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基層教師之痛,中國教育之殤

2020-09-03 資訊8點半

1986年,我國開始實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國家實行教師職稱制度的意願不容置疑,目的是通過區分不同職稱來激勵教師們,讓他們在教學上更有動力。制度本身沒有問題,但由於操作過程中存在的諸多人為因素影響,它的弊病被不斷放大。34年來,職稱被教育界人士,特別是一線教師視為「毒瘤」。作為一名教育記者,十多年來,小編曾接觸過大量一線教師,深知「毒瘤」之毒。


變了味的職稱評審

職稱本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能力的評定和認可,但是因為職稱直接和教師的利益掛鈎,不同職稱的教師每月收入可能相差千元以上,這也使得教師職稱評定嚴重「變味」。最主要原因還是職稱的名額稀少,通俗地講就是「狼多肉少」,比如一個學校只有一個高級教師職稱的名額,但有好幾個教師都符合評審條件,要從N個教師裡面評出一個,同等條件下怎麼評,就由領導來「評」,具體怎麼評,領導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往往職稱都是「領導」先得,剩下的才輪到一線教師來「搶」。大家都忙著拉關係、搞論文、搞績效,因此一大批的「低能力的高職稱者」誕生。他們的工作重點不在教學上,一心思撲在職稱的評審上,論文、績效等等這些職稱評定的加分項嚴重注水:教齡加分被限制、學校領導加分、班主任加分等使得一線教師的職稱之路更加坎坷。

職稱評定中與領導的「關係」成了能不能評上的一個關鍵因素。在這過程中,參評的老師們都忙著為自己創造條件,哪有心思來一心搞教學?這無疑害了學生。一位和小編熟悉的學校中層領導講:「職稱評審有貓膩,這在教師界是心照不宣的」 。

嚴重挫傷基層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教師職業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份良心工作,教師的業績是無法量化的。在以前,教師間的工資待遇差距不大,僅僅就是工齡方面的一二百,甚至三四百,大家還都能接受,人人都能看到希望。

但現在,由於教師職稱評審無法做到公平、公正,會普遍出現低能力高職稱的情況,結果會直接導致低能者反而會比高能者每月多拿幾百甚至上千元的工資;也會使得一些有能力者因人為原因數年,甚至在退休前都無法獲得該得的職稱。尤其是學校的領導,只帶一兩節不痛不癢的副課,甚至有的不帶課卻早早就過了評審、早早晉級了。如此種種,讓老師們的積極性越來越低。現在的實際情況已經完全相悖於國家設置職稱的初衷,反倒成了挫傷廣大在一線奮戰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的一塊毒瘤!這些情況在全國很普遍,這種情況也必然會嚴重挫傷基礎教師的積極性。

甚至有教師調侃,職稱沒誕生前,有關係的無非就是少幹點。但自從有了職稱,有關係的就多拿了,且多拿的不是一點點!

職稱評審,腐敗的溫床

職稱評審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評審標準不一且由學校自主制定。換句話說,校長的話語權更大了,甚至是一語定乾坤了,如此一來,免不了出現前幾年「蘿蔔提拔」的重演。許多學校的評審過程不夠透明,評審標準一年一變……人為的主觀評審讓腐敗愈演愈烈,在某些地方甚至是明碼標價,公平公正被一次次挑戰,這一切,正是職稱這個&34;造成的!

職稱工資差距過大,已成教師矛盾的導火索

今天學校發了今年的取暖補貼:小一發1240,小高發1820,中高發2100。一看見工資單,辦公室小李就在牢騷:「難道我職稱低就應該比你們高級的受凍嗎?」

教師和教師之間的矛盾、領導和教師之間的矛盾、老教師和青年教師的矛盾,就在這職稱評審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說職稱是教育的「毒瘤」,或許稍微有些嚴重,但是從中產生的教師間不良競爭卻是不可避免的真實存在的。

評審材料繁雜,影響教師正常教學

職稱評審材料繁雜,一線教師忙於工作而沒有那個「閒情逸緻」搞資料,最終落選。職稱評審材料五花八門,課題、培訓、論文、青藍工程、微課、榮譽……真正和教學相關的成績不值一提。長期俯身於教室、奔波於學生和家庭之間的一線教師早已疲於奔命,哪有更多的精力去搜尋這些材料?淡泊名利、低頭苦幹的老師此刻不由感嘆:教書誤人、教書誤人啊!都是職稱這個「毒瘤」惹的禍!

