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家長做好這些,孩子的作業不再難做

2020-09-11 剛哥說教育

一年級是家長和孩子非常難過的一個「坎兒」! 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過了這個坎,孩子的作業就不用家長操心了,過不了這個坎,可能就會變成歷史遺留問題,可能會伴隨孩子學習生涯中,想改那就太困難了。


父慈母笑多恩愛


孩子作業做不好,主要問題有兩個。

1.專注力不夠,易受外界環境影響。

筆者的孩子做題的時候,一會扣痒痒,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有時候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做者無意,看者揪心。

2.無時間觀念,注意力還不穩定持久

10分鐘是一道題,20分鐘也是一道題,30分鐘還是一道題,主要是孩子觀念不強,拖拉磨蹭,任憑家長喊破喉嚨,怎麼催促,都不能提速,不過我們大人有時候也很磨蹭,更何況小朋友了。

來讓我們看了這篇文章,一定會讓你輔導作業的時候父慈母笑,雞不飛狗不跳。

家長的要求

關掉手機,收起脾氣,蹲下身子,拿起書本


說是最好的交流


第一、說

說,交流的開始

1.說今天學了什麼

說出今天學了什麼,說的過程相當於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進行複習,加深以印象,為做作業做好準備。

2.驗證今天聽到了什麼

如果一個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他一定會說出今天上課學了些什麼,那些是重點,那些是不懂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孩子說的查缺補漏,也要警告孩子白天一定要好好的上課認真聽講。

3.練習表達能力

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到了二年級寫話很困難,其實就是因為1年級的時候口頭表達少了,孩子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表達,如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著手,讓他說,以後寫話會很輕鬆。

說就是表達,也是孩子與你交流第一方式,你可以從他的說中獲得很多的信息,學校發生的事情,也可以養成孩子將學校事情給你說的習慣。


乾淨舒心

第二、淨

乾淨,整潔,心無物。

1.桌子淨

書寫的桌子一定要乾淨整潔,做什麼作業只有什麼作業,一隻鉛筆,一支橡皮。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要放。防止分心。

2.身淨

回家喝水,不建議吃東西,吃了影響晚餐,影響學習效率,上廁所,10分鐘搞定,然後開始學習,這時候一定要把好關,不準有喝水和上廁所的要求,拉肚子另算。

3.環境淨

沒有抖音的聲音,沒有電視的聲音,儘量也不要發出談話的聲音,做飯的聲音也要少一點。給孩子一個不受外界幹擾的環境,靜心才能精心做作業。

心無旁騖,才能專心做事情,一年級的孩子,對環境非常敏感,所以,我們一定要創造安靜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學習。

第三、做

萬事俱備,開始寫作業了,家長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玩手機,拿本書,哪怕是一本日曆都行,讓孩子知道你在看書,他也就會安心的做作業。

1.看坐姿

坐姿:頭正、身直、肩平、臂bai開、兩足安。

近視居高不下,脊椎問題很多,都是因為坐姿的問題,而且書寫不規範也是因為坐姿的問題。

2.看書寫。

寫字: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本子一尺遠。

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醒孩子,先看教師的書寫視頻,或者觀察教師的模板,看是從哪裡下筆,而不是亂寫一氣,一定先觀察,再書寫,可以和孩子一起觀察,只要找到方法,書寫不會差。

3.檢查

一起檢查對錯,讓孩子養成做完作業檢查有無對錯的習慣,檢查是否做完的習慣。如果有錯,一定,讓孩子說出錯在哪裡,怎麼改正。

第四、反思總結。

用10分鐘的時間來總結今天的學習情況,找出不足,明天改進,學習只有不停的修復才能做的更好。


一起運動

第五、運動

健康最重要,運動不能少,怎麼陪,不專業。跟著體育教師作業走。跳繩,跑步,陪孩子踢足球,打籃球都可以,運動上半小時,出出汗水,讓孩子更健康快樂自信。



第六、閱讀

初上一年級,開始還是要家長陪著讀,等學會了拼音,在旁邊聽他大聲讀,聽出問題及時糾錯,養成讀書的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

一年級是孩子們建立良好習慣的黃金期和關鍵期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千萬不要偷懶。陪伴不是監督,而是幫助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要去引領而不是監控孩子,做孩子好習慣的「領跑者」,才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穫一種命運。

