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個公司研發了一款神器 一秒批改一頁算術作業

2020-12-15 浙江新聞

  批改作業的App界面

  這一柜子,都是陳明權用來做項目的作業本。

  過去的半個多月時間裡,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在感謝一款名為「愛作業」的App。他們只要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算術作業掃一掃,一秒鐘就能知道哪些答案有問題,識別率和準確率相當高。

  從9月2日正式上線至今,愛作業已積累了40萬用戶,日活用戶超過20萬,後臺每天能接收至少50萬張作業圖。

  這款產品出自杭州大拿科技團隊之手,他們也沒想到這款App能獲得這麼大的反響。昨天,都市快報官方微信和杭州矽谷小報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對大拿科技創始人陳明權的採訪,講述了這款應用的研發始末,引起了很大反響。

  大多數家長把愛作業視為「救星」,他們不用每天耗費大量時間在檢查作業上;也有部分家長質疑,作業本該是學校老師檢查的,怎麼現在都交給了家長。而在杭州本地的一些小學,對於老師該不該使用這款軟體也產生了分歧。

  看到快報報導 風投直接想投錢

  昨天一早,陳明權的微信就被朋友發來的信息淹沒,很多人沒想到自己現在頻繁在用的形色和愛作業兩款軟體都是他做的。整整一天,大拿科技的辦公室電話幾乎就沒停過,包括浙江衛視、杭州電視臺都上門要求採訪,還有一些風投主動找到陳明權,單刀直入地問要不要投資,被他一一婉拒。

  消息在朋友圈不斷發酵的同時,愛作業App的下載量也明顯上升。截至昨天下午5點,下載量已比頭天同一時間高出50%。

  借著快報的平臺,陳明權也回答了一些用戶關心的問題。比如,愛作業App在一開始設計時就沒有準備讓孩子輕鬆得到答案,所以家長不用擔心掃描後直接出答案,導致孩子投機取巧。「我們只想提供一個減輕家長和老師負擔的工具,沒想改變現有的教學習慣。」

  有家長歡迎這類幫手

  唐先生的兒子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他知道愛作業後第一時間下載。為了判斷軟體是否可靠,他先在草稿紙上列了幾道算術,用了幾次覺得準確率不錯才用來給孩子改作業。他的兒子每天要做1-2頁算術,每頁有60題,即使是最簡單的加法和減法,唐先生檢查每頁也得用上兩分鐘。

  「如果加上乘法和除法,位數再增加,工作量太大了。聽說有些高年級家長檢查算術作業,用計算器一題題算,費時費力。」唐先生說。

  這樣的抱怨是陳明權萌發做愛作業App的緣由。春節過後,愛作業App正式在大拿科技立項,目的就是藉助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把家長和老師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老師之間有分歧

  愛作業App的研發得到了許多小學老師的支持。按照每個老師負責兩個班級的情況,他們至少每天花1個小時在算術題的批改上,盯著密密麻麻的算術題改完之後眼睛發酸。現在只要用手機掃一下,十分方便。

  不過杭州一位小學教研員對這款軟體表示了明確的反對。她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從字裡行間可以了解學生的做題狀態,也只有親自改過之後才知道學生們的普遍狀況,「如果只是用軟體掃一掃,很難有印象。」

  這點得到了另一位數學老師的部分認同。他覺得小學老師不應該對這樣的軟體產生依賴感,但有時在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可以用軟體來調節一下,減少錯誤率,「特別是有些作業本被學生打滿了草稿,看起來確實比較累。」

  前不久,浙江金華一所小學叫停家長作業籤字引發了熱議。許多家長認為檢查作業是老師的責任,不應該由家長承擔。這也是昨天微信後臺,家長們討論最激烈的事。

  對此,上述這位老師也表達了他的看法。首先,作為父母,他也不願意被老師每天「逼」著檢查孩子的作業,但家長如果不檢查,孩子很有可能就偷工減料,所以必要的監督還是不能省略。

  至於算術作業批改,確實有比較特殊的情況。「算術是基礎技能,關係到後面很多學科的學習,在未來生活中也扮演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這個時候不打好基礎,對孩子後面的發展影響很大。」他說,「學好算術沒有其他捷徑,只有多做多練,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給家長增添麻煩,希望家長們能諒解。」

  這款App真的好用嗎?

