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現在還有這樣的媽媽!大庭廣眾之下,一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2020-09-03 小薩育兒

相信各位家長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就一直對於怎麼教育孩子感到頭疼,無論是社會的進步,教育體系的改革,還有家長自身來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一直在發生著改變與進步!

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心理還是思想,都不是我們小的時候可以比較的,在我們小的時候,很少會有父母會考慮到孩子的「面子」問題,教育起孩子來更不會在意時間,地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教育體系的改革,家長們對孩子心理變化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精神建設也是倍加關注

就在昨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看到一位媽媽對孩子的做法後,讓我知道,還是有很多的父母親完全不在意孩子的自尊!

昨天在學校門口等待孩子放學的時候,聽到旁邊的一位孩子媽媽在與朋友聊天,大致的內容就是,我兒子上次考試考的不及格,老師又找家長了,這種話題,言語之間也全是對自己孩子的不滿。

就在這位媽媽表達著對自己孩子的各種不滿意的時候,學生們開始陸續走出校門,這時就看到一個小男孩衝著這位媽媽開心的跑了過去。

能看的出來這個男孩所在班級最後一節是體育課,孩子跑得是滿頭大汗,可能是因為著急回家,男孩的書包拉鏈別沒有拉上,書本搖搖欲墜的,衣服也是拿在手裡。

能看到媽媽的臉色瞬間就不好了,正巧這時旁邊的一個家長看到就提醒了句:「慢點孩子,書要掉出來了」。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因為這一句善意的提醒,使孩子媽媽直接「暴走」。

只見這位媽媽,一把就將孩子拽了過來,非常大聲的呵斥道:「告沒告訴你把書包拉好,把書包拉好,你怎麼就記不住呢,你是沒長腦袋嗎?」。

很明顯孩子被媽媽這突如其來的憤怒嚇得愣住了,只是本能回了句:「因為著急回家,所以忘記了」,結果可想而知,迎接孩子的又是一頓數落。

旁邊一個班級的家長看到就過來勸說,孩子媽媽帶著孩子一邊走一邊繼續訓斥著,當孩子路過我身邊的時候,我發現孩子低著頭,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緊緊咬著下嘴唇,一聲不吭,表情裡寫滿了委屈,害怕,還有屈辱,更讓人擔心的是,孩子的眼神裡還帶著一絲憤怒。

當我接完孩子開車回家的時候,路過這對母子,發現這位媽媽依舊沒有放過孩子,嘴裡仍然一直在說著什麼,但這時孩子已經不在意了,只是低著頭不說話。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很多的家長朋友們都看見過,甚至有的家長也這麼做過,但是小編認為這是不對的,至少在這樣的環境下,是不對的。

咱們今天不去列什麼1.2.3.4.小編只想問,這麼做的家長,你真的認為孩子沒有自尊心嗎?難道就因為孩子小,自尊就可以隨意踐踏?

有的人可能說,哎呀,有這麼嚴重嗎?一個小孩子,訓一下怎麼了,我小時候還總挨揍呢,至於要這樣小心翼翼的嗎?

其實小編認為無論是訓斥,甚至是打兩下,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我自己也會訓斥孩子,但是隨著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那個棍棒出孝子時代的孩子了,有的時候你真的要「小心翼翼」。

而且看的出來,昨天的那位媽媽本來就是帶著脾氣的,否則我相信也不會這樣,畢竟是在大庭廣眾之下!

在這裡小編想說,教育孩子一定要講究場合與時機,錯誤的場合,錯誤的方法,會給孩子心理造成難以消除的影響,難道每天新聞報導因為家長錯誤的方式導致孩子走向極端的例子還少嗎?

網上有很多所謂的專家分享一些教育的方法,相信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適不適用於自己家的孩子,就要請家長們自行斟酌,結合自身情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在小編看來,教育者要比被教育者更重要,不要一直關注於孩子被教育的怎麼樣,更要關注教育的人,教育的方式。

小編認為,父母作為教育者,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對孩子陪伴,排除一些不可抗因素外,很多的父母多會把責任推到「忙」身上,家長們捫心自問,真的有那麼忙嗎?

更多的時候這只是一個藉口,如果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陪伴,根本不需要那些所謂的方式方法,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那麼做只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和陪伴!

還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脾氣,就像今天文章一開始時候的那位母親,我相信這位媽媽平時肯定不是這樣的,應該是有什麼事情才會這樣。

可是,無論什麼原因,當你選擇把不好的脾氣帶進教育的時候,註定你的結果是不好的,是失敗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孩子心理的傷害,對親子關係的損傷!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將脾氣帶進教育與家庭中,當你控制不住的時候,請讓你的另一半來接手,自己離開一會冷靜一下。

