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什麼東西只會升值而不會貶值,這要從相對值和絕對值來看的。比如,相對於前二十年,國內的房價始終是在上漲的,而未來十年,房價就未必會升值,很可能是處於貶值狀態。還有貨幣超發後,物價總的趨勢是上漲的,但會有一段時間,物價是下跌的,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而影響物品的升值或貶值,與兩方面有關聯:一個是市場的需求,需求越來大,供應如果不多,就要漲價。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就是這個道理。另一個是貨幣發行量,如果大量印鈔票,所對應的商品卻沒有增加,那購買力就會出現貶值。比如,委內瑞拉瘋狂印鈔票,最終民不聊生,人們領工資是用麻袋去領,最後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未來什麼東西只會升值,不會貶值?這類東西恐怕不會太多,而且這類東西也不可能掌握在普通百姓手中:第一,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具有很大的稀缺性質。解放前,看一個人是否富裕,主要看他在鄉下有多少畝田地。而現在土地也是稀缺資源,因為城鎮化使很多城市要向周邊擴大行政管轄規模。如今很多地方政府要拍賣土地使用權,土地價格能夠拍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都是因為土地是具有不可再生,稀缺性的資源。
第二,礦產資源也是只會升值。礦產資源與土地資源一樣,都是每使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雖然礦產價格是在波動的,但是再怎麼說,礦產資源也是有價值的。比如說,國內各大型鋼廠都要用到鐵礦石,而全球的鐵礦石供應主要是三大礦山提供的,如果三大礦山減少鐵礦石產量,礦廠價格就會飛漲,如果增加產量,全球鐵礦石價格就會回落。所以,擁有各種礦藏的國家,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資源直接與別人兌換商品。所以,擁有礦產資源,也是不會貶值的。
第三,名人字畫和古董。名人字畫主要是,字畫的存量非常稀少,但很多富裕起來的人都想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於是大家都搶著要名人字畫,那名人字畫就能賣出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高價。舉個例子:「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真跡,也是曾鞏留存在世的唯一一幅書法作品,它就是揚名天下的《局事帖》。到了2016年的時候,《局事帖》更是被第三次拍賣,而這次的拍賣價格就更是驚呆了眾多收藏家們,賣出2.07億元的天價。
第四,古董。古董也要分成古代和近代的,如果是近代的民國和建國初期的古董,那不值什麼錢,也無升值空間。但是如果收藏年代久遠的古董,那就會因為古董物品的稀缺性質,升值空間就會突然上升。國內收藏家劉益嫌就以2.8億元的價格拍下了明朝成化年間的雞缸杯,像這樣的皇家瓷器存世也沒有幾個了,所以升值空間巨大,所以拍出了天價。古董由於存世數量越來越少,就會變得價格越來越高。
當然,上面的東西,雖然可以只升值,不貶值,但是離百姓還很遠,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知識和技能是不會貶值的,你只要有一技之長,總歸餓不死人的。即使輸得傾家蕩產,即使財富被人掠奪一空,但是身上的手藝是搶不走的。在國內很多手藝因為老一代人死了,後面就失傳了。所以,對個人而言,知識和技能倒是永遠不會貶值的東西,有些人學了一門技能後,可以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