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能讓教育變得更好?——家庭作業檢查「神器」走紅...

2020-12-17 參考消息

新華社杭州9月27日電(記者餘靖靜)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數學口算作業掃一掃,就能知道哪些答對、哪些答錯——杭州一家科技創業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費手機軟體,上線不足月,就獲得了當地小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好評。然而,有人為其解放生產力叫好,也有人擔心其可能影響「減負」。

小學生家長「剛需」催生「網紅」APP

一款名為「愛作業」的手機軟體近日走紅杭州等地。該手機軟體主要免費幫助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家長和老師批改數學口算題。用戶可通過APP拍攝作業本,1秒後即可檢測出錯誤答案,準確率為95%。

據開發此軟體的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大拿」)介紹,「愛作業」從9月2日正式上線至今,用戶激活量已超過40萬次,日活用戶超過20萬,後臺每天能接收至少50萬張作業圖。

「這樣的傳播速度,在我約20年軟體工程和人工智慧的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杭州大拿聯合創始人羅歡說,看來批改作業確實是家長和老師的「痛點」。

據了解,批改作業「機器換人」的點子最初由杭州大拿的一名員工毛禮輝提出——他是一名小學生的父親,苦惱於每天下班後還要批改孩子的口算作業——「作業本一頁一般是60題,有時100題,忙了一天,再看到密密麻麻的題目,人都懵了。」毛禮輝說。

「『愛作業』現在的智能程度到小學3年級,我們下一個小目標是讓它小學畢業。現在是口算批改,接下來會逐步支持英語和語文教學等,比如地道口音的人工智慧英語老師。」杭州大拿CEO陳明權介紹說,「愛作業」識別引擎背後用了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不斷「學習」小學生作業本來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

「不知道人工智慧能否做得更細緻?我們老師需要掌握學生的錯誤原因,比如哪些人是因為進位加錯的,哪些人是因為退位減錯的,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改進,提高成績。」杭州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在使用後提出了「要求」。

人工智慧「碰撞」教育,是喜是憂?

