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想不到古人也這麼的潮!

2020-12-11 看乎

原來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想不到古人也這麼的潮!

在以前古代的時候,人們是非常愛護自己的頭髮的,在《孝經·開宗明義》中說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在當時人們對頭髮是非常看重的,覺得我們的頭髮是父母給我們的,要好好愛護它,如果肆意去損壞頭髮,就是不孝順的行為。

當然,也並不是說,頭髮是從來不修剪的,例如說《詩經》中記載道:

「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當頭發生長的比較雜亂,影響形象的時候,就需要對頭髮進行一個梳洗,護理的過程。

例如說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當需要面見君主的時候,就會修剪自己的頭髮,讓自己保持一個比較精神的相貌。

除了會對自己的頭髮進行修剪之外,其實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

染髮這件事情在幾千年前就一些十分流行,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被認為是美的象徵。

而且在許多的醫學典籍上,也是記錄了非常多的染髮方法。

當然,古時跟今天不一樣,如今我們染髮,用的大多是化工產品。

但是在古代,都沒有化學這門學科的明確概念,所以,當時人們用的洗護產品都是純天然的。

因為古時沒有洗髮水這種化學產品,

所以人們用的比較多的,用來洗護頭髮的產品有以下幾種:

皂莢、木槿葉跟茶枯油以及草木灰。

皂莢跟木槿葉的具體用法是將它們放在水盆裡,把它們搗碎。

皂莢跟木槿葉被搗碎之後,裡面的汁水會跟水盆裡的水匯合,形成比較稠的液體。

用這個皂莢水或者木槿葉水洗頭髮,可以起到類似洗髮水的效果。

茶枯油在南方使用的比較多,草木灰是比較貧窮的人家愛用的一種。

並且在漢朝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型職業,那就是理髮師。

這個時候的理髮師主要的工作內容不是修剪頭髮,而是護理頭髮。

在當時,一些比較有錢的人家,在洗完頭髮之後,還喜歡請一個理髮師,來給自己的頭髮進行護理,塗抹一層髮油。

越富貴的人家所用的髮油越是名貴,會使用多種香料,味道甚是迷人。

但是,人不可能對抗的了時間的,衰老總會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

當年歲漸漸地越來越大,身體產的黑色素含量也在不斷下降,頭髮就會開始變得蒼白。

這種時候,再怎麼調理身體,也無法停止頭髮的逐漸蒼白,就需要藉助外部手段。

因此,染髮根據人們的需求,出現了。

當時雖說有染髮,但並沒有五顏六色的染髮劑,只能染黑髮,用的是一種叫做蓮子草的植物。

把蓮子草的莖梗折斷,會流出一種黑色的液體。

把這種液體進行加工,加入地黃汁,松葉,防風,白芷等藥材,就可以製作純天然的染髮劑了。

這種染髮方法,深受當時女性的歡迎和喜愛。

同時染髮劑的配方又十分的多樣化,可以根據人的具體經濟狀況,自由選擇。

需要的藥材隨便走進一家藥材店都可以買得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正是因為愛美,人們想要擁有一頭烏黑的秀髮,才促使染髮的出現。所以說,需求會反作用於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孝經》

