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就有了一項新任務:每天都要留心老師的家長群,要看老師的通知,要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看可否需要列印、檢查、籤字、批閱等等。驟然間,家長忙了很多,好多人都不適應起來。
這方面的表現,農村學校不很明顯,城市學校尤為突出。
對於那些年齡較大、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者忙於個人事務、無暇輔導檢查孩子家庭作業的家長,就只好把孩子交給校外輔導託管機構。於是,類似的輔導託管機構越來越多,個個生意興隆。
有家長就說,如果取消家庭作業,讓孩子在課堂上完成,以此減輕家長負擔與學生負擔,這不好嗎?
也有家長說,孩子上個學,家庭作業每天都要輔導籤字,太麻煩了!家長都批閱了,要老師幹什麼?
我說,這個問題要分類區別,看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家長要理解老師,老師也要更多地體諒家長;作為老師,絕不能輕易地把責任都推給家長。
對於小學低年級,老師要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自習課及時輔導督查,作業校內完成應該沒問題。教育部有規定,一般情況下,小學低年級不需要布置家庭作業,或布置很少量的家庭作業。所以,老師要儘可能地不麻煩家長。當然,要是學生跟不上真的需要家長的個別輔導,那也應該與家長做好溝通和分工,相互配合說明確分工,決不能一推了之全交給家長,這是不負責任、不履行工作職責的具體體現。
對於小學高年級,隨著科目增多,知識難度加大,所有作業都在課堂內完成,對於學習自主性好、基礎好的學生,也基本或勉強是可以實現的,否則就有點懸。一般情況下,小學高年級是需要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業。對於初高中,家庭作業還是必要必需的。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家庭作業,真的需要家長或校外託管機構老師的親自批閱、幫助孩子修改訂正嗎?
一般情況下,家庭作業是不需要家長批閱的的。家長或託管機構需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即可,同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書寫習慣、時間安排習慣等,至於作業中存的在問題和錯誤修改與訂正,這理應是教師的責任。
孩子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是老師真實了解教學效果及學生掌握情況的信息來源渠道,便於老師更好地修訂、校正、調整自己教學側重點,家長沒必要把孩子的課外作業修改成全對後再交給老師,這樣苦了家長不說,也蒙蔽了老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正確判定,不利於教學。當然,家長能輔導自己孩子也是值得肯定的,從理論上說也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在現實生活中,個別老師或任務太重無暇批閱,或責任心不強怕麻煩而倦於親自批閱,就把家庭作業的批閱和糾錯完全交給家長來完成,這是不正確的。家庭作業難度不一,家長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難免出錯,這樣加重了家長負擔不說,也有可能誤了孩子,達不到應有的訓練效果。
教學工作,來不得一點馬虎和偷懶。是老師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來完成,這樣於人於己,都是有利的。作為老師,不能總以為家長是在教育和輔導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給家長布置好多任務,造成抱怨之聲不斷;作為家長,要本著能在第一時間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也理應及時介入孩子的學習,督促、協助老師共同做好孩子教育。現階段,老師的事務的確不少,尤其是班級學生多的情況下,逐個批閱每個學生的家庭作業,似乎也有一定難度。這一點,家長也應適當理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不能夠代替的。校外託管機構,雖然能夠幫助孩子完成作業,但卻無法完成父母與孩子之間親情的陪伴。這種陪伴,一旦錯過,將終生不在;這既是上天賜予孩子的一份厚愛,也是家長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以,家長儘可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缺位不失位,設法與孩子一起走過他成長的每一個甜蜜日子!
你認為我的觀點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更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方面的話題,期待著你的支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