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考古學家們發現出土了很多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的價值不是金錢就可以衡量的,它不僅體現了我們古人的智慧,也從側面反應出當時人們的生活以及歷史背景。不過有的文物實在是太過逆天,需要現在的科學家進過努力研究才能得出結論,甚至有的連現在都無法解釋它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第一件:戰國青銅器曾侯乙建鼓底座
1978年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它就是曾侯乙墓。據史書以及文物來看,它並不是一個大的諸侯國,不過它有一件文物可謂奪天工之造化,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就是它了。墓中共出土了各類隨葬品15000多件,它就是其中最讓人覺得無法理解又嘆為觀止的「青銅器建鼓底座」,它的造型極富想像力。其底座上有八對大龍和幾十條小龍,龍身互相糾纏,向上攀爬,讓人眼花繚亂,整體產生出一種變幻莫測、生動有序的奇特感覺。底座整體鏤空,並鑲嵌綠松石。而且到現在人們也不清楚上面到底有多少條龍,因為不同的人數的數量不一樣,相同的人不同角度數量又不一樣。厲害了我的國!直到現在,那些數不清的龍是怎麼鑄上去的仍舊是一個謎。
據國內以及國外某些冶金專家認為,它的主要鑄造方法是失蠟鑄造法,因為什麼呢?原因是我國古代在青銅器鑄造上曾使用過這種方法。不過現代利用高科技也複製出了這件文物,但是複製品與原品神韻差的太多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贗品。
第二件:戰國時期的一個水晶杯
最近幾年盜墓之類的小說很流行,我相信大家在博物館看見這件文物的時候會不會以為是專家搞錯了,把一個現代的水晶杯子拿來當文物?不禁腦中會聯想到這樣一個場景:一群盜墓賊進了一個古墓,然後口渴了,拿來一個杯子喝水,喝完就把杯子給扔了。幾年後,古墓被人發現,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這個杯子,出現了誤判,把它當做了文物。我只能說,想像力很好,但是草率了!1990年,在浙江杭州半山鎮的一個戰國古墓中,出土了一個外形跟製造技術都堪比現代水準的水晶杯。經過專家運用元素追蹤法考古碳元素判斷,它真的來自戰國時期,面對如此神秘的水晶杯,沒有人能說清楚古人是用什麼製造出來的。噢!難道真的有穿越者存在?
第三件:大漢黑科技會透光的銅鏡
你有見過從鏡子的正面能看到反面的銅鏡嗎?反正我是有想像過,但是從沒見過。不過,當看見大漢的這面鏡子時,我真的想加入UC震驚部了。
我們都知道古人是以銅為鏡的,製作銅鏡時,古人會先製作一個銅盤,然後把銅盤的一面磨光,光滑的銅面可以反射光線,那麼就可以拿來當鏡子用了。在大漢時期,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銅鏡「透光鏡」,表面看來,透光鏡跟常用的銅鏡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陽光照到鏡面時,奇蹟就發生了,鏡子背面的銘文、圖案,都會被反射到對應的地方。我們知道玻璃是會透光的,但金屬卻不行,可是為什麼銅鏡背上的紋飾會出現在他的對應面呢?古人一直沒有給我們答案。
直到近些年,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研究,銅鏡透光的秘密才真正被解開。原來,這是因為鏡面的曲率是不同的。在鑄造過程中,鏡背的花紋圖案凹凸處厚薄不同,經凝固收縮而產生鑄造應力,鑄造後經研磨又產生壓應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質上的彈性形變。當研磨到一定程度時,這種彈性形變疊加作用,使鏡面與鏡背花紋之間產生相應的曲率,而這些憑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因此,當光線照射在鏡子上時,肉眼看到的是光照射在了平滑的鏡面上,實際上光卻照射在了曲率不同的紋理上,於是就出現了不同的反射光線,銅鏡就投射出了花紋。
當然,古時還有很多讓人震驚的文物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在我們驚嘆於古人的鍛造智慧時也應把古人的工匠精神給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