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家庭作業、籤字,到底對不對

2020-12-13 師生花園

01讓家長檢查並籤字

小學老師在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經常附上一條:讓家長檢查並籤字。

有的家長對這一條非常的反感,認為老師在給家長布置作業,增加家長的負擔,他們認為檢查家庭作業是老師的事,是老師的任務,不該讓家長參與。有的家長甚至憤憤不平,把老師告到相關的教育部門,說老師推卸責任。我認為這些說法很片面,很不妥當。

說到這裡,也許已經有一些網友看不下去了,急於吐槽和責怪,請您多一點耐心,看完我的分析,有意見我們可以共同討論交流,希望大家拿出足夠的理由和證據來辯論,不要用強詞、氣勢壓人。我們的目的是討論怎樣做更有利於孩子的培養,弄明白這個共同目的,我們就能做到心平氣和地來討論了。

02老師為什麼要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

我們先來看看老師為什麼要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

學習是個慢慢知新、消化和鞏固記憶的過程,孩子在課堂上即使聽明白了,課下也要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老師布置家庭作業就是為了讓孩子複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讓這些知識在孩子腦海當中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另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預習第二天將要學習的新內容,孩子心中對新知識有個大概的感知,帶著問題去聽課,效果會更好。

也就是說家庭作業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複習鞏固當天學過的舊知識,查漏補缺,把沒學會的再學一遍,學會的加強記憶;第二個就是預習新東西,以便再聽新課時,好抓住重點,提高聽課的效率。

03老師為什麼要讓家長在家庭作業上簽字

請聽聽老師讓家長籤字的理由:

老師只是想讓家長對孩子形成一股監督管理的重要力量,輔助孩子達到以上寫作業的兩個目的。

小學生年齡小,特別是低段的孩子,聽說讀寫的姿勢都不太正確,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思想時刻處於變化的狀態中。在學校裡,各科老師及時地給予提醒、糾正,在家裡讀書、寫字的時候,可不得要家長也執行監督的作用嗎?否則孩子在學校裡有老師管得嚴,他們坐得端,寫得好,到家裡家長不管不問,他們感覺到自由放鬆,讀書寫字的時候怎麼隨便就怎麼幹,好習慣就會難以養成。

對於低、中段的孩子作業的質量,老師讓家長檢查、籤字、把關,並不是讓家長幫著老師批改家庭作業,減輕老師的負擔。老師看你有沒有籤字,只是想知道你有沒有在關注孩子的學習,有沒有了解到孩子的學習狀況,你在籤字的同時,就會發現孩子書寫的質量、數量有哪些情況和問題,以便給孩子及時的引導和幫助。

等第二天老師批改完再反饋,哪有你當天發現的及時?孩子作業中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放到第二天再指出,讓其改正,早已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間隔,他的熟悉度,熱情度都已不再是昨天那個狀態,再說了,第二天的新知識、新作業又來了,他能沉下心來改正昨天的錯誤的佔極少數。

老師批改過的錯題、講過的錯題,在孩子作業本上一放幾天,依然如故。你不找到他頭上,他都不改。老師有多少時間一個一個地去找?如果家長參與進來,也就幾分鐘的事,一對一,效果肯定不一樣。你只要找對方法,重在培養孩子習慣就行,不用每天像老師一樣盯著每一道題看對錯。看數量和書寫也能判斷孩子的學習態度,看老師的批閱、孩子對批閱情況的反饋也不會太費時間的。

你要明確這一點:小學階段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階段,是孩子的啟蒙階段,孩子最初的啟蒙,肯定要費很大的功夫的。

孩子不可能一開始各種習慣都是非常優秀的,那要想把他的各項學習習慣都變得優秀起來,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兩方面共同的努力,像培養小樹苗一樣,前期肯定要大費功夫的。等到小樹苗根扎得深了,能自己獨立迎接風雨了,就不再需要家長天天檢查並籤字了。就比如初中,就可以放手讓他獨立完成作業了,因為到那時,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差不多都早已成型。

