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網易研究局獨家稿件
網易研究局·德國版
第35期: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設想(四)
自《國富論》發表以來,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一直被奉為圭臬,其本人也被不少人視為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但實際上,亞當·斯密雖然對經濟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其本人及其思想並不能代表經濟學的全部,也不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部問題。經濟學的發展是一代代經濟學家共同的思想結晶,除了亞當·斯密,世界上還有哪些經濟學大師?德國因其嚴謹的治學風格,一直是世界經濟學大師誕生的搖籃。
路德維希·艾哈德,曾任德國總理,同時也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者。一直以來,主流的經濟學界一直忽略了艾哈德對德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二戰戰敗的德國,為何能在一片廢墟上實現經濟的再次崛起?這與艾哈德的努力分不開。
網易研究局推出「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獨家策劃,聽中國駐慕尼黑首任總領事劉光耀獨家講述艾哈德的經濟思想,揭秘德國崛起背後的秘密。在前面的專欄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思想,本期,我們來一起看看艾哈德卸任總理後德國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解決構想。
「德國被迫正在進行深入改革和調整。這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可以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堅持、運用和發展艾哈德關於社會市場經濟的核心思想和理論,並在新的形勢下吸收其他經濟流派的合乎時宜的先進理念,才可能在曲折中不斷前進。」
——劉光耀
(接上期)
三、解決問題的設想
德國現在雖然面臨重重困難,有些人感到悲觀,但更多的德國人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不少德國學者認為,如果舉措適當,德國仍可恢復昔日的輝煌。「德國人有理由採取現實主義的樂觀主義:統一後的德國人雖然不是在所有領域都比其他民族強,然而我們的狀況仍然不錯。同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生活水準依然很高。基礎設施世界一流。企業家們具有創新精神。工人們具有良好素質。企業生產率很高。外國稱讚德國產品質量和德國業務夥伴的可靠性。德國馬克是歐洲貨幣聯盟中最堅挺的貨幣。一言以蔽之:這個國家擁有巨大的資源。然而,只有一次市場經濟的復興才能把它動員起來。」(注1)「由於德國始終堅持以工業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德國在國際上也成了成績斐然的工業大國。德國工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和創新力。」(見《德國工業戰略2030》)。德國有解決問題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物質基礎。
德國學者關於解決目前問題的設想很多。總括起來主要有:
(一)第一個設想。認為艾哈德思想已經過時,不再適合今天的情況,因此必須進行徹底改革。
2014年秋,在德國萊比錫舉行了一個政策回顧研討會。人們在會上可以看到一種非常明顯的趨勢:在指導思想中,不是更好地實行競爭自由、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更有效地推行法治國家,而是更加強調社會公正、福利國家和內容無限的民主化理念。越來越多的人得出結論,國家必須比過去更堅決地對經濟進行幹預。
持這類觀點的人認為,1、社會市場經濟的「祖父」艾哈德已經「死亡」多年。他們認為,艾哈德確實為德國復興立下汗馬功勞,但現在德國國內形勢和國際形勢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他的思想和理論已經過時,不再適合當前的德國形勢和實際情況,因此不可能再繼續沿用,更不能搬用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來解決今天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人們必須用適應當前特點的新思想和新理論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人們不能墨守陳規,不能開歷史倒車。2、當前德國存在的問題是兩極分化明顯,貧富懸殊,財富分配不公平,應當「殺富濟貧」,對富人課以重稅,應當對中下層人們增加社會福利和補貼,只有這樣才能緩和社會矛盾。要建立一個更加成熟的無所不包的福利國家。
(二)第二個設想。主張完全回到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只有這樣,才能治本,使德國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認為不要只是治標,更重要的是治本。指出今天德國出現的所有問題,根本原因是1966年之後參政和主政的社會民主黨逐步地,到後來完全背離和拋棄了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錯誤地引進和使用了凱恩斯主義的思想和理論,導致經濟和社會問題成堆,使德國陷入進退維谷的艱難境地。要想解決德國今天的問題,使經濟和社會走出困境,只有再次使用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別無他途。
(三)第三種設想。既不能墨守成規,在現在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也不能完全回到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既堅持艾哈德思想和理論中的核心內容,又要根據當前的國內外政治和經濟形勢在理論和政策上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這樣,德國就可以逐步走出困境,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德國學者胡戈·米勒—弗戈指出,「衰落的幽靈從結果上來看,不僅是一種威脅,而且也是一個機遇……面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挑戰,僅僅複製艾哈德政策是不成的。然而,1948年的經濟和社會政策的原則,如競爭、績效和風險意識、自我負責和自我意識,在1998年也是正確的。只要德國人想做,憑藉這些原則,就可以再次糾正過去十幾年的錯誤發展,憑藉這些原則,可以使德國模式重新展現活力」。(注2)這種辯證的觀點和分析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
