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中國經濟不能再任由凱恩斯主義忽悠了

2020-12-13 觀察者網

在科學研究裡,有一個詞叫科學史的輝格主義。什麼意思呢?科學總是進步的,今天的比昨天的好,晚來的比早來的好。但我們看一下歷史,這不成立,即使在自然科學界也不成立。比如說,一般人通常認為,哥白尼最早提出日心說,其實不是。早在公元前二三百年,古希臘的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就提出日心說,認為地球圍繞太陽作圓周運動,但大家認為他錯了,託勒密的地心說統治人類思想1800多年,直到哥白尼1543年發表《天體運行論》,日心說才得到確立。經濟學有類似的情況,就像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的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轉軌,特別是最近非常強調的增長模式的轉變,有很多人關心和討論。這裡比較一下,從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理論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有什麼不一樣。

按照亞當?斯密的觀點,經濟學家應該關注財富增長和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從何而來?生產率的提高。生產率的提高來自技術進步和創新。技術進步和創新依賴於勞動分工。因為分工,才有專業化,才有熟練程度的提高和專心致志的研發,最終才有發明創造。分工深度由市場交易的規模決定。市場規模的擴大,導致分工提升,導致技術進步,導致經濟發展,又進一步通過收入水平的提高擴大市場規模,如此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從這個模型理解中國這30年的變化,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利用市場,擴大市場的規模。當我們由封閉走向開放,利用全球市場,發揮中國在國際分工的優勢,就取得了發展和進步。未來中國發展的潛力,仍然是利用市場,擴大市場的規模。我們過去利用國際市場比較成功,但是國內市場開發做得不夠,做內貿比做外貿還難。其實,中國國內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中國人口佔世界的20%,GDP已成為世界第二,許多省的經濟總量已超過許多中等國家,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加起來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未來怎樣開發國內市場,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

遺憾的是,由於凱恩斯理論的影響,我們形成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公式是:GDP=消費 投資 淨出口 (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寫上政府部分)。依據這個公式,GDP怎麼增長呢?用現在流行的說法,經濟增長有 「三駕馬車」,這駕跑不動了讓那駕跑。出口不行了,靠投資,像去年,政府大規模增加投資。現在投資太多不行了,靠什麼?消費。這就是很多人理解的經濟增長模式。

亞當?斯密的思想是微觀經濟學的概念,凱恩斯理論是宏觀經濟學概念,從兩者理解未來經濟轉型,政策含義是不一樣的。

從亞當?斯密的理論來看,中國經濟增長需要的是開發國內市場,由企業家創造新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這是企業家的職能。從凱恩斯理論來看,經濟增長要靠增加內需,特別是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變成了政府的職能。打個比方,如果需求不足了,凱恩斯理論的建議是由政府補貼或增加貨幣量,刺激大家多買電腦,原來一個人1臺電腦,現在讓你買2臺 (或者讓原來的電腦提前退休);但從亞當?斯密的角度看,增加需求就是通過生產質量更高、價格更低的新產品,開拓新的市場。像蘋果公司生產的IPAD受到大家的歡迎,才是真正的增加需求。

也就是說,從亞當?斯密的角度看,增加需求意味著開發市場,必須靠企業家創新。企業家創新靠什麼?激勵機制。特別是有可靠的產權保護、較低的交易成本和創新才能有合理的回報。而從凱恩斯的角度講,增加需求靠的不是創新,而是依靠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但是,當企業家發現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很容易賣掉產品、而產權保護並不可靠的時候,沒有人有積極性認真搞創新,因為創新是長期持續和承擔風險的行動。

再看投資。從亞當?斯密的角度看,投資是為了提高未來生產率,今天放棄100塊錢,是看未來能不能帶來110、120塊錢的回報。投資本身是為了提升效率,如果不能提升效率,投資就沒有意義。如果投資是有效率的,儲蓄率高不僅不是件壞事,而且是經濟發展必須的。但從凱恩斯主義的角度看,投資就是為了增加需求,無論有沒有效率,只要增加投資,就能擴大需求,就可以創造GDP。這樣一來,凱恩斯主義政策推動的經濟增長,不僅效率不高,反而經常是浪費。GDP增加了,但真正的財富並沒有增加!