  小孩的字都能識別嗎

  大拿科技想要用現有的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進行文字識別,但這一技術只能識別列印體,無法對學生做上去的手寫數字進行識別,而小朋友書寫習慣極不穩定,不同人之間差別很大。

  「拿最簡單的數字8來說,有的是開口的,有的是閉口的,開口的可能方向還不一樣。」陳明權說。

  在識別率問題上,他表示,只要上傳的數量足夠多,識別的準確率會越來越高,因為機器每天都在進步。就在上周,愛作業App還無法順利識別數字的連筆,這周的識別率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因為無法做到百分百準確,我們目前會把有問題的都框出來,其中有些可能是正確的,需要家長再檢查一下。」陳明權說。

  拍攝角度也會影響識別率

  好不容易解決了手寫體和列印體的識別,他們又發現,在涉及三個數的混合運算時,小朋友習慣在算術本上打草稿,這就意味著需要讓機器知道哪些內容是需要識別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還在後面。在用手機一頁頁掃描算術本的過程中,陳明權和團隊察覺到,一些算術本用的紙張太薄了,背面的數字經常顯示到了前一頁,這又給機器識別出了一道難題。光解決這一個問題,他們就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

  上月,愛作業App首次在蘋果商店露臉,但很快就被撤回。因為在做大部分測試時,大拿科技的研發人員都是用手機對著算術本進行垂直拍攝,而許多用戶在實際使用時,攝像頭和本子往往有個夾角。

