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不會貶值,只會增值

2021-02-20 有見

「清北博士扎堆街道辦」,「985本碩銀行網申只敢報櫃員」,「四川定向選調第一批只要清北」。

考研過後,有關學歷貶值的話題層出不窮。

按照應屆畢業生900萬,377萬考研來算,考研率已經達到了42%,這還不包括每年幾十萬的留學生。

單看數據,學歷確實在貶值,社會確實在內卷。不過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大眾教育≠學歷貶值

 —FINSIGHT—

回溯歷史,1966年以前,全中國的文盲率達到了60%。文盲指的是不會寫字、不會算數的個人。而剩餘的40%,大部分的人都只上過小學,能夠考到初中的人都算是高學歷人才。

從 1983 年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我國開啟了從初中生畢業生選拔人才就讀中專的政策。

在當時,初中到中專的錄取率不足 10%。只要考到了中專,國家就可以分配工作。城市戶口、幹部身份、正式編制應有盡有,這時的中專教育,屬於高等教育,也屬於精英教育。

但是,中專這一精英教育,只持續了15年就開始走向沒落。

精英教育開始向大眾教育轉變。1998 年,國家對高等教育全面實行並軌改革,學生需要繳費入學,畢業後也不再保證有令人羨慕的好工作。

1999 年,高校擴招,大學生不再稀缺,大學文憑不再金貴,中專學歷徹底貶值。到今天,中專,則多是此前差生上的技工學院等升級、合併衍化而來。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42.42萬人,在學碩士生243.95萬人。本科生多如牛毛,研究生也迎來爆發式增長。

到今天,考研群體不斷壯大,為了追求名校學歷,二戰三戰十分普遍。學歷鄙視鏈比比皆是,身處其中,很難跳出學歷貶值的思維。

從世界範圍來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經歷了高校入學規模的迅速增長,高等教育正在朝著普遍化的方向發展。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但這一現象,並不應該歸結為學歷貶值。

職業教育≠學歷教育

 —FINSIGHT—

我們在聚焦大學學歷大眾化的同時,也應該觀察到另一方面:學歷升級本身是無法滿足大家的期待,職業教育伴隨著學歷教育,也從興起走向了繁榮。

中專貶值,99年擴招之後,職業教育興起了學烹飪選新東方,搞電腦去新華,開挖掘機到藍翔的初中和中專摺疊。

2003起,中專、大專在面臨教育的持續擴張,貶值加速,專升本、教師資格證、會計證、四六級、普通話、教師資格證、計算機二級已經變成了基礎證書。BEC、GRE、CATT、CPA開始引領新一代考證潮流。

再到2008以後,泛本科學起了月薪過萬的IT開發、網際網路產品、網際網路運營,985/211、廣大海歸的超精英學起了求職培訓課程 。

這個背後更是60後意志的展現。90年代到20世紀初的,國有企業下崗,讓大家看到了公務員的剛性,2000年網際網路的崛起,讓大家看到了技術開發人員的高薪,2008年後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沒人再想錯過……

職業教育的變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育和社會需要之間割裂的社會現象。

學校學習的大部分理論知識跟實際工作有差距,需要職業教育來補充相應的短板。並且,職業更迭迅速,新職業仍然不斷冒出,學歷教育很難跟上。

巨變之下,機會湧現

 —FINSIGHT—

今天中國取得的成績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在改革開放40年期間,中國社會快速經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全球化浪潮、城市化浪潮、第三次科技革命、全球金融危機、老齡化危機、環保革命、人工智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變化。

在過程中,既產生了高端如5G、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IT/電子技術產業,又產生了大眾如網紅培訓、新直播電商培訓、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職業。

個人的職業選擇也被大大拓寬。你自信於某項技能,可以利用平臺優勢,進行技能輸出。甚至可以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發展成為自由職業。 

例如說原畫師、網文作者、財富顧問、翻譯、小型律師工作室、淘寶店主、化妝師、私人醫生、私人健康教練等等。

所以,不是社會在內卷,是社會在變化,在進步,人文及社會制度並沒辦法完全跟得上科技和基礎建設的進展。

也不是學歷在貶值,是新業態,新產業的要求,教育沒有跟的上。

每個時代都給了大家新的機會,當我們不再陷入「學歷貶值」、「內卷」的思維陷阱,接受變化,順勢而為,就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時代紅利。

