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家長:我太難了

2020-12-13 藍老師看教育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了。

作為老師的我對於輔導孩子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對我來說是教不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不是因為知識的原因,也不是方法的原因,而是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愛,孩子對自己太熟悉了,因此,他會撒嬌,他會偷懶,他會耍賴……

比如說平時自己的孩子做作業做著做著,他要喝水,他要吃零食,或者乾脆去上廁所好一會兒。最讓人無奈的是他乾脆不寫了,開始「罷工」,「我不寫了,我不背了」,讓人哭笑不得,又無奈。

學校的老師輔導孩子為什麼不會出現上述現象呢?首先是學生和老師之間存在陌生感,孩子不會對老師撒嬌。其次,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在未進學校校門之前,都會灌輸一種學不好,或者不聽話,老師會批評,孩子對老師從內心世界對老師有一種敬畏感。最後,孩子生活在集體活動中,他們也愛面子,他會注意周圍同學、老師的眼光,會時刻注意周圍人的感受,他們也想展現好的方面,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

一年級孩子坐姿和寫字姿勢糾正難。

一年級的孩子坐不住,給調整好坐姿,沒到5分鐘,就開始各種亂象,要麼歪著頭,要麼胳膊不放在書桌上,要麼弓著背。在輔導孩子時,我也就成了喋喋不休的「叨叨嘴」,孩子對我的多次提醒非常反感,反應出焦躁不安的神情。

握筆姿勢更加難糾正,寫一個字母,哎是對的,寫下一個又開始成老樣子,寫正確還好,如果寫錯用一下橡皮,握筆姿勢又不對了。一次作業下來,我重複「握筆姿勢」不下50次。

一年級孩子比較急躁

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從幼兒園出來時間不長,從沒有任何學習任務到一下子有了作業,有了任務,他們不樂意接受這種繁重的學習生活。因此,他們表現出的是對學習的抗拒,對作業的反感,表現就是一看到作業就急躁就煩躁,一旦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比較難寫的字就和父母鬧。

嬌慣,讓孩子更加懶惰。

嬌慣孩子,「一切為了孩子」成了我們多數中國父母的「通病」,誰說自己對孩子百分之百不慣著,我想在世界上都找不到一個這樣的父母,只是慣的程度不同罷了。因為嬌慣,自己的衣服自己不整理,甚至自己不動手穿,自己不吃飯,典型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年級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鉛筆,找不到書本,這都是因為自己每天根本不整理自己的書包,是父母包辦代替的結果。其實,輔導完作業之後,我也常常這樣做。

父母如何更好地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

一、讀一讀教材

無論父母的學歷有多高,知識儲備有多豐富,在輔導孩子之前一定要讀一讀教材,學一學,否則,你有可能講錯,在孩子面前失去權威,讓孩子對你的教法存在質疑。為什麼?因為教材在變,就拿一年級語文拼音的聲調來說,以前教材和現在的教材就略有改變,以前一個詞語是四聲,現在讀輕聲。要麼因為方言的原因,你自己就根本搞不準音調。

重要的不是教材的改變,而是孩子接受的程度。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生字組詞訓練,用日字組詞,可以組成「日子 、春日、 往日、 日月 、明日、 日本、 日光、 日用 、冬日 、白日、落日、 日夜、 多日 、生日」你要考慮那個孩子會寫,那個字最近學了,選擇的地告訴孩子,而不是組一個比較生僻的詞語。

二、不要貪多,循序漸進。

輔導一年級的學生切忌不要貪多,不是越多越好,尤其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要講究按規律辦事,做到不急不躁。如語文中有兩類生字,一類生字要求會寫,會認。二類生字要求只會認,不要求會寫。認和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會認的這些字,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後都會學到。有些老師、家長急於求成犯了「拔苗助長」的錯誤。對二類生字,也就是會認的生字,要求讓孩子寫,沒有教孩子筆順,孩子只能「照貓畫虎」寫字成了「畫字」,筆順錯誤,甚至字本身就錯誤了。另外,這樣學無疑加重了孩子的負擔,是變相的加壓而不是「減負」。

三、不嬌慣,輔導不等同包辦。

愛孩子但不慣著孩子,「要給個好心,但不要給個好臉」。在輔導孩子時絕對不能出現無原則的教育,如:「我不會寫,爸爸你幫我寫,你幫我算」。要教給孩子方法,絕不直接告訴答案,做作業不是完任務,父母只負責教會方法,具體的思考過程留給孩子,要讓孩子動腦而不是父母思考。

書包一定讓孩子自己整理,整理書包的過程就是思考明天學習的過程,明天有體育嗎?拿跳繩不,有音樂拿樂器嗎?數學又會用到什麼學具?這些都應該是孩子考慮的事情,今天,沒拿跳繩,體育課上他站著,下次體育課他肯定會有所準備,逐漸會成為一種習慣。