我是剛哥,用事實說話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家長該如何正確輔導孩子做作業?
    本人常年從事一線教育,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的過程,任何一個小知識點,甚至常識性語言內容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難點,因此一年級的孩子是最需要家長輔導作業的,但是很多家長卻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發育程度,不知道該怎樣輔導孩子作業才能幫孩子更好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掌握所學知識。
  • 小學一年級孩子專注力弱,家長做好這3點,專注力提升不再難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甚至包括成人都會有專注力不足的現象,但小學一年級的新生表現得更為普遍,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的家長期望值不同:幼兒園的教育主要以保育為主,孩子只要在幼兒園安全、開心,能夠吃好睡好就行,家長雖然會有較高的期望值,但大多會給孩子在外面報班,並不會對幼兒園給孩子教授多少知識過於關注
  • 小學一年級孩子專注力弱,家長做好這3點,專注力提升不再難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甚至包括成人都會有專注力不足的現象,但小學一年級的新生表現得更為普遍,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的家長期望值不同:幼兒園的教育主要以保育為主,孩子只要在幼兒園安全、開心,能夠吃好睡好就行,家長雖然會有較高的期望值
  • 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家長:我太難了
    不是因為知識的原因,也不是方法的原因,而是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愛,孩子對自己太熟悉了,因此,他會撒嬌,他會偷懶,他會耍賴……比如說平時自己的孩子做作業做著做著,他要喝水,他要吃零食,或者乾脆去上廁所好一會兒。最讓人無奈的是他乾脆不寫了,開始「罷工」,「我不寫了,我不背了」,讓人哭笑不得,又無奈。
  • 做好這些方面,家庭教育不再難
    一說到教育孩子,大部分家長就要頭疼了。孩子就是不聽我的話,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孩子磨磨蹭蹭,什麼事都得催著去做;孩子什麼事都要我去操心,每天工作這麼累,哪有時間啊;孩子說我在他身邊有壓力,這如何是好……確實,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已然成為父母關心的頭等大事,但是孩子不配合,這就導致了家庭教育難以開展。其實做好下面這幾個方面,教育孩子也沒有那麼難。
  • 「高大上」作業難壞小學生家長:一年級要求改編劇本
    「高大上」作業難壞小學生家長:一年級要求改編劇本 2014-09-12 13:45:47  爸爸,這些作業要完成喲!   開學讀書報告單建議彩色列印、旅遊日記配照片A4紙列印、提交學做一道清爽涼菜的電子照片……您能想像這竟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暑假作業嗎?
  • 家長福利,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家長輕鬆輔導一年級孩子作業!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沒有比輔導孩子作業更讓人抓狂的事情了。剛剛講完的方法就不會了,說的字就不會讀了,真是分分鐘想把孩子打一頓。那真是不輔導作業母慈兒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不少人都是在心裡默念:「親生的,親生的......」這樣才勉強壓住火。
  •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
    現在的社會給家長增加了一項任務--陪孩子做作業。在不知不覺中,家長被與孩子的作業綁在了一起,這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既然出現和存在即說明它合理,我們作為家長既然無法避免,那麼就欣然接受,並且要做好。然而,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陪孩子做作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對孩子有利的。下面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看法,僅供參考。
  • 孩子一年級,因為看不懂題目,每天作業都是家長輔導,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都認為,一年級作為小學升入幼兒園的重要銜接階段,是一個特別難熬的時期,一是孩子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二是孩子積累的詞彙不夠多,難以支撐學習,所以家長需要很辛苦地輔導。但這一階段,你的孩子會經歷,其他家庭也會經歷,父母不必太著急。
  • 一年級讀紅樓夢? 個性寒假作業累壞孩子愁壞家長
    「個性」寒假作業累壞了孩子寒假已經開啟,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寒假作業早已不是做試題、寫日記、抄課文這「老三樣」了,「個性」十足的寒假作業異彩紛呈,例如尋找陌生植物、拍攝廟會照片、學唱春晚歌曲、統計春節家庭開銷、繪製美食地圖等等。
