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鏡子,古人怎麼自戀呢?一個字便可揭露古人照鏡子的秘密

2020-12-11 木月給你講歷史

本文為齊家文化活動首發獨家稿件

現代人對於美的強烈追求,使得鏡子成為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現代女性,化妝包裡肯定有一塊小鏡子,現在的手機也帶有鏡子功能,鏡子是展現一個人面貌的窗口,能極大地滿足自身審美的需求。那麼對於古代人該怎麼自戀呢?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鏡子一般都是銅鏡,那麼在青銅器發明之前,古人沒有銅鏡,該用什麼方法呢?

據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距今最早的銅鏡是伊拉克基什遺址中發現的一塊銅鏡,距今大約在4900年到4700年間,在中國古代最早的銅鏡是齊家文化出土的一塊銅鏡,在4000年前左右,其實在齊家文化未被發現之前,就有史書記載過鏡子,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齊王「朝服衣冠窺鏡」,這個故事出於《戰國策·齊策》,很多學者誤以為中國最早的銅鏡出現在戰國時期,其實最早記錄銅鏡的是《黃帝內經》:「帝既與西王母會於王屋,耐鑄大鏡十二面,隨月用之。」但是史學界大多數人認為這是神話,不足取信。

齊家文化銅鏡

隨著齊家文化被發現,在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枚銅鏡,這是在青海貴南尕馬臺出土的齊家文化銅鏡,這枚銅鏡放在死者胸前,直徑8.9cm,厚0.3cm,鏡背有一個鈕,背面有七角圖案,這和很多我們看到的古裝劇有很大不一樣,我國銅鏡大多有紐無柄,有柄鏡一般認為是西方鏡型,在唐代之後我國才出現有柄鏡。所以如果唐代以前的古裝劇中出現有柄鏡,就該值得懷疑了。

說了這麼多銅鏡知識,那麼古代銅鏡未發明之前,古代人該怎麼照面容呢?這得從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字文化說起,記得《紅樓夢》中,賈瑞喜歡上了嫂子王熙鳳,想接近王熙鳳,卻被王熙鳳整了一頓,當時感染風寒,臥病在床無人能醫,跛足道人送他一個風月寶鑑,這個「鑑」,一般就是指鏡子,其實鑑不是最原始的鏡子意思,銅鏡未發明之前,人們只能在水的倒影中照面容,而盛水的一般都是盆,在甲骨文和金文裡,「監」字意思是指俯視器皿查看之狀,《詩》經裡也有「我心非監」的描述,監沒有金字旁。後來隨著青銅器的製造工藝發展,古人開始以銅為監,監字也演變為「鑑」。

那麼現在為什麼又叫鏡子呢?大家可以從讀音發現,鑑和鏡讀音很像,大約在漢代,鑑字被讀轉音,因此成了鏡。銅鏡的意思也逐漸穩定下來,專門指人照面的鏡子,齊家文化的銅鏡,和後來的銅鏡也有很大區別,單從化學分析,齊家文化的銅鏡是銅錫合金,比例為1:0.096,其實錫才可以使鏡面光潔,這麼低的含錫量,齊家文化的銅鏡應該很粗糙,照面的話,應該只能看清面容大概輪廓。

到了周朝,隨著冶金業的發展,銅錫比例已經各佔一半了,造出來的鏡子反光度和清晰度都增加了許多,到了唐朝,含銅的比例再次下降,古代的工藝師還加了一定比例的銀,鏡體出現泛白的樣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鏡子的製作工藝更加精細,而且還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職業磨鏡人,這些磨鏡人在晚清近代還有,當然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不需要磨鏡人了,現代的鏡子無論在清晰度還是反光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技藝。而且現代人也無法離開鏡子,隨著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許多手機也出現鏡子功能,這些現代人對自身審美的方式五花八門,這確實變成一個看臉的時代了。

