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白領工作者來說,除了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身體疲勞外,大腦也是容易疲勞的,尤其下午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感到異常的勞累,工作效率就會變慢,這時候就會引起健忘、失眠的情況,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解決的方法,就是拍手的好處,趕快來看看吧。
從中醫來看,人身上有12條正經,與手掌相連的就有6條,分別是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
掌上有乾坤,拍手能消除腦疲勞
經常拍手可以補充人體內的氧氣,可以保護體內的正常細胞,以抑制癌細胞的複製,還可以改善一切慢性病。
包括全身關節酸痛,冬天手腳冰冷,頭昏頭痛,身體虛弱,心悸冷汗,憂鬱恐懼,肥胖、血壓太高太低、糖尿病、尿毒、肝病、胃病、氣氣喘、心肌梗塞、惡夢、反應遲鈍、老人腦力退化健忘、女性痛經、神經衰弱、脾氣暴躁、皮膚病、近視遠視、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飛蚊症、散光、目視不清、眼痛、眼澀、乾眼症,耳鳴、重聽、便秘、口臭口苦等,這些症狀通過正確的拍手可以改善和有助於恢復。
中醫認為,人的手部穴位豐富,拍擊手掌能刺激穴位,促進全身氣血通暢,有助於預防多種疾病,例如便秘/失眠、高血壓等。拍手的時候,動作要緩慢,力度適中,最好每次連拍30下。在吃晚飯的時候,不妨練練拍手,有助於促進胃腸的消化。
拍手功鍛鍊之時,兩手掌強烈地互相拍擊,必可震動手上六經井穴的氣血,使之暢旺,從而使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心包經與三焦經之氣源源不竭,這些氣自可流向體內,補養心臟、肺臟以及大小腸、三焦。
最好是一面拍手,一面原地踏步,這樣手腳並用,十二經的氣血才會整個動起來。
我們的腳上共有六條經,它們是肝經、腎經、膽經、膀胱經、胃經、脾經,如果腳部不運動,腳掌不受刺激,那麼腳上六經就會氣血不足,從而減弱肝膽、脾胃、腎膀胱之功能。
經絡是氣的管道,連接著五臟六腑.如果經絡堵塞,氣運行不暢,入就會在白天昏昏沉沉,記憶力不佳。拍手能疏通氣血,其作用不可小視。
另外,將手掌合起來拍擊時會發出「嘭嘭」的聲音,這個聲音通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可以增強大腦功能。
乾隆皇帝活得很長,詩也寫得很多,有首詩中還寫到手與氣血的關係:「掌上旋日月,時光欲例流,周身氣血清,何年是白頭。」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的價值可能不大,但是告訴我們一句重要的養生秘訣,即人的手掌上藏著長壽的秘密,只要掌握了方法,歲月就可以倒流。雖然詩作有誇張的成分,但是拍手對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拍手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1.基本拍手法
也就是平時最常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的拍法,一定要將十指分開,開始可輕拍,力度逐漸加重。
2.拍「空心掌」
有的人覺得拍手時聲音太響難以接受,這時就可嘗試下面的方法:將手掌弓起,手指張開,然後拍下去,令手指與手指、掌根同掌根相碰。不過,這種方法的打擊面縮小,效果相對會差一些,因此最好延長該動作練習時間。
除了以上兩種基本拍法外,還有掌背相拍、虎口相拍、握拳對拍、掌心擊虎口等拍法。
與拍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十指相敲法,就是雙手的十指相對,互相敲擊。這種方法很鍛鍊手指上的井穴,既鍛鍊了手的靈活性,也練了肝氣,對大腦的養生也十分有益。
握拳擊掌也是一種拍手法,具體做法是
一隻手用力握拳,另一隻手張開,用拳擊掌。這個動作最好能配合腳步,一邊散步一邊做,或者以原地踏步配合。如此一來,手和腳都得到了按摩刺激,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結語:以上的全部內容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於拍手的好處,有一首歌唱到,如果感到開心你就拍拍手,是的,上述文章中教大家的幾種拍手的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可以和周圍的小夥伴們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