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的這幾天 我患上了「多動症」

2020-12-20 騰訊網

數數手指算下來,在家已經差不多兩個星期沒出過門,眼看著元宵都過了。

自從除夕那天下班回家後,估計很多小夥伴和超大陸一樣,在家呆到發黴,做夢都夢到火鍋燒烤。

不能上街亂跑亂吃,出門的活動大概就是去買口罩。而春節快遞只有順豐,網店的口罩都給搶的渣都不剩。本想著去藥店碰碰運氣,結果口罩沒買到,還損失一個口罩,血虧。

廣州每天可以預約口罩,並在前幾天實行了口罩免費送上門的措施,讓市民不必承受線下排隊取口罩帶來的感染風險。不過功能開放是一回事,能不能搶到又是另一回事了。搶了幾天,感覺比雙11秒殺還刺激。

除了買不到口罩,困擾著眾多上班族的,則是這周開始實行的「遠程辦公」與「遠程上課」。

廣東省規定2月9日才能復工,但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讓員工在家辦公,畢竟公司也不可能給你白出工資。

只不過體驗了幾天在家辦公,超大陸已經開始懷念在公司上班的日子了。

平時我們編輯能體驗一下在家辦公的感覺,應該就是補休與節假日在家需要更新資訊的時候,但工作量不高。

實行在家辦公後,問題就被放大了:平時在公司需要處理的事情全部都要在家完成。

▼在家患上了「多動症」

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在家或者是在公司,其實差別都不大。打開後臺碼字,一天就過去了。

主觀的我認為:因為職位的特殊性,無論是公司,家,還是出差,都需要保持自己是處於可接收消息的狀態,所以辦公地點的不同,並不會對我的工作有太大影響。

但是一周後,我發現我錯得太離譜了……

1、每天必須克服的倦意

表面上睡覺的時間是變多了:平時9點上班,8點起床,現在可以9點才起床開機幹活。

但實際上,不用你出門上班,不用打卡,你不得賴床賴到天昏地暗?恨不得一天都躺床上拿手機幹活。

其中衍生出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經常有緊急事的時候聯繫不到人。在公司即使發信息找不到人,也能直接走到座位找他本人。

而遠程辦公,你不知道你找的人到底起床了沒有。或者你人有三急上了半個鐘的廁所,失聯了,老闆以為你摸魚直接找你喝咖啡。

2、溝通難度增加,不如當面交流順暢

上班自然免不了開會。選題會,每周報告……在公司坐班時,開會已經記在了日常工作日程之中。

而平時在會議室能很快解決的會議,通過微信遠程語音/視頻時卻能開半天。平時開會通常會夾雜一些表格,文檔需要同步討論,而遠程開會雖然也能瀏覽這些文件,但終究不如當面討論來得簡單粗暴。

3、工作效率低,容易分神

這大概是家裡上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難了。

效率低,一方面是自己的定力不夠,另一方面,因為是自己的家,但凡有些雞毛蒜皮的事都會分心解決。(或者說是各種幹擾因素)

隔壁在裝修,忍不住了打開窗戶對著對面一頓臭罵;

沒熱水喝了,去煲熱水的時候順便練習一下自己的「手衝咖啡」技巧;

碼了幾個字,朋友叫你開黑,想想一把就二十分鐘,結果一天下來就寫了幾行字;

……

這種情況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說,在學生時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壞習慣。

而在公司,環境的幹擾因素少了,理論上工作就能更加專心。

4、獲取信息的渠道少了

在公司的時候,除了辦公時的閒聊,吃飯時是同事之間交流八卦的最佳時刻。哪個快閃記憶體廠著火進水了,AMD與Intel出新品了,哪天顯卡主板搞促銷快上車等等。

就是這種零碎時間,讓大家能無形中獲取到大量的信息。

5、加班的理由多了

在公司加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超大陸在公司附近租房之前,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要將近4個小時,正常6點下班的話到家就已經8點多了。如果有事加班,回到家基本就是凌晨一點兩點,第二天整個人渾渾噩噩,搬家之後才好受點。