「愛作業」走紅,杭州等地小學低年級的家長們和老師們都覺得頗為受益。數學特級教師、北京義格教育集團數學課程總監胡趙雲說,僅僅是判斷孩子口算題的對錯,就足以讓家長與教師們高呼「解放」,可見人工智慧的威力。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作業類APP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3月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要從學校、校外、考試、老師教學、家長社會五個方面「減負」。近年來,在學生、老師群體中日漸興起的作業類APP,因為智能化、便捷性等受到家長青睞。該類APP的廣泛使用是否能為家庭作業「減負」?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
  • 作業類APP成傳統教學補充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作業類APP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3月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要從學校、校外、考試、老師教學、家長社會五個方面「減負」。近年來,在學生、老師群體中日漸興起的作業類APP,因為智能化、便捷性等受到家長青睞。
  • 人工智慧將改變教育的未來: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人工智慧能通過教育提高你的智力嗎?個性化學習你知道Netflix如何推薦你喜歡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嗎?這得感謝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它將每個學生的學習路徑個性化,以更好地獲取和掌握知識。提高效率人工智慧可以自動化各種管理任務,為教育工作者騰出大量時間。他們越來越多地在許多在線評估任務中使用它。人工智慧使他們能夠快速地評估論文、考試和評分,以及批改學生作業。但這與提高智力有什麼關係呢?
  • 「作業神器」火了 家長老師愁了 不少學生用「作業神器」抄答案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下載量多的能達到數億次,不少家長擔憂學生過分依賴「作業神器」,影響其獨立思考能力。對此,教育從業者建議,家長、教師應加強聯繫共同監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要讓「學習助手」變為「興趣殺手」。
  •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打開APP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4 09:51:48   人工智慧、腦科學、人臉識別、少兒編程……這些被賦予濃厚科技色彩的智慧技術正在走進現代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家庭的生活。
  • 小學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家庭作業、籤字,到底對不對
    有的家長對這一條非常的反感,認為老師在給家長布置作業,增加家長的負擔,他們認為檢查家庭作業是老師的事,是老師的任務,不該讓家長參與。有的家長甚至憤憤不平,把老師告到相關的教育部門,說老師推卸責任。我認為這些說法很片面,很不妥當。
  • 自動批改作業神器宏大課堂智慧作業,拍題上傳3秒即可解決難題
    有媒體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而現在教育部更是明確規定有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也不是說家長就完全不用管孩子的學習情況了,如果老師要求家長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做倒是合乎情理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 老師超萌作業評語走紅:更正後又是一條好漢
    IC供圖  最近,一位「萌印章老師」在網絡上走紅,這位自帶橡皮章的歷史老師在學生交上來的家庭作業下方寫上自己的評語,並且「戳」上一個動漫橡皮章。批改後寫明批改日期,要保證在下節課上課之前把作業本發給學生」、「語數外作業全批全改」、「作文一定要寫評語」諸如此類的細則,這種「神批改」背後,是老師對待學生作業更用心的結果。  初二年級生物老師王志毅表示,以前看一個班的作業很快,只需檢查作業完成度,十多分鐘至二十分鐘就可以了事,現在看一個班的作業平均下來需要一個多小時。
  •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教育環境
    技術革新了教育部門,特別是在當前的大流行情況下,其中遠程通信和協作軟體成為學習的關鍵推動力。 人工智慧通過基於機器學習和NLP的應用程式正在迅速改變教育領域。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未來根據一份報告,在2018年至2022年之間,人工智慧在美國教育中的使用將增長47.7%。該報告確定了推動該領域增長的兩個主要趨勢。其中之一是越來越多的聊天機器人使用基於AI的技術來與學生存儲,處理和通信數據。另一個是越來越重視個性化的學習途徑。
  • 陪作業引發的「作業焦慮」,未來教育如何解決?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平臺「阿凡題」2017年12月下旬發布《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根據其線上近億註冊用戶、線下近百家實體店用戶的大數據調研,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2.82小時。一涉及做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陪寫作業,已經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和親子關係的主要「殺手」。作業量大導致家長對教育不滿情緒嚴重。「有的作業就是大量的題海訓練,老師課堂不提高效率,把大量作業留給孩子。我女兒數學卷都能答95分以上,不會的就是那一兩種題型,但還要把整張卷子花半小時以上做一遍。這樣的教育太不負責任了。」一位張姓家長說。
  •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家長籤名該不該?
    記者了解到,家庭作業由於家長籤名和批改而變成「家長作業」的現象廣泛存在,引發一些家長不滿。 專家認為,教師對家庭作業負有批改責任。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盡其職、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濟南市民柳海亭的兒子今年上了小學一年級。作為家長,他也因此多了一份「家庭作業」——每天監督孩子讀三遍課文,然後籤名確認。
  • 如何在教育中使用人工智慧?這是一些現實世界的例子
    儘管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和家長們,對孩子的屏幕時間長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這一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教育的未來。據美國教育部門報告,預計2017 —2021年,美國教育中的人工智慧將增長47.5 %。
  • 人工智慧如何為教師所用
    作者:黃蔚 張東  正在北京召開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科技感十足。比如在論壇開幕式短片中出現的虛擬主持人,她不但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類主持人的語音語態,還能夠實時轉換語言,像老師一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現場觀眾友好交流。
  • 杭州有一款批作業神器 家長瞬間被解放!
    他們只要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算數作業掃一掃,一秒鐘就能知道哪些答案有問題,識別率和準確率都相當高。突然之間,批改算數作業這樣重複、繁瑣卻不得不做的工作變得十分輕鬆,也令這款App受到很多家長和老師的追捧。從9月2日正式上線至今,愛作業已積累了40萬用戶,日活用戶超過20萬,後臺每天能接收至少50萬張作業圖。
  • 暑假作業來襲解題軟體走紅 記者體驗十題僅對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軟體公司頻繁推出此類解題軟體,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養潛在客戶,從而爭奪教育培訓類軟體的市場份額。發現 幫學生「偷懶」 解題神器走紅近日,有軟體公司在京城部分中小學附近貼出廣告,推廣其移動搜索中的「拍照解題」功能,稱只要把題目拍成照片上傳即可獲得正確答案,引起關注。
  • 暑假作業來襲解題軟體走紅 記者體驗:十道題僅對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軟體公司頻繁推出此類解題軟體,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養潛在客戶,從而爭奪教育培訓類軟體的市場份額。  發現 幫學生「偷懶」 解題神器走紅  近日,有軟體公司在京城部分中小學附近貼出廣告,推廣其移動搜索中的「拍照解題」功能,稱只要把題目拍成照片上傳即可獲得正確答案,引起關注。
  • 檢查,批改孩子的作業,什麼時候成了家長的任務?
    這則新聞,也讓我看到了,很多家長的無奈,和心酸,工作和家庭如何平衡?一天只有24小時,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多了,那在家裡,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時間就少了,努力地工作,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可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孩子缺少了陪伴,似乎對孩子也不利。上周,一個周五的下午,接回孩子後,帶孩子一起去了,一個自己做生意,開店的朋友哪兒。
  • 學生必備工具,這款人工智慧批改作業的軟體,幫你節省腦細胞!
    今天小美(微信公眾號:nice-app )要推薦的是一款特殊的批改口算作業的 App - 愛作業。愛作業 App 是一款幫助小學家長批改口算作業的神器。來看看愛作業是如何快速地批改作業的。▎拍照識題打開 App 進入拍照頁面,對準作業拍照,這時候需要注意擺平作業本,並且拍攝過程中手不能抖。1-2秒後給出批改結果,正確的題目會用對號標識出來,錯誤的題目軟體會用紅框框選出來,點擊紅框查看是如何判定錯誤。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合伙人馬剛:人工智慧+教育,如何突破傳統教育的...
    困境四:只注重對孩子知識掌握的訓練量傳統教學方法,能讓孩子通過記憶知識拿到高分,而這種學習方式忽略了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養,孩子很難學會舉一反三。大部分的刷題,可以看作是浪費孩子的時間。但AI教育,能夠真正甄別到每一個孩子大腦中的不同之處,每一個孩子自己性格的特長和學習的偏好,然後針對他的水平來去給他進行教育。人工智慧如解決教育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