基因(即,流量基因)的作業幫、猿輔導戰作一團。暑期之戰,大打「九塊九」入口戰,學而思網校、作業幫招生人數突破200萬、猿輔導突破百萬人次,錄得「靚麗」的業績。
  • 一次搞懂「まで」和「までに」的用法與區別
    對於學日語的同學來講「まで」和「までに」的用法,是繞不開的難點,單看講解的時候很明白,用的時候就是一個字,暈。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講兩者的區別。首先,「まで」和「までに」,表示「在~之前做某事」。1、「まで」:表示在之前的某段時間中持續發生的事情,後接持續性動作。一般翻譯為某動作或狀態,沒有中斷一直發生到某個時間為止比如:朝10時「まで」寢ました。一直睡到早上10點。睡覺這個動作一直持續到10點(如下圖)
  • 一鍵輕鬆搞定「Word轉換成PPT」
    其實,在Word中本身就有著這樣一項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將Word中的內容轉換到PPT中。這裡易老師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Word轉PPT」方法! Word轉換成PPT1、首先,我們將樣式級別稍微設置一下下,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不松,滑鼠一次選擇所有大標題,然後,在「開始」-「樣式」設為「標題1」;然後將二級標題同樣方法選中,選擇「標題2」。
  • 「名師在線」《聲現象》方法技巧展示
    1.放大法將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把它形象化、直接地呈現出來,這就是放大法,放大法是我們探究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聲音的產生時,由於物體每秒振動的頻率一般非常大,振動的振幅又非常小,我們的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物體的振動情況,因此我們便採用放大法,
  • 「構思互動在線教室」為武漢疫情下的教育賦能!
    自2019下半年「構思互動在線教室」上市以來,SaaS方案入駐機構用戶數已經接近50家,私有化定製方案已經與創而新合作,為宜昌等學校提供互動在線教室的私有化部署方案(一個學校同時4000人在線同時使用),產品的實用性受到了當地教育局的高度讚揚。
  • ​【日語實用課堂】詞彙辨析:「後悔」和「悔しい」的區別
    日語的「後悔」和「悔しい」都含有懊悔之意,那它們的不同之處你知道嗎?首先,看下面這組例子。
  • 「在線營業」到底改變了什麼?
    企業紛紛通過「雲蹦迪」、「雲賣房」、「雲賣車」這樣的形式應對疫情帶來的業務真空期,而在「直播賣貨」的表象背後,「在線營業」實質上在推動企業從更深的層次加速數位化轉型。在這樣的轉變中,到底什麼發生了變化?
  • 繩結「Knot」和「Hitch」的區別
    Knot 和 Hitch 翻譯過來都是「結」的意思,但二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 日語中的雞蛋,「玉子」和「卵」的區別
    「玉子」と「卵」「玉子」和「卵」都讀作「たまご」。你能正確理解「玉子」和「卵」的區別嗎?卵焼き還是玉子焼き,或者ゆで玉子還是ゆで卵,討論這些的人也有吧。無論哪一方都是平時不經意地使用的字,在什麼狀態的情況時使用「卵」,何時又稱為「玉子」其實是被明確的區分的。因為其中有認為是品牌差異的錯認情況,因此在這裡好好理解區別,正確的掌握使用吧。
  • 喇叭的「擺位八法」
    記得當我們還是小學生時,上書法課啟蒙的第一堂,老師就教我們「永字八法」。這永字剛好有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種筆畫,每個筆畫的寫法又都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技巧。所以,每一個學中國書法的人都從「永字八法」練起。只要這八種筆畫練得象樣,書法的基礎也就打好了。從書法的「永字八法」上,我們可以衍伸到聽音響的喇叭擺位。經過我多年的實戰經驗與觀察,喇叭擺位也有八種擺法可以應付各種不同的環境與搭配情況,我稱之為「擺位八法」。
  • 公考行測「定義判斷」解題思路:「要素濃縮」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定義判斷」和「言語理解」題中的「段落概括」有些類似。兩者同樣是給出一個段落,同樣是要對文字進行概括。不同的是,「段落概括」問法千變萬化,考察點是整段的大意;「定義判斷」問法只有一種,即「下列哪項符合/不符合定義詞」,考察點是對定義詞的理解,因此難度較低。
  • 周楓:要想規模化,在線教育必須解決「互動」
    Part 1 在線教育,如何跨越鴻溝?2020年,因為疫情,「上網課」成了教育行業無法迴避的一個關鍵詞。這是一場教育的革命,網際網路的革命。市場滲透率從10%提高到20%-30%,在線教育正在「跨越鴻溝」,從早期市場採用者跨越到大眾市場。具有20-30%市場滲透率的行業一定是大眾市場的行業,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中、大型公司,都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和挑戰。
  • 表示「場所」的「に」「で」的區別
    日語表示場所的格助詞有「に」與「で」,區別是「に」表示的是人或物以及狀態所處的場所或立場,而「で」則表示動作進行及行為發生的場所。也就是說,「に」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場所,是靜態的,「で」表示的是動作進行的場所,是動態的。 1.1 図書館にはいろいろな分野の本がある。 1.2 彼はよく図書館で勉強する。
  • 「邏輯判斷-最強程度」解題思路:「4層程度」法與「蘋果理論」
    這,就是要強調的「最強程度」題通用解題思路,即「4層程度」法。二、「4層程度」法與通用解題思路「4層程度」法是「最強程度」題的最直觀、簡潔的解題思路,緊密貼合了此類題型對「程度」的考察。問法為「最能增強」時:此類選項和題目無關,或者削弱了原文結論。此類選項可以直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