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產品逾期增多,信託公司疫情階段如何避險?

2020-12-20 第一財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短期對我國宏觀經濟、金融行業形成了一定衝擊,信託業也不例外。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了解到,「光大信託-信益2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光大信託-信益21號」)本金在今年2月並沒有按期兌付,構成違約。光大信託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上述項目預計將延期1~5個月。

另外一家信託公司中建投信託日前也發布公告稱,建投信託-安泉404號(杭州美好)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中建投信託-安泉404號」)也將出現延期分配。延遲的原因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融資方地產公司銷售延緩,回款不夠,開工推遲。

「近年來,信託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方面均呈上升趨勢,信託資產風險率持續推高。受到疫情影響,今年項目兌付壓力更大。」一位信託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光大信託-信益21號逾期

光大信託-信益21號成立於2018年,產品期限為24個月,投資方向為礦產能源,發行規模為4.95億元,資金運用用於甘肅「氣化慶陽」天然氣項目建設。

「氣化慶陽」是甘肅慶陽市民生項目。根據2018年光大信託-信益21號推介書,融資人為慶陽能源化工集團,成立於2013年年,由慶陽市國資委全資設立,定位為慶陽市大型的能源開採央企(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提供配套服務,為慶陽市的融資平臺之一。截至2016年末,資產合計23.45億元。

推介書還顯示,抵押物為慶陽能源化工集團子公司宏泰置業,以其名下面積93080平方米土地提供抵押擔保,該地為居住、商業用地,已為淨地,位於慶陽市最核心地段。2014年成交價格為44678.4萬元,現(2018年)估值8億元,抵押率為62%。擔保方為慶陽經投,是慶陽市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與投資主體。

光大信託-信益21號分為多期成立,其中第一期為2018年2月份,本應該在兩年後的2020年2月兌付,目前已經逾期。光大信託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光大信託-信益21號信託計劃向慶陽能源化工集團發放信託貸款,該項目由慶陽金融中心商業綜合體項目土地提供土地抵押擔保。受疫情影響,慶陽市政府要求暫停所有房地產項目銷售,「慶陽金融中心」商業綜合體項目銷售工作暫停,導致信託計劃難以保證按時清算,預計將延期1~5個月。

上述光大信託相關人士還稱,為保障本項目投資者資金安全,已派駐專人現場監管項目公司證章照及帳戶,以確保儘快完成銷售資金回款及項目清算,並高度關注抵押物項目情況及融資人經營及融資情況。

陷入慶陽能源化工集團的不僅光大信託一家。中泰信託旗下一款信託產品在2019年已經出現逾期。

中泰信託這款產品成立於2017年4月,募資總規模不超過2.7億元,用於向慶陽能源化工集團發放貸款,期限均為24個月。還款來源為融資方慶陽能源化工集團的經營收入,以及擔保方慶陽經投的經營收入,與光大信託不同的是,中泰信託的這款產品並沒有抵押物。

中泰信託的上述產品逾期後,中泰信託將慶陽能源化工集團和慶陽經投告上法庭。2019年11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要求償還中泰信託借款本金6740萬元,以及相應逾期罰息等。

疫情階段信託公司如何避險

受疫情影響,信託產品逾期的並不僅僅是光大信託一家。2月12日,中建投信託披露稱,中建投信託-安泉404號可能出現延期分配。延遲的原因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融資方地產公司銷售延緩,開工推遲,已歸集的銷售回款僅能覆蓋部分信託貸款本息,無法完全覆蓋。

「一般來說,每年的一季度,業務量並不大,但卻是全年重要起點,是項目儲備、客戶營銷的重要期。現在已經到了3月份,業務卻做的不多。另外,對手方的還款能力受到考驗,信託公司經營壓力較大。」一位信託業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房地產信託,中航信託相關人士稱,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短期供需構成明顯衝擊,延遲復工、限制人員流動等因素導致房企銷售、施工活動停擺,且投資端的增速也將明顯回落。結合房地產行業特點,一季度是房地產行業淡季,對全年的投資、新開工和銷售面積貢獻分別在17%、17%和16%的水平,如果此次疫情控制得當,工期延誤的房企可以通過趕工等方式追趕;銷售停擺導致房企短期現金流受到負面影響,這會隨著需求的延遲釋放得到緩解;投資活動則會隨著市場出現的收併購機會和政府加推土地逐漸回暖。

