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是家長和孩子非常難過的一個「坎兒」! 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過了這個坎,孩子的作業就不用家長操心了,過不了這個坎,可能就會變成歷史遺留問題,可能會伴隨孩子學習生涯中,想改那就太困難了。
父慈母笑多恩愛
孩子作業做不好,主要問題有兩個。
1.專注力不夠,易受外界環境影響。
筆者的孩子做題的時候,一會扣痒痒,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有時候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做者無意,看者揪心。
2.無時間觀念,注意力還不穩定持久
10分鐘是一道題,20分鐘也是一道題,30分鐘還是一道題,主要是孩子觀念不強,拖拉磨蹭,任憑家長喊破喉嚨,怎麼催促,都不能提速,不過我們大人有時候也很磨蹭,更何況小朋友了。
來讓我們看了這篇文章,一定會讓你輔導作業的時候父慈母笑,雞不飛狗不跳。
家長的要求
關掉手機,收起脾氣,蹲下身子,拿起書本
說是最好的交流
第一、說
說,交流的開始
說出今天學了什麼,說的過程相當於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進行複習,加深以印象,為做作業做好準備。
如果一個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他一定會說出今天上課學了些什麼,那些是重點,那些是不懂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孩子說的查缺補漏,也要警告孩子白天一定要好好的上課認真聽講。
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到了二年級寫話很困難,其實就是因為1年級的時候口頭表達少了,孩子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表達,如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著手,讓他說,以後寫話會很輕鬆。
說就是表達,也是孩子與你交流第一方式,你可以從他的說中獲得很多的信息,學校發生的事情,也可以養成孩子將學校事情給你說的習慣。
乾淨舒心
第二、淨
乾淨,整潔,心無物。
書寫的桌子一定要乾淨整潔,做什麼作業只有什麼作業,一隻鉛筆,一支橡皮。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要放。防止分心。
回家喝水,不建議吃東西,吃了影響晚餐,影響學習效率,上廁所,10分鐘搞定,然後開始學習,這時候一定要把好關,不準有喝水和上廁所的要求,拉肚子另算。
沒有抖音的聲音,沒有電視的聲音,儘量也不要發出談話的聲音,做飯的聲音也要少一點。給孩子一個不受外界幹擾的環境,靜心才能精心做作業。
心無旁騖,才能專心做事情,一年級的孩子,對環境非常敏感,所以,我們一定要創造安靜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學習。
第三、做
萬事俱備,開始寫作業了,家長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玩手機,拿本書,哪怕是一本日曆都行,讓孩子知道你在看書,他也就會安心的做作業。
坐姿:頭正、身直、肩平、臂bai開、兩足安。
近視居高不下,脊椎問題很多,都是因為坐姿的問題,而且書寫不規範也是因為坐姿的問題。
寫字: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本子一尺遠。
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醒孩子,先看教師的書寫視頻,或者觀察教師的模板,看是從哪裡下筆,而不是亂寫一氣,一定先觀察,再書寫,可以和孩子一起觀察,只要找到方法,書寫不會差。
一起檢查對錯,讓孩子養成做完作業檢查有無對錯的習慣,檢查是否做完的習慣。如果有錯,一定,讓孩子說出錯在哪裡,怎麼改正。
第四、反思總結。
用10分鐘的時間來總結今天的學習情況,找出不足,明天改進,學習只有不停的修復才能做的更好。
一起運動
第五、運動
健康最重要,運動不能少,怎麼陪,不專業。跟著體育教師作業走。跳繩,跑步,陪孩子踢足球,打籃球都可以,運動上半小時,出出汗水,讓孩子更健康快樂自信。
第六、閱讀
初上一年級,開始還是要家長陪著讀,等學會了拼音,在旁邊聽他大聲讀,聽出問題及時糾錯,養成讀書的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
一年級是孩子們建立良好習慣的黃金期和關鍵期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千萬不要偷懶。陪伴不是監督,而是幫助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要去引領而不是監控孩子,做孩子好習慣的「領跑者」,才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穫一種命運。
我是剛哥,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