而在家裡加班,一起床就能幹活,幹完活就能立刻上床睡覺。以前還能用路途遙遠婉拒加班,在家辦公變相讓加班這件事變得難以拒絕。(雖然沒啥事確實不用加班)

還有部分呆在鄉下的小夥伴們……

超大陸是廣州本地人,並且過年時親戚都主張不串門拜年,在家裡呆了幾天就帶行李回出租房了,網絡與電腦都齊全。

而有些小夥伴因為不能出城的原因,過年至今依然呆在家鄉,有些可能沒網絡,有些可能沒電腦,想遠程辦公,得問問設備與網絡肯不肯。

▼疫情過後,遠程辦公會不會成為新趨勢?

疫情時期的遠程辦公,只能算是一種應急的工作解決方案。而疫情過去,遠程辦公會不會繼續保持住熱度,成為更多企業選擇的新方向?

我覺得很難,但很多企業都開始讓員工著手適應遠程辦公,並打算在以後的工作裡加以運用。

有時能當面通過肢體語言與簡單幾句話就能弄明白的事情,遠程文字對話或者只是語音對話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導致效率下降。

這是現在遠程辦公面臨的最大弊端。

以前的遠程辦公與上崗工作更多的是一種互補關係。但現在的大環境下,發達城市的求職人群只多不少,有些公司也會綜合自己的工作性質,讓部分員工選擇在家或者是到崗辦公。

以後的辦公方式,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更加多樣化,也會因為遠程辦公的普及,讓偏遠地區的人們獲得更多的求職機會。