持這類設想的要點是:
1、繼承和發揚艾哈德思想中行之有效的理念和主張。
(1)堅持發揮市場上充分、有序和公平自由的競爭和市場經濟的其他固有功能,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孜孜不倦的努力。米勒—福格認為,人就是人。在工作世界中,取得成就的原動力不是為別人做些什麼,最可靠的動力是為自己謀利益。這樣,可促使人們更多的競爭、更有成效的工作、具有自我負責和具有創新精神。
(2)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掌握這個原則的尺度要有所調整,但順序不能顛倒。要處理好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兩者之間的關係,使兩者能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3)堅決反對福利國家。認為,把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統統包攬下來的做法是愚蠢的,危險的,最終必然會導致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毀滅。逐步地適當地改革無所不包的福利制度,減少一些領域中的福利待遇,採取必要措施,鼓勵人們就業,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
(4)國家的功能是制定框架政策(即秩序政策和遊戲規則),一般地說不直接參與經濟活動,但在那些市場機制不能或很難起作用的領域,國家應當而且必須以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式適度參與。
2、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實現工業4.0,在新的技術革命中,佔領制高點。《德國工業戰略2030》深刻總結了德國經濟和科技具有的優勢、存在問題,提出了發展方向和目標。文件指出,「機器與網際網路連接(工業4.0)則是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突破性技術。(生產)機器構成的『真實世界』和網際網路構成的『虛擬』世界之間的區分正在日益消失。」科技革命必將大大帶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增加物質財富,把國民經濟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3、要改革僵化的勞工市場政策,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要實行按勞取酬和多勞多得的原則,堅決反對和擯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和理論。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貢獻,在個人工資和收入上應當有合理的區別。
4、要堅決而又穩妥地調整和改革趨於僵化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使之具有活力,在鞏固第二產業傳統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5、要進一步提高全民素質。反對唯利是圖,自私自利,要有追求,有目標,有理想。振作人的精神,恢復和弘揚德意志民族固有的良好傳統。
持第三種觀點的人也同時認為,1966年艾哈德下臺至今已過去50多年。半個世紀以來,無論是德國政治和經濟,還是世界政治和經濟,無論是德國人的思想,還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思想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在當時來講,確實是一個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然而,一種思想和理論無論如何也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要有適當的發展或修正。
同過去50年之前的相比,變化之一是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任何地區和國家都不能置之度外。世界各國經濟早已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成為一個龐大的經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國家有強有弱,有大有小,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千差萬別。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像德國那樣外貿依存度很高的國家,不能像過去那樣,完全按照自己過去的政策去操作,都必須作出適當的相應的調整。
變化之二是,德國的經濟政策中已經摻入了大量的凱恩斯主義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使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論變得面目全非。在新的形勢下,凱恩斯主義的總量控制和需求管理也不是毫無道理,但要注意的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主要是靠在正確的完備的秩序政策的總的框架下,充分發揮市場自由競爭機制的功能,儘可能地避免人為的幹擾和介入。
一些德國學者認為,總體來說,人們在解決當今經濟問題時,在繼續堅決實行德國「秩序政策」的前提之下,應當同時適度使用「三隻手」來推動、促進、「指揮」、調控和「管理」市場經濟的發展。
第一隻手無疑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指出的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上竭盡全力地追求利益的那隻手。但對這隻「看不見的手」要加以必要和適當的引導和限制,不能任其「自由放任」和「無拘無束」。
1776年,斯密在其代表作《國富論》中提出了市場經濟中那隻「看不見得手」的著名命題。人們對「看不見的手」的理解和解讀有一個變化的過程。最初的意思是,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只考慮自己利益,受「看不見的手」驅使,即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自己不但能得到利潤,而且可以使國家積累財富。後來,「看不見的手」便成為用來表示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中完全競爭模式的形象用語。這種模式的主要特徵是在私有制前提下,人人為自己,都有獲得市場信息的自由,競爭的自由,契約的自由,無需政府干預經濟活動。在充分競爭條件下,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決定和調整著產品價格。通過自由競爭,整個經濟體系達到一般均衡。在每個參與者追求其私利的過程中,「看不見的手」會給他們帶來利益,並能無形地指導著整個經濟過程。