相關焦點

  • 歷史:古人如何照鏡子?你知道嗎
    在影視劇裡,大家經常會看到古時候的銅鏡照起來都不是很清晰。那她們在看不清鏡子的情況下,怎麼畫眉毛?怎麼弄頭髮?那古代的鏡子到底清不清楚呢?當然,面對這個疑問,正解是古代的鏡子較今天的鏡子而言確實有些差距,但古人習慣這種,在古代有磨鏡一說!
  • 唐太宗為何要拿三面鏡子照自己 這三面鏡子是什麼寶貝呢
    是他引領大唐的歷史,向一個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發展,唐太宗在當時也被推為「天可汗」,意思是天下的盟主。原因是唐太宗有三面鏡子,他常常拿這三面鏡子照自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 洗臉盆和鏡子的血緣關係(古代的鏡子怎麼做的)
    我們現在用的玻璃鏡子,是從明清年代才有的,那麼在這以前,古人用什麼照鏡子呢?一般人都會說,當然是銅鏡。那麼,鏡子和臉盆又怎麼扯得上關係呢?這就要繼續往前推,追溯到銅鏡發明以前。沒有銅鏡的時候,人們當然也想看到自己的模樣。怎麼辦?那就只好到水邊去看自己的倒影了。不過,在臉盆裡放上水,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時候,盛水的大盆叫做「鑑」,所以,「以人為鑑」、「以史為鑑」都是從這裡引申過來的。而後來的鏡子,也被叫做「鑑」,就是因為它代替了臉盆的附屬作用。
  • 國博新展|一塊鏡子怎麼有文化?
    你的鏡子是什麼樣的?是不是透明玻璃背面塗上一層鋁就完事兒了?這樣的鏡子,方便是方便,就是沒啥文化。 那,一塊鏡子怎麼才能有文化?
  • 拿起鏡子看看自己!現代人好看還是古人好看,秦代小姐姐一看便知
    怎麼越看越像奧黛麗·赫本呢?說到這,是不是大家很好奇這種復原怎麼實現?專家通過三維掃描儀對骨骼進行掃描,然後獲取所需要的數據,再進行三維建模,在此基礎上對該骨骼生前樣貌進行復原。因為顱骨遺存已存進文物倉庫,為了專家對骨骼的進一步分析研究,在這裡使用真彩色三維印表機對顱骨進行實體重現。
  • 照了鏡子之後,這些動物們居然……
    甚至有人途經任何反光物體都可能駐足一照。照鏡子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那其他動物呢,是否和我們人類一樣熱衷於觀察鏡中的自己呢?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寵物貓狗照鏡子的樣子,畫風往往是這樣的:狗狗面對鏡中的自己怎麼照鏡子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到動物身上似乎就不一樣了呢?它們認識鏡中的自己嗎?
  • 這些文物古人是如何製作的
    直到現在,那些數不清的龍是怎麼鑄上去的仍舊是一個謎。據國內以及國外某些冶金專家認為,它的主要鑄造方法是失蠟鑄造法,因為什麼呢?原因是我國古代在青銅器鑄造上曾使用過這種方法。不過現代利用高科技也複製出了這件文物,但是複製品與原品神韻差的太多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贗品。
  • 一口氣搞懂鏡子的前世今生
    他這裡的意思是什麼呢?說今天認真打扮照照鏡子啊,以後有禍還可以躲開。我們看這些記載就會疑惑,為什麼照照鏡子,以後有禍就可以躲開?所以古人寫鏡和照鏡跟我們現代所理解的是不一樣的。那麼,誰是第一個造鏡人?鏡子在古代的象徵意義是什麼?鏡子在古代的鑄造工藝又是怎麼樣的呢?
  • 「鏡子」,你照見誰的影子?
    銅鏡鏡子在古代一般為六角形,背面鏤花,故稱菱花、菱鏡。這有劉過《賀新郎》詞為證,「把菱花,自笑人憔悴」。齊己《盤池》詩文裡也有「何須照菱鏡,即此鑑媸姸」的詩句。我們可以想像,女子在鏡子前,摩挲這鏡子上的花紋,想像著郎君在身旁為她梳妝,為她畫眉的恩愛。如今方鏡、圓鏡,玻璃的鏡面雖光潔明亮,現代的男人,沒有古人的那份雅致,定不會坐一旁欣賞女子。鏡子本來就缺了韻味,她的光照也就缺乏體溫的守護。
  • 臥室門對鏡子怎麼化解 臥室鏡子擺放怎麼進行
    臥室這個地方是整個房屋裡對大家來說最主要的房間,因為不論情況是怎樣,到了晚上,都得到臥室之中休息,否則在其他地方,很容易也會讓自己的精神得不到放鬆,而臥室裡面如此之高的重要性,對物品方面的擺放也是非常有講究,那麼問題就來了,臥室門對鏡子怎麼化解?臥室鏡子擺放怎麼進行?
  • 以鏡子為題的(作文素材)
    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思想,照亮自己的思想,從現在做起,不想心理有偏向的現象出現。     我需要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不足。古人常說:「取長補短」。是啊,一個人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有一些缺陷,想要改正,不找出哪裡不足怎麼行。對於批評,我覺得是件開心的是,因為批評者為我指出了自己的不足與缺陷,讓我得到及時得改正。我需要一面鏡子,找到自己的不足點,加以改正,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 「自戀」小女孩走紅,鏡子前臭美好可愛,網友:又騙我生女兒