最後,大家都知道,在公共場合,吃飯時,睡覺前,不要訓斥孩子,這些無論是在以前,還是現在,亦或者是以後都是適用的。

大家都做到了嗎?如果你也有在這些時候訓斥過孩子,你有發現孩子的變化嗎?在過後是否因為你的不對跟孩子承認過錯誤呢?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姑娘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是注意點形象吧,這樣的做法讓人很尷尬呢
    1、閨蜜怎麼突然對我這麼好,原來是我想多了,她還是原來的她2、上個月花唄還完了,開心3、小姐姐真是勤儉持家啊,褲子都這麼破了還不捨得扔4、聽說這是最新的刷機服務?5、看黑人兄弟像一隻企鵝6、妹子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是注意點形象吧,這樣的做法讓人很尷尬。7、看得到吃不到的痛苦你們懂嗎8、妹子,你回家怎麼跟你老公解釋?
  • 孩子總喜歡在大庭廣眾下要東西,家長學會這幾招,讓孩子不再鬧
    前言: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總是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東西,父母帶他出門的時候,他總是在地上撒潑打滾,問家長要這個要那個,家長們看到這樣的孩子都會非常頭疼,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看到這樣的孩子家長都會大罵,或者直接哄他,滿足他的心願。貝貝出門的時候家長總是叮囑他,說你不要看到什麼就要什麼,就算你想要的東西,你一定要跟父母提前商量好之後再決定。
  • 老太太偷拍孕媽媽當眾哺乳轉發3、4個群,沒想到自己也被偷拍了
    近日,在濟南一輛公交車上,有一名年輕的媽媽帶著年幼的孩子坐在靠近上車門處與公交車平行的位置。孩子太小,走哪兒吃哪兒,年輕媽媽在車上當眾哺乳餵起了孩子。誰知,在年輕媽媽哺乳之時,坐在公交車中部的一名戴口罩的中老年女性乘客拿起了手機,對著哺乳媽媽偷拍了起來。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最近看了一個節目《你會怎麼做》,裡面有一位母親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孩子愛畫畫的行為。原因是孩子在上課時不好好學習,喜歡畫畫,又被老師說了。然後,媽媽和老師通完電話後,立即就在餐廳裡教訓起女兒。「上課不好好學習,你說你丟不丟人啊,我跟你說你丟不丟人,媽媽都覺得丟臉。」
  • 被母親當眾掌摑後跳樓身亡:寶貝,我還有資格當你的媽媽嗎?
    如果,這個男孩子能夠再叛逆一點,在母親衝上來的時候,就推開她或者在母親舉起手打他的時候動手攔下母親,也許事後他會被指責不禮貌、不聽話,可最起碼,他不會失去生命。02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這樣令人痛心的事件發生,總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指責孩子不會調整自己的心態,難道不應該先反省教育孩子的方式嗎?事情發生後,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多大點事,就值得用這樣極端的方式!」
  • 孩子沙發摔下縫7針,媽媽哭訴店家,沒想到評論區一片罵聲
    孩子受了傷,媽媽的心一定非常痛,可是,為什麼大家的評論,卻是一邊倒的?甚至還有網友給出了這樣的詩:訛訛訛,曲項向天歌,大海沒加蓋,懸崖未設坡。事件情況原來,有位夏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去了一家餐廳吃披薩,沒想到的是,小女兒卻從餐廳的沙發上摔了下來,眼角位置受傷,緊急送醫後縫了7針。
  • 為什麼很多孩子總不考慮大人的感受?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考慮家長的感受?」有一個回答,獲得了1.3萬個點讚,是這樣說的: 「孩:今天太陽大,出門帶帽防曬。 爸:這還用你瞎操心,我不懂啊? 爸:今天有雨,出門帶傘沒有?
  • 寶媽穿睡衣去接孩子,沒想到孩子扭頭就跑,原因是這樣
    ,沒想到孩子扭頭就跑前段時間,小琳在網上火了,這讓她自己都沒想到,只不過這種「火」一點不是她希望的,甚至讓她覺得有些丟人。原來,當天早上送女兒上學後,小琳便在家裡大掃除,最後還去市場買了很多菜回來,大半天折騰下來,小琳覺得十分累,所以看了看時間還得一會才去接孩子就打算睡一會。沒想到睡醒了一看鬧鐘沒響,眼看著孩子馬上就要放學了,所以小琳連忙換了鞋就出門了。
  • 現在的中學生「早戀」很普遍,大庭廣眾,摟摟抱抱,親親我我。
    我打工的地方附近就有一所中學,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總能看見一些臉上帶著一臉幼稚天真的情侶打情罵俏,就在大庭廣眾之下,摟摟抱抱,親親我我,時常我都在想,難道他們的父母不管嗎?而且據我當時的了解,早戀的那些人,好多都是父母感情不和的,父母離婚的,或者是沒有爸爸媽媽的,也或者是留守少童,好多在家得不到溫暖,但是在學校卻能得到一個人的關心愛護,本來就是情竇初開的時候,所以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早戀,有一些成績差的,乾脆早早的綴了學,出了社會在學校周圍晃蕩的小混混,雖然這些原因導致早戀的佔比不多,但他也是主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家庭和睦,對一個孩子成長來說太重要了,曾經我就是一個留守少年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會考慮家長的感受?是他們太自私嗎
