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
超前教育
教育之殤
幼兒園「小學化」,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的教育向小學教育靠攏,幼兒園的課程、教學方式、管理、評價標準都更像小學,幼兒園教育開始變成小學教育了,迫使幼兒的學習壓力變大,這一現象就被稱為「幼兒園小學化」。
這一現象只注重知識的灌輸,並沒有關注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直接向幼兒傳授在小學階段才應該接受到的教科書式的知識,忽視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忽視了語言能力、身體各部分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智力全面開發。幼兒園小學化也就是人們「拔苗助長」的產物,這是一種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些幼兒園開展奧數、珠心算、英語、寫字等學習任務,這與小學無異,還會布置家庭作業,組織期中期末考試,讓一個幼兒就掌握孩子在小學階段才會掌握的知識,很多幼兒園已經開始涉及,這就是所謂的幼兒園小學化。社會、學校、家長在這其中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國目前的社會競爭壓力空前,孩子的教育超前,不能輸給把別人家孩子已經成為全民共識,幼兒園的小學化也是隨之產生的,這並不足為奇。
2018年7月5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開展專項治理。
早幾年前有篇文章《牛蛙之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上海一位68歲退休教授,用一篇字詞犀利的文章炮轟了「幼升小的牛蛙戰爭」,字字揪心,血淋淋的事實。老教授在文章中闡述,為了讓外孫在6歲時能上一所好的小學,一家人提前3年就開始「牛蛙之路」,讓外孫在3歲時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各種培訓,最後因為壓力過大,外孫患上抽動症。最終,這個家庭不得不走上另一條道路——移民。
文中寫有次,小外孫拉著外公:「外公,我什麼時候才能玩啊?」
外公說:「等你長到像外公這麼大的時候。」
他天真的想像力似乎有了盼頭。
看到這裡真的很難受,愛玩、調皮、可愛這才是孩子啊,為什麼玩耍對他們來說都變成了奢侈的東西。
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
1. 違背了幼兒的天性,對幼兒進行教科書式的教育,會使幼兒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失去學習自主性。
2. 抹殺幼兒的創造性,太早的對幼兒進行刻板的教育,對幼兒來說是非常艱深的教育,會磨滅他們的創造性,想像力。
3. 太早的理性教育,會讓幼兒感受到無形的精神壓力,失去本有的童真快樂,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
4. 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長時間把幼兒封閉在教室裡,限制他們身體活動,其身體缺乏運動,心肺功能缺少應有的鍛鍊,身體健康發育受到傷害。
5. 影響教師發展。幼兒園「小學化」使幼兒教師習慣用簡單管理和灌輸式教育,缺乏對幼兒教育規律的探究和保教業務的專研,影響教師專業化的成長。
6.誤導家庭教育。幼兒園的「小學化」會讓家長誤認為幼兒教育就是跟小學一樣,就應該提早抓起,全家一起緊張起來。
人生是一場漫漫的旅途,教育也是需要慢慢的澆灌,著急的給孩子一大籃子魚真的不好,應該耐心的教會他捕魚的方法。
春天的花,秋天的果,這是萬物生長的規律,也是教育的規律。
「小學化」的幼兒教育,不可有。爸爸媽媽們,放手讓孩子慢慢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