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樹文」職場寫作: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2020-12-25 顏樹文

每天三分鐘學一個新知識,

這裡是【每日一課】,

你好,我是樹文。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用數字、事實、細節來呈現信息化語言的方法。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種方法,用類比法和詮釋法明確抽象概念。

我們人是天生就不喜歡抽象概念的,如何把你的話寫透,類比法和詮釋法就是非常重要的兩種方法,而是簡單易學。

你知道類比有多偉大嗎?這並不是我在說大話,可以說類比為人類從無知到有知架起橋梁都不為過。

請看下面的案例。

因為「正義」太抽象,於是有「雷神之錘」代表正義消滅邪惡;因為愛情太虛幻,於是有「月桂樹」代表了吳剛的牽掛。從古至今,所有聰明的寫作者都善於使用類比方法表大他們心中的抽象概念。

如果你能在你的專業領域裡寫專業術語的時候,用到通俗的類比,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那麼你的作品在權威性和可讀性上同時兼備了。

我聽過一個腦梗塞的類比:腦梗塞是個專業術語,作者是這樣解釋的:

腦細胞就像稻田裡的秧苗,期初秧苗缺點水沒事,只要能及時恢復灌注,還不至於乾死;要是時間過長,地都龜裂了,再灌注就晚了。

看這句話:

「無論在什麼時候面對客戶,我們都應該展現這樣的中間狀態——放鬆但又不過於鬆懈。」

什麼是放鬆但又不過於鬆懈的狀態呢?你可以用一個類比:

「無論在什麼時候面對客戶,我們都應該機敏但又不過度緊張,處於坐過山車和旋轉木馬的中間狀態。」

再看下面這句:

「赤字給經濟帶來消極影響。」

寫成這樣更棒:

「赤字會在經濟血流中擴散微弱而又具毀滅性的毒素。」

第二個方法是詮釋法,對於文章裡的關鍵詞,通過你自己的理解把它展開來寫就很棒。

看這兩組例子:

「我們需要情商高的候選人。」

寫成這樣更棒:

「我們需要候選人具備與他人達成共贏局面的能力。」

「這是一份更有執行力的方案。」

寫成這樣更棒:

「這份方案能讓新參與項目的每個成員在三個月內,將工作熱情轉化為行動計劃,繼而輸出可以量化的工作成果。」

有一本書叫《風格感覺》書中作者有這樣一句話:

「對於有文化的讀者,讀到清脆的句子、吸引人的隱喻、俏皮的旁白、優雅的轉折,可謂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以上就是打造語言質感的第二個方法,用類比和詮釋來明確抽象概念。

明天我將來和你繼續學習第三個打造語言質感的方法:向前挖原因,展示邏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恭喜你又學會了一個寫作表達的技巧。

