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佩戴標有職稱的校徽,這種奇葩的想法,就是教育的一個笑話

2020-12-15 拙木侃教育

校徽是一所學校的標誌和象徵,教師佩戴校徽,是各類學校一種通常的做法。教師佩戴校徽,可以提醒教師自己的身份,要求教師用一個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很好地識別老師,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和請教。所以說,校徽對於教師來說,更多地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學校要求教師佩戴校徽是對教師是一種責任的提醒,其意義不但在於讓人們識別出自己是這個學校的一位教師,更在於讓教師隨時記住自己的責任。所以,一所學校要求教師佩戴校徽是一種正常的管理手段,教師自覺地佩戴校徽也是一種義務。

但是如果一個學校的校徽上不僅有學校的名稱,還有教師的姓名和教師的職稱,嚴格地說這並不是一個校徽了,而成了一個工牌。在許多行業,從業人員佩戴工牌是有必要的。比如,在一些生產企業,明確的工牌可以讓相關人員明確佩戴者的身份和職責,這裡標有姓名和職務對於的是權力和責任。再比如,在服務業,佩戴標有姓名和職業的工牌,可以讓被服務者更好地明確在可以接受什麼服務,可以有效地監督服務是不是到位。在這些情況下,佩戴標有姓名和職務的工牌是有必要的。

對於學校而言,無論那任何一個教師或者工作人員,其基本職責都是教育學生。這一職責與其所具有的職稱沒有聯繫,無論你是初級職稱,還是高級職稱,都是要教學,教書育人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讓教師佩戴一個帶有職稱的工牌,還需要隨時提醒一個教師是高級職稱嗎?一個初級職稱的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就比高級職稱的教師初級一些嗎?顯然讓教師佩戴標著其職稱的工牌,沒有任何對教師責任的警示意義上的功能。

同樣,這樣的工牌也沒有管理意義上的功能。工牌從管理的角度上講,都是在學校內部起作用的。作為學校的主政者,還需要通過工牌來知道哪個教師是什麼職稱,他具有什麼樣的職位職責嗎?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當學生看到教師的工牌上教師的職稱不同時,會人為地將教師劃分不同等級,這實際上會對學生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校徽通常也是在樣內佩戴,但校徽對外也是具有識別意義的,如果一位教師在校外也佩戴校徽,可以說這個教師對學校是非常熱愛的。但是如果這個校徽上標著教師的職稱,老師還在校外佩戴的話,那一定會被人認為是神經病人。

能有這樣奇葩創意的管理者,也許其本意是想要加強老師的管理。但是,恕筆者直言,這樣的管理者根本就不適合從事教育管理。這樣的管理者將對人的教育當成了工廠生產產品,將教師當成了服務行業的接待服務人員,這本身就是對教育的褻瀆,對教師和學生的不尊重。可以說要麼就是不懂教育,要麼就是剛愎自用。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一個笑話,讓這樣的人管教育更是天大的笑話。

