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複雜形勢,各地大、中、小學、幼兒園延遲開學,一些學校紛紛藉助網絡直播平臺、課堂為學生開設網課,在豐富了學生居家學習生活的同時也給一些學生帶來了學習負擔。不少讀者建議疫情期間上網課應特事特辦,講究勞逸結合,分年齡段因材施教。學校也可以以此為契機,真正發揮線上課堂的作用,倡導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通力合作,充實教學內容,確保學生學有所得。
上網課的「煩惱」
「我是昆明市一位高二學生的家長,孩子學校自2月16日開始上網課以來,課程安排從上午7:30至晚上9:30,課程安排很緊。」讀者楊雨寫到,平時因擔心孩子上網玩遊戲,所以家裡沒有裝寬帶,因此自上網課以來,孩子只能用手機,三天以來,孩子每天因上課熬紅了眼睛,作為家長非常焦慮,建議學生的網課安排能夠勞逸結合,合理適度安排。
對於網課的煩惱,讀者李璐提到:孩子今年在昆明一所小學上三年級,2月24日學校開設網課,白天要求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課件,晚上做完作業後必須在9點以前上傳至專門的「作業小管家系統」,但由於上傳做業的時間點太過於集中,導致交作業系統崩潰,很多家長無法按時上交作業而被老師在班級群裡點名批評。一些家長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孩子們不得不通過網絡學習,但是網課的目的是以學生為主,以學為目的,而不是過分糾結於孩子是否完成作業,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比完成作業更重要。
網絡課堂。供圖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我省一些小學階段的網課是通過電視調出相應的頻道來進行,昆明五華區一所小學家長蔣女士反映,孩子剛開始上網課的時候還能居家辦公,也可以抽時間陪同孩子上網課,最近大家都開始復工復產,有很多工作也必須進辦公室完成,家長也不能陪同孩子上網課,孩子只能讓老人帶,孩子本該上數學課,但有好幾次因為老人調錯了頻道,孩子跟著上了幾節初一的物理課,還認真地作了筆記,後來孩子說聽不懂,家長查看了筆記才得知真相。對此,很多家長建議,上網課還是應該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因材施教,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幼兒園小學生豐富的網課
相對於中、小學生的煩惱和焦慮,昆明一些幼兒園開設的網課卻成為了孩子們「遊戲的天堂」。「冠狀病毒有什麼危害?它會存在於什麼地方?」3月2日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幼兒園蓮華校區的老師們通過在家長群分享了一個名叫《冠狀病毒的壞傢伙》的繪本故事正式拉開了幼兒園「靜待春天,悅樂小學堂」網絡課堂的序幕,當孩子們看完繪本故事後都知道了冠狀病毒的危害,還用彩色筆畫出了冠狀病毒的樣子……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吳雪表示,因受疫情影響打亂了孩子們上課的節奏,學校通過開設悅樂小學堂主要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提升孩子的生活、學習能力。為不增加家長的負擔,網課也不做硬性要求,主要的目的也是讓家長在有空的前提下高效陪伴孩子。
據了解,目前我省多家幼兒園也開設了網課,多是以玩促學的形式開展,比如讓孩子參與做家務、用一些生活用品做做科學試驗等。深受家長、孩子喜愛,家長們紛紛表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沒有約束力,通常情況下休息一個假期就會不適應學校生活,開設網課不但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有規律,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感情。
網絡課堂。供圖
發揮網絡優勢 讓孩子學有所得
據了解,疫情沒有發生之前,我省一些欠發達地區就開始通過遠程網絡教學模式,確保教育公平,業內人士認為,教育界對網課也充滿期待,業態從線下向線上轉移早已是時代的趨勢,這不僅僅發生在教育方面。只是這次的疫情,令網課一時間成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剛需」,這加速了在線教育平臺的迭代。
如何才能讓孩子上好網課?一些讀者建議:教育部門應發揮好統籌推動作用,積極整合優勢資源。可租用、協調當地廣播電視臺、線上教育機構,同時積極協調電信企業提升網絡帶寬,從硬體和網速上解決在線教學的基礎設施。學校應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總結線上教學效果,適時調整教學安排,制定合理計劃,教師應發揮好教學主體作用,探索教學改革創新,因材施教。家庭應發揮好協同配合作用,主動補位監督引導。由於中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自覺性和自制力較為缺乏,沒有老師的監督,學習的效果便很難保證。因此家長要主動補位,做好學生學習的監督工作,引導孩子學習,讓孩子學有所得。
雲南網記者 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