相關焦點

  • 未來什麼東西只會升值卻不會貶值?
    未來什麼東西只會升值而不會貶值,這要從相對值和絕對值來看的。比如,相對於前二十年,國內的房價始終是在上漲的,而未來十年,房價就未必會升值,很可能是處於貶值狀態。
  • 教育部通知,在校研究生達到300萬,學歷「貶值」會來臨嗎?
    學歷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貶值?貶值大概會出現在供給遠遠大於需求的情況下。或者是產品質量本身在下降。研究生數量的增加能說明學歷在貶值嗎?教育部通知,在校研究生達到300萬,學歷「貶值」會來臨嗎?近日教育部發出通知,我國在校研究生數量達到300萬。
  • 學歷在貶值了...
    1、學歷依舊會是個篩選候選人的指標。不用指責招聘方會學歷歧視,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招聘方,你當然希望在最快時間內,先過濾掉不合適的人群。這個時候,面對素未謀面的你,只能先通過學歷這個指標去做篩選。當然,這樣會存在一種遺憾,那就是錯失部分不錯的候選人。畢竟,不是誰都適合在學校裡面上學的。他們或許在其他方面有才華,只是別人不知道而已。
  • 學歷都貶值了,追求高學歷還有意義嗎?
    之前被廣泛熱議的「哈佛物理學博士後任職深圳街道辦副主任」這一消息,有的人覺得高學歷正好可以服務好高科技產業,但也有人覺得這是大材小用,浪費了教育資源;也有「杭州餘杭區招聘北大、清華博士畢業生作為儲備人才」,讓人感嘆,現在真的是沒有博士學歷,連街道辦都進不去了嗎?這真的是學歷的通貨膨脹啊,以後學歷是不是會一直貶值啊。
  • 研究生學歷貶值的擔憂會成真嗎?
    研究生學歷貶值的擔憂會成真嗎?微博話題登上熱搜榜,讓正在考研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學都產生了擔憂,研究生學歷真的會貶值嗎?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較之前有所貶值,考生認為貶值最大的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規模過大,研究生數量大幅增多,18考研招收碩士生72.2萬人;19考研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20考研擴招18.9萬人,招收碩士生90多萬;21考研也將繼續擴招。
  • 研究生學歷貶值的擔憂會成真嗎?
    微博話題登上熱搜榜,讓正在考研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學都產生了擔憂,研究生學歷真的會貶值嗎?中國教育在線的調查結果中,近六成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較之前有所貶值,考生認為貶值最大的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規模過大,研究生數量大幅增多,18考研招收碩士生72.2萬人;19考研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20考研擴招18.9萬人,招收碩士生90多萬;21考研也將繼續擴招。
  • 學歷貶值了,我該怎麼辦?(一)
    2020年,百度百科新增了一個詞條——學歷貶值。
  • 學歷貶值是未來20年大趨勢,對雞娃有哪些方向性影響?
    也就是說,從1985年-2000年,這15年,本科學歷的含金量只下降了4%。而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本科學歷的含金量下降了40%。這個趨勢,在未來20年會被放更大。從國家政策層面看,十九大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大政方針,不可動搖的大趨勢;從未來職業需求層面看,人工智慧時代,會進一步淘汰純體力勞動者,高知人才、深度腦力工作者,將是未來職業標配。社會型內卷就是這樣發生的,高等教育越普及,人才越多,學歷越貶值,這將是未來20年的社會大趨勢。
  • 7萬碩士送外賣, 學歷正在以驚人速度貶值
    世界範圍內的學歷「通貨膨脹」以歐美世界為例,本來高中畢業生就可以做的職業:比如工地監工,貸款經理,保險業務員,辦公室助理,現在需要本科文憑。以前只需要本科學位的職業,比如政府部門主任,大學輔導員,旅遊景點導遊,現在需要碩士學位。以前只需要碩士學位的工作,比如實驗室助理,社區大學講師,現在需要博士學位。
  • 研究生擴招「學歷貶值」,博士還值得讀嗎?
    迅速擴張的研究生隊伍,似乎帶來一個問題,學歷貶值。什麼是學歷貶值?學歷貶值是指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個體通過教育活動,在滿足與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對高等教育學歷的需要與評價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以及高等教育學歷在滿足社會的需要程度的降低。
  • 研究生擴招"學歷貶值",博士還值得讀嗎?
    迅速擴張的研究生隊伍,似乎帶來一個問題,學歷貶值。什麼是學歷貶值?學歷貶值是指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個體通過教育活動,在滿足與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對高等教育學歷的需要與評價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以及高等教育學歷在滿足社會的需要程度的降低。