04如何給孩子檢查作業並籤字

低段的孩子

家長不妨陪著孩子寫作業,這樣可以及時的糾正孩子的姿勢,發現他寫字過程當中出現的不足。但是你要學會指點的方法,不能變成嘮叨和隨時打擾,這樣會讓孩子形成反感意識。你可以讓孩子寫十分鐘,就休息一下,在休息的過程當中你指出他存在的不足,然後給他做個榜樣,在下一個十分鐘,看到他的進步,及時的表揚,不要在他邊寫字時,你邊指點、嘮叨。

到二年級時,適當減少陪寫時間,慢慢地讓他獨立完成。寫完後,你們共同評論作業質量,鼓勵他的優點,溫和地指出其不足,促其改正。

中段的孩子

小學中段的孩子,三四年級,你可根據孩子的作業情況、習慣養成情況決定關注他的時間,定期檢查他的作業質量。比如在他寫字的半小時內,你每隔十分鐘觀察一會兒,看他有沒有走神、邊寫邊玩?有沒有姿勢不正確?寫完一項作業,看他有沒有檢查的習慣?

如果他認真檢查了,有改錯的痕跡,你就表揚他有檢查的好習慣。如果他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你要告訴他作業當中有錯誤,讓他自己找出來,並不是你給他指出具體的錯誤,讓他訂正。

記住:你是在幫孩子養成認真寫作業並且有寫後檢查的習慣,不是在幫他訂正錯誤,也不是在幫老師批改作業。如果他寫的作業,沒有錯誤,你要表揚他,寫字的時候能做到全神貫注,正確率高,這樣,慢慢地不僅能讓他提高做作業的速度,而且能夠提高他學習的效率。

你所說的幫老師改作業,就是孩子做完作業出去玩了,你在那裡跟老師一樣逐個逐個地檢查有沒有錯誤,然後找到錯誤,再讓孩子改正,這樣肯定很累,而且你的負擔也會加重,孩子的依賴性也會逐日增強。

改作業是孩子和老師的任務,培養孩子是老師和家長的任務。要讓孩子自己檢查,他找不到錯誤,你引導著他去找到,這是在教給他方法,在培養他習慣。你明白了這一點,就覺得檢查作業是自己必要的工作了,因為你是在培養自己的孩子,不是在為老師工作。

學校裡老師肯定有老師的方法,而在家裡孩子每天都要寫作業,一年的每天加起來就是一大段時間,這一大段在家裡的時間,你不抓好管理,孩子在學校養成的習慣就很難得以鞏固,甚至來到家裡,在這個放鬆的環境下,孩子還會滋養一些不良的習慣,這樣跟學校教育就是一東一西在向相反的方向使勁,孩子進步就會特別地吃力。

老師讓家長籤字就是想讓您做到以上這樣對孩子與作業如此重視,而你的重視程度會給孩子潛意識地造成一個學習氛圍:孩子認為家長天天像上班一樣要檢查的,他就會覺得學習、寫作業是自己必須該幹的,沒有偷懶一說。孩子越大,這種自我學習意識就會越強烈,越牢固,以後你就省心了。

小學6年,前兩年,家長要多費工夫,三四年級時,半扶半放,五六年級時經常關注、鼓勵、指引就行了。到了初中,幾乎沒有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和籤字了,因為孩子習慣差不多已定型,你的籤字就沒多大意義了。