四、家庭教育只是學校教育的補充。

父母始終要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庭教育只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是學校而不是家庭,在家庭中的學習時間不可以過長,讓孩子打疲勞戰,本末倒置。要讓孩子最好的精力在學校,讓孩子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一年級的孩子就不要買一些教輔資料來增加孩子的負擔。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家長該如何正確輔導孩子做作業?
    本人常年從事一線教育,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的過程,任何一個小知識點,甚至常識性語言內容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難點,因此一年級的孩子是最需要家長輔導作業的,但是很多家長卻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發育程度,不知道該怎樣輔導孩子作業才能幫孩子更好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掌握所學知識。
  • 孩子一年級家長就輔導不了,是家長的智商下降了,還是作業有問題
    有些家長說:現在孩子剛上一年級自己就輔導不了了,是什麼阻礙了家長輔導孩子功課腳步,到底是家長的智商下降了還是作業有問題?答案很顯而易見,當然不是家長的智商下降了,難道智商還會隨著時間變化縮水不成嗎?現在確實會聽到一些家長會說:孩子才一年級,有的題自己都不會做,更不用說輔導孩子了。這個確實也讓人覺得很意外,在這個文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時代,怎麼會家長連一年級的孩子都輔導不了了呢?甚至是有些高學歷的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情況出現,這是為什麼呢?
  • 小學生暑假作業太難 家長輔導也費力
    可是您知道嗎,這個題目就出現在省城小學生的暑假作業裡。近日,市民吳先生反映,五年級孩子的暑假作業裡出現了這樣的題目。臨近開學,全家人怎麼猜都猜不出答案。記者仔細翻看今年的小學生暑假作業,發現類似的題目還真不少。  連日來,不少學生家長向社區記者訴苦,近年來孩子的作業量是少了,難度卻逐年增加,他們輔導時很吃力。一些當家教的大學生也有相同的感受,直言不少題目他們也不得不上網搜索答案。
  • 怎樣輔導一年級孩子的作業?
    我是小學生家長,我娃寫作業一直效率很高,沒出現過「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情況,尤其是一二年級階段,基本都是「風和日麗」,分享如下:1、不布置額外作業一、二年級時,作業相對較少,但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完成作業後,距睡覺時間還早,會額外布置作業給孩子,用來解決自己的焦慮,比如要一直保持雙百、小學基礎一定要打牢……孩子對家長布置的額外作業
  • 家長福利,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家長輕鬆輔導一年級孩子作業!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沒有比輔導孩子作業更讓人抓狂的事情了。剛剛講完的方法就不會了,說的字就不會讀了,真是分分鐘想把孩子打一頓。那真是不輔導作業母慈兒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不少人都是在心裡默念:「親生的,親生的......」這樣才勉強壓住火。
  • 孩子才上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高年級怎麼辦?
    文/美媽郭嬋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那接下來的5年時間該怎麼辦?一年級開始有作業了,有些幼兒園就開始布置作業,但是一年級的作業才是比較系統和正規的。話說一年級的數學試卷,美其名曰「邏輯思維題」,我看是「漿糊混亂題」,模稜兩可的題很多,老師說哪個答案對就是「真理」。我只能告訴孩子答案不止一種,咱們先按照老師教的來。我把數學作業還原到簡單直接,不影響數學老師測驗,在學校會見到一些題型,孩子只要明白課本的核心內容考試都沒有問題,一年級的數學核心內容就是目錄上的,數的加減法和圖形。
  • 小學一年級語文題碾軋家長智商 專家: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
    來源:燕趙晚報小學一年級語文題碾軋家長智商專家: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應少些標準多給空間,培養開闊思維「人多,什麼遊戲都能玩,拔河,老鷹捉小雞,打排球,打籃球,踢足球……連開運動會也可以。」一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作業題,不僅難倒了大學本科畢業的小學生爸媽及眾多家長,還在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編輯群裡引發了熱烈討論,說法不一。近來,關於小學生作業頻頻碾軋爸媽智商的案例屢見不鮮,不少父母發帖吐槽,是小學生作業太難了,還是家長們知識落伍了?相關教育專家認為,小學生作業不宜太難,也不宜標準太僵化,在答案上應該多給空間,才不致於把孩子的思維「圈」得太死。
  • 輔導孩子作業太難了,你怎麼看?
    輔導作業太難了,看看你中招了沒?一開始,我們都是這樣的!輔導孩子作業也是所有家長的痛有的家長忍無可忍採取逃避策略建議各位家長列印下來貼牆上也不知道寫作業到底是誰折磨誰雖然家長們每次咆哮完又會覺得後悔但是第二天還是要繼續…
  • 孩子一年級,因為看不懂題目,每天作業都是家長輔導,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都認為,一年級作為小學升入幼兒園的重要銜接階段,是一個特別難熬的時期,一是孩子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二是孩子積累的詞彙不夠多,難以支撐學習,所以家長需要很辛苦地輔導。但這一階段,你的孩子會經歷,其他家庭也會經歷,父母不必太著急。