  • 不要說「學歷貶值」,擁有本科學歷,你就已經超過95%的人
    很多人相信,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大,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也會走很多路,確實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好了,很多學生有上大學的機會,但是本科學歷的人大概只佔全國人口的95左右,學歷絕對沒有貶值,本科生的優勢還是很大的,接下來介紹:不要說「學歷貶值」,擁有本科學歷,你就已經超過95%的人!
  • 學歷貶值的速度比通貨膨脹還快
    哪想到,學歷貶值的速度比通貨膨脹還快。今年經濟困難,因為疫情,大部分企業都停止招聘了。但是今年有874萬的全國高校畢業生,這個畢業生人數又創新高了。招聘崗位減少,人員供應還更多了,形勢就更難了。學歷通脹的本質就是,畢業生的供應大於就業崗位的產生。
  • 377萬人選擇考研,研究生學歷不斷貶值,考研熱度卻只升不降
    所以,如果你的學歷起點不是很高,其實考研是很難做到讓你改變命運的那種作用的,選擇考研其實並不能幫助你走上特別高的平臺,跨入特別高的門檻,你需要適當放低預期,或許才能讓考研這件事情在自己看來是利大於弊的,至少會讓自己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情。研究生學歷在貶值,還值不值得考?
  • 研究生擴招會導致學歷貶值嗎
    來源標題:研究生擴招會導致學歷貶值嗎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本周六拉開帷幕。業內人士預測,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就業壓力增長、出國留學受阻等原因,此次報考人數將大幅增長,創歷年之最。
  • 教育部再次明確擴招研究生,學歷會貶值嗎?
    擴招學歷會貶值嗎?這種擴招趨勢,讓大部分學生開始擔心:未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是否會「縮水」?其實,對此我們可以不用過於擔憂。中國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國,研究生人數看起來數量龐大,但從全國人口數量來看,其實佔比很小。在當前中國就業市場上,研究生依然有較高競爭力,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 全日制學歷將「貶值」?教育部最新發文,家長:這樣公平嗎?
    ,機會都是平等,如果只給名校畢業生機會,換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剝奪了普通院校學生的機會。 但對一部分的專升本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全日制專升本的機會只有一次,並且失敗之後就不能再次全日制專升本了,所以只能通過其他的方式專升本,但是升上去的本科生非全日制的形式,在招聘的時候往往會受到諸多限制,現在取消了限制,那麼非全日制的學生會迎來更多的機會。 全日制學歷貶值?
  • 學歷貶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為學歷不重要!
    許多知名企業的高薪崗位會要求應聘者的學歷是研究生及以上,直接在招聘門檻上就過濾掉了本科學生。在一千個人中,只有幾個人是研究生,說明研究生仍舊是「千裡挑一」,更不要說博士了,現在論斷碩博學歷貶值,實在是為時過早!而從就業上看,碩博學歷依舊比本科學歷更加有競爭力。在工作招聘中,只招碩士學歷以上的佔28%,只招本科的佔11%,剩下的61%兼招研究生和本科生,而且一般研究生優先。
  • 在校研究生300萬,學歷貶值再次來臨?18年寒窗還有意義嗎?
    有的網友不禁產生了質疑:學歷貶值會再次來臨嗎?如果學歷貶值了,18年的寒窗苦讀還有意義嗎? 在短短的5年時間裡報考人數翻了將近一番,這到底是說明人們更加重視學歷,還是說明學歷出現了貶值? 在很久以前本科生可是香餑餑,工作非常好找,而現在卻不行了。 非985 211高校的學生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困難。而且研究生的競爭都很厲害,更何況本科生呢?學歷貶值真的來臨了嗎?
  • 現在的100萬人民幣,十年後會貶值多少?為什麼呢?
    現在100萬元人民幣,10年後會貶值20萬~30萬之間,10年後100萬相當於只有70萬~80萬的購買力。貨幣貶值是年年都在發生,如果現金拿去投資理財獲取收益,可以抵抗貶值率,實現保值或者增值;如果這筆錢躺著不動的話,10年後確實貶值不少,至於10年後100萬貶值多少可以從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兩個角度分析。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隨著物價不斷地上漲,同樣的錢購買的商品越來越少,說明貨幣隨著物價在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貨幣越來越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