一個40年教齡的老教師的職稱還沒有自己以前教的幾個學生的職稱高!這是小編採訪中遇到的真實案例。是老師不努力,還是教育的悲哀?

嗚呼,職稱評審猛於虎,職稱評審誤教育!「職稱是教師的迷魂湯、校長的緊箍咒、領導手中的尚方寶劍」 您怎麼看這句話?你認為是否有必要取消教師職稱呢?

歡迎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教師職稱評聘之殤
    呼聲很高的教師職稱改革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職稱評聘也是廣大一線教師的痛處,「僧多肉少」的形勢是當下亟待解決的。每年職稱分配給學校的名額少,體育學科在學校「地位」低,一般有幾個名額也是優先分給語數外等「主科」。對於每一位老師而言這個話題是他們不願意提又不得不提的!今天我們就吐槽下體育教師職稱評聘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筆者是一名普通的基層體育教師,從事體育教學有十多年了。
  • 職稱,是廣大基層教師心中一生難以消除的痛
    師者,授業之解惑也;春蠶致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可以說,從古到今,教師的地位應該算是相當高的,這從對教師幾多讚頌語句可以看出,從家家戶戶的供神牌位的「天地君親師位」幾個燙金大字可以看出。
  • 智齒之痛 教育之殤
    教育就像智齒,不管你準沒準備好,也不管你要還是不要,就這麼一點一點的冒出來,緩緩地,滲入你的血液,深入你的骨髓。
  • 直面教師「晉升之痛」,高校職稱評審如何「破」與「立」?
    央視新聞10月29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特別是有關教師評價的相關改革,這在社會和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晉升之痛」。近幾年,上百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改革的探索,試圖改變這一局面,那麼效果和現狀如何?困擾高校和教師的問題又有哪些?
  • 湖南鄉村教育振興的一個重要環節來了--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
    湖南鄉村老師評職稱的更多機會來了!因為湖南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對於留住優秀人才在鄉村還是有不少裨益的。當然對於年輕人來說住宿、交通是個不小的問題。畢竟這些職稱得獲得需要工作時限到達一定得程度才能獲得。那麼就來看看這相關的內容把近日相關部門發布了《關於建立湖南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 湖南將實施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 資深鄉村教師可直接評聘為基層高級教師
    根據《通知》,我省將建立相對獨立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包括基層中小學崗位鄉村教師職稱制度和資深鄉村教師職稱制度。設置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中級職稱。符合申報條件的資深鄉村教師都享有「直接評聘為基層高級教師」的權利。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4 職稱,教師心中永遠的羨慕和痛!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 「海之王」說:我是高中一線教師,比累死了的教師命好些,還活著,但馬上五十歲了,仍舊是一級職稱,已經是19年的一級了!
  • 幼兒園「小學化」教育之殤
    教育之殤幼兒園「小學化」,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的教育向小學教育靠攏,幼兒園的課程、教學方式、管理、評價標準都更像小學,幼兒園教育開始變成小學教育了,迫使幼兒的學習壓力變大,這一現象就被稱為「幼兒園小學化」。
  • 教師職稱評審之痛:條件苛刻,名額有限!能不能直接晉升職稱?
    對於很多在一線的老師,提及職稱評審,絕對是大多數老師心中的痛點!還沒評上的老師看著前方渺茫的希望感到傷痛,已經評上的老師回憶起那段曲折的過程同樣唏噓不已。這樣的評審機制本意是為了優化教師隊伍,對於優秀的教師通過職稱的方式進行肯定,從而激勵教師更加投入教學當中去。但是隨著制度的不斷嚴密,也越來越僵硬固化!
  • 一朵生機勃勃的花蕾突遭辣手是教育之殤教師之恥
    文章還提到,寧寧早上是拿著小花做禮物送給老師過教師節!寧寧才十歲啊!寧寧才十歲的女孩子啊!寧寧是個雙胞胎的姐姐。哎呀,從昨晚到現在,一直壓在我胸口,多次感覺呼吸不暢啊!在微信群裡,我吼了一會,但,也不是很妥當啊!我主張有懲戒教育。當我一直反對打罵學生!這次惡性事件的發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 職稱改革有新動向?山東2019年新規出臺,基層教師待遇「猛漲」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山東省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制度的通知》,為基層中小學教師設立了「專屬」高級職稱,這份文件的目的很明朗就是要解決基層中小學「引不來、留不住」的問題,要知道對於農村教師而言想評上高級職稱基本連想都不敢想,現在評職稱要求縣級以上榮譽證書,農村教師根本得不到
