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當一個溫柔優雅的媽媽,
但很遺憾,
咆哮,抓狂,崩潰,
成了一個老母親的常態。
當你叮囑娃拾玩具,關掉電視,放下ipad,飯前洗手,說了八百遍,娃總跟沒聽到一樣時;當你要求娃按照計劃,日清日畢每天學習任務,卻在臨睡前發現他一個字沒開動時;當你安排了行程外出遊玩,孩子不聽指揮,各種亂竄,陷你於驚嚇和惶恐不安時,當你急急忙忙趕時間出門,娃卻不停給你鬧出各種么蛾子時……
老母親和娃的「戰爭」,就上演了!來,我給你還原一下老母親日常崩潰的寫實全過程……
以上,是老母親跟娃因小事發動「戰爭」的全過程。如果你也經常這樣,那就對了,因為沒有人天生會當媽。仔細想想,每次跟娃大動幹戈,並不是什麼大事,有些小事甚至都不值得一提。在這些小事的處理上,悅媽基本屬於反面教材。
不過,隨著自己摸爬滾打,一點點吸取教訓,現在似乎也好多了。這裡,順便也分享一點「娃兒多聽話,媽媽少崩潰」的小心得吧!
首先呢,跟娃說話時,讓娃看得到你的臉。我現在跟娃安排一件事時,會到娃跟前,看著娃的臉說話,這非常有效。如果娃埋頭玩玩具,就對娃說「看著媽媽,媽媽有話跟你說」,讓娃把注意力放在聽你說話這件事上。千萬不要一邊忙著手頭上的,一邊隔著房間「拉長喊」(像漫畫裡那樣),這樣做,娃基本是「聽不到」,不行動,除了讓你更氣,不會有任何效果。
其次,在娃身邊站一會,直到娃開始行動才離開。跟娃安排收拾玩具的任務,別指望著你一說,娃就行動,真實情況很可能是,你說完,娃扭頭又繼續玩。當你再次催時,就會帶著情緒,搞不好雞飛狗跳就上演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你說完後,站在娃身邊默數到15秒,直到娃開始行動。當你站在娃身邊,哪怕一聲不吭,只要盯著娃,娃會感受到你的「壓力」而開始行動。如果還不行動,15秒後再冷靜提醒,繼續盯著,直到娃行動。
最後,在娃及時行動後,即時給予讚揚。具體誇獎好的行為,例如「收拾得又快又好,地面乾乾淨淨呀!」「這次行動超級光速呀,我都還沒處理好,你都做完了」之類的話,能讓孩子得到更多鼓勵,下次行動會更積極。
以上不過是老母親摸爬滾打多年,積累的一點小小經驗,僅供參考。如果你有更多建議,也歡迎評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