讀到這裡,關於小學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家庭作業並籤字的話題,你們有什麼要說的呢?歡迎與我們一起討論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小學叫停家長籤字」在南京家長群炸鍋!家庭作業到底籤還是不籤...
    我們希望學生擁有這樣的認識:檢查作業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媽媽的事……從今天起,我們想改變「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狀,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籤字的要求……」這兩天,這條新聞在南京家長群裡炸鍋了!趕緊戳下面的連結複習一下檢查作業不是媽媽的事!好想把這條新聞發到班級群什麼?!竟然還有不需要家長檢查作業和籤字的小學?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
    學生家庭作業到底該不該讓家長籤字?這幾天,這個老話題在家長群裡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議論,新學期浙江杭州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的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 對此,叫好聲,擔憂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重慶家長怎麼說
    學生家庭作業到底該不該讓家長籤字?這幾天,這個老話題在家長群裡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議論,新學期浙江杭州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的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  對此,叫好聲,擔憂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 家長檢查作業並籤字 是不是在幹老師的活?
    引言 近日,新家長報微信公眾號後臺有位家長反映,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並籤字,可家長白天累死累活上班,晚上回家還要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對此苦不堪言。如何看待老師將檢查家庭作業作為家長的任務這一問題,來聽聽老師和家長的意見。
  • 調查| 家庭作業家長要不要籤字?你怎麼看?
    取消籤字,家長有贊有彈;專家:不支持「一刀切」式叫停  近日,眾多家長的朋友圈被這樣一條消息刷屏了:浙江金華金東區實驗小學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籤字。該校發出的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稱「認真批改作業,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
  • 合肥家長熱議作業該不該籤字 有人吐槽"到底是誰上學"
    「因為每天要輔導孩子寫作業,還要按照老師的規定,一一檢查每一門作業後再逐一籤字。如果家長不能按要求完成,就會被老師在網上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有一次一位家長沒有把籤名籤在老師指定的位置,孩子還為此挨了批評。 」方女士還告訴記者,孩子班上有的同學家長工作很忙,經常晚歸或出差,沒有精力每天檢查作業並籤字,就只好把孩子送到社會上的作業輔導班。
  • 你孩子的老師是否有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並且籤字」?你如何做的?
    「給孩子檢查作業並籤字」這個要求對於小學生的家長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要求吧?尤其是對於一些小學低年級的家長來說,幾乎所有科目的老師都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不語的建議是:積極配合老師的要求。其實老師這麼要求的目的很簡單:1、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本身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極好的督促作用,大多數孩子會因為有父母檢查作業而提高其做作業的態度和質量。2、有助於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孩子在學習上表現。
  • 網友稱鄭州一小學要求家長改作業並籤字 家長不籤字就讓孩子重寫
    最近,江蘇省的一位家長在網絡上公開發布視頻表示:「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據了解,這位家長這樣說是因為老師每天要求家長去批改孩子的作業、輔導孩子功課,而他認為批改作業、輔導功課這類工作應該是老師去做而不是指望家長。
  • 教育新政策,家長們的福音!孩子寫作業將不再需要家長檢查籤字
    教育新政策,家長們的福音!孩子寫作業將不再需要家長檢查籤字。不知從何時開始,孩子寫作業需要家長檢查籤字,孩子的學校作業間接成了家長的家庭作業。然而老師布置作業孩子寫完需要家長籤字,這無形中給家長施加了很大的壓力,畢竟有些家長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而且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一些功課家長也輔導不了。家長給孩子籤字,十有八九都會先幫孩子檢查作業,等確定好無誤才敢在上面籤字。生怕孩子作業寫錯,老師批改後發現錯題家長沒訂正而批評孩子不努力,批評家長不上心。
  • 家庭作業:學生可否校內完成?家長或託管班輔導檢查籤字,好嗎?