再看貿易政策。根據亞當?斯密的觀點,市場規模越大,分工越細,創新越多,經濟發展越快。所以,好的貿易政策就是降低貿易壁壘,擴大市場自由,反對貿易保護。但是從凱恩斯主義的角度看,只有淨出口可以增加需求從而增加GDP。比方說,一個國家一年出口100億美元,進口90億美元,淨出口10億美元,這駕 「馬車」對GDP增長的貢獻是正的;另一個國家,出口1000億美元,進口1001億美元,算出來發現淨出口是負的,國際貿易不僅沒有增加GDP,反而減少了GDP。太荒唐了。所以,信奉凱恩斯理論,一定會導致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因為只有少進口、多出口才能增加GDP。從亞當?斯密的角度看,這完全是錯的。

再看所有制結構。經濟發展靠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用凱恩斯的理論去看,不管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只要能增加需求就好。在產權改革與法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增加總需求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加國有企業投資。在去年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中,大量貸款都給了國有企業,確實,由於投資增加,速度上去了。但從亞當?斯密的角度看,這樣做,對經濟持續增長沒有積極意義,反而會造成巨大的損害。

一方面,國有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另一方面,從增加消費的角度看,如果說國有企業佔經濟的比重那麼大——現在仍然在35%以上,國內市場是沒有辦法開發的。過去十幾年,特別是過去幾年,居民收入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不斷萎縮,增加的GDP不能真正變成老百姓的購買力。這種情況下,談什麼經濟轉型呢?

經濟學家都知道,凱恩斯主義關心短期問題,不關心長期問題。政府怎麼能不關心短期問題呢?這是凱恩斯主義者的自我安慰。我們要追問,如果一項政策給這個國家的長期發展帶來傷害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的政策?唯一的理由是政治上的考慮。政治家一般只考慮短期的事情,不考慮長期的事情,凱恩斯主義也就適合只考慮短期利益的政治家使用。

不幸的是,「短期」有時候太短,來不及逃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僅僅一年前,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們都在關心怎麼樣提高總需求,手忙腳亂地用各種各樣的刺激政策,增發貨幣,增加貸款,降低利率,擴大投資,發放政府補貼等等,遏制通貨收縮。但最近,國務院剛開完會,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通貨膨脹。甚至提出,必要的時候要用行政手段穩定物價,實際上說白了,就是計劃經濟時期的價格管制。

現在看來,為了把經濟增長提高到8%,我們要付出的不僅僅是通貨膨脹的代價,還有國有企業規模擴大的代價,還有體制改革可能倒退的代價。所以我再次呼籲,回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回到亞當?斯密的市場理念,放棄凱恩斯主義的短期政策。中國經濟不能再任由凱恩斯主義忽悠了。