「今年房地產投資的策略為,優選交易對手,依託實時更新的數據進行動態企業畫像(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優選布局城市,建立城市白名單,分為一二線重點城市、一線外溢城市、非重點省會城市、經濟強市。白名單的基礎上進行量化評分,根據評分制定階梯型投資策略。」中航信託相關人士表示。

去年以來,基礎設施建設類信託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此次疫情會帶來多大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信託行業主要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基礎產業類信託發行規模為653億元。2月公開發行數據顯示,基礎產業類集合信託發行規模尚有383億元。由於勞動力復工大比例延遲,基建信託業務的影響將持續到3月份。

「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會增大地方的財政壓力,政府加大財政支出(赤字)和增發地方債的預期也會相應走高。短期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期將在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但從中長期看,基建投資仍是對衝疫情損失、完成決勝之年戰略目標的重要力量。」中融信託創新研發部李紅偉稱。

李紅偉表示,目前信託公司一方面需要對存量業務進行梳理,對於優質的、有額度的地區,要抓緊機會,「補足缺口」。另一方面,要對疫情下潛在的業務機會提前布局,比如公共衛生、物流、5G、環保、市政、汙水處理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業務開展的模式來說,對優質的地區和項目,也可考慮PPP以及股權投資模式。

相關焦點

  • 光大信託:疫情對信託產品發行的影響及展望
    其中,認為疫情影響較大的理財經理主要反映,一是客戶對經濟擔憂上升;二是部分信託公司APP未上線,疫情期間銷售基本停滯;三是新客戶開發受制約,增量客戶較低;四是資產端受衝擊,沒有新產品上架,面臨客戶流失問題。
  • 又一信託平臺產品逾期,兌付危機如何收場?
    譬如,中泰·恆泰18號集合信託計劃投向了青海省國資委下屬的青海省投資集團,但2019年青海省投的債券違約,信託產品隨即暴雷,其後信託投資人曾以召開媒體發布會的形式維權,引發了信託業的高度關注;又比如多隻投向貴州的政信類產品,如弘泰1號、弘泰11號等,同樣也都出現兌付逾期情況。
  • 中信信託第一個政信產品逾期了?
    近期,有投資人向小編諮詢其購買的中信信託-貴州黔南州都勻開投股權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優先級)已經到期了,信託公司通知需要籤署展期協議,大概意思要麼展期半年,利息照舊,要麼打官司,還款時間不確定,問可不可以不籤?
  • 陸金所信託產品又雙叒叕逾期 陸金服P2P投資人笑噴了!
    8月14日,商評君獲悉,陸金所銷售的理財產品「尊理財EG1060」近期出現逾期、違約,投資人無法如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據悉,該產品為陸金所代銷的大同證券「同吉58號」資管計劃,借款人為神州長城,通道方為長安信託。令商評君意外的不是這次逾期事件,而是這已是陸金所代銷理財產品不到一年內又雙叒叕一次逾期!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一)凱迪生態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踩雷機構:愛建信託、平安信託、華潤信託和外貿信託4家(五) 河北融投擔保危機事件:河北融投雖是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但公司最多只能擔保420億元,實際擔保額卻高達500億元,接連被曝出多起資管產品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違約糾紛,被河北建投託管
  • 四川信託產品接力爆雷,兌付危機如何化解?
    6月17日,一位信託行業資深人士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和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實體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由此引發的信託產品逾期和兌付問題會逐步暴露,信託行業分化會越來越嚴重。」「黑色六月」:多個信託產品逾期6月15日晚間,杭鍋股份對外公告稱,2019年12月4日,杭鍋股份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髮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信託產品,金額為5000
  • 信託產品該怎樣選擇
    信託產品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喜愛。但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個人投資者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之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那麼,個人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信託行業風險可控  所謂「打破剛兌」就是買理財產品再也不保本了,產品出了風險後,金融機構不再剛性兌付,虧損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 延期信託產品或再延期?華信信託最新回應