  「不同角度拍攝,最後對識別率有很大影響。當時我們就決定撤回,再次迭代。」陳明權透露,類似的小細節還有很多,像是有些人拍照容易手抖,那就需要讓機器適應模糊的照片。

相關焦點

  • 杭州有一款批作業神器 家長瞬間被解放!
    圖片來自網絡 在過去的半個多月時間裡,杭州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在感謝一款名為「愛作業」的App。他們只要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算數作業掃一掃,一秒鐘就能知道哪些答案有問題,識別率和準確率都相當高。突然之間,批改算數作業這樣重複、繁瑣卻不得不做的工作變得十分輕鬆,也令這款App受到很多家長和老師的追捧。從9月2日正式上線至今,愛作業已積累了40萬用戶,日活用戶超過20萬,後臺每天能接收至少50萬張作業圖。
  • 一秒批改一頁數學題、自動生成錯題本... 多項教育智能「黑科技...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本屆服貿會的八個行業專題之一的「教育服務專題展區」中,屆時將有不少教育智能「黑科技」重裝亮相,現場將充滿十足的互動感。一秒批改一頁數學題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探訪兩家參展的教育企業猿輔導在線教育和「作業幫」。
  • 老師研發出教學「神器」 180份作業半小時批改完
    原標題:180份作業半小時批改完 在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老師們有個教學「神器」——「愛心3.0教育雲系統」。通過該系統,老師可以快速批改數百份作業,並生成作業大數據,學生還能用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登錄系統,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
  • 「助學神器」來襲!作業提交批改只用一部手機就能完成
    縱然你已經為數學不好找到了一千個理由,卻仍然只需一個理由就要學好它。那就是高考要考!如果你想告別這樣的學習方式,你可能需要一款這樣的助學神器!悠數學是一款服務於中學學習的APP,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只需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完成。
  • 推薦一款英文翻譯&寫作批改神器
    針對這些錯誤,一旦指出來我們往往後知後覺,但在做完之後,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檢查自己寫的東西往往容易忽視小錯誤的存在。寫完後先自我檢查一遍,用word審查功能先自檢,凡是出現」紅色波浪線「一般表示單詞拼寫或詞性有誤,」綠色波浪線「一般表示該句存在語法問題。互檢。如果條件允許,兩人一組,針對同一個話題或者同一篇寫作練習完之後進行互相檢查,檢查自己的段落錯誤未必能夠馬上發現,但往往更容易發現他人段落中的錯誤。它檢。
  • 家長輔導作業要崩潰?快看,一款「自動批改作業」神器來了
    湖南省新華書店旗下中南迅智推出一款「自動批改作業」神器。紅網時刻2月19日訊(記者 蔡娟)「媽媽輔導作業崩潰,把女兒扔在地鐵站。」「為避免生氣誤傷孩子,爸爸輔導作業時把自己的手綁了。」近日,湖南省新華書店旗下中南迅智適時推出一款「自動批改作業」神器,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給孩子檢查作業,並智能批改和答案解析。紅網時刻記者在微信小程序裡找到了「A佳智慧作業」。
  • 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自動批改口算作業,愛作業要將老師和家長從課後...
    所以,當一位同事跑過來跟陳明權抱怨,晚上很晚回家還得給上小學的孩子批改數學作業時,他並沒有多大觸動。直到一而再,再而三地從各個同事那裡聽到同樣的抱怨。當他把這些抱怨複述給在小學教算術的親戚時,竟然也得到了類似的反饋:一頁算術作業包含了四五十道題目,一個老師負責兩個班的作業,每天光批改算術題就至少花上1個小時。
  • 「作業神器」火了 家長老師愁了 不少學生用「作業神器」抄答案
    學生將題目拍照上傳即可看答案每到寫作業時,正在上高三的李志江都會拿出手機,拍下自己不會做的題目上傳到一款作業搜題答疑APP上求解。半個小時不到,他就可以在該款APP的幫助下做好3道數學難題。「不會做的題目,拍一下照片傳上去,不到幾秒答案就出來了,節省了我很多時間。」李志江說道。
  • 手機一拍就出答案 「學習神器」變味成「作業神器」
    這樣的「作業神器」對於孩子來說,作業壓力自然小了不少,但部分家長卻對學習軟體變身「作業神器」感到擔憂。  「作業神器」幾秒鐘出答案  記者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叫「作業幫」的APP軟體,該軟體封面為滿分100分的圖標,並顯示其成立已經有「五周年」了。
  • 海綿MBA英語二作文批改「神器」,比老師閱卷還厲害
    11月6日,距離考研兩個多月的時候,海綿MBA對外發布了一款小程序。考生只要打開手機對著卷子拍張照,一秒鐘就能指出作文的問題。海綿MBA是一家針對MBA、MPA、MPAcc、MEM等管理類聯考用戶的備考學習平臺。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批改報告:每位家長每天批改2頁作業,媽媽是批改...
    新京報快訊(記者 方怡君)平均每位家長每天要批改2頁作業,口算題目為165道。今日(9月2日)上午,愛作業發布的《中國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了這一數據。其中,北京的家長每日批改的數量為1.99頁。報告顯示,下午4點40分到夜晚9點是家長批改作業的尖峰時段。在批改作業的時間段上,不同地區的家長有不同偏好。來自南京、湛江、江門、佛山、深圳等地區的家長批改作業的時間集中在晚上11點到凌晨2點;來自紹興、衢州、金華、台州、大連等城市的家長更青睞在早上5點到7點間批改作業。
  • 作業神器風靡校園 大學生學霸解一題收七毛
    小學生、初中生 滿屏多為數學題   學生上傳作業 學霸出面回復   「學生怕什麼?一怕考試、二怕作業!答題利器……學霸學渣共同的樂園!」這是一款名叫「愛考拉」的「中小學生作業神器」在軟體介紹中打出的標語。   在手機軟體商城中搜索「作業」二字,馬上會有一連串解題軟體顯示出來。
  • 「作業神器」火了 家長老師愁了
    原標題:「作業神器」火了 家長老師愁了   孩子在作業軟體上抄答案 引來眾多家長擔憂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類軟體可以服務幼兒園大班到高三的學生群體,題目涵蓋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學生將題目上傳後,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 ——家庭作業檢查「神器」走紅...
    新華社杭州9月27日電(記者餘靖靜)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數學口算作業掃一掃,就能知道哪些答對、哪些答錯——杭州一家科技創業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費手機軟體,上線不足月,就獲得了當地小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好評。然而,有人為其解放生產力叫好,也有人擔心其可能影響「減負」。
  • 「智能批改、學情監測」……眾多教育黑科技將亮相服貿會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錯題印表機」、「智能批改」、「學情監測」……8月11日記者了解到,將有眾多教育「黑科技」產品亮相9月即將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作為服貿會八大專題展之一的教育服務專題展備受關注。
  • 推薦一款英文寫作必備神器
    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款英文寫作必備神器:Ludwig。說必備,是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多裡,我和寫作助教 Stella 老師幾乎每周都會使用它,它讓我們可以確保社群中原創學習素材的準確性,也有助於批改學生的作業,讓我們的反饋有據可依。
  • 放學後孩子的作業,到底應該老師來批改,還是有家長來批改?
    ,孩子作業、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作業批改必須家長完成 !雖然有規定,老師不得以微信群、qq群,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但是現在有神奇的釘釘!杭州蕭山,有家長網絡問政教育局,得到回覆如下: 真的,不知道怎麼了,就我身邊的孩子來說,剛上小學,老師天天在微信上布置作業,經常讓家長自己列印去題目讓孩子做題
  • 學生必備工具,這款人工智慧批改作業的軟體,幫你節省腦細胞!
    今天小美(微信公眾號:nice-app )要推薦的是一款特殊的批改口算作業的 App - 愛作業。愛作業 App 是一款幫助小學家長批改口算作業的神器。說它是神器是因為愛作業的批改是依靠人工智慧,只要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算術作業掃一掃,一秒鐘就能知道哪些題目是錯誤的。
  • 小猿口算宣布作業批改準確率超過人類 註冊用戶覆蓋小學超12萬所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APP上聽講課、看題解、寫作業,逐漸成為現下學生的一種學習模式,通過作業類APP,老師不需要把厚重的作業全部抱回家批改,利用閒暇時間就可輕鬆修改作業;學生們也不再出現忘記帶作業的情況。且更便於家長管理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可及時跟老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