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從小被爸爸媽媽誇大的,偶露微笑,大家就讚賞:「寶寶笑得真好看!」剛咿呀學語,大家就誇獎她:「寶寶真聰明!」甚至連發脾氣耍性子的時候也不忘賞識:「 薇薇真有個性!「 可隨著他慢慢長大,家長和老師漸漸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小新只願聽好話,不能聽任何批評,而且經受不起一點點挫折。
美國工業家卡內基說:「傲慢的人不會成長,因為,他不喜嚴正的忠告。」現在很多父母都在學習國外的教育方式,「湯姆,你是最棒的」這句漂洋過海過來的讚美語言也一度被中國父母視為經典,幾乎每個爸媽的口頭禪都變成了「寶寶,你真棒」。
讚美會使孩子擁有信心而不停的前進,但是過度的誇獎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孩子可能會在「粗製濫造,毫無過濾」的誇獎當中變得過分驕傲,喪失掉本身的才能,變成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聰明的父母,應該是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誇張,而不是過分的讚美,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讚美是最合適的呢?
1、識別和讚美孩子的好品格。當孩子們展現出了誠實、善良和誠信的品格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就應該給孩子們一些關於他們的品格的讚美。
2、當他們學會服從命令和尊重別人的時候。父母可能會經常看到孩子表現不好的地方,而忽略了孩子表現好的地方,因此,父母應該多注意孩子表現好的地方,當孩子們學會服從命令和尊重別人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讚美。
3、讚美孩子對家庭做的貢獻。孩子們需要明白,他們所做的時候會讓家庭不一樣,它會引起大人的注意,並且也會讓孩子們知道,分擔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4、讚美孩子們工作的質量。當孩子們高質量的完成了一項任務的時候,都會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時候,父母還應該給孩子們一定的讚美。
5、父母要對孩子所做的努力給予讚美,不論努力結果的好壞。當孩子們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即使沒有取得成功或者是結果不是最好的也應該對孩子所做的努力給予讚美。
6、在孩子們學會一些新東西時。當孩子們學會一些新的技能或者是別的東西的時候,父母的讚美能夠推動孩子們不斷的去進行學習。
總之,對孩子的讚美要適可而止。大人在誇獎孩子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其詞,並在表揚孩子時應給他指出不足之處,或者用欣賞、交談、聆聽等方式代替過多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