  • 山東2019教師職稱新規定,為基層中小學教師設立「專屬高級職稱」
    據7月30日大眾日報報導,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山東省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基層中小學教師設立了「專屬」的高級職稱。按《通知》精神,所謂「基層中小學」就是指山東省鄉鎮及以下公辦中小學(含公辦幼兒園);所謂「基層中小學教師」一般是指在基層中小學從事教學工作、在職在崗領取鄉鎮人員工作補貼的一線教師。
  • 教師評職稱,這麼難、這麼痛?!
    ——說的就是教師職稱評定!不久前,網友總結了教師「十大痛」,其中「職稱評定」高居榜首。 職稱評定本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讓教師感到幸福和快樂,為什麼如今讓不少教師感到糾結和無奈?職稱評定到底有多難?有多痛?一起來聽聽老師們說的關於職稱評定的那些事兒吧!
  • 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利弊之說
    教師職稱評審多年來猶如婆媳關係一樣難以融合,各說各有理,難分伯仲。領導說不評職稱何以衡量管束教師,教師說這是制約我們自然發展和成長的一個頑疾趕緊廢除。職稱評審確實讓教育工作者頭疼不已。但大家都明白要完全廢除是不可能的,這7樣做既不可能達到讓教師安心從教,更不會有什麼積極的現實意義。原因有以下幾點:1、職稱評審制度是約束教師的砝碼。
  • 正處於評職稱的老師們,同感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之切膚之痛
    試想,如果每名教師都能正常晉級,正常漲工資,地方財政要多支出多少錢,地方政府要少多少吃喝費,少多少小金庫啊!他們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為了自己的點私房錢,置廣大教師的利益於不顧,置子孫後代的命運於不顧,真是可悲啊!
  • 蠹肺之殤
    蠹(dù)肺之殤小組成員:郭紀旭、黃群、趙清娟指導教師:趙文婧、劉登宇單位:廣西醫科大學
  • 湖南出臺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實施意見
    近日,湖南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印發<關於建立湖南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公布我省首次實施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有關事項。
  • 讓教師晉升職稱不再難,這地職稱改革好,老師:應全國推廣
    教師職稱對於很多老師來說,就是心中的「痛」,因為它與工資的關係太緊密了,每隔一級收入相差很大,以至於很多教師都希望國家能取消教師職稱,或至少降低一下職稱工資的比例。但事與願違,教育部對此類建議至今沒有回應。考慮到教師職稱評定製度是一種激勵制度,在沒有好的激勵機制出來的情況下,估計想要想取消是不可能的了。
  • 基層中小學教師也能評高級職稱!甘肅的這份文件都說清楚了
    、客觀、公正評價全省基層中小學教師品德、能力、業績貢獻,讓紮根基層的人才發展有空間,晉升有通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引導激勵廣大基層中小學教師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奮鬥,根據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全省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分組單獨評審的指導意見》(甘人社廳發〔2018〕28號)等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條件標準。
  • 《甘肅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試行)》公布,這些...
    ,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全省基層中小學教師品德、能力、業績貢獻,讓紮根基層的人才發展有空間,晉升有通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引導激勵廣大基層中小學教師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奮鬥,根據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全省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分組單獨評審的指導意見》(甘人社廳發〔2018〕28號)等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條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