公司又將復工時間延長了,希望經過一周的體驗,在家的大家能更好適應這種辦公方式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患上多動症呢?
    15:00:58 來源: 健康人生最重要 舉報   孩子伴隨著自己的「哇哇」的哭聲出生了,我想這一刻每個父母都是及其開心的
  • 當心患上「多動症」
    當心患上「多動症」)孩子頑皮多動是性格問題,不是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可治可不治?當心,孩子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與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障礙。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一天到晚不停的搗亂,一分鐘也不能安靜,所以有的家長會有疑惑,我的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甚至有的家長會擔心孩子總是這麼動來動去,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後上學了怎麼辦?其實,很多家長誤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並不代表就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其實是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一種表現。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
  • 弱智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原是高智商孩子患多動症
    就是這樣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績長期倒數一二,學校的老師都認為他智力有問題,這是什麼原因?  重慶晚報記者彭光瑞實習生嚴藝菲  「你的孩子沒有智力問題,是小兒多動症,能夠治好。」  上周一,得知這個結論時,42歲的周麗(化名)哭出聲來。  「老師說他智力有問題,我一直都不相信,心裏面也壓了塊大石頭,憋得我透不過氣。」周麗邊哭邊說。
  • 多動症不只是「多動」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期末考試快到了……所以最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挑毛病,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什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作業太拖拉」等,到兒童醫院找原因的孩子也大大增多了。可能你想不到,孩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看似和「多動」毫無關係,竟然被診斷出有多動症。
  •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杭州市周慧班主任工作室 戴欣怡「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俞成效老師是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
  • 兒童多動症
    今年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又跟家長反應,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時不時還會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才覺得該給孩子看看了。最後在別醫院給孩子做了這方面的測試,診斷為多動症。      2、我兒子今年10歲,6歲上一年級的時候,精力就特別旺盛,從來不午睡,上課經常亂動坐不住,還隨便亂說話,見誰都不怕,能跟人家聊上半天,之前一直覺得我兒子是性格活潑,也就沒太上心。
  • 當心患上「多動症」
    常常聽家長抱怨說孩子很好動,上課坐不住、搞小動作,寫個作業一會兒玩玩橡皮,一會兒去趟廁所,背課文也靜不下心來,真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並非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家長需要明白一個基本概念:多動症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95%都不是多動症引起的!
  • 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多動症的診斷有兩個標準
    由於多動症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甚至部分患兒到成年期仍有多動症的症狀纏身,不利於其日後發展。因此,多動症的診斷和治療應當引起重視。那麼一般情況下,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多動症的主要特徵(核心症狀)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有多動行為,但是注意力很專注,一般不認為有多動症。
  • 多動症需要治療嗎?治療兒童多動症注意4點
    在醫學上,有一種兒童疾病稱之為多動症,孩子患上多動症,會有喜歡惹是生非,喜歡欺負別人,不聽從別人的管教,學習成績差等等。不少家長認為小孩多動症是有階段性的,只要過了多動的階段,就會沒事的,因此不用特意去接受治療。那麼多動症需要治療嗎?接下來將針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詳細介紹。   多動症需要治療嗎?
  • 可能是「多動症」,這四個辦法可以幫到你
    我曾經帶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叫李亮,上小學2年級。他可真是個淘氣的小男孩,好像一點也不知道累。上躥下跳,走來走去,動動這個,摸摸那個,把其他小朋友煩得都躲著他。一、什麼是「兒童多動障礙症」?有哪些表現?在心理學上,「兒童多動障礙症」也叫「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在兒童群體中比較常見。
  • 25歲成人患「小兒多動症」,頸椎病竟是病根
    □記者 劉坤    近日,河南省中醫院疼痛科來了這樣一位匪夷所思的「小兒多動症」複診患者。病人走進診室時,臉上洋溢著的由衷的高興,讓疼痛科主任王學昌大夫自然而然想到,治療效果應該不錯。詢問患者後,果不其然,經第一次線針刀治療後,症狀已經明顯減輕了。
  • 多動症竟可以這樣測試 孩子的健康就看你的這一舉動
    那麼,對於好動的小孩子,不少的家長就會擔心他們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多動症的測試,簡單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多動症。一般多動症兒童的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你就可以對自家的小孩子進行觀察,他在做事情的時候是否沒有專注力,經常做了一會兒就不做了,轉而去做其他事情了。
  • 武漢孕娩管理中心:據說孕期接觸這些 孩子更容易患多動症
    據說孕期接觸這些 孩子更容易患多動症 懷孕後,孕媽媽通常都會謹慎小心,儘量去創造更好的條件,來保證寶寶健康的生長發育。但這件事孕媽也要注意起來,一項新研究顯示,某種空氣中的汙染物會影響腹中胎兒未來的認知發展。
  • 小孩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
    小孩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如果您的家裡的孩子患上了多動症的話,那麼,以下的這篇文章您就要多留意下了,要仔細閱讀才能對治療有幫助的,因為孩子多動症的的原因是很多的,只有了解病情之後,才能得到好的治療,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所以,以下專家將為您介紹一下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兒童最容易患上的4種心理障礙——多動症篇
    不過,兒童會患上的心理疾病並不只有這一個。現在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不僅會關注孩子身體發展,也會關注到孩子心理發展,可是對於兒童心理疾病了解,還非常有限。兒童和成人一樣都會換上心理疾病,而且會患上和成人一樣的疾病,但是有些心理疾病的症狀,在兒童和成人身上的表現卻可能很不相同。
  • 4歲小孩多動症的症狀是哪些
    對於多動症,很多人都缺乏一個全面的認識,因此,當自家的寶寶患上多動症之後,家長都不能夠及時的察覺,反而認為只是自家的寶寶比較活潑而已。事實上,多動症對寶寶的成長是有一定危害的,下面就來研究下4歲寶寶多動症的表現是什麼?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 兒子有多動症,我要怎麼辦?
    在家裡,每一天輔導他寫作業是最困難的時候,軟硬並施也很難讓他靜下心來把作業寫完。我該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疑問,很多家長可能都主觀的認為這是因為孩子青春期的一種表現,長大了就好了;也有會老師認為是家長教育方式不當所致;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動作不停,發生衝突,可能隱藏了一種常見的兒童注意力缺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