  • 用大力智能檯燈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孩子寫作業磨蹭、一寫作業就發呆走神、在家學習沒有積極性、一不留神坐姿又變形了……孩子過於依賴機械化監督,讓家長們直呼:「太難了」。當看到網絡上各種家長吐槽輔導孩子作業的視頻,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個問題很普遍。如果僅僅因為一個普遍現象,去輕易訓斥自家孩子,甚至是用情緒化的言語來否定他,當然是很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
  • 速效救心丸和安全頭盔是輔導孩子作業的標配?這一代家長太難了
    一提起輔導作業,不知道要成為多少家長心中永遠的痛。特別是輔導小學作業(因為初中、高中的作業大多數家長輔導不了),簡直演繹成了一幅幅災難片的場景,其熱烈場景,令人嘆為觀止。很多父母在提到輔導孩子寫作業,情緒一下子就會被點爆,然後各種吐槽:「一開始輔導作業,我就氣得肺都炸了。」「輔導小動物寫作業,最少讓我減壽10年」「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等等各種負面情緒撲面而來,簡直堪稱地毯式核武轟炸。
  •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山東東營,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由於布置的題目比較多,孩子又不懂,最後媽媽和孩子直接打起架來,一氣之下,媽媽把書本都扔了,家裡一片狼藉,孩子趴在地上嗚嗚大哭,媽媽也躺在床上痛苦不已。
  • 一年級的招生即將開始,家長怎樣做好孩子入學前的輔導呢?
    一般在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會有幼小銜接的課程,幼兒園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對小學學習生活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激發大班孩子對上小學的願望。幼兒園也會組織家長開展幼小銜接方面的培訓。但是目前幼兒園還沒開學,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家長身上,家長在家可以怎樣做呢?一、家長要告訴孩子9 月份就要上小學一年級,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上小學的事。
  • 該怎樣對待家長輔導作業和幫忙打掃衛生?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小學生作業輔導和家長幫忙做衛生的。很多家長覺得學生放在學校裡就應該是老師的問題,所以說不管是輔導作業或者是做值日生,都應該是由老師來,但是相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些可能老師也照顧不到。
  • 一年級的家長做好這些,孩子的作業不再難做
    一年級是家長和孩子非常難過的一個「坎兒」! 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過了這個坎,孩子的作業就不用家長操心了,過不了這個坎,可能就會變成歷史遺留問題,可能會伴隨孩子學習生涯中,想改那就太困難了。
  • 父母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
    與其說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不如我們把目標再提高一點點——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習慣。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僅僅是在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夠系統的去解決,而總是疲於應對——比如孩子習慣於父母的輔導,父母就想孩子的拐杖一樣,那麼隨著知識的難度在不斷地提高,孩子何時才能夠扔掉拐杖?畢竟父母們總有力所不逮的時候不是嗎?
  • 一年級,怎樣將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完美結合?
    開學後,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時候,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出現了學習滯後的現象。家長有心自己輔導,又擔心和老師講得不一樣,再加上,由於工作時間的原因,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孩子的學習。所以,讓孩子放學後,去課後班,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課後輔導老師來幫助孩子進行作業輔導。那麼,一年級孩子,怎樣將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進行一個完美地結合呢?
  • 大學畢業卻輔導不了小學孩子,題目為何越來越難?家長:我太難了
    不過,大部分90後仍然感覺自己還是個小寶寶,突然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說不慌亂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孩子上學後,少不了給他們輔導作業。雖說現在的父母普遍學歷都不低,輔導小學孩子基本都沒什麼問題,可現實往往給人當頭一擊。
  • 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關鍵不在於做對題,而在於寫好字
    世上最難做的職業是家長,家長最難做的事是陪娃寫作業。最近,網上爆料,又有一名爸爸陪娃陪出了新花樣——輔導孩子做作業時,把自己雙手用繩子綁在身後……為什麼要綁?因為,孩子做題,你反覆給他講,他還是一遍遍地錯,心裡那個火氣自然上升,忍不住就想掄巴掌。
  • 被孩子作業壓垮的家長,輔導作業是渡劫嗎,家長如何讓老師滿意
    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只要說起關於孩子的問題,有很多家長都是覺得非常的鬧心。很多家長說最怕老師找自己,指不定孩子又闖了什麼禍,準沒好事。本期話題:被孩子作業壓垮的家長,輔導作業是渡劫嗎,家長如何讓老師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