    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就有了一項新任務:每天都要留心老師的家長群,要看老師的通知,要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看可否需要列印、檢查、籤字、批閱等等。驟然間,家長忙了很多,好多人都不適應起來。這方面的表現,農村學校不很明顯,城市學校尤為突出。
  • 家庭作業:學生可否校內完成?家長或託管班輔導檢查籤字,好嗎?
    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就有了一項新任務:每天都要留心老師的家長群,要看老師的通知,要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看可否需要列印、檢查、籤字、批閱等等。驟然間,家長忙了很多,好多人都不適應起來。農村學校不很明顯,在城市學校表現較為突出。對於那些年齡較大、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者忙於個人事務、無暇輔導檢查孩子家庭作業的家長,就只好把孩子交給校外輔導託管機構。
  • 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已籤字,老師批改時問題不斷,這是怎麼回事
    對於小學生,由於孩子年齡小,缺乏自我約束能力,老師要留家庭作業,一般會讓家長檢查籤字。一方面,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較弱些。另一方面,讓孩子慢慢學會保質保量的獨立完成作業。大多數孩子家長都能配合老師,對孩子作業檢查籤字。
  • 為什麼孩子作業要家長籤字?老師一番解釋,父母早該明白這個道理
    「孩子上個小學,每天往返學校接送8次,放學要陪寫作業也就算了,老師要求家長做這做那,什麼親子閱讀、幫助打掃教室等,作業完成了還要家長籤字,老師該做的事全給家長代替了,批改作業只需要打個紅勾,這算什麼事呀!」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奇葩作業家長並不一定都見過,但是家長見得比較多的,檢查籤字這幾項,也是讓家長一堆苦水。某女士孩子上一年級,但是一回到家寫作業她就頭大。寫完作業家長要拍好發到群裡面,如果字寫不漂亮、寫錯了要重新寫再發上去。一天下來被孩子吵得一個頭有兩個大。
  • 作業不用家長籤字?你贊成嗎
    現狀    作業每天發到家長手機裡    早在2013年,深圳市教育局就發布了《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指導意見》,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並非不留任何作業,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設計和布置簡單、適量的非書面家庭作業,如詩詞誦讀、英語聽音以及活動性、動手性強的作業等。
  • 浙江一小學「叫停」家長籤字,聽聽貴陽家長、老師、專家怎麼說
    我們希望學生擁有這樣的認識:檢查作業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媽媽的事……從今天起,我們想改變『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狀,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籤字的要求……」這則消息引發網友熱議,9月19日,記者採訪了貴陽市多位小學生家長、一線教師、以及教育專家,共同探討青少年教育中,家庭、學校各自的職責。
  • 老師,請問你是布置的家庭作業呢還是家長作業?
    家長籤字是越俎代庖,會讓孩子越來越懶「僅僅是籤個字倒好說,但老師要求試卷籤字必須有分析內容,作業必須要確認全對後才能籤。」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李女士也是一肚子口水。每天下班回家做完飯,既要檢查孩子的數學、語文、英語等書面作業,還要幫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聽寫、背誦、預習等,最後還要在每一樣作業上籤上大名,累得要死。「家長檢查批改作業,老師幹什麼呢?這不是越俎代庖嗎?」
  • 網友稱為啥孩子作業家長要批改籤字,這不是老師的基本職責嗎?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些年有關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經歷,催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段子和吐槽。  近日,有家長在《領導留言板》上留言稱作業布置到底是留給學生還是留給家長?老師很辛苦,尊師是應該的,可是作為九零後,從小學起作業就是老師布置學生記,學生做作業老師批改糾錯。反觀現在的初中,老師在群裡進行作業通知,家長在刷屏的各個群裡篩選重要信息,孩子不知道全部的作業,這樣孩子會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
  • 讓家長給作業籤字,是老師推脫責任?你這麼想是不知道籤字的重要
    小學生家長,除了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給孩子的作業籤字。有家長覺得,讓家長給孩子的作業籤字,是老師變相推脫責任,給家長增加負擔,對此有不少的怨言。那老師讓家長籤字,到底是不是推脫責任呢?最近看了一本《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作者是北京資深優秀教師王莉,這本書是寫給為孩子作業焦頭爛額的父母。
  • 當老師讓你給孩子的作業籤字時怎麼辦?
    大女兒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老師就通知我和夫人:你們一定要記得每天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否做完,並且檢查對錯後在作業本上簽字。我和夫人很是納悶,都想不通,我們送孩子到學校讀書,為什麼還要讓家長在孩子寫完作業後籤字?還要負責答題正確與否?老師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這樣做對孩子學習好嗎?我一直認為,孩子是否寫完作業,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