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系列文件全面推進縣城建設發展,成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專班,規劃司牽頭,投資司、財金司、環資司、社會司、經貿司、振興司、基礎司、高技術司、就業司、評督司等11個司局協同協作,印發實施「1+N+X」系列文件,統籌利用各類資金支持縣城建設發展。
文件要求聚焦縣城及縣級市城區,兼顧鎮區常住人口10萬以上的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2015年以來「縣改區」「市改區」形成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將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衛生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產業培育設施4大領域共17項建設任務作為建設重點。
這意味著這17項工作任務將是未來五年所有縣城的工作重點,這些建設內容將貫徹整個「十四五」期間。
17項任務是什麼?
在今年5月,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要求縣城加快建設、擴充人口吸納能力,並且要著重聚焦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導的公共領域。由此明確了未來五年內的17項建設任務:
1.健全醫療衛生設施
2.完善教育設施
3.改善養老託育設施
4.發展文旅體育設施
5.完善社會福利設施
6.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7.完善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設施
8.健全汙水集中處理設施
9.改善縣城公共廁所
10.優化市政交通設施
11.完善市政管網設施
12.推進縣城智慧化改造
13.更新改造老舊小區
14.完善產業平臺配套設施
15.發展配送投遞設施
16.健全冷鏈物流設施
17.提升農貿市場水平
綜合來看,這17項任務的建設目標就是讓縣城加強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能力,提高縣城和重點城鎮的人口承載能力,進一步縮小地區間的各項差距。因此,這17項建設內容將是艱巨的,是貫穿整個「十四五」的核心工作。
17項任務怎麼幹?
既然這17項任務是一定要幹的,那麼怎麼幹,錢又從哪裡來呢?發改委在發布文件時就給出了答案:
縣城公益性項目主要通過地方政府財政資金予以投入,符合條件的縣城公益性項目可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適當支持。對於有一定收益但難以商業化合規融資、確需舉債的縣城公益性項目,還可通過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予以支持。
縣城準公益性及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設計市場化的金融資本與工商資本聯動投入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大中型準公益性及經營性項目,可通過健全政銀企對接機制,利用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基金予以融資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縣城智慧化改造、產業平臺配套設施建設等領域項目,可通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予以融資支持。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帶動民間投資參與投入的積極性。
此外,發改委還專門為17項任務安排了信貸與發行債券的支持政策,幫助縣城多元化解決資金問題。並且,發改委還提到,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聚焦抓好政策實施和項目落地,推動各地區切實落實「1+N+X」系列文件、加快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各市縣加強項目謀劃設計和前期工作,推動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地區制定示範方案、實施示範性項目,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為擴大內需提供重要支撐點,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保障。
17項任務誰來幹?
既然未來縣城有那麼大的任務要落實,那麼誰來幹這些事呢?還是通過原來的政府部門分解實施嗎?並非如此。
這17項任務中,雖有一定的公益性內容,但剩餘內容大多存在一定的現金流,也需要通過市場化、半市場化模式來籌集資金。這意味著這些任務必須交由地方國有企業來負責具體實施;既滿足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又通過國有資本運營來確保項目的公益性與持續性。
因此,在發改委力推縣城補短板、17項建設任務之時,縣級融資平臺迎來了罕見的機遇——通過市場化轉型後承接具體工作,將是縣級平臺走向現代城投企業之路的唯一途徑;縣級平臺既可借政策契機獲得大量資金支持,更可以借投資契機獲得大量準經營性、有現金流的項目資產,帶動平臺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全國區縣正在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促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拓展市場縱深,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在此背景下,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發改規劃〔2020〕831號),並通過地方專項債券、信貸政策工具與專項企業債券給予地方一定的支持。因此,大講堂特舉辦2020區縣級政府投融資工具解析及項目包裝培訓培訓,詳解區縣級政府可使用的最新投融資工具,以及最新政策工具的實務培訓。
請各單位派員參加,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 培訓內容
模塊一、詳解區縣級投融資工具
(一)最新政策解析
1. 縣城補短板強弱項的意義與趨勢
2. 區縣級政府的投融資環境
3. 區縣級融資平臺的定位與展望
(二)財政投融資工具詳解
1. 地方債券
2. PPP模式
3. ABO模式
4. 特許經營
(三)城投融資工具詳解
1. 企業債與公司債
2. 融資租賃
3. 定向融資
4. 供應鏈與票據
模塊二、區縣級專項債工作實務
(一)2020年的專項債政策
1. 最新政策解析
2. 更改資金用途指南
3. 額度分配與發行成本
(二)區縣級包裝項目要點
1. 重點靠向「兩新一重」
2. 老舊小區與城市更新
3. 縣域經濟與產業發展
4. 成本與期限的安排
(三)專項債資金的使用指南
1. 資金使用
2. 資金回流與管理
3. 循環投資的可行性
4. 能否用於債務置換?
(四)專項債資金的監管與績效
1. 專項債的監管政策
2. 專項債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
3. 專項債的資金管理框架
模塊三、區縣級發行債券工作指南
(一)區縣級平臺發債要求
1. 融資平臺的整合與改革
2. 財務制度與資產規模
3. 政府支持與評級
(二)詳解債券種類
1. 公司債與企業債
2. 專項企業債券的種類
3. 債貸組合的可行性
4. 存量項目發行債券
5. PPP、政府債與企業債
(三)增信與發行成本
1. 發債成本構成
2. 債務成本利率展望
3. 增信方式與募集規模
(四)縣級發行工作展望
1. 政策環境支持
2. 信貸與貨幣市場展望
3. 「非標轉標」的大趨勢
模塊四、縣城補短板項目策劃與包裝
(一)區縣級項目包裝要點
1. 優先項目
2. 有效現金流
3. 可持續模式
4. 合規與風險
(二)重點領域範圍
1. 公共服務領域
2. 環境衛生領域
3. 縣級產業培育
4. 城鎮化與土地
(三)經營模式安排
1. 理順政企關係
2. 引入社會投資人
3. 投資與運營的分離
(四)打好宏觀經濟帳
1. 投融資與土地財政
2. 縣級產業發展要點
3. 財政與平臺的資金循環
二、師資介紹
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區縣政府投融資專家;以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在線答疑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講解。
三、時間地點
2020年09月23-25日(23日全天報到) 地點:北京市
2020年10月28-30日(28日全天報到) 地點:杭州市
四、參培人員
各區縣級政府,各區縣級投融資平臺。
五、培訓費用
現場培訓費:3200元/人(含培訓、資料、專家等費用;享受會員權益:新基建、PPP、專項債、REITs等領域不限復訓次數;享受五免一政策)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會員復訓費:200元/人(會員單位如需相應項目諮詢服務,大講堂將優先安排專家提供解決方案,支持在線視頻和所有課件下載,有效期1年)。
證書申報:2800元/證,自由選擇。
備註:證書由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頒發《債券諮詢師》或者《投融資管理師》;需提供材料:2寸照電子照片(藍底免冠彩照)、身份證複印件、學歷證書複印件各一份(部備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