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天文知識之歲星紀年

2021-02-07 墨子文化書院

要想學好風水學,首要從天文學開始,後識地理與人和,三者之間理論並用,才是真正的風水師。正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曉人事了。


歲星紀年


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所以中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只之一。

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本國年號紀年,歲星紀年可以避免混亂和便於人民交往。《左傳》、《國語》中所載「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大量記錄,就是用的歲星紀年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劃(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稱呼)。它的計量方向和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即自東向西。

由於十二地支的順序為當時人們所熟知,因此,人們又設想有個天體,它的運行速度也是十二年一周天,但運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太歲。當歲星和太歲的初始位置關係規定後,就可以從任何一年歲星的位置推出太歲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順序來紀年。當時又對太歲所在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年,給以相應的專名,依次是: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如《漢書·律曆志》有:漢高祖元年「歲在大棣(鶉首),名曰敦牂,太歲在午」的記載。有了地支關係,再配上天幹,就與幹支順序相聯。在歲星紀年中,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年也給以專名,依次為: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這樣,甲寅年可寫為閼逢攝提格,餘類推。這些歲名在不同的古書中有不同的寫法。上面所列的是《爾雅·釋天》所載的通用寫法。

歲星實際約11.86年運行一周。過八十多年,歲星實際位置將超過理想計算位置一次。歲星紀年法用久之後,就與實際天象不符。於是,必須改革曆法,調整歲星和太歲的位置。因此,當時各種曆法的歲星紀年法是有出入的。漢太初以後,歲星紀年法與後世的幹支紀年法相連接,從太初上溯至秦統一中國時,歲星紀年比幹支紀年落後一辰,上溯至戰國時期則落後二辰。西漢末劉歆提出歲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但實際上未在紀年法中應用。東漢改用《四分曆》時,廢止了歲星紀年法,沿用幹支紀年法。