關注教育事件、分享個人觀點,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閱讀、評論和分享

相關焦點

  • 老師帶校徽沒毛病!上面有姓名和職稱,帶這樣的校徽合適嗎
    【問題探討】一個學校要求老師帶校徽,本來老師帶校徽本沒有什麼不妥。問題就出現在這個校徽上不僅有學校的名稱,還有教師的姓名和教師的職稱。大家覺得老師佩戴帶職稱的校徽合適嗎?【校徽和工牌的區別】校徽是一所學校的標誌和象徵。帶著校徽就代表是學校的工作人員了。佩戴校徽就相當於給佩戴的教師賦予了責任和紀律的約束。讓教師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制度。學生見到佩戴校徽的人就知道他是學校的教師。工牌只是體現了這個人是在這個單位工作的,上面有他的姓名和職務。
  • 校徽還有必要佩戴在師生胸前嗎
    近年來,我們中國大陸的教育有一個較普遍的現象:你走進許多中小學,在其顯著位置,自然會看到高高地懸掛在牆體上的校徽、校歌、校訓等等。許多人往往會說:「這樣顯得學校有品位。」你迎面碰到一個個教師或學生,卻幾乎看不到有人佩戴曾經很盛行的校徽。
  • 西安工業大學舉行2020年新入職教師佩戴校徽及宣誓儀式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白冰 楊笑)9月7日,西安工業大學舉行2020年新入職教師佩戴校徽及宣誓儀式。該校副校長劉卜出席儀式。儀式由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郭軍主持。副校長劉卜、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黃越和2020年度「師德標兵」代表為新入職教師佩戴了校徽。在2020年省級「師德標兵」王鵬教授帶領下,全體新入職教師面向國旗莊嚴宣誓。隨後,王鵬代表全校教師對新入職教師表達了深切的期望和祝福。 劉卜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新入職教師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大家致以節日祝福。
  • 歌唱祖國、佩戴校徽、宣誓告白…與祖國共成長!
    9月9日上午,湖北大學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分別在校本部和通識教育學院隆重舉行,5001名本科新生和2167名碩士、博士新生歌唱祖國,佩戴校徽,莊嚴宣誓,正式開啟在湖大的求學生涯。全體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承訓部隊領導、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全體新生參加典禮。
  • ...發「成長護照」、穿越成長門、佩戴校徽 滿滿都是儀式感
    校長田祥平為學生佩戴校徽 嶽洪玉 攝華龍網9月6日21時24分訊(記者  姚輝省)從津門翹楚到陪都典範,從沙磁文化中心到展翅兩江核心,從公能校訓到容止修身,一以貫之南開精神。滿滿都是儀式感穿越成長門、發「成長護照」 佩戴校徽  一扇門,一個故事;一扇門,一段傳承。據了解,今天下午的開學典禮,共分為兩大部分,在室外,三道特製的方形門,矗立在校園內,引人注目。
  • 教師評職稱本就「千年等一回」,再有奇葩規定就進入「冷宮」了
    現在有不少地方公布了因疫情耽擱的2019年高級職稱評審通過名單,更多的地方都是正在緊張有序進行2020年的職稱評審工作,這裡祝賀所有通過職稱評審的老師們以及期待今年參評的老師們都能順利通過。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對老師們來說是一件關乎到自己身份地位以及工資待遇的大事,沒有對此不重視的,只要符合不同職稱級別的相關要求,老師們都是全力以赴地精心準備,但由於職稱名額指標限制等原因,還是有很多老師無緣晉級。
  • 如果一個老師一輩子都不評職稱,連初級教師也懶得評,會怎麼樣?
    「如果一個老師一輩子都不評職稱,連初級教師也不評,會怎麼樣?」有人問。一個老師,一輩子都不想評職稱,如果連唾手可得的初級教師也懶得評,這種老師我們可以一分為二:第一種,這是教師隊伍中的「奇葩」,人非常懶,什麼都無所謂,這種人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沒有多大的積極性,這種人一般以無所謂的態度過著隨遇而安的從教生涯。
  • 關於在校內佩戴校徽的通知
    全校各單位: 為了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歸屬感、榮譽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加強校園管理,經學校研究決定,全體教職工生在校內應佩戴校徽。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從2007年9月3日(星期一)起,所有教職工生在校園內(包括各校區、臨床學院及其他附屬單位等)必須佩戴校徽,憑校徽出入校門。
  • 鄧州市趙集鎮河南學校新學期為學生免費發放校服並佩戴校徽
    2018年9月1號,鄧州市趙集鎮河南學校(河南陸福學校)為100多名學生免費發放一套校服,並佩戴了學校專屬校徽。河南學校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學校,學生們大多數來自農村,家庭經濟較為困難,像其他學校一樣收費為他們做校服困難較大,但他們和普通學校的孩子一樣渴望穿上整齊的校服。
  • 山西大學舉行新生開學典禮 近萬名新生首次集體佩戴校徽