作者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本文根據作者2010年11月20日在 「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暨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講整理,已經作者審訂。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不能再任由凱恩斯主義忽悠了
    其實,中國國內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中國人口佔世界的20%,GDP已成為世界第二,許多省的經濟總量已超過許多中等國家,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加起來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未來怎樣開發國內市場,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 遺憾的是,由於凱恩斯理論的影響,我們形成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公式是:GDP=消費+投資+淨出口 (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寫上政府部分)。
  • 張維迎:徹底埋葬凱恩斯主義
    張維迎=文2月8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演講。一年半前,中國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景氣的信心指數達到八年以來的最高點;即使到2008年初,企業家信心指數仍然處於八年以來的最高點之列。但到年底,這一信心指數掉到了八年來的最低點,而且遠低於過往八年的任何時候。中國經濟學家的信心指數也類似。不過,調查數據表明,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信心的滑坡比中國企業家早了一個季度。今天,無論中國企業家還是中國經濟學家,都很難再有一年前的樂觀情緒!
  • 中國需要福利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其實並沒有失敗,中國的投資凱恩斯主義是成功的,北歐的福利凱恩斯主義也是成功的,只有美國的軍事凱恩斯主義是失敗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美國及西歐開始了私有化及去福利化經濟政策,而北歐則實行了繼續加大福利的經濟政策。
  • 危機中的選擇(1)_圖片推薦3_經濟觀察網_2009-02-16_張維迎
    經濟觀察報 張維迎/文 理解危機可能比簡單出對策更重要 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一句老話,但今天說起來更讓我們刻骨銘心。一年半前,中國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景氣的信心指數達到八年以來的最高點;即使到2008年初,企業家信心指數仍然處於八年以來的最高點之列。但到年底,這一信心指數掉到了八年來的最低點,而且遠低於過往八年的任何時候。中國經濟學家的信心指數也類似。不過,調查數據表明,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信心的滑坡比中國企業家早了一個季度。今天,無論中國企業家還是中國經濟學家,都很難再有一年前的樂觀情緒!
  • 張維迎:危機中的選擇
    而2009年張維迎教授在《危機中的選擇》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些觀點,張維迎建議中國進一步推進市場化,實行金融、勞動力市場、國企產權等一系列改革,今天中國面臨新一輪危機,這些建議的現實意義還是絲毫不減。張維迎認為,中國人不必要那麼悲觀,因為還有很多改革潛力遠未釋放出來。  理解危機可能比簡單出對策更重要  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
  • 「穩增長」不能掉進凱恩斯主義陷阱
    「穩增長」不能掉進凱恩斯主義陷阱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出現的經濟數據下滑,向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敲響了警鐘。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目標的決策後,各地迅速出現了擴大投資的部署。每逢全球經濟有低迷苗頭就會有些機構熱衷於推測中國到底會有多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顯然,中國已陷入凱恩斯主義的陷阱而難以自拔。
  • 曲子:中國經濟增長如何走出凱恩斯主義深坑?
    凱恩斯主義的創造者凱恩斯曾說過:挖個坑再請人填上就可以刺激經濟。但在原文中,凱恩斯還這樣闡述其挖坑經濟學:挖坑後還需要埋些錢,再僱人挖出來取出錢來用。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徹底掉入凱恩斯主義深挖的坑裡了。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一些救市的做法實際上就演繹了一把凱恩斯主義挖坑經濟學。
  • 中國經濟增長如何走出入凱恩斯主義深坑?
    凱恩斯主義的創造者凱恩斯曾說過:挖個坑再請人填上就可以刺激經濟。但在原文中,凱恩斯還這樣闡述其挖坑經濟學:挖坑後還需要埋些錢,再僱人挖出來取出錢來用。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徹底掉入凱恩斯主義深挖的坑裡了。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一些救市的做法實際上就演繹了一把凱恩斯主義挖坑經濟學。
  • 滕泰:凱恩斯主義對中國經濟的五次「折騰」
    滕泰:經濟學家,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凱恩斯主義的宏觀調控手段接替了政府的計劃之手,順理成章地成為對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且影響越來越大。
  • 張維迎:貨幣擴張如何導致經濟危機?