應當承認,在斯密思想和理論主導下,西方經濟曾獲得長足發展,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卻遭受重挫,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爆發了空前大危機。人們看到,這隻手的功能不再有效,顯得無能為力,不能再解決市場上出現的嚴重危機。
第二隻手是國家的功能和作用。斯密強調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的指揮作用,把國家視為「夜警國家」。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可以直接介入和管理經濟,可以實行總量控制和宏觀管理。這裡必須強調指出,德國的新自由主義者們都主張在社會市場經濟中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但在國家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既不同於斯密,也有別於凱恩斯。艾哈德堅決反對國家介入和幹預經濟。米勒—阿瑪克主張要有適當的景氣政策,國家可以適當幹預。弗賴堡學派認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的任務是要制定秩序政策,要確保競爭政策的實行和貫徹。一個健康的正確秩序政策和競爭政策可以解決市場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第三隻手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
斯密說,富人為了滿足自己貪得無厭的欲望,僱用千百人來為自己勞動,「但是他們還是同窮人一起分享他們所做一切改良的成果,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們對生活必須品作出幾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給全體居民的情況下所能作出的一樣的分配,從而不知不覺地增進了社會利益,並為不斷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資料。」(注3)這隻看不見的手被描述為對財富的追求或獲取欲。不過這種獲取欲是從榮辱之心一類的私利出發的,是沒受人們的個人感情和愛好驅使的,但是,人們在這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追求狹小的目的時,卻始料未及地實現著增進人類福利的更大的社會目的。
總之,今天,德國面臨著各種嚴重問題和重重困難,如牛負重,舉步維艱。德國被迫正在進行深入改革和調整。這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可以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堅持、運用和發展艾哈德關於社會市場經濟的核心思想和理論,並在新的形勢下吸收其他經濟流派的合乎時宜的先進理念,才可能在曲折中不斷前進。不過,德國人民必須為此付出重大代價。
注釋
(1)[德國]Hugo Mueller-Vogg著:Unsere unsoziale Marktwirtschaft Vom guten Modell zur traurigen Praxis第139頁.
(2)同上書,第12頁.
(3)[英國]斯密:《道德情操論》 蔣自強等譯第17頁.
劉光耀先生簡介
河北省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德語專業。1983年11月至1985年1月在外交部第一期經濟調研幹部培訓班學習並以優異成績結業。1976年至1982年在駐奧地利使館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至1989年在駐德國使館研究室工作,任一等秘書,主管經濟調研。1990年至1993年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世界經濟處工作,任處長。1993年至1996年在駐德國使館工作,任政務參贊兼研究室主任。1996年至2001年任駐慕尼黑首任總領事。在德國和奧地利工作長達18年之久,深入地研究了德國和奧地利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雙邊關係以及歐洲聯盟的形成和發展。
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往期回顧:
第1期:從艾哈德經濟思想看二戰後德國為何能崛起>>
第2期:艾哈德獨特的科學研究之路>>
第3期:艾哈德有沒有自己的經濟理論>>
第4期:艾哈德與德國貨幣改革>>
第5期:艾哈德與德國經濟改革>>
第6期:艾哈德的七位人生導師——威廉·利格爾>>
第7期:艾哈德的七位人生導師——弗蘭茨·奧本海姆>>
第8期:艾哈德的七位人生導師——威廉·韋爾斯霍芬>>
第9期:艾哈德的七位人生導師——安德雷亞斯·弗格特、卡爾·特奧多爾·封·艾貝格、阿道夫·君特、弗裡茨·施密特>>
第10期:李斯特對亞當·斯密的批評>>
第11期:亞當·斯密對艾哈德思想的影響>>
第12期:艾哈德社會市場經濟的含義>>
第13期:艾哈德的價值觀>>
第14期:艾哈德的經濟哲學>>
第15期:如何理解社會市場經濟的「社會」二字>>
第16期:艾哈德的社會倫理和心理學>>
第17期:艾哈德關於競爭和壟斷關係的思想>>
第18期:艾哈德關於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關係的思想>>
第19期:艾哈德關於生產和分配的思想>>
第20期:艾哈德關於「共同富裕」的思想>>
第21期:艾哈德與「組合社會」>>
第22期:艾哈德和阿登納——夥伴和對手>>
第23期:艾哈德和歐肯——理論是近親,但無隸屬關係>>
第24期:艾哈德和阿爾弗雷德·米勒—阿瑪克:親密戰友>>
第25期:艾哈德和席勒——對立點和共同點>>
第26期:艾哈德和威廉·勒普克——真誠的朋友>>
第27期:艾哈德辭職和辭職後的生活>>
第28期:艾哈德的家庭和青少年時代>>
第29期:艾哈德的求學之路>>
第30期:艾哈德的性格特徵和歷史地位>>
第31期:艾哈德的地位和影響>>
第32期: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設想(一)>>
第33期: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設想(二)>>
第34期: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設想(三)>>
聲明:本文是網易研究局獨家稿件,網易研究局是中國駐慕尼黑首任總領事劉光耀先生「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專欄的唯一供稿智庫。
轉載要求:1、註明來源:網易研究局;2、全文不得做任何修改,違者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國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