    當大人們在忙著挑選喜歡的房子、車子、衣服時,哪怕一個孩子只有兩三歲大,他也會去追求自己認為美的東西,比如一個發卡、一個玩具。尤其是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和媽媽要漂亮的裙子,要漂亮的玩具,還要媽媽給自己扎個好看的小辮兒。這不,最近就有一位肉嘟嘟的「自戀」小女孩因在鏡子前臭美而走紅。
  • 照日菱花出,古代的鏡子到底有多美?
    初衣解詩,在古代,凡鏡子必稱菱花。尤其是唐代的多瓣形的鏡子,我在想為什麼不叫蓮花呢?因為那花瓣的形狀和蓮花更為相似。其實這種多瓣的鏡子,裝飾效果倒是挺好的,只是看起來太繁複,但人們同時也把圓形的鏡子叫做菱花鏡。
  • 妙用鏡子讓你做愛變狂野(圖)
    妻不知何故,自結婚始便對作愛無興致古人將之比喻為『雲雨『、『魚水之歡』、『蜂嬉蝶戲『,都是很美好的形象。不信,用自動相機拍下來看看?」我打趣。忽見床頭柜上有一方小鏡,「要不,先用鏡子照照看。」  也許是好奇,也許聽信了我的話,她果真拿住我塞給她的鏡子,慢慢地照,照我,也照她自己,照了上身,又照下體,禁不住「吃吃」地笑了起來,臉羞得緋紅。那模樣比平時更動人,更激起我的情慾,我加大了動作力度,使出渾身解數。
  • 林心如曬素顏健身照,香汗淋漓浸溼衣服,對著鏡子拉筋劈叉!
    林心如曬素顏健身照,香汗淋漓浸溼衣服,對著鏡子拉筋劈叉!說起長相甜美的女星,那麼林心如肯定赫然在列,她的酒窩在笑起來的時候能夠迷倒眾人,也成為了她的標誌。林心如曬素顏健身照,香汗淋漓浸溼衣服,對著鏡子拉筋劈叉!在3月24日的時候,林心如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發出了一組健身相片,並且配文要恢復跑步這項運動,如果再不健身的話就要被人嫌棄了,邊跑步邊看電視,都挺好的。看得出,林心如終於又恢復了健身這項運動,加緊了自我管理,不過,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福利。
  • 有人在自家陽臺掛了上百面鏡子,原因讓人大跌眼鏡!
    「照!鏡!子!」對很多愛美的女性來說一個小鏡子,是包包裡的常駐裝備為什麼要在陽臺上掛這麼多鏡子呢?在近代玻璃發明以前,古人一直用的是銅鏡,由青銅鑄造打磨拋光後製作而成。最早有據可查的鏡子是在殷商時期,戰國時,銅鏡就開始盛行。
  • 學生送給老師一張怪畫,鏡子裡出現2個骷髏,2年後老師死亡
    作品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繪畫的技巧也不值得一說,算是中上水平的寫實繪畫吧。但這一張學生送給老師的作品,奇怪的就是畫中的鏡頭裡竟然出現了兩個骷髏頭,而且在學生完成畫作的2年時間裡,老師就此離世。奇怪的事情經常有發生,故事我們也聽過不少,而這一張作品,是學生送給老師漢斯伯克梅爾和他的妻子的自畫像。
  • 《照一照鏡子》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照一照鏡子》  1、《照一照鏡子》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  有一隻小豬,臉上很髒。因為他不愛洗臉,也從不洗臉,所以小動物都討厭它,不愛和它玩。  小豬的生日到了,小兔送給它一面鏡子,讓它每天都照一照自己的臉。不乾淨就洗,洗乾淨為止。
  • 宋代「鏡子「叫「照子」 因和宋太祖爺爺的名字衝撞
    遊客觀賞精美的宋代古銅鏡記者李安定攝「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形容的是古代女子對著鏡子梳妝的樣子,但古代的鏡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昨日在鐘樓上展出的100面湖州古銅鏡,不僅讓遊客看到了古人精湛的制鏡技術,也看到了鏡子在古代的用途演變。這次展出的100面宋、明時期的古銅鏡,均是當時湖州幾家頂級鑄鏡作坊的產品。銅鏡的背面都鑄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石家照子」、「湖州石十郎照子」等銘文,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賈晉華說:「這些銘文寫的都是鑄鏡作坊的名字,相當於現在的商標。」
  • 遮鏡子用什麼顏色的布 鏡子的分類
    遮鏡子用什麼顏色的布罩鏡子的布顏色關係不是很大的。鏡子,英文mirror,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並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鏡子的分類一、浴室鏡子:這類鏡子以平板玻璃鏡子為主,以木材、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做邊框,以雕刻、立線、絲印、粘貼等鏡面工藝為裝飾,以層架、柜子等實用材料為輔助,形成琳琅滿目眾多系列,是鏡子系列中的主流。以實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