    【編者按】張維迎認為,「要理解當前中國經濟的亂象,必須懂得米塞斯-哈耶克的經濟周期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經濟-金融危機均因錢太多所致;錢多必然導致錢慌。不懂此理論的人(包括貨幣當局)經常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
  • 曲子:中國經濟增長如何走出入凱恩斯主義深坑?
    凱恩斯主義的創造者凱恩斯曾說過:挖個坑再請人填上就可以刺激經濟。但在原文中,凱恩斯還這樣闡述其挖坑經濟學:挖坑後還需要埋些錢,再僱人挖出來取出錢來用。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徹底掉入凱恩斯主義深挖的坑裡了。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一些救市的做法實際上就演繹了一把凱恩斯主義挖坑經濟學。這點,越來越得到國內許多學者和企業家的共識。
  • 賀鏗:凱恩斯主義與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
    第一是內需外需,增長乏力,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不足,這是我們經濟當中存在困難的根本問題。第二是財政貨幣政策,我認為這幾年是實物,導致金融風險在不斷的加劇,前一些時候所謂的錢荒已經是給了我們預警。第三是長期依賴投資保增長,導致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  這些問題的產生實際上就是我們長期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的一個必然的結果。
  • 安生:凱恩斯主義後遺症帶來中國經濟的「灰犀牛」
    2017年7月,《人民日報》在其頭版的一篇評論員文章首次提到了這個詞:「既防『黑天鵝事件』,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 那麼我們這個時代的灰犀牛究竟是什麼?本文作者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灰犀牛,都是凱恩斯主義的後遺症。】
  • 凱恩斯主義、自由市場一個都不能少
    凱恩斯主義的應用,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執行,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經濟環境下一種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  保建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經濟學副教授,經濟學博士。  任何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如果脫離了特定的經濟背景和歷史環境都是行不通的。
  • 張維迎:要市場邏輯,不要強盜邏輯
    ,不管是貨幣主義、新制度經濟學、凱恩斯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都曾一度風光,但隨著這些經濟思想在解決中國實際經濟問題中的缺陷展現,又都難逃被質疑的命運。現在,隨著中國經濟步入轉變發展方式的維谷,奧地利學派和公共經濟學派的光芒又開始散發出來。但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問題是如此紛繁複雜和深不可測,每一個經濟學流派,每一種經濟思想,可能僅僅只是在黑屋子裡擦亮的一根火柴,只能照亮某一個小小的角落。要照亮中國經濟前行的軌道,需要的是所有微光的匯集。這也是我們開「經濟學人訪談」欄目的初衷。
  • 停止凱恩斯主義,才能真正拯救經濟?
    停止凱恩斯主義,才能真正拯救經濟?凱恩斯主義是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思想基礎上的經歷理論,主張政府採取擴張開支和增長赤字的經濟刺激政策,曾經大行其道。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凱恩斯主義再次被視為拯救經濟危機的寶典……凱恩斯主義有一個對立的經濟學流拍:奧地利學派。這個學派的思想來源於古典經濟學,主張讓市場的手發揮作用,反對政府干預市場,與凱恩斯主義背道而馳。
  • 中國式凱恩斯主義的標本
    *央企的整體上市與淘汰低效產能都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措施,兩者成為同一體系下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為中國的凱恩斯主義服務的手段。
  • 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邊界和極限
    政府投資的項目既不能侵入市場競爭領域去傷害經濟,也不能單純地為了提供就業崗位而做對經濟增長無效的投資。 ■ 南雲樓 擴大政府投資,實行財政赤字,能夠刺激經濟發展,是凱恩斯經濟學的重要觀點,也是自上世紀二戰以來很多國家推崇的經濟政策,實踐中也常常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許小年:凱恩斯主義害了中國
    有人把這個看作是中國經濟已經走入了一個快速回暖的軌道了,您怎麼看這個觀點?許小年:我已經在很多場合講過,從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字的好轉,我們先假設這些數字都是真實的,都在回暖,回暖的主要原因是去年超量的信貸供應,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我把它叫做「燒錢效應」,這個「燒錢效應」能不能持續下去,取決於政府能不能繼續燒錢。
  • 張維迎:中國教育體制比49年還要落後
    中國經濟網訊:2010年12月22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新一屆的換屆儀式,但是在新院長的名單上,已經找不到張維迎的名字。如同4年前接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一樣,四年後的今天,張維迎的卸任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12年前的1999年,張維迎以副院長的身份,主持光華管理學院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