    孩子對於父母的感受根本不著邊際。既沒有家長一樣的親身經歷。 又沒有間接了解這些經歷的機會和可能。讓少不經事的小屁孩兒去考慮家長的感受。這對孩子是不是要求的有點高了?父母之於孩子,不能光養。重點在教。如果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多向孩子講一些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多與他們共同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和勞動鍛鍊。讓他們多懂一些人事兒和維持家庭生活,教育子女的艱辛。讓他們從小品嘗並理解生活起來並不容易的滋味兒。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為什麼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或許,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問家長:「你們為什麼從來不考慮我們的感受?」是的,當我們家長都沒有真正去在乎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會學著去考慮自己的感受,更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在學習中跟別的同學發生衝突、打架的孩子,他往往都沒有感受到,打了同學後,同學是會痛、會難過的。因為他在家裡被父母打罵時,他的情感是被忽略的,沒有人去理解過他的感受。
  •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中國式父母的悲哀
    最近一直在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很多孩子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說實話,我以為這個話題下面會有很多教育專家出來說一大通大道理,類似於:怎樣教育孩子不自私、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我沒想到的是,大部分回答都是孩子在控訴自己的父母,描述自己小時候不被尊重的經歷。
  • 那些當眾打罵孩子的父母你們還要點臉不?
    那天又看到推送裡的新聞,大連一個媽媽大庭廣眾之下,聲稱自己正在教育孩子,她的方式竟然是脫光女娃的衣服,而且現場目擊者還形容那個落在女孩身上的巴掌一拍都是連著十幾下!我看到那個照片就氣往頭上冒,看到下面有評論說有些孩子就該這樣打的時候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 孩子被漂亮阿姨「拐走」,躲過一劫的這個孩子,媽媽的教育太重要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曾經有一段時間,人販子很猖獗,大庭廣眾之下,就敢公然搶孩子,為了金錢觸犯法律,讓很多家庭一輩子都處於,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甚至毀了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如今社會更加的安全穩定,但父母們還是要注意,有的人會為了金錢鋌而走險。
  • 日說芯語||081 楊景翔媽媽《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聽怎麼辦?》
    孩子就開始鬧,爸爸跟他講道理,只要他表現好,下次就給他買。但孩子怎麼都聽不進去,爸爸見大庭廣眾之下管不住兒子,一生氣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就哭了。爸爸沒辦法,又跟孩子講道理,講了半天,孩子還是哭個不停。這會兒媽媽回來了,連忙問:「怎麼了,怎麼哭成這樣子?」爸爸無奈地說:「他想買小汽車,我說現在不能買,等他表現好了再給他買,他就在這兒哭,怎麼說都不聽。」
  • 日說芯語||151 楊景翔媽媽《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聽怎麼辦?》
    孩子就開始鬧,爸爸跟他講道理,只要他表現好,下次就給他買。但孩子怎麼都聽不進去,爸爸見大庭廣眾之下管不住兒子,一生氣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就哭了。爸爸沒辦法,又跟孩子講道理,講了半天,孩子還是哭個不停。這會兒媽媽回來了,連忙問:「怎麼了,怎麼哭成這樣子?」爸爸無奈地說:「他想買小汽車,我說現在不能買,等他表現好了再給他買,他就在這兒哭,怎麼說都不聽。」
  • 孩子為何不考慮父母感受?家長的這3種行為,使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很多父母都感覺孩子不考慮他們的感受,好心好意地給孩子買東西,非但不喜歡,還埋怨自己。感覺自己一片心意付之東流,其實孩子不考慮父母感受的大部分原因來自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小晴的媽媽是一個獨立專行的人,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特別是遇到小晴的事情,從來都是她說了算。
  • 大庭廣眾之下,孩子摔倒之後還挨父親打……
    我並不想一直盯著他們看,但是那個父親教訓孩子的語言太粗暴,又太大音量,使得我不由得總是看向他們。突然,小一點的兒子追球跑的時候摔倒了,似乎摔得不輕,痛的他躺在地上抱著腿嗷嗷大叫。這時候他父親老遠就衝著他怒喊:「去啊!該死啊!讓你看著不看!活該!痛死了沒?斷了沒?就活該!」
  • 大庭廣眾下男孩一絲不掛被抽打,這種教育方式很不妥
    每個孩子在生下來時就是一張白紙爸爸媽媽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過了一會之後男子就把小男孩帶走了小區保安透露這名男子是小區的住戶住在小區一單元6棟的某一間那這位爸爸為何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樣打孩子呢孩子不聽話我們要正確地勸導啊
  • 為什麼50%的孩子,都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看看你家孩子中招沒?
    ,倒杯熱水,或掃掃地,可是,現在長大了反而使喚不動啦!四、有些爸媽喜歡嘮叨,在孩子幫忙做事的時候,特別擔心孩子做的不完美,於是在一旁指手畫腳,嘮嘮叨叨,長此以往,孩子不喜歡聽你的嘮叨,也就啥也不想做了。五、爸媽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可能是咱們成年人平常都沒有去照顧自己年邁父母的感受,沒有去體諒自己年邁的父母,以至於孩子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模範,也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