  • 奇葩作業讓家長「抓狂」:一年級孩子寫12頁科學報告
    網絡配圖港媒稱,杭州一家小學要求一年級學生寫一份關於落葉的12頁科學報告,這樣的家庭作業讓家長感到憤怒。一位爸爸說:「周長這個概念,一年級的孩子哪裡知道,這明擺著就是家長作業嘛。樹葉都發黃落掉了,這是不可逆的,到哪裡去找新鮮的葉子呢?」報導稱,學校還要求孩子將觀察結果寫成12頁的手寫報告。中國孩子一般6歲開始上小學。這位工科出身的爸爸說,他花了兩天時間才把作業完成。
  • 一年級的招生即將開始,家長怎樣做好孩子入學前的輔導呢?
    受疫情影響幼兒園這個學期到底還能不能開學仍未有確定,但是小學一年級的招生應該很快就會啟動,對於家裡有9月份就要上小學的孩子的家長朋友們來說,應該在孩子上小學前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在上小學時能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
  • 一年級的家長我們可以這樣做,讓孩子變得優秀
    開學已經有一周了,各位一年級的家長是不是即焦慮又新奇,既痛苦又恭喜啊,樓主小孩馬上就要進入一年級了啊。輔導作業的噩夢才剛開始,作為一個教師給你提醒幾點。做好這些,孩子肯定會越來越優秀 第一、原則問題不將就 一切問題都應該為學習讓路,不應該讓學習去將就其他事情,因為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讓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事情。
  • 幼小銜接完全靠家長,您這樣做一年級老師會感激不盡
    受西方開放式教育的影響,我國幼兒教育向「還孩子快樂童年」「在玩中開發智力培養習慣」等方向發展。體現在教學中就是只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知道規則秩序、學會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不能提前教育孩子認字、書寫、算術。可是,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讀了三年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完全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 孩子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需要做什麼準備?
    臨近開學季,很多家長開始為孩子開學做準備了。有的孩子要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家長就比較操心。問孩子要上一年級了,家長應該做什麼準備?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說,是進入一個新階段。5、家長給孩子做好後勤工作讓孩子吃好飯,睡好覺。晚上不要玩得太累,不要睡得太晚。
  • 教會一年級孩子這些,勝過給孩子百萬錢財
    家長朋友們在孩子上一年級時,教會孩子這些,勝過給孩子百萬家財,會讓孩子受益終生。現在和家長朋友們一起探討一年級孩子需要注意和養成的習慣有哪些。孩子從幼兒園淘氣愛玩,或者說散漫無節奏的階段,突然進入正式學堂開始有秩序的上下學,肯定會經歷一個過渡期。
  • 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關鍵不在於做對題,而在於寫好字
    世上最難做的職業是家長,家長最難做的事是陪娃寫作業。最近,網上爆料,又有一名爸爸陪娃陪出了新花樣——輔導孩子做作業時,把自己雙手用繩子綁在身後……為什麼要綁?因為,孩子做題,你反覆給他講,他還是一遍遍地錯,心裡那個火氣自然上升,忍不住就想掄巴掌。
  • 小學一年級不是洪水猛獸,只要家長做好這幾步,大人孩子順利通關
    很多家長一提起即將要上小學的孩子就覺得發憷,究其原因就是所謂的小學一年級現象。 所謂一年級現象,就是說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會產生各種的水土不服,以至於孩子不高興,一家人雞飛狗跳。所以很多家長一提起一年級,頭皮都覺得發麻,視它為洪水猛獸。我自己也有過相似的親身經歷,在我女兒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的確也有過一段「昏天暗地」的日子。孩子剛一開學,完全和幼兒園裡不一樣。
  • 孩子要上小學一年級,家長要做哪些準備?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興趣!
    小學的上學時間一般是早上8點前到校,下午3點左右放學,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早上還可能兼顧送孩子上學,但放學不一定能來得及去接他。所以家長一定要提前做好安排,要麼家長自己接送,要麼就要找好可靠的課後管理機構,或者是請老人幫忙,一定要確保每天都有人準時接送孩子。其次,一年級的時候一定要盡心輔導孩子學習。
  • 打卡作業太多,一年級孩子家長投訴到教育局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最近看到杭州某小學一年級家長投訴到了教育局,說老師要求一天4個視頻打卡,批改作業,教孩子做廣播操。想想就心好累。這個家長是這麼說的:「我只想問問各位領導,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每天必須拍4個視頻?每天要幫老師批改作業?每天要教孩子做廣播操?當我上晚班不能回家拍視頻的時候,我孩子今天就沒法做作業。一個班46個孩子,每個孩子4個視頻,每晚184個視頻,請問老師您看得過來嗎?如果您不看,又憑什麼叫家長又拍又傳地來回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