    以華冠325號為例,官網顯示,該產品投向為股權投資、權益投資、貸款、權益融資或其他債權等單一或組合方式運用於經營管理規範、具有較好成長性、收益穩定的企業或項目;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商業銀行理財計劃、資金信託及銀行存款等金融產品。未標明具體投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上述27隻產品投向多為此類,沒有具體企業標的。
  • 信託是做什麼的?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簡介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簡介   信託是做什麼的?信託公司信託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特點:  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基為100萬起,但
  • 信託還值得投資嗎?不買信託還有更好的投資途徑?
    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截止2019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1.1萬億元,在當前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向縱深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信託資產規模繼續保持壓降的態勢,但是下降幅度較前一年明顯收窄,整體上進入了波動相對較小的平穩下行階段。
  • 信託公司系列:安信信託
    《關於安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公司 名稱和業務範圍的批覆》(銀監復【2014】14號)於2014 年4月8日更名為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其前身為鞍山市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 1987年2月。
  • 信託產品估值指引正向信託公司徵求意見
    據了解,該文件是「資管新規」的配套文件,有助於統一信託產品淨值化標準,指導信託公司開展業務實踐。對信託公司而言,產品淨值化管理是打破剛兌的重要基礎。   記者拿到的《指引》文件顯示,要求信託公司建立估值管理委員會作為估值管理機構,負責全面統籌估值工作。
  • 雪松信託艱難「善後」
    雪松信託《敬告投資者書》顯示,雪松控股從中江信託接手後對逾期產品兌付,由雪松控股保障支付投資者在本金兌付前的利息(按原信託合同約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及付息頻率)。「即日起,持有中江信託計劃的所有委託人,可於三個月內到中江信託官微統一登記,中江信託將安排專人與已登記的委託人逐一確認、跟進服務。」
  • 中江信託逾期產品收益權轉讓加速進行 有投資者仍擔憂本金的兌付
    她剛剛完成了與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松控股」)方派出法務等人員進行了逾期項目收益權轉讓協議籤約。其中,轉讓協議中規定:「為獲得預期收益的及時兌付,甲方擬將其持有的信託受益權項下的未來收益轉讓給丙方(雪松控股集團)控股公司丁方。」而甲方即是持有中江信託逾期產品的投資人,丁方指的是雪松控股全資控股公司廣州匯華投資有限公司。
  • 年內逾百產品違約 信託公司破剛兌力不從心?
    隨著違約項目的逐漸增多,每月「上榜」的信託公司也在悄然增多,1月、2月,出現產品違約的信託公司均為4家,3月、4月出現違約的信託公司數量持續上升,3月涉案公司為12家,4月這一數量增至21家達到頂峰,5月、6月數量有所回落,其中5月有13家信託公司出現產品違約。6月當月信託行業共發生違約事件33起,涉及信託公司7家,涉及金額高達224.03億元。
  • 轉型中的信託如何監管與處置並舉 央行首開「信託專題」分析風險與...
    (原標題:21金融研究丨轉型中的信託如何監管與處置並舉 央行首開「信託專題」分析風險與發展)
  • 100億「信託大亨」被刑拘!中國600億信託巨頭,徹底崩塌
    安信信託崩盤,最大的地雷引爆 崩盤之下,安信信託的信託產品兌付,才是最大的地雷。早在2018年以來,其信託產品便頻頻曝出逾期。 其在2019年曾公告,安信信託共計25個未能如期兌付的信託項目,逾期金額高達117億元。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中融信託
    「資金池」業務往往是由信託公司自身作為融資方發起信託計劃籌措資金;銀監會(現銀保監會)2014年發布的99號文(《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首次對非標理財資金池進行了定義「信託資金投資於資本市場、銀行間市場以外沒有公開市場定價流動性較差的金融產品和工具,從而導致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不能一一對應、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期限不匹配(短期資金長期運用,期限錯配)
  • 假信託頻出 投資者打款需認準信託公司對公帳戶
    在《99號文》頒布以後,非金融機構被明令禁止代銷信託產品,但是目前非金融機構代銷信託在業內仍較為普遍,信託公司應不必僅因此便發澄清公告,雲南信託或是察覺到對方有其他不合規行為,也因此在公告中稱「請廣大投資者在參與投資時,注意核對交易對手信息真實性,警惕投資風險,避免因參與假借我公司設立的該信託計劃之名進行資金募集等活動所帶來的損失。」
  • 信託發行爆冷 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信託發行市場正在迅速「寒冬」。用益信託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第四季度,共有68家信託公司發行了2490種集體信託產品,總價值2843.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4060種,3667億元人民幣 。 僅大幅下降了38.7%,而融資額卻下降了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