《詩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鏡悲白髮,青絲賦予誰,趣談頭髮如何成為古人「頭等大事」
    原來女孩剛告別了一段感情,才剪去長發,才會這麼說。現在人經常理髮,時不時變換髮型,但在古代,頭髮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比如古時候的女孩子,每天晨起梳頭,會把掉下的頭髮收攏起來,放在一個小口袋或小竹籠裡,天長日久,散發積的多了,便在庭院挖一個小洞,像黛玉葬花那樣,把頭髮埋在土裡。
  • 古人在沒有染髮劑的情況下,是如何讓自己蒼白的頭髮,重新變回烏黑...
    對於我們現代人常常採用各種手段保持自己的發色烏黑,比如用一些化工染髮劑使自己的頭髮重新煥發黑色,來彰顯自己的年輕。我們不禁想,對於一樣愛美的古人他們會怎麼做呢?尤其是對於一些皇宮內的女性,或者渴望自己時刻看起來年輕的統治者,他們沒有化工染髮劑,又如何使自己漸漸變白的頭髮,重新變得烏黑亮麗呢?古代人為了追求發色的烏黑亮麗也進行染髮,不同於現代的化工染髮劑。
  • 古人也喜歡染髮?淺談古人如何青絲不換滿頭烏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也染髮嗎?在古代怎麼染髮?其實在古代,染髮還一度成潮流。我們所熟悉蘇東坡,曾經寫詩對染髮這一現象進行批評:「膏面染須聊自欺。這裡的「須」,便是對鬍子和頭髮的總稱。言下之意,滿臉褶子已經是既已經成為事實,將頭髮染黑,看起來年輕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可古往今來,願意「自欺的人,著實不少。
  • 古人多長時間洗一次頭髮?
    當然了,儒家經典在很多時候,它講的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所以你還真就不能完全按照《儀禮》的說法,來確定古人就是三天一洗頭,那麼古人多長時間洗一次頭髮?漢書裡邊有一個詞叫做休沐,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休一個洗頭髮假,這個休沐放在今天就像是法定假期一樣,宋元之際,著名的史學家胡三醒給《資治通鑑》做注的時候是這麼寫的:「漢朝的時候,官員是5天一休沐」。
  • 古人沒有化工染髮劑,如何使自己變白的頭髮重新變得烏黑亮麗呢?
    ——《漢書 · 王莽傳》人都會變老,從外觀上來看一個人變老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頭髮開始變白了。放在現代若是頭髮白了,打不了到理髮店染成黑色,依然可以看上去很年輕,但是在古代沒有我們用的這種染髮劑,他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古人不愛洗澡 口味這麼重嗎?
    南北方差異很大,有一條就是洗澡,不少南方人很難接受公共澡堂子,北方人卻習以為常,就跟吃燒烤、去KTV一樣: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小夥伴們都達成了共識,要勤洗白白,不過咱們的老祖宗可不是這麼想的。據說,古人壓根不愛洗澡,是真的嗎?
  • 古人也染髮?美發從不是現代人「專利」,看古人如何青絲不換滿頭烏
    並且,在古代,人們十分的愛重自己鬚髮,雖崇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一說,但是他們卻不迂腐死板,並不會終生不修剪頭髮,就連孔夫子也會經常的修理頭髮,來讓自己保持最好的精神面貌。
  • 原來頭髮是這麼染的,好有個性,好像在織毛衣
    原來頭髮是這麼染的,好有個性,好像在織毛衣 2020-12-17 00:00
  • 讀一組詩詞,原來古人如此青睞指甲花
    可見古人相信和推崇植物染色。小時候我的鄰居家裡種了幾棵指甲花,我也學著她們悄悄去摘了幾朵花下來,但是無論怎樣使勁往指甲上擠汁液,就是染不上。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點幼稚可笑。原來這指甲花還要和明礬一起來搗碎,染指甲也是要很長時間的,最低要把染料敷在指甲上一兩天,而且效果不好時還要反覆進行多次。
  • 古人沒有洗髮水,洗頭都用什麼?來看看古人的這些「寶貝」
    洗頭,是我們日常生活清潔自身衛生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我們今天常用洗髮水,簡單方便,那麼古人沒這些東西,如何洗頭呢?別擔心,我們的祖先自有妙招。一、木槿葉浙江一帶,流傳一種非常古老的洗頭方法,就是用木槿葉搓揉,流出汁液,用此混合清水來洗頭,據說效果很好,常用這個,頭髮烏黑,柔軟。原來,木槿花含肥皂草甙,並含異牡荊素和皂甙,這些都是洗髮護髮的重要元素。
  • 古人保養頭髮的秘方:綠色純天然,明代還有了「護髮素」