    大學新生陸續開學,在山西大學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近萬名新生鄭重為自己佩戴上山西大學校徽。這一儀式,讓新生們有了歸宿感和使命感。山西大學2019級新生中包括6123名本科生、2560名碩士生、195名博士生和150名留學生。開學典禮上,校長黃桂田希望學生們能身處偉大時代,成就壯麗人生,在這所底蘊深厚的百年學府,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美的未來。
  • 高校教師會遭遇的7種奇葩職稱晉升方式!
    入行既久,我們會聽聞各個高校奇葩的職稱晉升,即使是正常晉升也玩出許多花樣,更不用說還有時常浮現出來的暗箱式晉升了。 既然如此,讓我們梳理一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的正常方式和實際上的奇葩方式。「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下無疑是幫助你做好心理準備的指南針。
  • 教師職稱,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只是,能不能容我弱弱地問上一句:「我支持你了,你的想法能不能真正實現呢?」 首先、原本地位平等、待遇平等的教師因為職稱被惡意地分成了三六九等。 還奮戰在教學一線的,都是些經驗不足,教齡不長,工資待遇不高的年輕教師,讓他們嚼著生冷饅頭搬著沉重的磚塊,還要這些高級職稱教師在一邊興致盎然地看笑話,他們的心態能夠好嗎?
  • 三項職稱評審條件,最令教師討厭
    來源:教育專車廣大一線教師最感切膚之痛的就是「職稱」!職稱和教師的收入密切相關,為了高一點的收入,自一踏上講壇,職稱就像緊箍咒一直箍著每一位教師。職稱評審的初衷是好的,給教師以地位待遇,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但是職稱評審的條件既多又繁瑣,最讓一線教師煩惱的是一些條件一般教師很難達到,甚至有一些條件成為某些校長拿捏教師的手段。
  • 發揚傳承奮鬥精神 南京農業大學老教授為新教師佩戴校徽
    (趙士海攝)    中國江蘇網9月11日訊(記者 郭蓓 通訊員 楊海峰 許天穎)10日下午,南京農業大學舉行了慶祝第34個教師節盛典。據悉,這也是該校首次舉行慶祝教師節盛典,希望藉助教師節契機,營造尊師重教文化氛圍,引領全校教師弘揚高尚師德、踐行立德樹人,引導廣大學生感念師恩、禮敬教師。黨委書記陳利根,校長周光宏,黨委副書記盛邦躍出席。
  • 大學女學生將校徽當作耳釘配戴 老師稱有損莊嚴
    女生戴校徽耳釘賺回頭率小張最近看到網上愈來愈多的校徽耳釘照片,便決心也趕一回潮流,將冷落在一旁多時的校徽,重新找出來。「自從學校發了校徽以來,其實一直都沒有佩戴的機會。」小張的校徽已經許久不用了,「中學時,戴校徽是因為學校有強制要求,但是,自打進了大學後,校徽的用處就不大了。
  • 關於加強門衛管理,進一步規範佩戴校徽和憑證出入制度的通知
    全校各單位: 為了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歸屬感、榮譽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加強校園管理,迎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根據校長辦公室《關於在校內佩戴校徽的通知》(校辦發〔2007〕17號)精神,我校自9月3日起強化門衛管理,加大了對佩戴校徽出入情況的查驗力度。
  • 評職稱對教師來說有多重要?
    職稱問題是教師的一大痛點,多少教師一提到職稱就是深惡痛絕,不得不說,職稱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不好評,因為有限制,正高級教師,副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那都是有比例的,所以有的時候,在教師隊伍不擴招或者老教師不退休的情況下,幾乎都沒辦法評職稱,那麼你有資歷、有資料、有證書,也得一個蘿蔔一個坑,慢慢來,更有可能,就是輪不到你,或者輪到你,因為同行太多,你評上的機率也很渺茫。所以這個等待期,是非常痛苦的。
  • 重磅教師職稱評審的最新規定,事關全體教師
    一說到評職稱廣大教師肯定有一肚子話要說,一肚子委屈。評職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影響了教育的和諧,影響了同事之間的關係。為了材料弄虛作假,為了評分滋生了腐敗。職稱永遠是卡在廣大老師煙咽喉中的一根刺,迫切希望改變現在評聘條件,使職稱評定更加陽光,公正,公平,也能更加照顧到一些教師。現在教育部出臺新規,把這一條規定視為評職稱的首要條件。
  • 城市教師中級以上職稱,大多數教師已經在考慮放棄
    但是與之相對的城市教師,評個職稱難度一點兒沒有改變,特別是中級以上的職稱申報,至少有一半多的教師都在考慮放棄。究其原因,就是太難了,簡直無法逾越。一、農村教師評審條件一降再降;譬如河南,今年對於農村教師評職稱,又進一步地開放,達到一定的工作年限,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的業績,已經不作要求了。評一個職稱,業績簡化到只需要一個優質課獲獎證書和一個區縣級優秀教師(或優秀班主任)證書,就可以了。
  • 職稱:基層教師之痛,中國教育之殤
    1986年,我國開始實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國家實行教師職稱制度的意願不容置疑,目的是通過區分不同職稱來激勵教師們,讓他們在教學上更有動力。制度本身沒有問題,但由於操作過程中存在的諸多人為因素影響,它的弊病被不斷放大。34年來,職稱被教育界人士,特別是一線教師視為「毒瘤」。作為一名教育記者,十多年來,小編曾接觸過大量一線教師,深知「毒瘤」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