我是樹文,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名師在線」「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類比法」與「轉換法」的區別昨天我們介紹了「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許多同學私信本號主,轉換法的定義: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
  • 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
    讀書不是集郵,而是用寶貴的生命做家當,到頭來為了滿足於一份虛榮心和在別人看來只是一組毫不起眼的小數據,實在可悲。痛定思痛之後,我不再追求花哨的讀書方法,而是願意下笨功夫。朱熹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別無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來崖去,自己卻未先要立意見,且虛心,只管看。看來看去,自然曉得。」
  • 「一題一法一析」明確概念巧判斷
    「一題一法一析」明確概念巧判斷題目(2019秋比熱容【解題方法】學習物理時,對物理量的概念一定要理解記憶,這樣在多個相似的物理量應用時才能準確進行區分。本題由「每100g 能量2554kJ」可得每克巧克力提供的能量,結合熱量、內能、熱值、比熱容的意義選擇。
  • 如何突破寫作瓶頸,實現職場躍遷?——《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人們對於非文學性寫作技能的匱乏,以及寫作在現代生活中日趨顯著的重要性,是他創作這本書的契機之一。  在這本書裡,師北宸介紹了他首創的「萬能寫作法」,與市面上大多數寫作類的書教授幾十、幾百個技巧不同的是,「萬能寫作法」只有「觀點-案例-總結」一個核心技巧,並基於這一個核心技巧,構建出寫作方法的體系。無論是職場寫作、故事寫作、媒體文章寫作、新媒體寫作,這個方法都能適用。
  • 寫作練習——井字法
    今天Jack將為各位介紹一種寫作的每日練習,不單單適用於小說,只要持之以恆,可以藉此提升所有文體上的核心寫作能力。且每日耗費時間極短、進步顯著,請各位一定要嘗試看看。這個技巧,如同標題所見, 名稱叫做「井字法」。其實Jack最早聽說這個技巧時,它被稱做「曼陀羅法」,只是一來井字法好記,二來形象,我們就用井字法來稱呼它了。
  • 公考行測「定義判斷」解題思路:「要素濃縮」法
    >所有「定義判斷」題都適用於「要素濃縮」法在「定義判斷」本身的框架內思考問題一道最經典的例題:完全相同的字,完全不同的含義定義判斷題是公考中較為簡單的題型,它的考察點非常明確,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定義判斷」和「言語理解」題中的「段落概括」有些類似。兩者同樣是給出一個段落,同樣是要對文字進行概括。不同的是,「段落概括」問法千變萬化,考察點是整段的大意;「定義判斷」問法只有一種,即「下列哪項符合/不符合定義詞」,考察點是對定義詞的理解,因此難度較低。
  • 「萬用模版」 SCI英文論文寫作法學習班
    瑋瑜主辦 陳甫州教授 主講 2017年10月20日-22日(周五六日)  北京 萬用模版英文論文寫作法將英文論文的結構格式定義為特定的模版,按照「模版」逐步填入論文本體,並藉助網絡上的軟體與英文電腦語句庫相關軟體輔助英文寫作,以期能精確表達論文的研究意念與內涵,使讀者很容易接受其理念與邏輯思維
  • Alighiero Boetti——經濟學出身的藝術家,用其一生詮釋了藝術的概念
    它是「大地藝術、反形式、後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等義大利當代藝術形式的一個統稱。在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活躍於世界,乃至今日。小合抖個膽來用中國話概括,那就是一種類似西方世界所理解的「返樸歸真」的藝術,用簡單現成的材料和傳統方式來表現紛繁複雜,引人深思的世界問題。阿里傑羅·波提(Alighiero Boetti)便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 「邏輯判斷-最強程度」解題思路:「4層程度」法與「蘋果理論」
    >4「列明結論」和「無視誘導」的重要性5 用模板題學習「4層程度」與「蘋果理論」一、「最強程度」題的本質是「程度」「最強程度題」是本公眾號對這種題型的命名。有時候支持/削弱會換成「增強/贊成、反駁/質疑」等詞,題幹的結論會換成「專家的觀點」、「科學家的猜想」等詞,其本質都是相同的。從此類題目唯一的問法可以看出它們都在強調一個概念:最強。
  • Sci論文寫作之「萬用模版」英文論文寫作法學習班
    本講座嘗試定義英文論文的結構格式成為特定的模版,按著「模版」逐步填入論文本體,並借著網絡上的軟體與英文電腦語句庫相關軟體輔助英文寫作,以期能精確的表達作者之研究意念與內涵,使讀者很容易接受其理念與邏輯思維,達到英文寫作與發表的目標。
  • 少用形容詞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490天的第490篇原創文章職場溝通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不僅聽到你說了什麼,還聽懂了你沒說的話。(信息化語言)在描述產品,為產品打廣告的時候,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比如:「這個抽油煙機很好用」,和「這個抽油煙機每80秒給廚房換一次氣」,說服力大不一樣。戴老師總結說,好東西是不怕具體的,拿不出手的東西,人們才會不自覺地傾向於抽象的概念性的描述。
  • 如何提升口語和寫作的「用詞質量」?你需要這本高級英語詞典
    但是今天這位作者卻給我們提供了萬能替換的方法,通過這本詞典進行查找,任何不高級的句子都瞬間「高級」起來了!話不多說,趕快來看看是哪本書吧!對口語和寫作都非常有幫助哦! 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上位化」的技術用語需明確說明
    然而發明人並沒有在說明書中針對此「intangibles」進行解釋,因此被判定違反美國專利法中的專利內容不明確規定 (35 U.S.C. § 112 )。雖然申請人主張、本領域技術人員配合說明書內容能當然理解此處的「intangibles」的意思,但法官並不認同、最終給出此上位化用語缺乏說明書支持的判定。
  • SCI 論文寫作之「萬用模版」英文論文寫作法學習班
    本講座嘗試定義英文論文的結構格式成為特定的模版,按著「模版」逐步填入論文本體,並借著網絡上的軟體與英文電腦語句庫相關軟體輔助英文寫作,以期能精確的表達作者之研究意念與內涵,使讀者很容易接受其理念與邏輯思維,達到英文寫作與發表的目標。
  • 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
  • 顏樹文:成年人的學習動力,來自內需
    這幾年我做的領域都是成人培訓,成年人的學習狀態,和學生時代的學習是完全兩碼事。學生時候的學習,喜歡與否都得學,那麼多科目在那,不學考試不及格。成年人的學習,不喜歡不學,喜歡沒有用也不學,只看能不能最快速轉化成收益。
  • 公文寫作指南:如何成為令人敬重的「筆桿子」
    在職場裡摸打滾爬這麼多年,你是否摸清公文寫作的門道? 如何才能寫出好公文,使你成為領導和同事心中的「筆桿子」? 發一個速成法吧。
  • 顏樹文:如果還有機會,我將不再那麼愚蠢地虛度時光
    (校園風景,顏樹文拍攝)你好,我是樹文。這裡是【每日一課】。今天有機會回到學習上課,重新回到課堂上。雖然這次的身份從學生轉變成老師,然而依舊是熟悉的課堂的感覺。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各種社團,各種社交和電視電影上,並沒有通過學習,發展自己,認識自己,從未開始為未來的人生做考慮。
  • 曝寫作熱血「6點起床認識文化」
    ,為此更一早6點就起床到當地公園走走,「希望自己給自己多點時間認識人、文化。」寫作熱情令人敬佩。五月天石頭籤書座談會。(圖/時報出版)喜歡書寫的石頭透露,「人生第一次書寫都不是自願,學校老師叫你作文題目,但意識到自己為自己寫作文時,是寫情書的時候,想要抒發情感。第三次書寫,是大學時加入五月天,思考除了音樂外好像可寫什麼就開始寫短文。」
  • 【第1069期】你知道「編譯」與「解釋」的區別嗎?
    如果有人問我們「你知道什麼是編譯器麼?」,我們很有可能首先蔑視一下這個人,然後說:「知道啊,不就編譯程式語言的程序嘛!」要是別人再追問一句「那你知道解釋器麼?」,這時候很有可能也會說「知道啊。」,但是很難再帶有蔑視的語氣了。要是再問一句「那麼編譯器和解釋器的區別是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