    所以頭髮對於重孝道的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除了出生的時候,會剃一次胎毛以外,人們便終生不剪頭髮,更是要悉心保養。在影視劇裡,我們看到古人出門,都是長發飄飄,充滿仙氣。古人雖然並不會整天散發,都是將秀髮束起,但是畢竟長度非常的長,所以頭髮的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人洗髮,流程已經越來越麻煩了。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如此看重頭髮,也能理髮嗎?
    關於古人的頭髮是有很多的典故的,在歷史文獻當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則故事:因為古人的頭髮是非常長的,洗頭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在周公洗頭髮的時候有客人到訪,為了不忽略客人,便拿著沒有洗完的頭髮去見了客人。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簡單點來講,就是身體的四肢毛髮全都是父母所給予的,是不能夠輕易損傷的。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這麼好聽?古人取名方法大揭秘
    起名網發現很多人都很喜歡古人的名字,認為它們非常的好聽且寓意深刻。可是在古代教育遠遠沒有我們這麼普及,那他們的父母是如何給孩子起名字的呢?
  • 福州潮男一年染髮六次,染了幾年直接把自己染禿!
    見了面,看著他一頭騷氣的奶奶灰,是小編單純了——原來他是來秀自己剛染的頭髮。當下社會,無論是追趕潮流的潮男潮女社會人,還是遮蓋歲月的爸爸媽媽老人家,染髮似乎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染髮能讓人漂亮,個性。但是染髮對頭髮的傷害也很大。
  • 從零歲到一百零八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直接說出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一些特定的年齡稱謂來作介紹,所以衍生出了很多用於形容年齡的詞語。唐朝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在《孔穎達疏》中有這麼一句話: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後來文人就將剛出生的孩子稱之為赤子;湯餅之期:出生三天的孩子。古代曾經有過這麼一種習俗,在孩子出生三天時,會設宴席(謂之「湯餅宴」)來招待親朋好友,以此來慶祝家中添丁之喜,後來「湯餅之期」就成了出生三天孩子的年齡代稱。襁褓:一般指未滿周歲的孩子。
  • 古人說從頭開始,頭髮都亂糟糟的,又風情給誰看
    的確,健康的秀髮會為會給我們的整體形象加分,護髮養發工程必不可少。古人說從頭開始,頭髮都亂糟糟的,又風情給誰看?關於洗髮首先真的不必天天洗,因為這樣會使得頭髮影響迅速流失,容易使頭髮變得乾枯毛躁。即使是很油的頭髮也不要天天洗,因為越洗越油呀,呼呼,說多了都是淚。
  • 現代人與古人踏青的方式到底有何不同?網友:原來區別這麼大!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裡,這是我們踏春的最好時間,很多人們總是會在溫暖的天氣裡找一個空閒的野外呼吸新鮮空氣,或者是在桃樹底下欣賞美景,耳朵聆聽一下鳥鳴之聲。當然若是與自己的好友一起的話,大家在野外一起放鬆休閒,不僅能夠欣賞美景,還能夠為自己的生活增添碧綠色彩。
  • 古人是怎麼洗頭髮的?
    古人是怎麼洗頭髮的?這幾天天氣已經越來越熱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的頭髮因為天氣熱,越來越油、越來越難以打理了,即使用光了潘婷飄柔海飛絲也還得天天洗頭,那麼在沒有洗髮水的古代,古人都是如何洗頭的呢?難道就任由自己的長髮一抖,掉落一地雪花嗎?
  • 古人流行長發,在沒有洗髮水的情況下,他們是用什麼洗頭髮的?
    那麼,很多朋友就奇怪了,他們頭髮那麼長,古代又沒有洗髮水,那他們是怎麼洗頭的呢?其實,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古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雖然低,但卻一點也不影響他們智力的發揮。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古人常用的幾種洗髮方式吧!
  • 用羊屎洗頭髮,古人以汙去汙的方式可不止這一種
    對於與屎接觸的部位自然是然而,古人竟然用雞屎來去汙羊屎塗頭髮頭髮黑又亮《物類相感志》又載:「血汙衣,用溺煎滾,以其氣燻衣一宿,來日洗之,則自落。」另外,古人洗葛衣用梅葉據說這樣衣服會很柔軟迷之衣服紙被、鐵力布、夏月衣、皂衣服了服了衣服有這麼多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