相關焦點

  • 幹支量綱發明來源:「歲星紀年」
    其四為歲星曆數法:古代中國人民把周天分為12分,稱為12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周逸書.周月解》中提到「日行月一次,而周天曆舍於十有二辰」「閏無中氣,指兩辰之間。」。說明有歲星紀年法的使用。現代天文學及考古學支持的說法是:歲星也叫「歲」,就是木星。
  • 古代天文曆法知識入門
    《中華古歷淺說》是蔣南華先生從他的《中華傳統天文歷術》中遴選出的文章合集,主要包含古代紀年、紀月、紀日的曆法原理和推算方法,以及二十四節氣、北鬥星等與曆法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看完這本書,能對我國古代曆法形成一個基本的認識,讓習慣了陽曆的現代人理解陰曆的基本制定原理和規則。
  • 幹支紀年法之前古代曾利用木星運行規律進行歲星紀年
    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本國年號紀年,歲星紀年可以避免混亂和便於人民交往。《左傳》、《國語》中所載「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大量記錄,就是用的歲星紀年法。
  • 天星奇門風水開竅心得
    流傳至今的古賢如唐朝李淳風,袁天罡,均供職欽天監,善仰視天穹,觀星、察象、明因、知果,定吉兇……宮廷派的天星奇門遁甲一直深藏宮廷中,不被民間知曉。就象風水術,如果沒有風水祖師楊公從宮廷偷出皇家秘籍,可能這項皇家風水,還密藏在宮廷深處而不為人知,然後失傳。古人的奇門遁甲,源自於軍事上的排兵布陣、捕捉作戰的時機與尋找出兵方位。
  • 自己測風水!教你看懂羅盤,漲知識了~
    羅盤是古人了不起的發明,它把宇宙中的各種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以及天幹、地支等,都集中在一個圓盤之上。風水師們用羅盤來判斷吉兇,因此羅盤也是研究玄空風水必備的工具。羅盤的用途:使用羅盤來定中線。
  • 古代詩詞散文中的天文知識,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假
    早上我的《中國歌留多》知乎專欄,收到一篇「詩詞中的地理知識」的投稿,仔細想來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詩,自然會有天文詩了,於是整編此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最常見的天文知識,我國的陰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國人對此都不會陌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不過天狼星在南半球,蘇軾在我國領土上看,絕對不會是西北望,見天狼星的。
  • 天幹地支紀年法之——算卦!
    之前西方的十二星很感興趣,最近看發現我們天幹地支紀年法比他們更神奇。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幹支紀年。可是,這就是歲星紀年,歲星紀年。歲星是一顆真實的天體所以用歲星所在紀年,幹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歲星約85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劉歆提出)。
  • 從古至今紀年法的由來?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產生最早。以帝王即位之年為元年,以後依次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現。新帝即位當年或次年改元。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再如周平王元年(770BC),漢高祖二年(206BC),魯隱公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等等
  • 中國古人如何紀年,為什麼現在使用西曆紀年?
    在我們的文化潛意識中,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只不過是到這世上走一遭,活一回,很久以前和很久以後的世界並沒有什麼兩樣,史前和未來對於大道而言也沒有什麼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佛教的輪迴理論和道教的下一世投胎理論最為契合中國人想法的原因——當然,他們其實也是入鄉隨俗,為了契合中國古人心態,為了傳教(弘法),對自己的宗教理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是之謂「入世」。
  • 天文星象在古代象徵著什麼,對人類又有什麼幫助?
    古人又認為各種自然現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們把它們人格化了,並賦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荓(ping)翳,雲師謂之豐隆,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等,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字,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詩詞歌賦中的辭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要求有準確的農事季節,所以古人觀測天象非常精勤,這就促進了古代天文知識的發展。
  • 辛德勇:豬尾鼠頭談十二生肖紀年的淵源
    比如行星運行到哪一個辰次(這一點,歲星,也就是木星,體現得最為鮮明),或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的「視運動」(即相對於地球的視覺位移)運動到了哪一個辰次。其中太陽視運動的一個完整周期,就是太陽年(亦即地球公轉回歸周期)的「一年」。因此,所謂十二辰,同中國古代的紀年的形式,具有實質性的內在聯繫(中國古代通行的陰陽混合年,也是以太陽年為基礎)。
  • 天文名詞中的文史知識
    天文名詞中的文史知識   一、太陽系中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是根據五行命名的。「海王星」是怎麼得名的?  1846年法國勒威耶和英國亞當斯根據天體力學理論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後由德國天文學家伽勒用望遠鏡發現,並以希臘神話中的海神Neptune命名,中文譯作海王星。
  • 第138期·【史學研究】從「耶穌」到「公元」:近代中國紀年公理之變遷
    [29]由於政府仍著眼於政治權威的建構,也使這次改歷運動與民國之初的改歷情況有所差異,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為了表明南京國民政府繼承了孫中山的「正統」,因而在曆法意義的宣傳上增加了繼承孫中山遺志的政治內容,這在官方的述論中多有提及,如「實行國曆,為建國授時之要圖,是以總理於開國之初即首頒明令以陽曆為正朔。鈞府於去歲,締造伊始,復特製國民歷頒行各省,凡屬國民,均應遵守。」
  • 風水:沈氏玄空,三元九運與二十四山
    研究玄空風水離不開三元九運,它們是玄空風水的時間劃分法則。 玄空風水自形成時就納入了時間變化和循環周的理論觀念,這就形成了元運的概念,元有循環的意思,運有旺衰的意思。 三元九運是宇宙中太陽系星球運轉的產物。
  • 高考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天文曆法
    B.古代男子冠禮取字,女子及笄取字,名與字含義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名與字的含義相反或相對,如韓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關羽字雲長。C.古代天文曆法中,「望」即指「望日」,指陰曆每月十五,「即望」就是陰曆十六日。「朔」為陰曆每月初一,「晦」為陰曆月末最後一天。
  • 天幹地支紀年
    ,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下面給大家提供一點關於幹支紀年法的資料: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支者猶樹之枝也。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 於航星-鍾情於風水與國學界的醫美人
    2004年進修美相學設計和手相風水,加深了自己對風水及美學的理解。紮實的基礎增強了於航星的競爭籌碼,而自身的興趣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往往是打開成功之門必不可少的鑰匙。他在2008年擔任北京醫美協會整形諮詢師聯盟創始人,2009年華北美相學設計大師。即便已經取得無數榮耀與成就,於航星在探索風水美學的道路上也並不滿足。
  • 多貢人的天文知識來自天狼星人嗎?天狼星有可能存在智慧生命嗎?
    非洲的多貢部落擁有來自天狼星人傳授給他們的天文知識。圍繞多貢部落所掌握的天文知識,自然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因為他們知道在天狼星A附近有一顆肉眼看不見的恆星,這就是多年後我們發現的天狼星B,而多貢人當時並沒有望遠鏡。據推測,他們還知道在天狼星系統中有第三顆恆星的存在,而這顆星直到今天還完全沒有被探測到。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2.1.1 水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2.1.2 金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2.1.3 地球>見文章《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2.1.4 火星火星也是我們地球的近鄰,只是比我們的軌道離太陽稍微遠些。
  • 歲首和生肖的變化究竟在立春算還是正月初一?
    一般而言,到了春節,人人都大了一歲;同時,生肖也在此日更換。這本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知幾何起,「立春是歲首」「立春換生肖」的說法在民間甚囂塵上。歲首之爭,差不多已經是每年初網際網路中的「保留節目」了。那麼,真的按傳統來,歲首究竟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生肖究竟又在哪天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