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使用公車、公款旅遊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這幾年說得多、查得也多,相較而言,對違規乘坐頭等艙問題的查處通報不太常見,但也不能算是稀罕事。
前不久,人民銀行系統的一則通報中就提到: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副局長張萌,在任成都印鈔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期間,「超標準乘坐飛機頭等艙66次、公務艙1次,超標金額190110元」。翻看近兩年「四風」問題通報,其中不乏類似情節——北京市信訪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宗林在分管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期間,55次違規乘坐頭等艙或公務艙出行,機票均公款報銷;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詠違規乘坐飛機頭等艙竟達到106次;已被查處的廣東省珠海市委原副書記、市政府原市長李澤中,曾在書面述責述廉報告中寫道「自己國內外出差均不坐頭等艙」,但後續調查中發現他出差經常坐頭等艙。
有媒體稱他們為「貪戀頭等艙的幹部」,「貪戀」兩個字,倒是挺準確挺犀利。這些年對「四風」問題都抓得這麼嚴了,還敢頂風違紀,可見這種「貪」、這種「戀」有多麼執著。話說回來,頭等艙誰不愛坐,然而大多數普通人是「貪戀」不起的。某些領導幹部則不一樣,明明職務級別達不到出差乘坐頭等艙的標準,卻偏偏強行給自己「消費升級」,反正有公家買單,就是這麼任性。甚至在一些單位這還變成了「官方行為」——中央巡視組曾經發現,有單位與有監管關係的航空公司籤訂協議,為領導幹部免費升艙;或者與機場籤訂協議,租用貴賓廳為領導幹部出行提供便利。
是什麼讓人如此欲罷不能,頂風違紀也要去違規享受一下?肯定不只是VIP的尊貴、頭等艙的舒適,更多的是特權的「美妙滋味」。分析「四風」現象,不少背後有特權思想在作祟。特權思想就像一道結界,將少數領導幹部隔絕在「舒適區」裡,接不上「尋常百姓」的「煙火氣」。出門辦事,怎麼能擠公交地鐵呢?混在人群裡排隊值機、擠經濟艙,怎麼放得下架子?大老遠開個會,就吃食堂?帶著家人外出旅遊,有當地同志熱情陪同豈不方便……殊不知,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太拿自己當回事,在老百姓看來反而難成事;自己過得太舒服,反而會讓老百姓感到不舒服。從這個意義上講,正是少數領導幹部的特權思想根深蒂固,助長了「四風」的氣焰。
反對「四風」,必須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不僅要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幹部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義與利、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親與清的關係,還要從制度上壓縮特權行為的滋長空間,比如一些地區和單位嚴格規範乘坐交通工具標準,全面停止公務用車專用號牌號段等。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清醒認識到,離特權越近,離被處分通報越近,離人民群眾越遠。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糾治「四風」的力度永遠不會減弱。習慣了公款「高消費」、任性耍特權的領導幹部,得儘快給自己來一場「消費降級」,不該享受的特權想都別去想。其實,坐經濟艙、接接地氣,挺好。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張琰
流程編輯:孫昱傑